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法生物天然气BECCS工程碳负排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洪深 楚洁璞 +3 位作者 徐伟涛 魏利 李大育 李十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164,共7页
参考清洁发展机制(CDM)方法学,结合中国国情,分析干法生物天然气BECCS工程的项目边界、基准线排放量和项目活动排放量,并计算实际工程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结果表明,生物天然气BECCS工程碳减排潜力表现在以有序工程替代无序排放、生产天... 参考清洁发展机制(CDM)方法学,结合中国国情,分析干法生物天然气BECCS工程的项目边界、基准线排放量和项目活动排放量,并计算实际工程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结果表明,生物天然气BECCS工程碳减排潜力表现在以有序工程替代无序排放、生产天然气代替化石能源、生产有机肥替代化肥和从沼气中分离CO_(2)并存储利用4个方面,各方面减排量在净减排量中占比分别为1.1%、41.0%、39.6%和18.3%。按构建的计算方法估算每吨干秸秆和每吨畜禽粪污的碳负排效益分别为1229 kg CO_(2)e和275 kg CO_(2)e。预计至2060年,生物天然气BECCS工程每年可贡献8.6亿t碳汇,可为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农业废弃物 碳足迹 碳捕集 生物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相组成对结蜡层分层及老化规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蔡金洋 李嘉诚 +1 位作者 张莹 程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111,共7页
利用Couette结蜡装置,对蜡碳数分布、蜡含量及沥青质含量不同的含沥青质合成蜡油和纯蜡油开展结蜡实验,探究了油样组成对结蜡层分层及老化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油样蜡分子碳数的增长,结蜡表层沉积量和蜡含量均降低,老化程度减小;... 利用Couette结蜡装置,对蜡碳数分布、蜡含量及沥青质含量不同的含沥青质合成蜡油和纯蜡油开展结蜡实验,探究了油样组成对结蜡层分层及老化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油样蜡分子碳数的增长,结蜡表层沉积量和蜡含量均降低,老化程度减小;结蜡底层的沉积量升高,蜡含量降低,老化程度减小。随着油样蜡含量的升高,结蜡表层和底层的沉积量和蜡含量均升高,老化程度均增大。随油样沥青质含量的升高,结蜡表层沉积量降低,蜡含量升高,变化幅度较小,老化程度略有增大;结蜡底层沉积量降低,蜡含量升高,变化幅度较大,老化程度明显增大。纯蜡油结蜡层沉积量远高于含沥青质蜡油整体结蜡层,蜡含量及老化程度略低于结蜡表层,远低于结蜡底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蜡层分层 蜡碳数分布 蜡含量 沥青质含量 沉积量 老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元-二元羧酸镧复合热稳定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褚立志 于静 李敏贤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1-455,共5页
以常见的一元羧酸和二元羧酸以及硝酸镧为原料,探讨了一元-二元羧酸镧的合成条件,制备了一系列一元-二元羧酸镧复合热稳定剂产品。通过刚果红试纸法和转矩流变仪法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以常见的一元羧酸和二元羧酸以及硝酸镧为原料,探讨了一元-二元羧酸镧的合成条件,制备了一系列一元-二元羧酸镧复合热稳定剂产品。通过刚果红试纸法和转矩流变仪法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一元-二元羧酸镧的最优合成条件为一元酸:二元酸=1.25:1,反应温度为70℃,保温时间为50min。最优产品对PVC的动态热稳定性可达142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羧酸 二元羧酸 羧酸镧 复合热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罩式炉加热罩改进设计简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帅 毕仕辉 高铸 《冶金能源》 2020年第4期30-32,共3页
从罩式炉换热方式、燃烧控制、底部裙封和吊钩设计等方面介绍了罩式炉的优化设计特点,对工程改造前后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罩式炉投产后使用情况表明,加热罩的整体设计合理,运行情况较为理想,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
关键词 罩式退火炉 集中换热 比例控制 裙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气相色谱分析焦炉气合成天然气中过程气体通用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5
作者 高丽 司瑞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72-877,共6页
建立了四阀六柱多维气相色谱法分析焦炉气合成天然气中的过程气体中的18种气体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将目标组分流到3条通道,通道1用于检测氢气和氧气,以氩气为载气,依次用Porapak Q填充色谱柱和MolSieve 5A分子筛色谱柱分离,采用热导检测... 建立了四阀六柱多维气相色谱法分析焦炉气合成天然气中的过程气体中的18种气体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将目标组分流到3条通道,通道1用于检测氢气和氧气,以氩气为载气,依次用Porapak Q填充色谱柱和MolSieve 5A分子筛色谱柱分离,采用热导检测器(TCD)检测;通道2用于检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气,以氢气为载气,分别以2根Porapak Q填充色谱柱和MolSieve 5A分子筛色谱柱分离,采用TCD检测;通道3用于检测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正丁烷、丁烯、正戊烷、戊烯、正己烷、己烯、苯、甲苯,以氮气为载气,以HP-AL/KCL毛细管色谱柱分离,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试验结果显示,18种气体组分的体积分数和其对应的色谱峰面积均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且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了0.999 5以上,检出限(3S/N)为1.27×10^-5%~2.00×10^-2%。