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外营养支持在老年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万燕萍 沈婉蓉 +4 位作者 汤庆娅 夏韶民 陈之琦 吴颖洁 蔡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0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探讨≥ 75岁老年病人合理应用肠外营养的方法。 方法 :年龄≥ 75岁 ,肠外营养 >5天 ,禁食或肠内营养总热能摄入 <30 %的 6 6例老年病人行肠外营养支持时 ,非蛋白质热能摄入平均值为 75 .3k J( 18kcal) /( kg.d) ,NPC∶ N... 目的 :探讨≥ 75岁老年病人合理应用肠外营养的方法。 方法 :年龄≥ 75岁 ,肠外营养 >5天 ,禁食或肠内营养总热能摄入 <30 %的 6 6例老年病人行肠外营养支持时 ,非蛋白质热能摄入平均值为 75 .3k J( 18kcal) /( kg.d) ,NPC∶ N平均值为 116∶ 1。 结果 :肠外营养治疗前后营养监测指标及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肝功能虽有变化 ,但平均值仍在正常范围。 结论 :老年病人肠外营养的总热能摄入应低于 10 4.6 k J/ ( kg· d) ,蛋白质的摄入应为 0 .8~ 1.2 g/ ( kg· 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老年人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消化道手术时经皮穿刺造口置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娟 蔡威 +2 位作者 汤庆娅 王俊 施诚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 评估儿科患者胃肠手术时经皮空肠穿刺造口置管早期空肠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析我院小儿外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消化道手术中经皮空肠穿刺造瘘加术后空肠造瘘管喂养患儿14例,其中新生儿9例。观察经空肠喂养患儿的肠... 目的 评估儿科患者胃肠手术时经皮空肠穿刺造口置管早期空肠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析我院小儿外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消化道手术中经皮空肠穿刺造瘘加术后空肠造瘘管喂养患儿14例,其中新生儿9例。观察经空肠喂养患儿的肠道耐受性、置管天数、体质量增长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4例患儿中12例治愈,1例死亡,1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空肠营养期间新生儿体质量增长平均为18.9g/d。14例中4例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 经皮空肠穿刺造口置管可长时间、正常及合理应用,且并发症少,为消化道手术后儿科早期肠内营养提供了一个安全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空肠穿刺造口置管 肠内营养 腹部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与周围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中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健蓉 蔡威 +1 位作者 汤庆娅 陶晔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46-949,共4页
目的评价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周围静脉留置针(PIV)在危重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8月至2007年2月113例放置PICC和102例置PIV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PICC组置管期间并发... 目的评价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周围静脉留置针(PIV)在危重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8月至2007年2月113例放置PICC和102例置PIV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PICC组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6%,PIV组为7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22.5±13.4)d,PIV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14.7±9.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期间PICC组患儿的体重增长为(16.6±12.5)g/d,PIV组体重增长为(14.4±22.1)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可显著减少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静脉穿刺的次数,延长静脉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周围静脉留置针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支持小组:诞生运作和价值 被引量:26
4
作者 夏韶民 蔡威 汤庆娅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2年第3期186-189,共4页
