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梯度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牛瑞琴 邹汉涛 +1 位作者 吴倩 张荣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28-134,共7页
聚乳酸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吸收性的高分子材料,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及日常生活等领域。梯度功能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聚乳酸梯度功能材料的制备方... 聚乳酸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吸收性的高分子材料,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及日常生活等领域。梯度功能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聚乳酸梯度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国内外应用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展望了聚乳酸梯度功能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梯度功能材料 制备方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交联聚合物电解质的准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7
2
作者 梁桂杰 钟志成 +5 位作者 许杰 张增常 陈美华 李在房 和平 候秋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52-2860,共9页
采用柠檬酸(CA)交联聚乙二醇(oligo-PEG,平均分子量Mw=200,400,1000,2000),合成具有可生物降解性能的聚柠檬酸-乙二醇(PCE)交联聚酯,并以此为基体材料制备得到准固态的三维交联型PCE/LiI/I2聚合物电解质.采用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 采用柠檬酸(CA)交联聚乙二醇(oligo-PEG,平均分子量Mw=200,400,1000,2000),合成具有可生物降解性能的聚柠檬酸-乙二醇(PCE)交联聚酯,并以此为基体材料制备得到准固态的三维交联型PCE/LiI/I2聚合物电解质.采用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扫描电镜(SEM)和Raman光谱分别对PCE基体的分子结构、聚合物电解质的微观形貌以及导电离子对的存在形式进行表征;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扩散系数、电导率以及电池的输出电流-电压(I-V)性能.结果表明,PEG的分子量影响PCE基体膜的微观形貌及其吸液性能,从而影响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能及电池的光电性能:随着PEG分子量Mˉw从200,400,1000增大到2000,PCE基体膜的结构变得疏松,吸液率增加,吸液溶胀后的基体中I-3的跃迁活化能降低,导致电解质的电导率和电池的短路光电流密度随之增加;在60mW·cm-2的入射光强下,四种电解质对应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依次为3.26%、3.34%、4.26%和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聚乙二醇分子量 交联 吸液性能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技术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
3
作者 宁辉 董朝红 +2 位作者 朱平 禚子瑜 张建波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3,共3页
简要介绍了紫外线技术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如处理纺纱用胶辊、利用其荧光效应鉴别纤维织物或服装的纤维种类、纤维表面改性以及固化处理等方面。指出紫外线技术是一种环保、高效、简便、快速的处理技术。用紫外线技术处理纺织品不... 简要介绍了紫外线技术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如处理纺纱用胶辊、利用其荧光效应鉴别纤维织物或服装的纤维种类、纤维表面改性以及固化处理等方面。指出紫外线技术是一种环保、高效、简便、快速的处理技术。用紫外线技术处理纺织品不用水作介质,也无需化学品、蒸汽,省去了烘干过程和废水处理,可操作性强,设备投资费用低。由于新型紫外光源的出现,紫外线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日益注重节能、环保的今天,紫外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纺织印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原理解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徐卫林 夏治刚 +2 位作者 丁彩玲 崔卫钢 孙润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36,共8页
