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析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中的常见问题及合规性对策——以乳制品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师齐 王亚利 +2 位作者 李启明 刘绒梅 魏枫染 《中国乳业》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标签中针对食品营养信息说明,对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产品有重要意义。乳制品营养丰富,正确标示其营养成分信息更重要。由于食品生产企业对相关标准理解不透彻或偏差,导致营养信息标示存在错误或瑕疵。本...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标签中针对食品营养信息说明,对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产品有重要意义。乳制品营养丰富,正确标示其营养成分信息更重要。由于食品生产企业对相关标准理解不透彻或偏差,导致营养信息标示存在错误或瑕疵。本文以乳制品为例,总结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中的常见问题,提出正确标示方式与合规性对策,为乳制品及食品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 乳制品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生乳中83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2
2
作者 范光彩 周欢 +4 位作者 宋艳梅 李清清 骆敏 马静 夏忠悦 《中国乳业》 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
[目的]建立一种生乳中多种农药残留快速定性定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生乳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用含有1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900 mg硫酸镁、15 mg C18净化,后经液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ESI+/ESI-)下使用质谱进行检... [目的]建立一种生乳中多种农药残留快速定性定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生乳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用含有1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900 mg硫酸镁、15 mg C18净化,后经液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ESI+/ESI-)下使用质谱进行检测,通过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建立生乳中83种农药残留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果]经验证,83种农药残留在0.5~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在3水平添加(0.010 mg/L、0.020 mg/L、0.100 mg/L)回收率为32%~134%,相对标准偏差为0.3%~8.5%。[结论]该试验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适用于生乳中农药残留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用该方法检测50批次生乳中83种农药残留,均满足《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对生乳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农药残留 生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中乳源糖巨肽及β-酪蛋白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学春 黄宇 钱成林 《中国乳业》 2024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通过凝乳酶酶解牛乳得到乳源糖巨肽(CGMP),利用CGMP对三氯乙酸的耐受差异,实现CGMP的分离与纯化。利用β-酪蛋白在低温低酸条件下容易游离的特性,从凝乳酶酶解后的酪蛋白中分离出β-酪蛋白。[方法]鲜牛乳经过脱脂后,加入适量凝乳... [目的]通过凝乳酶酶解牛乳得到乳源糖巨肽(CGMP),利用CGMP对三氯乙酸的耐受差异,实现CGMP的分离与纯化。利用β-酪蛋白在低温低酸条件下容易游离的特性,从凝乳酶酶解后的酪蛋白中分离出β-酪蛋白。[方法]鲜牛乳经过脱脂后,加入适量凝乳酶在35℃条件下充分酶解,酶解后样品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和沉淀。在上清液中加入三氯乙酸实现CGMP的除杂和沉淀,得到固体CGMP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纯度;沉淀经过碱性复溶降低温度后,在全程低温条件下调节pH值到3.5,低温离心取上层清液,升温至35℃,再次常温离心后得到β-酪蛋白,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纯度。[结果]当TCA浓度达到10%时,溶液中CGMP全部析出。收集分离纯化后的CGMP固体,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CGMP纯度为80%~90%。在低温低酸性条件下,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β-酪蛋白,纯度为8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糖巨肽 Β-酪蛋白 高效液相色谱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业废水脱磷效率提升实践
