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纤维素基材料在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熊鑫 宁洪龙 +5 位作者 方志强 苏国平 黎振超 刘贤哲 姚日晖 彭俊彪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3,共14页
目的由于纳米纤维素基材料良好的柔韧性、热力学性能和高透明度,近年来在柔性电子产品中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研究人员更高效地开展研究。方法综述3类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及将纳米纤维素基材料应用... 目的由于纳米纤维素基材料良好的柔韧性、热力学性能和高透明度,近年来在柔性电子产品中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研究人员更高效地开展研究。方法综述3类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及将纳米纤维素基材料应用在柔性电子产品中的研究进展。分别阐述纳米纤维素基材料应用于器件柔性衬底及绝缘材料的研究实例,并讨论纳米纤维素在各种应用方向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材料的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结论纳米纤维素是天然纤维素与纳米技术结合的产物,可主要划分为纤维素纳米纤丝、纤维素纳米晶以及细菌纤维素3类。近年来,纳米纤维素基材料作为电子器件柔性衬底、绝缘材料等研究均有许多成果问世。虽然纳米纤维素基电子器件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但是与传统的石油化工产品相比,纳米纤维素具有原材料丰富、环保可降解等优点。对纳米纤维素基新型材料的开发利用,有助于解决人类社会中日益严重的电子垃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柔性电子 可再生 绝缘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容器的研究进展:从制备工艺到发展趋势 被引量:2
2
作者 熊藜 胡晋 +1 位作者 杨曌 张冠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18-2831,共14页
随着微电子器件高度集成化、微型化、便携化和多功能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高性能新型微电容器的需求越来越大。将电容器划分为传统电容器与新型微电容器,介绍了传统电容器中铝电解电容器、钽电解电容器、有机薄膜电容器以及陶瓷电容器的结... 随着微电子器件高度集成化、微型化、便携化和多功能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高性能新型微电容器的需求越来越大。将电容器划分为传统电容器与新型微电容器,介绍了传统电容器中铝电解电容器、钽电解电容器、有机薄膜电容器以及陶瓷电容器的结构特点及其生产应用中的性能,着重对用于储能方面的固态微型电容器(金属-绝缘体-金属,金属-绝缘体-半导体)和微型超级电容器的结构特点、技术工艺、主要性能指标及其与片上可集成系统的工艺兼容性进行了综述。此外,阐述了片上3D硅基电容器结构的关键制造工艺、主要研究方向(电极表面积、绝缘材料和电极材料)和相关研究进展。最后,对新型微电容器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器 固态微型电容器 微型超级电容器 3D硅基电容器 电极结构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O_(3)基超薄层BME MLCC的可靠性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朱超琼 蔡子明 +5 位作者 冯培忠 张伟晨 惠可臻 曹秀华 付振晓 王晓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1,共10页
多层陶瓷电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MLCC)作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无源电子元器件,是基础电子元件产业中需要突破关键技术的重点产品之一,在汽车电子、5G通讯、电网调频、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小型化、薄层化发展趋... 多层陶瓷电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MLCC)作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无源电子元器件,是基础电子元件产业中需要突破关键技术的重点产品之一,在汽车电子、5G通讯、电网调频、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小型化、薄层化发展趋势下,MLCC的介质层厚度不断降低,单层介质在相同电压下的电场显著增大,尤其是中高压超薄层MLCC。因此,MLCC的可靠性愈发成为一项关键的产品质量指标。本文结合加速老化测试、高温阻抗谱、漏电流测试,系统研究超薄层MLCC的劣化机理,揭示抑制氧空位的迁移与富集是保证超薄层MLCC可靠性的重中之重。为此,应减小介质层内部的氧空位浓度,增大其迁移所需的激活能,提高界面肖特基势垒,从而提升超薄层MLCC的可靠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超薄层MLCC介质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有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多层陶瓷电容器 可靠性 加速老化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TCC的3D异质集成低通滤波器
4
作者 曾竞涛 沈斌 +2 位作者 徐金旭 沓世我 章秀银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3,共5页