关键词 临床营养 营养支持小组 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支持小组建立的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蔡骏 宣正荣 +2 位作者 蔡威 蔡滨 夏韶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探讨建立营养支持小组对院内临床营养支持疗效的影响。 方法 :将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4月间的 317例病人以我院营养支持小组成立时为界 ,分为成立前 (BET组 )、成立后 (AET组 )两组。对两组病人营养支持状况及其并发症发生... 目的 :探讨建立营养支持小组对院内临床营养支持疗效的影响。 方法 :将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4月间的 317例病人以我院营养支持小组成立时为界 ,分为成立前 (BET组 )、成立后 (AET组 )两组。对两组病人营养支持状况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作对照分析。 结果 :AET组营养支持前接受全面的营养状况评估、营养支持治疗中进行营养监测、肠外营养选择TNA方式及中心静脉输注途径、肠内营养支持采用管饲方式的人数比例较BET组均有显著提高 (P <0 .0 5 )。AET组的肠外营养支持中导管及代谢并发症发生率、肠内营养支持中胃肠道及代谢并发症发生率较BET组有显著下降 (P <0 .0 5 )。 结论 :建立营养支持小组能使临床营养支持的规范化程度提高 ,有效地降低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是推动营养支持在临床上更为有效、安全、合理应用的一种良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小组 肠外营养 甩内营养 代谢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营养宣教对上海市金山区老年人膳食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毛绚霞 潘盼 蔡美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应用针对老年人群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评价社区营养宣教对老年人膳食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社区83名(≥60岁)自愿参加者为研究对象,共有70名老年人完成了该次研究。宣教措施包括每2个月进行1次营养宣教,宣教内... 目的应用针对老年人群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评价社区营养宣教对老年人膳食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社区83名(≥60岁)自愿参加者为研究对象,共有70名老年人完成了该次研究。宣教措施包括每2个月进行1次营养宣教,宣教内容主要为个体化合理饮食指导,同时配合版报宣传、小组讨论、个别营养访谈等。营养宣教前和宣教1年后分别进行连续3 d的膳食调查,采用DBI评分评价膳食质量,并比较宣教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70名老年人DBI总分(DBI-TS)、负端分(DBI-LBS)和膳食质量距(DBI-DQD)在营养宣教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奶类和豆类摄入水平充足者所占比例由宣教前的7.1%显著增加到宣教后的20.0%,盐摄入量适宜者由宣教前的22.9%显著增加到宣教后的51.5%,食物种类丰富者所占比例由营养宣教前的20.0%显著增加到宣教后的49.9%。DBI模式由以模式B(47.1%)和模式E(34.3%)为主转变为以模式B(34.3%)和模式A(32.9%)为主。结论社区营养宣教可改善老年人的膳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宣教 膳食质量 膳食平衡指数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冯一 蔡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5期306-308,共3页
左卡尼汀是将长链脂肪酸从细胞质转运至线粒体,并在此进行β-氧化的重要载体。它的缺乏是以血浆和组织中卡尼汀浓度低于组织器官发挥正常功能所需浓度为特征,包括心肌病、肌病、低酮血症、低血糖和高血氨等。研究表明,补充左卡尼汀能改... 左卡尼汀是将长链脂肪酸从细胞质转运至线粒体,并在此进行β-氧化的重要载体。它的缺乏是以血浆和组织中卡尼汀浓度低于组织器官发挥正常功能所需浓度为特征,包括心肌病、肌病、低酮血症、低血糖和高血氨等。研究表明,补充左卡尼汀能改善某些疾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β-氧化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的建立与解读 被引量:4
8
作者 陈伟 江华 +1 位作者 陶晔璇 舒晓亮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4期28-30,共3页
近几十年来,全球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07年全球估计约2。46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到3.8亿,且大部分将集中于发展中国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于2007年~2008年间对中国1... 近几十年来,全球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07年全球估计约2。46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到3.8亿,且大部分将集中于发展中国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于2007年~2008年间对中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48431名20岁以上人群进行筛查,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分别为9.7%和15.5%,估计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9300万人,目前已成为严重影响国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治疗 低碳水化合物 膳食脂肪 胰岛β细胞 饱和脂肪酸 终身治疗 营养干预 糖耐量受损 高血糖患者 生活方式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低聚半乳糖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钟燕 蔡东联 +2 位作者 耿珊珊 韩婷 陈凌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研究给予添加低聚半乳糖(GOS)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将SAP造模成功的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肠内营养(EN)组(n=16)和GOS-EN组(N=16),同时设立假手术对照组(n=16),然后按照动物处死时间每... 