4
作者 雷成军 杨瑞仙 +2 位作者 马五一 丛飞 袁光文 《中国乳业》 2023年第1期25-28,共4页
乳业废水通常需要化学脱磷才能满足总磷排放的要求。在乳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污泥产生量大,脱磷药剂耗量高,排水总磷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将需要脱磷的污泥输入好氧系统进行循环,具有操作简单、药剂消耗下降、降低污泥量、排水总磷稳... 乳业废水通常需要化学脱磷才能满足总磷排放的要求。在乳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污泥产生量大,脱磷药剂耗量高,排水总磷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将需要脱磷的污泥输入好氧系统进行循环,具有操作简单、药剂消耗下降、降低污泥量、排水总磷稳定、不影响好氧系统运行等优点,使得运行费用及排放稳定性得到显著促进和提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磷剂 污泥下降 药剂减少 运行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与闪蒸技术对新鲜牛乳浓缩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骆冬莹 孙蕾 +3 位作者 孙金威 梁文星 王苏宁 赵广生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0,共6页
文章以新鲜牛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牛乳的感官、色差、酸度、冰点、粒径等特性,及其蛋白、脂肪、乳糖、金属离子、过氧化物酶含量,研究纳滤和闪蒸技术对浓缩鲜牛乳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截留分子质量为1 ku和0.2 ku的纳滤浓缩新鲜牛乳1.3... 文章以新鲜牛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牛乳的感官、色差、酸度、冰点、粒径等特性,及其蛋白、脂肪、乳糖、金属离子、过氧化物酶含量,研究纳滤和闪蒸技术对浓缩鲜牛乳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截留分子质量为1 ku和0.2 ku的纳滤浓缩新鲜牛乳1.35倍时,纳滤膜的膜通量降幅较小,浓缩效率约降低了14.0%和12.0%;经闪蒸技术处理(5 kPa,65℃)后,鲜牛乳色泽和滋味的感官评分较原奶分别下降2.3%和22.6%,且L*值和b*值下降幅度最大为2.8%和2.7%,而纳滤对鲜牛乳感官、L*值和b*值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孔径的纳滤膜浓缩新鲜牛乳1.35倍时,其酸度较鲜牛乳分别上升10.1%、9.7%;经膜过滤后,鲜牛乳中蛋白、钙离子截留率分别为98%~100%和97%~99%。结果表明,经纳滤膜技术处理后的新鲜牛乳酸度略有升高,感官和营养物质含量几乎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闪蒸 鲜牛乳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奶牛养殖过程中碳排放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佳艺 王琳 +1 位作者 焦浩鹏 董利锋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4,共14页
生命周期评价是综合量化评估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一种方法,广泛运用于多个行业中碳排放的相关研究。近年来,由于人为碳排放造成的极端性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奶牛养殖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命周期评价是综合量化评估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一种方法,广泛运用于多个行业中碳排放的相关研究。近年来,由于人为碳排放造成的极端性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奶牛养殖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重点总结了国内外奶牛养殖过程中饲料原料生产、胃肠道发酵、粪便管理及能源使用等环节的碳排放特征,分析了不同生产环节和不同种类的温室气体对奶牛整体碳排放的贡献,旨在为奶牛养殖过程中的碳减排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撑,服务我国农业农村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奶牛养殖 碳排放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延缓葡萄糖扩散能力及对猪胰腺α-淀粉酶抑制机理分析
7
作者 许树荣 夏忠悦 +3 位作者 邓莎 许訢彧 张佳琪 吕远平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222,共11页