在射频应用中,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是关键技术路线之一,然而使用单一介质的LTCC技术的性能很局限。为此,文中对基于LTCC的3D异质集成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调节流延配方、烧结速度、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设计异质匹配共烧的烧... 在射频应用中,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是关键技术路线之一,然而使用单一介质的LTCC技术的性能很局限。为此,文中对基于LTCC的3D异质集成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调节流延配方、烧结速度、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设计异质匹配共烧的烧结行为控制、界面相容性和组织性能调控方案,开发出稳定可靠的LTCC集成工艺,给出基于LTCC异质集成的器件仿真设计、3D集成制备方法,并制作了一款共烧界面结合完好、性能优越的LTCC异质集成低通滤波器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异质集成技术的瓷粉性能指标和可加工特性满足使用要求,预期能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共烧陶瓷 3D异质集成 低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对Bi2O3-B2O3-ZnO低熔点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兵 何峰 +5 位作者 曹秀华 徐佳佳 任海东 谢峻林 钟克菊 刘小青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289,共7页
通过FTIR、Raman、27 Al NMR、XRD、DSC等测试方法,研究了ZnO含量对Bi2O3-B2O3-ZnO-SiO2-Al2O3系统低熔点玻璃结构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O含量小于12wt%时,Zn^2+与自由氧结合形成[ZnO 4]四面体,增强网络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增大... 通过FTIR、Raman、27 Al NMR、XRD、DSC等测试方法,研究了ZnO含量对Bi2O3-B2O3-ZnO-SiO2-Al2O3系统低熔点玻璃结构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O含量小于12wt%时,Zn^2+与自由氧结合形成[ZnO 4]四面体,增强网络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增大,热膨胀系数减小;当ZnO含量大于12wt%时,锌氧多面体由四配位[ZnO4]转变为六配位[ZnO6],破坏网络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减小,热膨胀系数增大;ZnO含量的提高和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对玻璃析晶能力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低熔点玻璃 27 Al NMR 无铅 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印刷电路低温烧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路海 刘媛琪 +7 位作者 韩璐 曹梅娟 高波 莫黎昕 曹秀华 黄俊 沈跃桐 吴桢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21,共12页
纳米银导电油墨是目前应用较多的金属系导电油墨。由于织物、纸张、塑料等柔性电路基底耐热性差,印刷电路的低温烧结(<200℃)乃至室温烧结,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结合文献报道及课题组工作,本文讨论了纳米银及其制备技术;分析对比了几... 纳米银导电油墨是目前应用较多的金属系导电油墨。由于织物、纸张、塑料等柔性电路基底耐热性差,印刷电路的低温烧结(<200℃)乃至室温烧结,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结合文献报道及课题组工作,本文讨论了纳米银及其制备技术;分析对比了几种低温烧结技术,重点考察了化学烧结。相对其他烧结技术,化学烧结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高效节能,通过配体交换法可得到电阻率为1.21×10^(-7)Ω·m的纳米银印刷电路;光子烧结时间短,效率高,但价格昂贵;电烧结选择性强,受制于电热转换;微波烧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但耗时长,且烧结效果与纳米颗粒的大小密切相关;等离子体烧结要求真空条件,设备复杂,烧结时间长。总体上,选择具体印刷电路的低温烧结方式,要综合考虑导电油墨、印刷电路和基材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低温烧结 保护剂 化学烧结 印刷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与印刷OLED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迪萱 钟锦耀 +7 位作者 唐彪 曹秀华 许伟 周尚雄 史沐杨 姚日晖 宁洪龙 彭俊彪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7-228,共12页
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凭借其自发光、响应速度快、轻薄、易于柔性制备等特点逐渐成为主流显示技术。柔性OLED与印刷OLED是OLED显示技术的两个重点发展方向。柔性OLED已初步应用于高端手机中,但还有较多问题需要解决。印刷OLE... 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凭借其自发光、响应速度快、轻薄、易于柔性制备等特点逐渐成为主流显示技术。柔性OLED与印刷OLED是OLED显示技术的两个重点发展方向。柔性OLED已初步应用于高端手机中,但还有较多问题需要解决。印刷OLED因其节约成本的特点吸引了许多企业与科研人员的关注与开发。虽然印刷OLED技术尚未成熟,但发展非常迅速,产业化指日可待。针对柔性OLED与印刷OLED的技术问题,本文综述了柔性OLED与印刷OLED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柔性显示 应力 喷墨打印 像素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固相合成纳米钛酸锂粉体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方荣宇 朱归胜 +5 位作者 徐华蕊 韩茵 董艺 赵昀云 沓世我 付振晓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12-8117,共6页
