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巴尔虎右旗草原布氏田鼠鼠害发生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伟军 朝克图 +2 位作者 胡高娃 王伟共 包贺喜吐 《草原与草业》 2014年第4期21-25,共5页
布氏田鼠是新巴尔虎右旗草原主要害鼠之一,其种群数量庞大,分布集中,草地植被破坏严重。通过对新巴尔虎右旗1980-2013年,布氏田鼠鼠害发生及环境气候条件的长期观测发现,布氏田鼠种群数量在自身自然消长和环境降水量、气温等因子综合影... 布氏田鼠是新巴尔虎右旗草原主要害鼠之一,其种群数量庞大,分布集中,草地植被破坏严重。通过对新巴尔虎右旗1980-2013年,布氏田鼠鼠害发生及环境气候条件的长期观测发现,布氏田鼠种群数量在自身自然消长和环境降水量、气温等因子综合影响下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变化,平均周期6-8年;种群增长时具有爆发性,种群衰退时具有快速性的特征。一定程度上种群数量与环境中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气温呈正相关,并受水热综合影响;种群数量增减是生物与环境综合效应的结果。通过分析布氏田鼠种群波动一般性规律,为今后草原鼠害的预测、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鼠害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55
2
作者 陈宝瑞 李海山 +4 位作者 朱玉霞 李刚 辛晓平 张宏斌 周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5-1271,共7页
草地不同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结构及群落内部的物种组成结构的研究,一直是草原植物群落生态学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在2006年野外实地采样的基础上,运用DCCA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对影响呼伦贝... 草地不同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结构及群落内部的物种组成结构的研究,一直是草原植物群落生态学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在2006年野外实地采样的基础上,运用DCCA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对影响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地形和土壤环境因素进行了定量的分解。结果表明:纯土壤环境因子可以解释的物种多度变化为12.48%,纯地形因子可以解释的物种多度变化为8.34%,两者耦合的部分为4.76%,不可解释的部分为74.42%。地形因子通过影响水热组合的再分配,对群落结构起起较大作用。在诸多因子中,土壤总氮、有效钾、有效氮、有效磷、有机质以及坡形决定了群落小生境的变化,导致群落类型分布的梯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群落结构 地形因子 土壤因子 DC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群落退化演替过程中微斑块土壤碳氮的空间异质动态 被引量:13
3
作者 乌云娜 雒文涛 +2 位作者 霍光伟 李海山 胡高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549-5557,共9页
微斑块变化是草原退化过程中的活跃成分。分析了呼伦贝尔克氏针茅草原逆行演替过程中微斑块土壤全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空间异质性,提出了"养分聚集效应"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群落退化演替的加剧,土壤全碳、全氮和碱... 微斑块变化是草原退化过程中的活跃成分。分析了呼伦贝尔克氏针茅草原逆行演替过程中微斑块土壤全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空间异质性,提出了"养分聚集效应"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群落退化演替的加剧,土壤全碳、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均表现为演替前期>演替后期>演替中期(P<0.05)。从土壤全碳、全氮和碱解氮的变异系数和变异函数综合分析来看,10 cm×10 cm微尺度上,草原退化演替过程中土壤全碳、全氮和碱解氮的空间异质性具有明显的不一致性;全碳的空间异质性表现为演替中期>演替前期>演替后期,全氮表现为演替后期>演替前期>演替中期,碱解氮表现为演替中期>演替后期>演替前期。草原退化过程中土壤养分在微斑块上的富积和迁移表现出尺度依赖性和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演替系列 土壤碳 土壤氮 温带草原 养分聚集 变异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养分与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凤杰 乌云娜 +3 位作者 杨宝灵 李海山 胡高娃 刘迪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3-177,183,共6页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克鲁伦河流域的中温型典型草原区,以杭乌拉、额日根、满洲里南、哈克牧场为控制研究样点,分析了典型草原群落在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和植物群落的数量变化特征。