本研究以酱渣为原料,研究了中性蒸煮、酸性蒸煮、纤维素酶酶解与中性蒸煮联合酶解法制得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延缓葡萄糖扩散能力及对猪胰腺α-淀粉酶(PPA)抑制机理。所有SDF的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GDRI)在30min前均达到峰值(15.20%~60.... 本研究以酱渣为原料,研究了中性蒸煮、酸性蒸煮、纤维素酶酶解与中性蒸煮联合酶解法制得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延缓葡萄糖扩散能力及对猪胰腺α-淀粉酶(PPA)抑制机理。所有SDF的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GDRI)在30min前均达到峰值(15.20%~60.39%),均展现出了PPA抑制活性,质量浓度为100mg/mL时,抑制率为30%~35%。酸性蒸煮制得酱渣SDF(SZ-SDF)具有最好的综合特性,故研究其对于PPA的抑制类型及机制。酶解初始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曲线及Lineweaver-Burk拟合曲线结果表明,SZ-SDF对PPA的抑制为可逆的线性混合型抑制。荧光猝灭实验结果表明,PPA的荧光发射峰出现在340nm附近,且随着添加SZ-SDF质量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降低。Stern-Volmer及双对数曲线拟合的结果表明,KSV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SZ-SDF对PPA荧光淬灭类型为静态猝灭。PPA的表面疏水性与SZ-SDF的质量浓度呈负相关。因此,酱渣SDF均具有延缓体外葡萄糖扩散及PPA酶活抑制能力,其抑制PPA酶活性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酶的表面疏水性使内部亲水基团暴露导致酶活性中心结构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渣 可溶性膳食纤维 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 猪胰腺α-淀粉酶 酶抑制剂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酱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结构、抗氧化活性研究
8
作者 许树荣 夏忠悦 +3 位作者 邓莎 何贵萍 金雨欣 吕远平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68,共7页
以酱渣为原料,通过中性高温蒸煮、酸性高温蒸煮、纤维素酶酶解、中性蒸煮联合酶解4种方法制备酱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并对比了其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方法对酱渣SDF的官能团组成没有影响。酸性高温蒸煮与纤维素酶酶解降低SD... 以酱渣为原料,通过中性高温蒸煮、酸性高温蒸煮、纤维素酶酶解、中性蒸煮联合酶解4种方法制备酱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并对比了其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方法对酱渣SDF的官能团组成没有影响。酸性高温蒸煮与纤维素酶酶解降低SDF的分子量效果最好。纤维素酶酶解能提高SDF的葡萄糖、甘露糖组成比例,蒸煮条件下SDF的半乳糖醛酸组成比例较高。纤维素酶酶解得到的SDF表面呈多孔结构,其余样品表面结构致密。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中性高温蒸煮制备得到的SDF ABTS^(+)·清除能力与还原能力最高,ABTS^(+)·清除能力的IC_(50)值为0.77 mg/mL,远低于市售可溶性大豆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渣 不同方法 SDF 结构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发酵乳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中对人肝细胞L-02的益生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大卫 梁娇娇 +9 位作者 程月 瞿恒贤 陈春萌 任晨瑜 张臣臣 关成冉 马文龙 陈霞 李启明 顾瑞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1-67,共7页
建立由游离脂肪酸(free fat acid,FFA)诱导的体外人肝细胞L-0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探究益生菌发酵乳在模型中对人肝细胞的益生作用。利用FFA(油酸∶棕榈酸=2∶1,摩尔比)诱导人肝细胞脂肪变... 建立由游离脂肪酸(free fat acid,FFA)诱导的体外人肝细胞L-0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探究益生菌发酵乳在模型中对人肝细胞的益生作用。利用FFA(油酸∶棕榈酸=2∶1,摩尔比)诱导人肝细胞脂肪变性,通过细胞存活率、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培养液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含量及细胞凋亡率等指标来评价脂肪变性模型,探讨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发酵乳干预大鼠4周后的血清在模型中对人肝细胞L-02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型中FFA的浓度为1.5和2 mmol/L时,人肝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未添加(P<0.05),均低于32%,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形状发生变化;当FFA浓度为1 mmol/L时,人肝细胞存活率较高,为86.37%,脂滴数量达到最高,此时建立的NAFLD细胞模型中胞内TG含量和培养液中AST含量分别为5.73 mmol/L和113.50 U/L,均显著高于未添加(P<0.05),而胞内TC含量及培养液中ALT含量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细胞凋亡率差异较小。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发酵乳干预大鼠后的血清降低了NAFLD模型中肝细胞的脂滴数量,胞内TG含量及大鼠血清细胞培养液中AST含量均显著低于未干预菌株的对照组大鼠血清(P<0.05),分别为1.95 mmol/L和93.33 U/L;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下降了2.96%,正常细胞数量上升了4.50%。