为探寻新的纺纱方式,在对嵌入式纺纱原理背景深入的介绍和分析基础上,论证了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产生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越性。通过对这种纺纱技术的演化过程以及纺纱原理进行理论性分析,得出结论:嵌入式纺纱系统具有独特的纺纱过程,... 为探寻新的纺纱方式,在对嵌入式纺纱原理背景深入的介绍和分析基础上,论证了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产生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越性。通过对这种纺纱技术的演化过程以及纺纱原理进行理论性分析,得出结论:嵌入式纺纱系统具有独特的纺纱过程,能有效降低在细纱机上纺纱所需纤维的长度和根数,减少纺纱断头,改善纱线毛羽,提高纤维利用率;具有用不可纺纤维复合纺纱、纺高支纱,用低品级原料纺高支纱,生产具有多花色品种的复合纱线等功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复合纺纱 纺纱原理 系统定位 长丝 短纤维须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钙海绵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传杰 徐琪 +3 位作者 熊春华 冉建华 刘云 朱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27,共4页
以海藻酸钠为原料,氯化钙/甘油/酒精溶液为凝固浴,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制备了海藻酸钙海绵,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物理和力学性能、孔隙率、透气率、吸液量和保液量进行评价和测定。结果表明,海藻酸钙海绵的弹... 以海藻酸钠为原料,氯化钙/甘油/酒精溶液为凝固浴,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制备了海藻酸钙海绵,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物理和力学性能、孔隙率、透气率、吸液量和保液量进行评价和测定。结果表明,海藻酸钙海绵的弹性和柔韧性好,具有均匀、连通的孔隙结构,孔径大小为100μm~500μm,孔隙率为84.37%,透气率为44.75%,拉伸强度为0.21 MPa,初始模量为7.72 N/mm,对伤口渗出液的吸液量和保液量为30.48 g/g和5.13 g/g,各项性能均优于或接近海藻酸钙无纺布医用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钙 海绵 医用敷料 吸湿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纱三角区形态变化对环锭纱线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可帅 李婉 +2 位作者 余豪 陈军 夏治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40,共5页
为探讨纺纱三角区形态变化对纱线性能的影响机制,以斜位纺纱原理为背景,建立了斜位纺纱加捻三角区变化模型。通过在不同细纱机型上分别进行直位和斜位的纺纱实验,实现斜位纺加捻三角区形态变化差异。对比分析了不同纺纱三角区形态下纱... 为探讨纺纱三角区形态变化对纱线性能的影响机制,以斜位纺纱原理为背景,建立了斜位纺纱加捻三角区变化模型。通过在不同细纱机型上分别进行直位和斜位的纺纱实验,实现斜位纺加捻三角区形态变化差异。对比分析了不同纺纱三角区形态下纱线的性能,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实验证明。结果表明:捻度有效传递和对应斜位导纱方式能有效降低加捻三角区几何面积,提高了三角区纤维握持加捻效果,减少了成纱毛羽,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捻三角区 斜位纺 环锭纺 紧密纺 毛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笋壳纤维的提取与其基本结构特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延兴 李建强 +2 位作者 严娜娜 杨云 周晓洁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34,共3页
将笋壳原料经稀酸浸渍预水解后,再由高温高压碱(NaOH)处理,用多聚磷酸钠、硅酸钠等作助练剂进行脱胶,提取出竹笋壳工艺纤维,并对其进行扫描电镜、X衍射和全反射红外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物的结晶度达到68%,红外光谱图为纤维素特征;所得工... 将笋壳原料经稀酸浸渍预水解后,再由高温高压碱(NaOH)处理,用多聚磷酸钠、硅酸钠等作助练剂进行脱胶,提取出竹笋壳工艺纤维,并对其进行扫描电镜、X衍射和全反射红外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物的结晶度达到68%,红外光谱图为纤维素特征;所得工艺纤维细度为1.98tex,纤维长度64mm,断裂强度2.00cN/dtex,具备了转杯纺的初步条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纺织纤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壳纤维 脱胶 结构 纺织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张传杰 朱平 王怀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23-27,32,共6页
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了断裂强度达3.25 cN/dtex的海藻酸盐纤维,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海藻酸钠浓度、凝固浴浓度、凝固浴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纤维断裂强度的影响,得到了制备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纺丝液质量分数为5%,凝固浴质量... 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了断裂强度达3.25 cN/dtex的海藻酸盐纤维,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海藻酸钠浓度、凝固浴浓度、凝固浴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纤维断裂强度的影响,得到了制备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纺丝液质量分数为5%,凝固浴质量分数为4%,凝固浴温度为40℃.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计等手段研究了该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盐纤维 高强度 结晶指数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纤维的制备及其吸湿性能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柳 张传杰 朱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6,共5页
