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普拉克索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如 张雪媛 +1 位作者 王小彦 杨汉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研究盐酸普拉克索片与原研制剂森福罗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4例健康受试者参加空腹试验,24例健康受试者参加餐后试验,均采用随机开放两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分别于每周期单剂量口服0.25 mg盐酸普拉克索片受试制剂(T)或参比制剂(R)... 目的:研究盐酸普拉克索片与原研制剂森福罗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4例健康受试者参加空腹试验,24例健康受试者参加餐后试验,均采用随机开放两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分别于每周期单剂量口服0.25 mg盐酸普拉克索片受试制剂(T)或参比制剂(R)。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LC-MS/MS)测定血浆中普拉克索浓度。用Phoenix WinNonlin 6.4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其他统计分析工作使用SAS 9.3软件分析。结果:空腹组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n=20):C_(max)分别为(481.15±102.21)、(497.25±133.31)pg/mL,T_(max)分别为1.77(0.5,5)、1.50(0.5,5)h,AUC_(0-t)分别为(6.18±1.49)、(6.20±1.28)pg·mL^(-1)·h,AUC_(0-∞)分别为(6.41±1.55)、(6.42±1.31)pg·mL^(-1)·h,T 1/2分别为(9.18±1.29)、(9.02±1.14)h。受试制剂C_(max)、AUC_(0-t)、AUC_(0-∞)几何均数的90%置信区间分别落在参比制剂相应参数的92.20%~103.10%、94.06%~104.35%、94.17%~104.07%,均在80.00%~125.00%范围之间,符合生物等效性规定要求。高脂餐组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n=22):C_(max)分别为(515.36±83.28)、(500.05±64.12)pg/mL,T_(max)分别为2.00(1,4)、1.75(1,4)h,AUC_(0-t)分别为(5.94±1.36)、(5.67±1.05)pg·mL^(-1)·h,AUC_(0-∞)分别为(6.16±1.43)、(5.88±1.11)pg·mL^(-1)·h,T 1/2分别为(8.92±2.00)、(8.85±1.98)h。受试制剂C_(max)、AUC_(0-t)、AUC_(0-∞)几何均数的90%置信区间分别落在参比制剂相应参数的97.84%~107.41%、99.03%~108.79%、99.12%~108.68%,均在80.00%~125.00%范围内,符合生物等效性规定要求。结论:盐酸普拉克索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健康受试者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克索 生物等效性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艾滋病新药——度鲁特韦(dolutegravir)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艳玲 刘红淼 +2 位作者 王彩霞 张阳 张明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8期1064-1066,共3页
度鲁特韦(dolutegravir,DTG)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类型1(HIV-1)整合酶链转移抑制药(INSTI),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联用治疗HIV-1感染。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其毒性小,没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毒性,在大于临床剂量27倍时没有出现明显的生育毒... 度鲁特韦(dolutegravir,DTG)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类型1(HIV-1)整合酶链转移抑制药(INSTI),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联用治疗HIV-1感染。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其毒性小,没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毒性,在大于临床剂量27倍时没有出现明显的生育毒性和致畸毒性。临床研究显示DTG对初次治疗的HIV感染者、当前疗法治疗失败但未使用整合酶抑制药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对抗病毒治疗失败、且对雷特格韦(raltegravir)和(或)埃替格韦(elvitegravir)耐药的成人患者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体内外试验研究均显示较强的抗HIV-1病毒活性,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现将其药效学、安全性、药动学及临床研究等作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鲁特韦 整合酶链转移抑制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新药法匹拉韦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魏娜 王彩霞 +1 位作者 刘喜宝 屈慧新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期168-170,共3页
法匹拉韦是迄今为止作用机制全新的抗病毒药物,通过选择性地阻断病毒核酸复制而抑制病毒增殖,临床用于治疗新型和复发型流感。该文综述法匹拉韦的作用机制、药理学、药动学、毒理学、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临床评价。
关键词 法匹拉韦 抗病毒 核酸复制抑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紫杉醇(清蛋白结合型)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彩霞 高玉清 +4 位作者 李艳玲 毕宇鑫 魏娜 赵倩 李春雷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比较自研注射用紫杉醇(清蛋白结合型,PAB)与原研注射用紫杉醇(清蛋白结合型,Abraxane)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Lewis和RM-1肿瘤模型,荷瘤小鼠分别静脉注射13.4,20.0,30.0,45.0 mg·kg-1剂量的PAB和20.0和(或)30.0 m... 目的比较自研注射用紫杉醇(清蛋白结合型,PAB)与原研注射用紫杉醇(清蛋白结合型,Abraxane)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Lewis和RM-1肿瘤模型,荷瘤小鼠分别静脉注射13.4,20.0,30.0,45.0 mg·kg-1剂量的PAB和20.0和(或)30.0 mg·kg-1剂量的Abraxane,比较给药后PAB组与Abraxane组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PAB13.4,20.0,30.0,45.0 mg·kg-1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H22肿瘤生长,PAB 20.0 mg·kg-1剂量组与等剂量的Abraxane组比较对H22肿瘤地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B 20.0,30.0,45.0 mg·kg-1剂量组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ewis和RM-1肿瘤生长,PAB和Abraxane对C57雌性荷瘤小鼠的最大无毒剂量均为20.0 mg·kg-1。PAB各剂量组与等剂量的Abraxane组比较,对RM-1和Lewis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荷瘤小鼠的毒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同给药剂量下,PAB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和毒性与原研品Abraxane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清蛋白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