利用1 mmol/L的FFA可以建立人肝细胞L-02的NAFLD模型,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发酵乳干预后的大鼠血清对模型中人肝细胞L-02的脂肪变性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 发酵乳 人肝细胞L-02 游离脂肪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类对鱼糜凝胶过程及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苏海旭 夏忠悦 +3 位作者 邓莎 刘思雨 许訢彧 吕远平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7,共8页
为探究KCl、NaCl、CaCl_(2)对鱼糜凝胶的作用,通过调控盐的种类和添加量(离子强度)分析添加不同盐类对鱼糜凝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CaCl_(2),添加KCl、NaCl能更好地改善鱼糜凝胶的性质。随着盐添加量的提高,KCl、NaCl、CaCl_(2)均... 为探究KCl、NaCl、CaCl_(2)对鱼糜凝胶的作用,通过调控盐的种类和添加量(离子强度)分析添加不同盐类对鱼糜凝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CaCl_(2),添加KCl、NaCl能更好地改善鱼糜凝胶的性质。随着盐添加量的提高,KCl、NaCl、CaCl_(2)均能提升鱼糜凝胶强度、持水性和质构特性,但当CaCl_(2)质量分数超过1.89%时,这些性质均有所降低。添加KCl、NaCl、CaCl_(2)鱼糜凝胶的储能模量分别在质量分数2.55%、5%、1.89%时达最大值。K+、Na+促使鱼糜凝胶蛋白中的α-螺旋向β-折叠转变,而Ca2+倾向于将α-螺旋转变为无规卷曲和β-转角。当NaCl质量分数为3%时,鱼糜凝胶离子键含量最高,而随着盐添加量的提高,KCl组氢键与离子键含量于质量分数5.09%时达最大值,CaCl_(2)组氢键与离子键含量于质量分数1.27%时达最大值,随后呈下降趋势,且KCl、NaCl组疏水相互作用含量整体高于CaCl_(2)组。KCl、NaCl组鱼糜凝胶中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均高于CaCl_(2)组,表明KCl、NaCl组鱼糜凝胶网络保水性更强。本研究可为食品工业中调整鱼糜凝胶特性及探索盐替代配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 离子强度 凝胶性质 肌原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标准《发酵乳》历年情况综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养东 李松励 +9 位作者 韩荣伟 叶巧燕 刘海燕 赵圣国 文芳 周佳 赵慧芬 顾佳升 郑楠 王加启 《中国乳业》 2017年第12期64-72,共9页
《发酵乳》国家标准是指导生产和引导消费的支柱标准。对我国历年《发酵乳》国家标准进行综述,分别从定义,范围,技术要求,食品营养强化剂和食品添加剂,加工、包装、贮存、运输、标识以及净含量6个方面进行纵向比较,不作评价。期望为再... 《发酵乳》国家标准是指导生产和引导消费的支柱标准。对我国历年《发酵乳》国家标准进行综述,分别从定义,范围,技术要求,食品营养强化剂和食品添加剂,加工、包装、贮存、运输、标识以及净含量6个方面进行纵向比较,不作评价。期望为再次修订《发酵乳》国家标准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 国家标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乳》国家标准历年情况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养东 李松励 +9 位作者 韩荣伟 叶巧燕 刘海燕 赵圣国 文芳 周佳 赵慧芬 顾佳升 郑楠 王加启 《中国乳业》 2018年第5期63-68,共6页
《生乳》国家标准是奶业发展的基石。整理历年《生乳》国家标准,分别从生乳定义、适用范围、指标3个方面进行纵向比较,期望为再次修订《生乳》国家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乳 国家标准 奶业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标准《巴氏杀菌乳》历年情况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养东 李松励 +9 位作者 韩荣伟 叶巧燕 刘海燕 赵圣国 文芳 周佳 赵慧芬 顾佳升 郑楠 王加启 《中国乳业》 2017年第8期74-81,共8页
《巴氏杀菌乳》国家标准是指导生产和引导消费的支柱标准。对我国历年《巴氏杀菌乳》国家标准进行综述,分别从定义、范围、产品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和标识、净含量7个方面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不作评价... 《巴氏杀菌乳》国家标准是指导生产和引导消费的支柱标准。对我国历年《巴氏杀菌乳》国家标准进行综述,分别从定义、范围、产品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和标识、净含量7个方面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不作评价。期望为再次修订《巴氏杀菌乳》国家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杀菌乳 国家标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发酵性能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14
作者 刘绒梅 孙金威 +8 位作者 吕雪鹏 付永猛 梁文星 刘雨萱 曹珺 高达 胡师齐 魏枫染 李启明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0,共7页