分析了18种组分的标准气体,绝对误差为-0.026%~0.019%。用本方法分析了焦炉气样品,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8)为0.01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气相色谱 焦炉气 天然气 过程气体 通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节能再冷凝器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严涛 刘玉丰 刘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51-54,共4页
随着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比例的上升,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如雨后春笋,发展非常快。而在LNG接收站中,再冷凝器是一个核心工艺设备,工艺操作参数及结构尺寸的是否合理,对接收站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影响很大,而且也是接收站能否长期稳定... 随着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比例的上升,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如雨后春笋,发展非常快。而在LNG接收站中,再冷凝器是一个核心工艺设备,工艺操作参数及结构尺寸的是否合理,对接收站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影响很大,而且也是接收站能否长期稳定操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节能再冷凝器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制二甲醚用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史立杰 李晨佳 常俊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66-2071,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用于甲醇气相脱水制二甲醚的新型催化剂全氟磺酸树脂/二氧化硅,应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低温氮物理吸附和氨程序升温脱附法对所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甲醇液空速、全氟磺酸...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用于甲醇气相脱水制二甲醚的新型催化剂全氟磺酸树脂/二氧化硅,应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低温氮物理吸附和氨程序升温脱附法对所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甲醇液空速、全氟磺酸树脂含量对甲醇气相催化脱水制二甲醚反应性能和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比表面积达820m2/g,在全氟磺酸树脂负载量10.0%、甲醇液空速1h-1、反应温度184℃时,甲醇转化率92.0%,二甲醚选择性99.9%,经350h实验测试,活性和稳定性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催化剂 溶胶-凝胶 全氟磺酸树脂 二甲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相色谱仪和硫化学发光检测器测定焦炉气制LNG工艺气中痕量硫化物 被引量:4
8
作者 司瑞刚 周龙 常静芝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47-653,共7页
焦炉气制取LNG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合成气中的硫含量,以期增加合成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采用气相色谱仪-硫化学发光检测器(GC-SCD)方法,测定了焦炉气制LNG过程中痕量形态硫化物及总硫含量,并结合实际,讨论了分析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标... 焦炉气制取LNG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合成气中的硫含量,以期增加合成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采用气相色谱仪-硫化学发光检测器(GC-SCD)方法,测定了焦炉气制LNG过程中痕量形态硫化物及总硫含量,并结合实际,讨论了分析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标准气校准,计算各种组分的检出限均低于10.00×10-9(体积分数),总硫含量33.00×10-9。6种含硫组分的标准曲线相关性均优于0.996。相对标准偏差(RSD,N=7)均小于7%。合成气样品测定过程中,在接近检出限的情况下,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本方法可很好地满足工厂生产控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仪 硫化学发光检测器 焦炉气 合成气 形态硫 总硫 L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物理吸收法在沼气脱碳中的模拟对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超伟 仵浩 范良忠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5-79,共5页