以海藻酸钠(ALG)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两种天然高分子材料为纺丝原料,氯化钙水溶液为凝固浴,制得了吸湿性能优异、力学性能良好的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纤维。采用离心脱水法,系统研究了纺丝工艺条件、吸收环境对共混纤维吸湿性... 以海藻酸钠(ALG)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两种天然高分子材料为纺丝原料,氯化钙水溶液为凝固浴,制得了吸湿性能优异、力学性能良好的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纤维。采用离心脱水法,系统研究了纺丝工艺条件、吸收环境对共混纤维吸湿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纤维的吸湿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共混纤维 吸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仔布用纤维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10
作者 谢姗姗 易长海 +2 位作者 邹汉涛 王罗新 田磊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6,共7页
针对牛仔布用纤维,主要从传统棉纤维、非棉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合成纤维4个方向入手,简要阐述了不同纤维设计组合的牛仔面料的特点,归纳总结了各类纤维在牛仔服装领域的应用历史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牛仔布用纤维将朝着功能化、... 针对牛仔布用纤维,主要从传统棉纤维、非棉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合成纤维4个方向入手,简要阐述了不同纤维设计组合的牛仔面料的特点,归纳总结了各类纤维在牛仔服装领域的应用历史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牛仔布用纤维将朝着功能化、绿色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牛仔布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印花糊料NDY的印花性能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小奇 易长海 +3 位作者 邹汉涛 王罗新 徐振明 陈学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2-96,共5页
为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NDY用作活性染料印花糊料的性能,对NDY复合印花糊料的基本性质和印花效果进行研究,并与海藻酸钠(SA)作比较。结果表明:NDY糊料成糊率高,抱水性好,PVI值为0.28,假塑性更为明显,更适合纤维素纤维织物精致花纹的印花,... 为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NDY用作活性染料印花糊料的性能,对NDY复合印花糊料的基本性质和印花效果进行研究,并与海藻酸钠(SA)作比较。结果表明:NDY糊料成糊率高,抱水性好,PVI值为0.28,假塑性更为明显,更适合纤维素纤维织物精致花纹的印花,不与活性染料反应;其K/S值高,印纹清晰,色牢度好,渗透性好于海藻酸钠,实际印花效果与海藻酸钠相当;此外,NDY糊料易洗除。NDY糊料可替代海藻酸钠作为活性染料印花的糊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 糊料 活性染料 印花 海藻酸钠(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和尺寸对受限于单壁碳纳米管内的硝基甲烷热解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罗新 许杰 +1 位作者 邹汉涛 易长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1-726,共6页
采用组合的量子化学ONIOM(B3LYP/6-311++G**:UFF)方法, 研究了不同直径的扶手椅型(CNT(5,5)、CNT(6,6)、CNT(8,8))和锯齿型(CNT(9,0)、CNT(10,0)、CNT(11,0))单壁碳纳米管(CNTs)的限制作用对硝基甲烷分子结构和热解反应的影响. 分子结... 采用组合的量子化学ONIOM(B3LYP/6-311++G**:UFF)方法, 研究了不同直径的扶手椅型(CNT(5,5)、CNT(6,6)、CNT(8,8))和锯齿型(CNT(9,0)、CNT(10,0)、CNT(11,0))单壁碳纳米管(CNTs)的限制作用对硝基甲烷分子结构和热解反应的影响. 分子结构分析表明, 与单体硝基甲烷相比, 受限于直径较小的CNT(5,5)和CNT(9,0)碳纳米管内的硝基甲烷构型发生扭转, Cs对称性消失, C—N键长略微缩短; 而受限于CNT(6,6)、CNT(8,8)、CNT(10,0)和CNT(11,0)内的硝基甲烷结构变化不明显. 热解势能面计算发现, 与硝基甲烷单体的热解是一个无过渡态的解离过程明显不同: 硝基甲烷在CNT(5,5)和CNT(9,0)碳纳米管内沿C—N键的解离经历过渡态结构, 所需克服的活化能比单体的解离能分别下降了约71和58 kJ·mol-1; 在CNT(6,6)和CNT(10,0)碳纳米管内, 硝基甲烷的热解活化能略有下降; 而在直径较大的CNT(8,8)和CNT(11,0)碳纳米管内, 热解活化能基本不变. 研究结果表明, 直径小的碳纳米管的限制作用对硝基甲烷热解活化能影响显著, 碳纳米管的手性对硝基甲烷热解反应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硝基甲烷 热解反应 受限作用 从头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纤维纺纱技术的发展概述及关键特征解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夏治刚 徐卫林 叶汶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7-154,共8页
