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束“毛化”技术及其在复合材料制造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西昌 巩水利 +4 位作者 郭恩明 曹正华 余伟 宋祚禹 黄勇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S1期53-55,共3页
电子束"毛化"技术是近年来报道的一种新型表面加工技术,由于其高效高精度表面形貌可定制的加工特点,使得此项技术在复合材料制造领域中有着潜在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电子束"毛化"技术产生的基本原理以及金属和复合材... 电子束"毛化"技术是近年来报道的一种新型表面加工技术,由于其高效高精度表面形貌可定制的加工特点,使得此项技术在复合材料制造领域中有着潜在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电子束"毛化"技术产生的基本原理以及金属和复合材料新型Comeld连接技术的最新国内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毛化” 表面形貌 Com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例危险-比例优势模型的加速寿命试验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婷婷 姜同敏 霍瑞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0-575,579,共7页
将基于信息的优化方法引入基于非参数模型的加速寿命试验优化设计中,针对恒定应力和步进应力两种应力加载方式,分别给出了基于比例危险-比例优势模型的试验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数似然函数建立Fisher信息矩阵和方差-协方差矩阵,并采用基... 将基于信息的优化方法引入基于非参数模型的加速寿命试验优化设计中,针对恒定应力和步进应力两种应力加载方式,分别给出了基于比例危险-比例优势模型的试验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数似然函数建立Fisher信息矩阵和方差-协方差矩阵,并采用基于信息的优化方法建立最优化问题.这种试验优化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型参数评估精度,并且避免了传统的优化方法(即将一个与可靠性相关的函数的渐进方差在一个给定区间内的积分值作为优化目标)当目标函数中给定的积分区间变化时将得到不同优化结果的局限.最后给出了应用该方法进行加速寿命试验优化设计的仿真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优化设计 基于信息的优化方法 比例危险-比例优势模型 非参数模型 加速寿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危机事件组织管理因素理论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铁忠 李连宏 李志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72-75,共4页
通过对组织管理因素这一重大危机事件致因进行理论梳理发现:重大危机事件的生成演化有一定规律可循,危机诱因及纵深防御系统逐层失效共同导致了重大危机事件,组织管理因素对纵深防御系统失效具有影响作用。研究得出:应将组织管理因素引... 通过对组织管理因素这一重大危机事件致因进行理论梳理发现:重大危机事件的生成演化有一定规律可循,危机诱因及纵深防御系统逐层失效共同导致了重大危机事件,组织管理因素对纵深防御系统失效具有影响作用。研究得出:应将组织管理因素引入危机致因研究;注重组织内外部因素的协同作用;关注关键组织管理因素以充分利用资源等。此外,还从识别、影响分析、控制策略三方面对重大危机事件组织管理因素的理论演进方向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危机事件 组织管理因素 事件致因 纵深防御系统 二律背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与痕量镤的分离纯化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俊德 岳远振 +5 位作者 杨磊 丁有钱 毛国淑 刘永利 刘耀阳 矫彩山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90-293,共4页
在高浓铀年龄的测量过程中,涉及到U、Pa的分离提取。本工作以天然铀、自制^(233)Pa为指示剂,研究了HCl、HF浓度等对TEVA树脂吸附U、Pa的影响,建立了TEVA色层法分离提取U和Pa的方法。结果表明:Pa的放化收率为99%,对Pa的去污因子为5.4... 在高浓铀年龄的测量过程中,涉及到U、Pa的分离提取。本工作以天然铀、自制^(233)Pa为指示剂,研究了HCl、HF浓度等对TEVA树脂吸附U、Pa的影响,建立了TEVA色层法分离提取U和Pa的方法。结果表明:Pa的放化收率为99%,对Pa的去污因子为5.4×10~3;U的化学收率为96%,对U的去污因子为2.8×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 U TEVA色层法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自我恢复功能的密钥管理方法在MANET网络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顺满 陶然 +1 位作者 许楷 吴长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9-893,共5页