以锐钛矿型TiO_(2)为钛源、Li_(2)CO_(3)为锂源,SiC微球为微波良导体,采用微波微区域固相法制备了形貌均一且具有良好分散性的Li_(4)Ti_(5)O_(12)粉体。利用XRD、SEM、TG、蓝电测试系统等仪器对样品的结构及电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以锐钛矿型TiO_(2)为钛源、Li_(2)CO_(3)为锂源,SiC微球为微波良导体,采用微波微区域固相法制备了形貌均一且具有良好分散性的Li_(4)Ti_(5)O_(12)粉体。利用XRD、SEM、TG、蓝电测试系统等仪器对样品的结构及电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C微球能形成多点均匀热源,可有效降低粉体的煅烧温度,并提高粉体的分散和均匀性,在700℃保温40 min的条件下,合成了平均粒径为200 nm的纯相钛酸锂粉体,较传统固相合成钛酸锂粉体温度降低100℃以上,合成时间缩短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合成 固相法 钛酸锂 电池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2含量对SiO2-B2O3-ZnO-K2O-BaO系彩釉玻璃基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先桂 刘小磐 +2 位作者 高朋召 廖明雅 周仁宸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2042-22046,共5页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SiO 2-B 2O 3-ZnO-K 2O-BaO系彩釉玻璃基料,利用XRD、SEM、综合热分析、高温润湿角测量等手段研究了CeO 2添加量对玻璃基料相组成、显微形貌、热膨胀系数、特征温度和与钠钙玻璃的润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CeO 2...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SiO 2-B 2O 3-ZnO-K 2O-BaO系彩釉玻璃基料,利用XRD、SEM、综合热分析、高温润湿角测量等手段研究了CeO 2添加量对玻璃基料相组成、显微形貌、热膨胀系数、特征温度和与钠钙玻璃的润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CeO 2的添加量高于3%(质量分数,下同)时,水淬后的玻璃基料样品在700℃进行钢化处理后,样品中会有CeO 2晶体析出。随着玻璃基料中CeO 2添加量的增加,样品的耐酸性、与钠钙玻璃润湿性和抗弯强度都先增强后降低。当CeO 2的添加量为1%时,样品与钠钙玻璃的润湿性最好,其润湿角取到最小值45.6°;当CeO 2的添加量为3%时,样品在5%(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中失重率取到最小值2.83 mg/cm 2,玻璃的耐酸性最好;当CeO 2的添加量为4%时,样品的抗弯强度最大,为75.69 MPa。结果表明,加入2%CeO 2的基料综合性能最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铈(CeO2) 彩釉玻璃 玻璃基料 膨胀系数 润湿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悬浮体系下超声波浓度测量技术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俊羽 张乐 +4 位作者 鲍锦 曹秀华 任海东 付振晓 陈浩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0-888,共9页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固液悬浮体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流体类型,其浓度与均匀性变化直接决定了最终制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及服役稳定性。对其进行实时、原位、高精度测量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超声波技术具有非接触、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固液悬浮体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流体类型,其浓度与均匀性变化直接决定了最终制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及服役稳定性。对其进行实时、原位、高精度测量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超声波技术具有非接触、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所以该文重点介绍了基于该技术实现固液悬浮体系浓度测量的方法,回顾了国内外发展状况,特别是对该技术在浆液混合过程监控方向的应用做出了介绍和总结。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固液悬浮体系 浓度 过程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的甲苯-乙醇溶液及其非溶剂诱导相分离研究
11
作者 任海东 曹秀华 +4 位作者 赵亮 唐博武 罗继业 郑华德 高粱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8-338,I0002,共12页
在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流延工艺中,甲苯-乙醇混合溶剂是黏合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广泛采用的溶剂体系。本文探讨了甲苯与乙醇的体积比、PVB浓度以及流延成膜的相对湿度等因素对溶液中PVB构象以及凝聚态膜片结构的影响。PVB中存... 在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流延工艺中,甲苯-乙醇混合溶剂是黏合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广泛采用的溶剂体系。本文探讨了甲苯与乙醇的体积比、PVB浓度以及流延成膜的相对湿度等因素对溶液中PVB构象以及凝聚态膜片结构的影响。PVB中存在由烷侧链排列形成的玻璃区以及由链缠结而成的无定形区。乙醇是PVB的良性溶剂,通过溶胀玻璃区,使得PVB链更加舒展;甲苯可以有效降低PVB与溶液的摩擦,并通过“成核-生长”机制发生粗化聚并,导致分子间相互作用逐渐增大。较高湿度会造成膜片缺陷;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体积分数过高易形成缺陷;缺陷几乎不影响膜的有效模量以及热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 聚乙烯醇缩丁醛 溶解性 相分离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