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猿叶虫生活史特性的地理变异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邹超
肖亮
何海敏
曾奕
薛芳森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
新建区松湖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
-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6,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430)
-
文摘
【目的】比较不同地理种群生活史特性的差异,是揭示生物体对环境适应机制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旨在探明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不同地理种群生活史特性随纬度变异的特点。【方法】在室内恒温19℃、光周期16L∶8D条件下,观察测定了来自6个不同纬度的大猿叶虫种群从卵孵化到化蛹和化蛹到成虫羽化的时间,以及蛹和成虫体重。【结果】幼虫历期随纬度的升高逐渐延长,生长速率与纬度呈负相关,这两个生活史特性显示了顺梯度的变异。蛹历期在种群间没有显著差异。体重随纬度的升高逐渐减小,显示了反贝格曼法则。在所有的种群中,雌性蛹和成虫个体均显著大于雄虫,显示了雌性偏向的性体型二型性(SSD)。不同纬度的种群SSD指数存在差异,中纬度种群显示了最大的SSD指数。雄蛹在变态中比雌蛹丢失了更多的体重,导致成虫期的SSD指数大于蛹期。【结论】结果表明,大猿叶虫幼虫发育历期、生长速率和体重在不同纬度间呈现了显著变异。
-
关键词
大猿叶虫
纬度
发育历期
生长速率
体重
性体型二型性
-
Keywords
Colaphellus bowringi
latitude
developmental duration
growth rate
body weight
sexual size dimorphism(SSD)
-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亚洲玉米螟的一个生活史特征——体重与温度呈正相关
被引量:6
- 2
-
-
作者
何海敏
肖亮
陈前武
薛芳森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
新建区松湖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
江西永修县植保站
-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0-347,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430)
-
文摘
【目的】温度是变温动物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影响了所有的生活史特性。本研究旨在探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生活史特性随温度变异的特点。【方法】在恒温20,22,24,26,28,30和32℃,光周期16L∶8D室内条件下,测定了亚洲玉米螟南昌种群从卵孵化到化蛹和化蛹到成虫羽化的时间,以及蛹和成虫的体重。【结果】亚洲玉米螟幼虫和蛹的历期及总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显著缩短。雄性幼虫历期和总发育历期显著短于雌性,显示了雄性先熟现象。生长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雌性生长速率在较低温度下显著低于雄性,但在高温下显著高于雄性。体重和温度之间的相关性没有遵循温度-体型大小法则,雌雄个体在高温下体重更重,雌性个体显著大于雄性,显示了雌性偏向的性体型二型性(sex size dimorphism,SSD)。与任希法则相反,亚洲玉米螟的SSD指数和体重随温度升高趋于增大。雄蛹在变态中比雌蛹丢失了更多的重量,导致成虫期的SSD指数大于蛹期。【结论】高温不仅显著缩短了亚洲玉米螟发育历期,而且导致了其在成熟时体重更大。亚洲玉米螟雌雄间的生活史特性存在较大差异。
-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温度
发育历期
生长速率
体重
性体型二型性
-
Keywords
Ostrinia furnacalis
temperature
developmental duration
growth rate
body weight
sexualsize dimorphism
-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