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颈椎和腰椎并发椎管狭窄症Ⅰ期手术减压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申连成
龙厚清
徐晶辉
黄阳亮
李佛保
-
机构
广东顺德新容奇医院骨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8-471,共4页
-
文摘
目的 观察Ⅰ期手术减压治疗颈腰椎并发的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22例Ⅰ期手术减压治疗颈、腰椎并发的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平均年龄(68.7±9.3)岁(55-83岁),随访24-58个月,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月和随访末期JOA评分(颈椎17分法、腰椎29分法)及其改善率;患者满意度;并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分别是(189±49)min、(490±70)ml、15.9 d;随访末期JOA改善率分别达到67.9%(C-JOA)、63.5%(L-JOA),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病人满意度73.9%;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8.1%,包括急性失血、脑脊液漏、深部感染、短暂性神经损害各1例。结论 Ⅰ期手术减压治疗颈腰椎并发的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围手术期并发症并未因此增加,但应严格手术指征。
-
关键词
Ⅰ期减压
颈椎
腰椎
并发椎管狭窄症
-
Keywords
One-stage decompression
Cervical
Lumbar
Tandem spinal stenosis
-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
-
题名腹腔镜技术在疝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8
- 2
-
-
作者
李盛海
戎祯祥
-
机构
广东医学院
新容奇医院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65-1667,共3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8B 030301260)
广东省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1208241)
-
文摘
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疝外科的发展经历了以Bassini为经典的张力性疝修补,以Lichtenstein代表的无张力性疝修补,以及在无张力修补理念基础上应用腹腔镜技术的腹腔镜疝修补。早在1982年Ger完成了世界首例腹腔镜单纯内环口关闭术,即疝囊高位结扎术,是腹腔镜技术在疝外科的最初应用,但该项技术未能得到推广。随后Toy、Dion及Mckernon等人分别报道了腹腔镜下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POM)、经腹腔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及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并且经过20载的快速发展,腹腔镜技术在疝外科的应用逐渐得到普遍认可及推广。
-
关键词
腹腔镜技术
疝修补
腹腔内补片植入术
应用
外科
LICHTENSTEIN
疝囊高位结扎术
无张力性
-
分类号
R656.21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医用静脉按压止血夹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 3
-
-
作者
王惠兰
李信平
唐宗碧
谭宁红
-
机构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药系
顺德新容奇医院
攀枝花职工总医院
-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2期41-41,共1页
-
文摘
静脉输液拔针后因按压方法不当而引起穿刺点出血或皮下淤血,可能是静脉穿刺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不在同一点(二者距离与进针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关),另外可能与按压时间不足、按压点移位有关。因此,在拔针按压时需将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同时按压,且必须保证按压点固定、时间充足。鉴此,笔者设计制作医用静脉按压止血夹(下称止血夹),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
关键词
静脉穿刺
按压方法
医用静脉按压止血夹
革新推广
-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R197.39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