包括样地优势种盖度、植物种数、地上部...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克鲁伦河流域的中温型典型草原区,以杭乌拉、额日根、满洲里南、哈克牧场为控制研究样点,分析了典型草原群落在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和植物群落的数量变化特征。包括样地优势种盖度、植物种数、地上部现存量和枯枝落叶层现存量等4个群落学量化指标;以及土壤剖面特征、全氮、速效磷和全钾等4个指标作为土壤养分状况的评价参数。结果表明,群落盖度、物种数、地上部现存量、枯枝落叶层现存量与土壤水分梯度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不同的草原群落类型,由于维持土壤养分或植被空间格局的匀质化条件的差异,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呈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随机性因素所占比例增加,其中土壤全氮、有效磷二者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的相关性;种群生物量与植株体积呈现出显著的正的线性相关关系;土壤全N和有效P对群落的地上部现存量起着联合限制作用,枯枝落叶层的现存量与N、P、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土壤养分 植物群落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牧区接羔保育技术要点 被引量:3
5
作者 胡继元 郭广智 +1 位作者 托娅 萨仁图雅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年第1期58-59,共2页
呼伦贝尔草原地区属于高寒地带,受气候条件和配种季节的限制,每年母羊产羔的时候,在3~4月份,产羔母羊经过5个月的妊娠,其体质、营养、饲料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正是初春时机,气温变化多端冷暖交替的时候,如接羔技术掌握不好... 呼伦贝尔草原地区属于高寒地带,受气候条件和配种季节的限制,每年母羊产羔的时候,在3~4月份,产羔母羊经过5个月的妊娠,其体质、营养、饲料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正是初春时机,气温变化多端冷暖交替的时候,如接羔技术掌握不好,可造成一定的损失,影响羔羊成活率。因此,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掌握正确的接羔技术,经过我们多年的接羔保育工作,结合实践经验,现总结几点体会,以供广大农牧民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羔技术 呼伦贝尔 保育工作 草原牧区 羔羊成活率 高寒地带 草原地区 配种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湖流域3种利用方式草场水土及氮磷流失特征 被引量:27
6
作者 赵伟 杨培岭 +2 位作者 李海山 胡高娃 刘小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0-225,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利用方式草场水土和氮磷流失规律及原因,在呼伦湖流域选择传统放牧草场、草库伦草场、不放牧草场3种利用方式草场,用模拟降雨的方法进行了水土及氮磷随径流流失试验。结果表明:在40和75 mm/h 2种雨强下,传统放牧草场水土流... 为了研究不同利用方式草场水土和氮磷流失规律及原因,在呼伦湖流域选择传统放牧草场、草库伦草场、不放牧草场3种利用方式草场,用模拟降雨的方法进行了水土及氮磷随径流流失试验。结果表明:在40和75 mm/h 2种雨强下,传统放牧草场水土流失最严重。相同雨强下,总氮流失量:草库伦草场>传统放牧草场>不放牧草场;总磷流失量:传统放牧草场>草库伦草场>不放牧草场。同一种利用方式草场径流中总氮、总磷质量浓度与降雨强度关系不显著。草库伦草场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传统放牧草场和草库伦草场的氮磷排放负荷与累积径流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不放牧草场的存在指数关系。该研究可为探讨呼伦湖流域草场合理利用、水环境的保护和面源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失 水土流失 草场利用方式 模拟降雨 呼伦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鲁伦河中下游沿岸植被类型初探
7
作者 蒋景纯 张志海 +1 位作者 拉日哈 苏日嘎拉图 《内蒙古草业》 1991年第3期44-46,共3页
本文根据大量文献资料和新巴尔虎右旗境内的植物标本,对该旗境内克鲁伦河中下游沿岸的草原植被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在克鲁伦河中下游沿岸大量分布的红砂群落、戈壁针茅群落和蓍状亚菊群落,不是一般的跨带现象,也不是所谓的隐域性植被,... 本文根据大量文献资料和新巴尔虎右旗境内的植物标本,对该旗境内克鲁伦河中下游沿岸的草原植被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在克鲁伦河中下游沿岸大量分布的红砂群落、戈壁针茅群落和蓍状亚菊群落,不是一般的跨带现象,也不是所谓的隐域性植被,而是荒漠草原植被类型的雏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鲁伦河中下游地区 沿岸 植被类型 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