目的研究给予添加低聚半乳糖(GOS)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将SAP造模成功的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肠内营养(EN)组(n=16)和GOS-EN组(N=16),同时设立假手术对照组(n=16),然后按照动物处死时间每组又分为4 d和7 d两个时间点亚组,每个亚组各8只动物。采用胰被膜下均匀注射38 g/L牛磺胆酸钠法建立SAP大鼠模型,检测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血清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IL-2、IL-10水平。结果各SAP组的血清淀粉酶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GOS-EN组显著低于EN组(P<0.01);各SAP组的TNF-α和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而IL-2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GOS-EN组的TNF-α水平显著低于EN组(P<0.05),而IL-2、IL-10水平以及IL-10/TNF-α比值显著高于EN组(P<0.05)。结论早期给予GOS-EN能够调节SAP大鼠促、抗炎细胞因子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低聚半乳糖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外营养支持在新生儿食管闭锁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黎华 蔡威 +2 位作者 汤庆娅 费延文 冯一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0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肠外营养 (PN)支持在新生儿食管闭锁术后治疗作用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PN组 12例病儿 ,平均胎龄 (39.9± 0 .7)周 ,平均出生体重 (32 11± 431) g,平均禁食时间 (8.3± 2 .8)天 ,术后 1~ 3天开始 ,平均每天... 目的 :探讨肠外营养 (PN)支持在新生儿食管闭锁术后治疗作用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PN组 12例病儿 ,平均胎龄 (39.9± 0 .7)周 ,平均出生体重 (32 11± 431) g,平均禁食时间 (8.3± 2 .8)天 ,术后 1~ 3天开始 ,平均每天给予脂肪乳剂 (1.8± 0 .6 ) g/ kg,氨基酸 (2 .1± 0 .7) g/ kg,葡萄糖 (7.8± 2 .1) g/ kg,平均热量摄入为 (2 38.5±46 ) k J/ kg,热氮比 15 0~ 2 5 0∶ 1,液量 (12 0± 12 ) ml/ kg,PN平均应用时间为 7.6天 ,以“全合一”方式经周围静脉大于 16 h均匀输入。对照组 7例病儿 ,平均胎龄 (39.4± 1.4)周 ,平均出生体重 (2 911± 2 0 4) g,平均禁食时间 (7.0±4.5 )天 ,平均热量摄入 (171.5± 37.6 ) k J/ kg。 结果 :PN组治愈 11例 ,死亡 1例 ,病死率为 8.3% ;存活儿体重增加 5例 ,不变 5例 ,下降 1例 ,平均每天体重增加 (11± 2 7) g。对照组治愈 3例 ,死亡 4例 ,病死率为 5 7.1% ;存活儿体重均下降 ,平均每天体重降低 (2 2± 2 1) g。两组病死率及体重变化经 Student s test及卡方检验统计存在显著差异 (P<0 .0 5 )。 结论 :围手术期积极而合理地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可改善食管闭锁术后病儿的营养不良 ,降低病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食管闭锁 肠外营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置管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健蓉 蔡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1期51-53,58,共4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在儿科病人中广泛应用,因其安全,方便,可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长期使用效果较好。但在置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仍需要临床医务人员关注。该作者就PICC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导管相关问题的研究进...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在儿科病人中广泛应用,因其安全,方便,可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长期使用效果较好。但在置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仍需要临床医务人员关注。该作者就PICC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导管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支管 儿科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氨基酸溶液5%普利美临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一 蔡威 +3 位作者 汤庆娅 于黎华 夏韶民 费延文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2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专用氨基酸溶液 5 %普利美 (Primene)外科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我院 1999年 8月至2 0 0 0年 12月共 2 3例因消化道等疾病需肠外营养支持的小儿外科病人 ,年龄≤ 6岁 ,男 13例 ,女 10例。均以All in One方式进行肠... 目的 :探讨小儿专用氨基酸溶液 5 %普利美 (Primene)外科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我院 1999年 8月至2 0 0 0年 12月共 2 3例因消化道等疾病需肠外营养支持的小儿外科病人 ,年龄≤ 6岁 ,男 13例 ,女 10例。均以All in One方式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7天 ,支持前后均查肝肾功能、前白蛋白及测定血清氨基酸谱。 结果 :2 3例病儿无一例发生与肠外营养相关的并发症 ,体重基本维持 ,支持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 ,白蛋白、前白蛋白维持原水平或有所增加。血清氨基酸谱示 :17种氨基酸不同程度升高 ,其中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和赖氨酸升高明显 (P <0 .0 5 )。 结论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安全性 有效性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营养学发展现状 被引量:6