运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PRO/II对水洗法和碳酸丙烯酯法沼气脱碳进行了模拟对比,原料气组分按CH4为57%,CO2为40%,N2为2.8%,O2为0.2%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在2.7,1.3,0.7 MPa的操作压力下,CH4回收率都可达到98%以上,操作压力极大影响系... 运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PRO/II对水洗法和碳酸丙烯酯法沼气脱碳进行了模拟对比,原料气组分按CH4为57%,CO2为40%,N2为2.8%,O2为0.2%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在2.7,1.3,0.7 MPa的操作压力下,CH4回收率都可达到98%以上,操作压力极大影响系统运行能耗,宜根据生物天然气终端用途和CO2是否具有回收及利用价值来确定。生物天然气中CH4>93%,CO2<1.5%,N2<5%,O2<0.5%,达到《天然气》二类气及《车用压缩天然气》指标;水洗法CH4和CO2回收率略高于碳酸丙烯酯法,但碳酸丙烯酯法投资低、能耗低、操作维护简单,经济上更有优势。经净化脱碳后的沼气利用价值得到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提纯 脱碳 水洗 碳酸丙烯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荧光光谱法测定焦炉气中的痕量总硫 被引量:3
10
作者 司瑞刚 史立杰 +1 位作者 高丽 马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2-675,共4页
采用紫外荧光光谱法测定焦炉气制取液化天然气的原料气中痕量总硫,考察了样品引入速率、进样量、气体流量、燃烧温度、取样方式和进样方式等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总硫检出限为15μL·m-3,测定结果与气相色谱法和微库仑法的结果相... 采用紫外荧光光谱法测定焦炉气制取液化天然气的原料气中痕量总硫,考察了样品引入速率、进样量、气体流量、燃烧温度、取样方式和进样方式等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总硫检出限为15μL·m-3,测定结果与气相色谱法和微库仑法的结果相吻合,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荧光光谱法 总硫 焦炉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法制备固体催化剂及其催化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娟 王志彬 孙树英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0-1193,共4页
燃烧法制备多孔固体催化剂操作简单、周期短,制备的催化剂孔道丰富、颗粒尺寸小、粒径均匀。介绍了溶液燃烧法、微波辅助燃烧法、溶胶凝胶燃烧法、浸渍燃烧法等在催化反应方面的应用,包括重整制氢反应、甲烷化反应、费托合成反应及甲醇... 燃烧法制备多孔固体催化剂操作简单、周期短,制备的催化剂孔道丰富、颗粒尺寸小、粒径均匀。介绍了溶液燃烧法、微波辅助燃烧法、溶胶凝胶燃烧法、浸渍燃烧法等在催化反应方面的应用,包括重整制氢反应、甲烷化反应、费托合成反应及甲醇合成反应等;简述了燃烧法制备固体催化剂关键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 固体催化剂 重整制氢反应 甲烷化反应 费托合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流质温度场分析的分子筛塔管线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伟 员晓辉 +1 位作者 毛海东 李贺松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99,共6页
在液化天然气脱水工艺中,分子筛再生气复热时高温介质导致管线系统温度升高,为研究热流质管道温度场对管线支路的影响,通过对热流质管道温度场及传热的分析,采取管系传热计算和内部介质模型的流体模拟,得到优化设计前后天然气再生气温... 在液化天然气脱水工艺中,分子筛再生气复热时高温介质导致管线系统温度升高,为研究热流质管道温度场对管线支路的影响,通过对热流质管道温度场及传热的分析,采取管系传热计算和内部介质模型的流体模拟,得到优化设计前后天然气再生气温度场及控制阀法兰处虚拟工况的温度,分析仿真流场达到稳态后的结果,通过这些结果对比现场的实测参数,进行优化管线设计,从而可以得出现场各种优化方案。该文结合天津滨海天然气液化项目的天然气再生气流场、温度场进行模拟和分析,作出合理配管设计。同时通过此次对比研究不同散热模型的热流质温度场分析,整理出系统性的计算分析方法,得出基于现场条件直管系增加翅片为散热优化推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再生气 热流质温度场 管系传热计算 流体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化石灰竖窑热平衡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门传政 高铸 +1 位作者 季霜 高俊 《冶金能源》 2020年第4期53-55,共3页
通过对机械化石灰竖窑的热工测试分析,反映了石灰竖窑的运行情况,并对石灰竖窑各项指标进行了评定,对提高石灰竖窑的热效率,实现低能高效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石灰竖窑 热平衡 漏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ME BPVC.Ⅷ-2-2013容器设计实例分享与解析
14
作者 谷海林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8年第5期15-20,23,共7页
分享一台按ASME BPVC.Ⅷ-2—2013《Rules for Construction of Pressure Vessels Division 2Alternative Rules》设计的压力容器实例,从材料、主要元件强度计算、材料试验要求、耐压试验压力、冲击试验、焊后热处理、成形后热处理、材... 分享一台按ASME BPVC.Ⅷ-2—2013《Rules for Construction of Pressure Vessels Division 2Alternative Rules》设计的压力容器实例,从材料、主要元件强度计算、材料试验要求、耐压试验压力、冲击试验、焊后热处理、成形后热处理、材料超声波检测、无损检测、目视检查、局部减薄区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分享和解析,基本涵盖了设计的主要过程,以期能为压力容器设计者和制造单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ME Ⅷ-2 设计 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