基于现代短纤维纺纱技术原理,概述了环锭纺、转杯纺、涡流纺等短纤维纺纱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推动短纤维纺纱技术发展的因素和途径,并深入分析制约短纤维纺纱技术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高效、节能、高品质成纱是短纤维纺纱技术发展的最... 基于现代短纤维纺纱技术原理,概述了环锭纺、转杯纺、涡流纺等短纤维纺纱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推动短纤维纺纱技术发展的因素和途径,并深入分析制约短纤维纺纱技术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高效、节能、高品质成纱是短纤维纺纱技术发展的最主要动因,工艺优化、装备改进、多技术组合是短纤维纺纱技术发展的最常用方式;短纤维成纱过程中,采用气流、分束、集聚、助捻等机械外力强化纤维控制的方式已得到充分运用,面对短纤维纺纱技术发展中呈现的新问题、新瓶颈,需协同短纤维原料成纱性能的在线改善、纺纱原料的多功能复合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以推动短纤维纺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纤维 纺纱 成纱原理 技术发展 多功能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鑫涛 王罗新 +4 位作者 蔡静平 卢明华 易长海 邹汉涛 徐卫林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58,62,共6页
综述近年来环糊精在高分子聚合反应中的应用,从聚合反应条件、产物结构和性能等方面阐述了环糊精在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环糊精参与的聚合反应不但可以改善高分子聚合工艺,使之更加绿色化,而且对产物结构和性能都有明显的正面促进作用... 综述近年来环糊精在高分子聚合反应中的应用,从聚合反应条件、产物结构和性能等方面阐述了环糊精在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环糊精参与的聚合反应不但可以改善高分子聚合工艺,使之更加绿色化,而且对产物结构和性能都有明显的正面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对环糊精在聚合反应中的研究仍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有待更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聚合反应 产物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口径医用聚氨酯人造血管径向顺应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祝国成 杨红军 +1 位作者 徐卫林 李文斌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16-222,共7页
目的比较小口径医用聚氨酯人造血管在干法制作与湿法制作方法下的微观形态和径向顺应性,探讨管径大小所管壁厚度对血管顺应性的影响,分析接枝血管中不同部位的顺应性差别。方法通过在玻璃棒模具上复合均匀厚度的聚氨酯膜,制作出小口径... 目的比较小口径医用聚氨酯人造血管在干法制作与湿法制作方法下的微观形态和径向顺应性,探讨管径大小所管壁厚度对血管顺应性的影响,分析接枝血管中不同部位的顺应性差别。方法通过在玻璃棒模具上复合均匀厚度的聚氨酯膜,制作出小口径聚氨酯人造血管。在自行搭建的顺应性测试回路装置中测试得到压力与直径的关系,依据ISO7198国际标准计算出人造血管的径向顺应性。结果干法制作的聚氨酯人造血管表面与截面均很致密,湿法制作的聚氨酯人造血管的截面呈微孔结构;随着人造血管管径的增大,顺应性逐渐增大;随着管壁厚度的增加,顺应性逐渐减小;人造血管的接口处的径向顺应性波动较中间处大;湿法制作的人造血管顺应性要优于干法制作的人造血管顺应性。结论医用聚氨酯制作的小口径人造血管具有良好的径向顺应性,是很有前景的小口径血管代用品材料;影响顺应性不匹配的因素有很多,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人造血管 力学性能 径向顺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磺化聚醚砜相容性及其成膜性能 被引量:11
16
作者 左丹英 黄年华 陶咏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8-471,共4页
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磺化聚醚砜(SPES)的相容性及其成膜性能。首先通过溶解度参数、粘度法和目测法研究共混溶液的相容性,接着采用浊度法测定了共混溶液的热力学性质,最后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了共混膜并探讨了成膜性能。结果显示,PVD... 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磺化聚醚砜(SPES)的相容性及其成膜性能。首先通过溶解度参数、粘度法和目测法研究共混溶液的相容性,接着采用浊度法测定了共混溶液的热力学性质,最后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了共混膜并探讨了成膜性能。结果显示,PVDF和SPES为部分相容体系,随着SPES含量的增加,共混溶液相容性逐渐减小,当SPES含量增加到50wt%时,体系发生分相。