13
作者 蔡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8,共4页
近30年我国营养学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和新进展。对营养素与肿瘤(如肝癌、结肠癌和乳癌等)、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及先天性畸形等疾病的关系方面的研究都有新的发现。同时,在营养素及营养综合干预措施对肿瘤及代... 近30年我国营养学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和新进展。对营养素与肿瘤(如肝癌、结肠癌和乳癌等)、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及先天性畸形等疾病的关系方面的研究都有新的发现。同时,在营养素及营养综合干预措施对肿瘤及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相关机构和组织的相继成立及营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我国营养学进一步发展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学 基础研究 临床研究 营养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与全肠外营养有关的胆汁淤积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一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9年第3期165-168,共4页
完全肠道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在新生儿领域已应用多年,与其相关的并发症也有报道,其中与TPN有关胆汁淤积(TPN-associatedcholestasis,TPNAC)... 完全肠道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在新生儿领域已应用多年,与其相关的并发症也有报道,其中与TPN有关胆汁淤积(TPN-associatedcholestasis,TPNAC)是较常见和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肠外营养 新生儿 胆汁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标准评估儿童青少年营养过剩发生率比较
15
作者 陶晔璇 汤庆娅 +1 位作者 冯一 蔡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24-726,共3页
目的采用常用的儿童青少年营养过剩评判标准,对同一研究人群进行超重与肥胖发生率描述,从而评估我国现行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 BMI)标准.方法对 7520例(年龄 7~ 18岁,其中男 /女: 3725/3795例)中小学生的身高与体重值进行统计分析,分别... 目的采用常用的儿童青少年营养过剩评判标准,对同一研究人群进行超重与肥胖发生率描述,从而评估我国现行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 BMI)标准.方法对 7520例(年龄 7~ 18岁,其中男 /女: 3725/3795例)中小学生的身高与体重值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按中国 1995年发布的年龄别体重标准、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 CDC) 2000年发布的 BMI美国标准、中国 2003年发布的试行 BMI标准 3项标准计算该人群超重、肥胖发生率,其中前 2项标准的第 90百分位定义为超重,第 97百分位定义为肥胖,第 3项标准则按已发布的超重与肥胖标准进行统计.比较两性别组营养过剩发生率差.结果 '年龄别体重'标准对营养过剩以及肥胖检出率高于 BMI标准检出率;采用美国 CDC标准进行人群评价,漏查了相当数量的超重与肥胖个体,尤其是青春人群;中国儿童青少年 BMI暂行标准更为可信.两性别组间比较可见,每一年龄段女孩的营养过剩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男孩.结论作为儿童青少年人群超重与肥胖的筛查性指标,现行的中国儿童青少年 BMI标准不失为一项有效标准;男孩组营养过剩的高检出率亦提出警示:该人群是超重与肥胖的重要防治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营养评价 儿童 青少年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营养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治疗中的疗效探讨
16
作者 汤庆娅 蔡威 +4 位作者 彭剑涛 杨祖菁 于黎华 费延文 冯一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9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旨在综合改善胎盘微循环的基础上通过静脉补充适当量的“全合一”营养液来纠正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治疗新方法,同时进一步探讨妊娠期应用肠外营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IUGR住院孕妇12例,孕周31~36周... 目的:旨在综合改善胎盘微循环的基础上通过静脉补充适当量的“全合一”营养液来纠正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治疗新方法,同时进一步探讨妊娠期应用肠外营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IUGR住院孕妇12例,孕周31~36周,①左侧卧位、吸氧每天3次(30min/次),记录1周膳食;②常规输注普通能量合剂后再缓慢输注适当量的营养液,以“全合一”方式经外周静脉维持10~12h,应用7~20天。结果:12例IUGR孕妇的膳食摄入经电脑软件统计平均8803.136kJ/d,刚达我国正常成年女性的推荐膳食供给量(RDA)标准。静脉输注营养液时血糖稳定在4.4~6.1mmol/L,血清肝、肾功能和血脂在应用前后差异不显著。12例均足月分娩,新生儿全部成活,2例为小样儿(SGA),10例为适龄儿(AGA),胎盘无脂质沉淀及栓塞。与单纯普通能量合剂治疗组的疗效比较,IUGR的纠正率由50%增加至83%。结论:初步肯定适量的“全合一”营养液在IUGR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同时强调IUGR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宫内发育迟缓 静脉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国产小儿专用氨基酸配方在儿科静脉营养应用中的比较
