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域划分与主控因素辨识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凡 曹安业 +2 位作者 窦林名 井广成 王常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7-615,共9页
冲击矿压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不同区域内冲击矿压影响因素种类及其权重往往存在差异。为提高冲击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与针对性,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划分与主控因素辨识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以砚北煤矿2502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该工作面... 冲击矿压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不同区域内冲击矿压影响因素种类及其权重往往存在差异。为提高冲击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与针对性,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划分与主控因素辨识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以砚北煤矿2502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该工作面受特厚煤层、褶曲构造、采掘干扰、煤层倾角、开采深度等因素综合影响,存在严重冲击矿压威胁。研究结果表明:(1)煤层厚度、倾角及开采深度仅在局部区域对冲击危险性存在明显影响;向斜构造及采掘干扰与矿震事件分布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对冲击危险性影响强烈;(2)依照各因素的影响范围与变化趋势,进行工作面区域划分,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冲击矿压影响因素权重评价体系,辨识各影响因素间的权重差异;(3)构建基于因素权重差异的冲击危险指数,定量描述区域内冲击危险程度。经检验,250204工作面整体冲击危险性指数分布与矿震定位拟合程度高达92.6%,证明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矿压 影响因素 区域分析 层次分析法 危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碳酸盐岩超深水平井钻具组合优化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军 李东春 +4 位作者 熊方明 段永贤 陈军 杨哲 孙晨皓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29,101,共4页
塔中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单个储集体规模小且分散等特征,多采用超深水平井进行开发。水平段较长且需要穿越多个储集体以满足开发地质要求,导致井眼轨迹复杂,控制难度大,对钻具组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解决上述难题,文章对单弯单... 塔中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单个储集体规模小且分散等特征,多采用超深水平井进行开发。水平段较长且需要穿越多个储集体以满足开发地质要求,导致井眼轨迹复杂,控制难度大,对钻具组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解决上述难题,文章对单弯单稳钻具组合的井眼轨迹控制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底部钻具组合静力分析数学模型和井斜趋势角评价方法,分析了井斜角、钻压、BHA结构参数以及钻头各向异性和岩石可钻性对井斜趋势角的影响规律。分析发现,稳定器位置、螺杆弯角、岩石可钻性和钻头各向异性对井斜趋势角的影响较大,钻压、稳定器外径对井斜趋势角的影响较小。根据分析结果,以塔中862H井为例,对斜井段和水平段钻具组合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钻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钻具组合,塔中862H井井眼轨迹达到了工程设计要求的各项控制指标,钻成了截至目前中国陆上最大垂深水平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碳酸盐岩 超深水平井 底部钻具组合 井斜趋势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T域方位各向异性技术在中非花岗岩裂缝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夏亚良 魏小东 +4 位作者 王中凡 曹晖 张素红 陈刚 王迎晓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0-147,共8页
裂缝预测是花岗岩潜山油藏勘探开发攻关的难题之一。为此,从花岗岩裂缝地质特征出发,优选敏感偏移距及方位角OVT道集,利用纵波方位各向异性技术预测花岗岩裂缝发育强度及走向;同时结合FMI测井、试油等数据得到具有实际地质意义的裂缝发... 裂缝预测是花岗岩潜山油藏勘探开发攻关的难题之一。为此,从花岗岩裂缝地质特征出发,优选敏感偏移距及方位角OVT道集,利用纵波方位各向异性技术预测花岗岩裂缝发育强度及走向;同时结合FMI测井、试油等数据得到具有实际地质意义的裂缝发育强度及走向结果。以中非花岗岩潜山裂缝储层为例,预测出的花岗岩裂缝发育特征与研究区构造地质特征吻合,单井预测走向与FMI测井一致,裂缝强度与试油产液量一致,验证了方位各向异性井震联合花岗岩裂缝预测方法的可靠性,并且使得裂缝预测精度得到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T道集 花岗岩基底 方位各向异性 裂缝预测 裂缝强度 裂缝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0.7)Sr_(0.3)MnO_3单晶外延薄膜制备及其磁电阻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欣 羊新胜 +4 位作者 程翠华 张勇 吕莉 张敏 赵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61-967,共7页
为制得性能良好的涂层导体用La0.7Sr0.3MnO3(LSMO)缓冲层薄膜、研究LSMO薄膜的低磁场磁电阻效应,利用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在LaAlO3(LAO)单晶基底上制备了一系列钙钛矿LSMO单晶外延薄膜.考虑氩气和氧气退火气氛对LSMO成相的影响,... 为制得性能良好的涂层导体用La0.7Sr0.3MnO3(LSMO)缓冲层薄膜、研究LSMO薄膜的低磁场磁电阻效应,利用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在LaAlO3(LAO)单晶基底上制备了一系列钙钛矿LSMO单晶外延薄膜.考虑氩气和氧气退火气氛对LSMO成相的影响,研究了氩气退火条件下样品的织构、形貌情况和氧气退火条件下制得的样品的输运性质及磁电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氩气下采用高分子辅助的化学溶液沉积法有利于制备出低成本、高性能的涂层导体用单一LSMO缓冲层;氧气下退火制得的薄膜c轴取向生长良好,并且电阻-温度曲线出现绝缘体-金属相变,其磁电阻值在200~300 K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在1 T磁场室温下磁电阻值约为-2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溶液沉积法 钙钛矿 缓冲层 庞磁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x)S纳米管的制备及其表面光电性质
5
作者 廖鑫 杨峰 +1 位作者 蒲明华 赵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31,共5页
为了研究CuS纳米材料在光电领域中的应用,采用水热法合成Cu2-xS纳米管,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表征产物的结构和形貌.在25℃下测试了Cu2-xS纳米管的光吸收性能,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面光电压谱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研究其表面光... 为了研究CuS纳米材料在光电领域中的应用,采用水热法合成Cu2-xS纳米管,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表征产物的结构和形貌.在25℃下测试了Cu2-xS纳米管的光吸收性能,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面光电压谱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研究其表面光电性质及光伏响应随电场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合成的Cu2-xS纳米管外径为325-675 nm,管壁厚为70-125 nm,长度为10-20μm;在300-800 nm紫外可见光谱范围内,存在两个吸收区域,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n-型半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xS纳米管 水热法 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无人直升机纵向和横向动力学的鲁棒反推控制(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Tushar K Roy Matt Garratt +1 位作者 Hemanshu R Pota Hamid Teimoori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46-555,共10页
研究了阵风情况下悬停飞行模式中的无人直升机的纵向与横向位置的稳定性问题.由于通用的线性模型成功地描述了大多数小型直升机的行为,其被用来设计控制器.基于控制Lyapunov方法,一种递归(反推)设计流程被用来设计纵向和横向动力学的鲁... 研究了阵风情况下悬停飞行模式中的无人直升机的纵向与横向位置的稳定性问题.由于通用的线性模型成功地描述了大多数小型直升机的行为,其被用来设计控制器.基于控制Lyapunov方法,一种递归(反推)设计流程被用来设计纵向和横向动力学的鲁棒控制器.为了比较,我们基于线性二次调节器(LQR)准则设计了另一种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反馈控制器能有效地减弱阵风的影响,在阵风下能够实现纵向和横向位置的快速、准确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动力学 鲁棒反推控制 不确定性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