为获得性能良好的酸奶发酵菌株,文章研究了云南地区不同传统发酵食品中10株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的生长及产酸能力,检测了10种发酵乳样品的黏度、持水力、质构、风味物质及货架期酸度和活菌数变化。结果表明,菌株NFS-554、NFS-564和NFS-56... 为获得性能良好的酸奶发酵菌株,文章研究了云南地区不同传统发酵食品中10株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的生长及产酸能力,检测了10种发酵乳样品的黏度、持水力、质构、风味物质及货架期酸度和活菌数变化。结果表明,菌株NFS-554、NFS-564和NFS-567生长及发酵速率快,制备的发酵乳样品在黏度和质构上具有优势,初始活菌数均大于109 CFU/g,15℃储存28 d后,活菌数仍维持在106 CFU/g以上,整体酸度上涨不超过7°T。表明以上3株菌株具备优良发酵潜力,可用于发酵乳产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 活菌数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标准《灭菌乳》和《调制乳》历年情况综述
15
作者 张养东 李松励 +9 位作者 韩荣伟 叶巧燕 刘海燕 赵圣国 文芳 周佳 赵慧芬 顾佳升 郑楠 王加启 《中国乳业》 2017年第9期50-57,共8页
《灭菌乳》和《调制乳》国家标准是指导生产和引导消费的支柱标准。对我国历年《灭菌乳》和《调制乳》国家标准进行综述,分别从定义、范围、技术要求、食品营养强化剂和食品添加剂、加工、包装、贮存、运输、标识、净含量6个方面进行纵... 《灭菌乳》和《调制乳》国家标准是指导生产和引导消费的支柱标准。对我国历年《灭菌乳》和《调制乳》国家标准进行综述,分别从定义、范围、技术要求、食品营养强化剂和食品添加剂、加工、包装、贮存、运输、标识、净含量6个方面进行纵向比较,不作评价。期望为再次修订《灭菌乳》和《调制乳》国家标准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菌乳 调制乳 国家标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糖对益生菌发酵乳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洋 瞿恒贤 +3 位作者 张龙飞 李启明 陈大卫 顾瑞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80,共6页
该文探究了不同低聚糖对益生菌发酵乳活菌数、pH、酸度、总抗氧化能力及其黏附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3株益生菌对不同的低聚糖显示出不同的偏好性,均能够不同程度的利用菊粉、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其中菊粉对鼠李糖乳杆... 该文探究了不同低聚糖对益生菌发酵乳活菌数、pH、酸度、总抗氧化能力及其黏附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3株益生菌对不同的低聚糖显示出不同的偏好性,均能够不同程度的利用菊粉、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其中菊粉对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发酵乳活菌数的影响最大,由8.17×10^(8)CFU/mL至1.24×10^(9)CFU/mL,增殖幅度为1.52倍。3种低聚糖对3株益生菌发酵乳在总抗氧化能力上表现出广谱的增强。低聚果糖对发酵乳中3株益生菌黏附Caco-2能力均具有提升作用,发酵乳中鼠李糖乳杆菌LV108和发酵乳杆菌DALI 02黏附Caco-2能力在添加低聚半乳糖后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抗氧化能力与活菌数呈正相关(P<0.05),与pH呈负相关(P<0.05)。黏附Caco-2细胞能力与活菌数呈负相关(P<0.01),与pH呈正相关(P<0.01),与酸度呈负相关(P<0.05)。益生元和益生菌的协同作用可以增强发酵乳的功能特性,该研究将对选用功能增效显著的低聚糖提供理论参考,并对功能型合生元发酵乳的制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 低聚糖 合生元 总抗氧化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链球菌素Q13的纯化及其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抑菌机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万倩 黄晓英 +3 位作者 李启明 吴华星 刘绒梅 唐俊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59-165,共7页
为探讨乳酸链球菌素Q13对保加利亚乳杆菌LMG-1(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LMG-1)的抑菌机理,本研究利用硫酸铵沉淀、超滤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对乳酸乳球菌Q13(Lactococcus lactis Q13)所产细菌素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 为探讨乳酸链球菌素Q13对保加利亚乳杆菌LMG-1(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LMG-1)的抑菌机理,本研究利用硫酸铵沉淀、超滤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对乳酸乳球菌Q13(Lactococcus lactis Q13)所产细菌素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纯化效果和分子质量,同时通过研究乳酸链球菌素Q13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细胞膜通透性、胞内酶活性及菌体形态结构等的影响,阐明乳酸链球菌素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抑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乳酸乳球菌Q13所产细菌素硫酸铵沉淀的最适饱和度为60%,硫酸铵沉淀得到粗提物超滤后仅分子质量大于10 