共混溶液的成膜性能良好,SPES含量增加有利于体系发生液液分相,生成高孔隙率膜,并且极大的提高了PVDF膜的亲水性和水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性 聚偏氟乙烯 磺化聚醚砜 共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基含磷共聚酯的热降解动力学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年华 张强 李治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用Kissinger法研究了聚酯(PET)和侧基含磷共聚酯(FR-PET)在氮气气氛中热降解动力学,采用时-温等效原理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等温热失重法和Kissinger法将寿命方程及动力学参数联系起来,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用Kissinger法研究了聚酯(PET)和侧基含磷共聚酯(FR-PET)在氮气气氛中热降解动力学,采用时-温等效原理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等温热失重法和Kissinger法将寿命方程及动力学参数联系起来,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阻燃剂的引入降低了PET整个热降解过程的平均活化能,并改变了反应级数,但使PET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两种方法所确定的寿命方程较为接近,Kissinger法更为简便、迅速,为材料寿命的预测提供了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共聚酯 热降解动力学 热稳定性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集聚纺纱结构成形机制及其针织物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可帅 江伟 +4 位作者 杨圣明 郭维琪 夏治刚 倪俊龙 徐卫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1,共6页
为解决多毛羽传统环锭纱针织困难,而光洁的常规集聚纺纱线织物手感硬的技术难题,建立串联半开放式多重集聚纺纱方法,分析多重集聚纺纱机制和结构成形特征。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多重集聚纺纱线具有外紧而内柔的结构特征。基于理论解析,在... 为解决多毛羽传统环锭纱针织困难,而光洁的常规集聚纺纱线织物手感硬的技术难题,建立串联半开放式多重集聚纺纱方法,分析多重集聚纺纱机制和结构成形特征。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多重集聚纺纱线具有外紧而内柔的结构特征。基于理论解析,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分别采用传统环锭、常规集聚和多重集聚纱线制成针织面料,对比分析了各针织物压缩回弹、透气、抗起毛起球、耐磨、染色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环锭纱相比,多重集聚纱线针织物耐磨、透气性、抗起毛起球性改善;与常规集聚纱线相比,多重集聚纱线针织物悬垂性、压缩回弹性和染色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集聚纺 普通集聚纺 传统环锭纺 针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织物动态热传递性能测试装置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如全 周双喜 +1 位作者 陶荣 林建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2-126,共5页
针对织物接触冷暖感的客观评价问题,开发了1台基于单片机的织物动态热传递测试装置。该装置能模拟织物接触人体时的热交换过程,通过单片机实时测试织物表面温度对时间的变化来表征织物的动态热传递性能。从理论上分析了测试装置的测试... 针对织物接触冷暖感的客观评价问题,开发了1台基于单片机的织物动态热传递测试装置。该装置能模拟织物接触人体时的热交换过程,通过单片机实时测试织物表面温度对时间的变化来表征织物的动态热传递性能。从理论上分析了测试装置的测试参数与织物接触冷暖感的关系,并使用该装置对棉、毛、丝、麻4种织物的动态吸热曲线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织物的原料、结构参数不同,其吸热曲线也不相同。这种装置可用于客观评价织物的接触冷暖感,并具有良好的测试精度及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动态热传递 测试装置 接触冷暖感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固浴温度对PVDF铸膜液相分离过程和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左丹英 徐又一 刘洪涛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0-384,416,共6页
采用皮-亚两步凝胶成膜机理探讨了凝固浴温度对PVDF铸膜液的相分离行为及其膜结构的影响。采用浊度法测定不同温度时铸膜液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光透射仪测定不同凝固浴温度时沉淀速率对膜的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皮层的生成主要受... 采用皮-亚两步凝胶成膜机理探讨了凝固浴温度对PVDF铸膜液的相分离行为及其膜结构的影响。采用浊度法测定不同温度时铸膜液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光透射仪测定不同凝固浴温度时沉淀速率对膜的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皮层的生成主要受热力学性质控制,随着凝固浴温度的提高,皮层由液固分相转变为液液分相,延时时间缩短,皮层由相互融合的球粒致密结构转变为多孔结构。亚层的生成主要受皮层结构和溶剂/非溶剂相互扩散的影响,膜亚层主要发生液液分相;随凝固浴温度升高,分相速率加快,大孔发展更充分,膜的孔隙率和气通量提高,但结晶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非对称膜 皮-亚层两步凝胶成膜机理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