17
作者 汤庆娅 万燕萍 +3 位作者 蔡威 于黎华 陈方 施诚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5年第4期231-233,共3页
本文对22例婴儿和儿童静脉营养中应用两种不同的小儿专用氨基酸进行了比较,结果除了两组应用后的血清氨基酸谱和牛磺酸/甘氨酸比值有轻度不同外,其它各项指标包括伤口愈合情况、体重增长、肝功能、血尿素氮、血白蛋白及氮平衡方面... 本文对22例婴儿和儿童静脉营养中应用两种不同的小儿专用氨基酸进行了比较,结果除了两组应用后的血清氨基酸谱和牛磺酸/甘氨酸比值有轻度不同外,其它各项指标包括伤口愈合情况、体重增长、肝功能、血尿素氮、血白蛋白及氮平衡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营养 氨基酸 配方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肠外营养新生儿血浆肉碱水平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冯一 唐宁 +2 位作者 吴江 汤庆娅 蔡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2-874,共3页
目的了解长期全肠外营养的足月新生儿血浆肉碱浓度变化和相关的代谢改变。方法需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新生儿12例(男4例,女8例),采用同一肠外营养方案,于肠外营养支持第1天和最后1天测定血浆肉碱、肝功能和血脂水平。结果最后1天与第1天比... 目的了解长期全肠外营养的足月新生儿血浆肉碱浓度变化和相关的代谢改变。方法需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新生儿12例(男4例,女8例),采用同一肠外营养方案,于肠外营养支持第1天和最后1天测定血浆肉碱、肝功能和血脂水平。结果最后1天与第1天比较血浆肉碱的浓度明显下降(293μmol/L 对32.2μmol/L,P=0.021);肝功能中 ALT、AKP 显著上升(ALT:22.8 IU/L 对12.3 IU/L,P=0.020;AKP:191.5μmol/L 对125.5μmol/L,P=0.043);血甘油三酯明显上升(1.17 mmol/L 对0.65 mmol/L,P=0.035)。结论长期接受不含肉碱的全肠外营养将影响血浆肉碱的浓度,导致血脂和肝功能变化。[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0):872-8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肠外营养 肉碱 血脂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及营养干预对预后的影响:附5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文洁 汤庆娅 +2 位作者 吴江 王莹 蔡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7-820,共4页
目的探讨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的诊断、营养干预及预后。方法对确诊为IL的5例患儿(原发性4例,继发性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比较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营养支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4例原发性IL患儿经... 目的探讨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IL)的诊断、营养干预及预后。方法对确诊为IL的5例患儿(原发性4例,继发性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比较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营养支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4例原发性IL患儿经过3~4周高蛋白、限制长链三酰甘油及补充中链三酰甘油的饮食干预,并辅以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均有明显改善。例5经手术去除原发病后,症状和体征消失。结论IL的治疗取决于不同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饮食干预及肠外营养支持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很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营养干预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肠造瘘患儿营养治疗1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位苹 汤庆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了解高位肠造瘘营养治疗对短肠综合征(SBS)患儿的作用。方法分析1例3月龄高位肠造瘘SBS患儿在关瘘前后的营养治疗过程,明确营养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肠外营养支持有利于SBS患儿维持生命,而合理的肠内营养可增强患儿的肠内耐受性... 目的了解高位肠造瘘营养治疗对短肠综合征(SBS)患儿的作用。方法分析1例3月龄高位肠造瘘SBS患儿在关瘘前后的营养治疗过程,明确营养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肠外营养支持有利于SBS患儿维持生命,而合理的肠内营养可增强患儿的肠内耐受性,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结论合理的营养支持可减少SBS患儿并发症并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肠综合征 营养治疗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