kDa组分具有抑菌效果,将具有抑菌活性的超滤组分利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进行纯化后,共收集到2个具有抑菌活性的洗脱峰,电泳图谱仅呈现出一条分子质量约为17.5 kDa的蛋白条带,分析其可能为乳酸链球菌素的多聚体形式,并将其命名为乳酸链球菌素Q13;抑菌机理实验结果显示,乳酸链球菌素Q13对保加利亚乳杆菌LMG-1的抑菌机制主要是通过在靶细胞细胞膜上形成孔洞、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和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导致内容物外泄,胞内Na^(+)/K^(+)-ATP酶和碱性磷酸酶等关键酶含量降低,影响细胞正常能量代谢活动,最终诱导菌体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加利亚乳杆菌 后酸化 乳酸链球菌素 纯化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全脂乳粉在不同水合工艺下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媛 靳春平 +7 位作者 贾志磊 付永猛 安保森 徐飞鸿 付瑞东 王萍 邹强 李启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97-305,共9页
为了优化全脂乳粉水合工艺,探究低温水合对复原乳风味影响,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法(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为了优化全脂乳粉水合工艺,探究低温水合对复原乳风味影响,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法(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GC-MS)考察全脂乳粉单段水合(55℃水合30 min)和两段水合(55℃水合30 min后4℃水合4、8、12 h)工艺条件下复原乳主要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并利用ROAV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挥发性物质对复原乳的风味贡献。结果表明:四组复原乳样品共鉴定出醇、醚、呋喃等9大类挥发性物质共68种,十二醇、正己醛、正辛醛、壬醛、反-2-辛烯醛、癸醛、反式-2-壬醛为四组复原乳共有的特征风味物质,醛类化合物对复原乳特征风味的贡献大于其他挥发性化合物;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单段水合复原乳与两段水合复原乳进行了良好区分,增加工序4℃水合工艺有利于降低1-辛烯-3-醇、十二醇、反式-2-癸烯醛造成的异味,其中4℃水合8 h最有利于提升复原乳有益风味,为最佳水合工艺。该结果为工业化复原乳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法 复原乳 挥发性物质 ROAV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噬菌体及其PCR法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良工 关松梅 +2 位作者 刘海燕 王丹 张筠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5-38,共4页
简述了乳酸菌噬菌体以及一些利用PCR技术检测噬菌体的方法,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同时以期为乳制品行业开展监测噬菌体污染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乳酸菌 噬菌体 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鹰嘴豆乳制备条件优化
20
作者 瞿恒贤 李启明 +4 位作者 黄玉军 陈霞 印伯星 顾瑞霞 陈大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25-129,135,共6页
本文以鹰嘴豆为原料,以蛋白质得率及蛋白质含量为指标优化其浸泡与制浆条件,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优化酶解时间,最后以离心沉淀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复配稳定剂,优化鹰嘴豆乳的稳定性,得到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 本文以鹰嘴豆为原料,以蛋白质得率及蛋白质含量为指标优化其浸泡与制浆条件,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优化酶解时间,最后以离心沉淀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复配稳定剂,优化鹰嘴豆乳的稳定性,得到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鹰嘴豆乳。研究发现,鹰嘴豆粉浸泡时间为7h,料水比为1∶10(g/mL)时,蛋白质得率较高,为97.89%,且鹰嘴豆乳的蛋白质含量为2.01%;鹰嘴豆乳在80℃糊化40 min,采用高温α-淀粉酶(终浓度7kU/kg)95℃液化40 min,糖化酶(终浓度200k U/kg)60℃糖化6h后,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强,为78.08%;添加0.1%卡拉胶,0.08%瓜尔豆胶、0.08%黄原胶后,鹰嘴豆乳的稳定性最佳,此时鹰嘴豆乳的离心沉淀率为18.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乳 制备条件 蛋白质含量 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