针对MANET网络动态拓扑和节点处理能力弱等特征,提出了适合MANET网络环境并利用密钥的上下文来恢复网络密钥的密钥管理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系统通信量;给出了一个安全有效的密钥分配模型,该模型在占用内存和减少运算复杂性方面都具有非常... 针对MANET网络动态拓扑和节点处理能力弱等特征,提出了适合MANET网络环境并利用密钥的上下文来恢复网络密钥的密钥管理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系统通信量;给出了一个安全有效的密钥分配模型,该模型在占用内存和减少运算复杂性方面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分析验证了该算法在MANET网络中使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ET 自我恢复 密钥管理 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术数字信息链“J”系列报文格式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顺满 陶然 许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89-1394,共6页
针对战术数字信息链在信息化作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其国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以"J"系列为代表的典型数字信息链报文格式。从报头、报文与报文封装等角度分析了固定格式报文、可变格式(VMF)报文、自由正文报文和往返计时报文4... 针对战术数字信息链在信息化作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其国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以"J"系列为代表的典型数字信息链报文格式。从报头、报文与报文封装等角度分析了固定格式报文、可变格式(VMF)报文、自由正文报文和往返计时报文4种类型的典型特征及其应用,并提升出其演进策略,指出战术数字信息链格式标准的发展策略对数字信息链应用起到的重要作用。针对我国数字信息链建设现状,提出了从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建设思路,充分有效发挥后发优势,并最终提高我军战术数字信息链和信息化作战的技能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战术数字信息链 格式标准 “J”系列报文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串转换的多通道高速伪随机序列发生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婷 田伟 +1 位作者 张京超 付宁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12期27-30,37,共5页
研制了一款通用的多通道高速伪随机序列发生器。该发生器基于FPGA利用并串转换和时钟树技术实现,包含4个并行的通道,跳变速率智能可调,且伪随机序列有多种选择,可以为m序列、伯努利序列等等。同时对高速信号进行了信号完整性仿真,经测试... 研制了一款通用的多通道高速伪随机序列发生器。该发生器基于FPGA利用并串转换和时钟树技术实现,包含4个并行的通道,跳变速率智能可调,且伪随机序列有多种选择,可以为m序列、伯努利序列等等。同时对高速信号进行了信号完整性仿真,经测试,设计的高速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生成的伪随机序列波形和仿真结果相吻合,正负取值的幅度误差小于100bmV,最小脉冲宽度为0.5ns,跳变速率可达2Gbps。该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可作为混频信号用于调制宽带转换器系统中,也可用于通信、雷达、超声波测距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随机序列 并串转换 信号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基透明防弹装甲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家希 石晓东 +3 位作者 姜良宝 李晓宇 王敏博 颜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40,共11页
随着军用载具所受威胁的不断升级,对于驾驶舱的防护要求也在增加。传统以防弹玻璃为主的透明装甲已难以满足使用要求。更轻更薄的陶瓷基透明装甲正在逐渐成为主流选择。与其他防弹装甲相似,透明防弹装甲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寻找性能更... 随着军用载具所受威胁的不断升级,对于驾驶舱的防护要求也在增加。传统以防弹玻璃为主的透明装甲已难以满足使用要求。更轻更薄的陶瓷基透明装甲正在逐渐成为主流选择。与其他防弹装甲相似,透明防弹装甲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寻找性能更优的材料用于装甲组件;通过实验或计算机模拟对结构设计与弹道实验进行指导;更加深入地了解装甲材料所需的主要性能、系统整体性能以及整个系统各组件之间的相互影响。依据这一思路,本文首先简要综述了陶瓷透明防弹装甲研究较多的三种迎弹面陶瓷材料的优缺点、制备工艺以及各自的发展及应用水平,三种陶瓷中蓝宝石的静力学参数最优,而实际防弹效果则以多晶陶瓷更好,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两类陶瓷碎裂模式的不同产生的弹丸-陶瓷相互作用效果的差异;然后对多晶陶瓷、单晶、玻璃三种类型材料高应变率下的裂纹扩展特性和防弹性能进行了讨论,高应变速率下材料裂纹扩展特性对冲击能量/速率是敏感的,多晶陶瓷是沿晶断裂和穿晶断裂的复合扩展方式,蓝宝石高能冲击下裂纹扩展特征类似多晶陶瓷,临界能量以下则以沿特定晶面的解理断裂为主;最后对透明防弹装甲各功能层的选材标准和结构设计原则进行了总结与展望,迎弹面优选高杨氏模量、高硬度的细晶粒多晶陶瓷材料,中间层选用具有良好的断裂韧度、高弯曲刚度以及将破碎控制在较小范围的能力的材料,背弹面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低密度的特点。各层之间需相互配合才能实现透明陶瓷装甲防弹效能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防弹装甲 冲击实验 蓝宝石 镁铝尖晶石 氮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