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泰现代外交关系的建立:以20世纪30年代后两国正式建交努力为中心的考察(1932-1946) 被引量:3
1
作者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97-104,共8页
19世纪中叶中泰之间的朝贡体系瓦解,自此以后的近100年间,两国官方关系一直处于断绝的状态。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政局初定,便开始寻求与泰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6年两国才签署正式的外交文件,恢复了中... 19世纪中叶中泰之间的朝贡体系瓦解,自此以后的近100年间,两国官方关系一直处于断绝的状态。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政局初定,便开始寻求与泰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6年两国才签署正式的外交文件,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关系。本文以这一时期中泰两国围绕设领和建交等问题的交涉和努力为中心进行考察,揭示此过程背后变动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因素对于两国关系的走向,不同时期双方政府的不同考量,以及华人问题如何与外交问题相缠绕,如何制约和影响两国的建交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泰建交 《中暹友好条约》 泰国华人 朝贡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的耦合语法标记及其成因
2
作者 石毓智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0,共13页
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着耦合语法标记现象,涉及多种语法范畴,主要有这些类别:1)时体表达“正在……着”“曾经……过”“已经……了”;2)被动式“被/叫/让……给”;3)处置式“把……给”;4)结构助词“所……的”;5)等同级比较结构“像…... 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着耦合语法标记现象,涉及多种语法范畴,主要有这些类别:1)时体表达“正在……着”“曾经……过”“已经……了”;2)被动式“被/叫/让……给”;3)处置式“把……给”;4)结构助词“所……的”;5)等同级比较结构“像……似的”“跟……一样”;6)介词短语“在……上”“从……里”等;7)复数标记“些……们”;8)假设复句“如果……的话”等。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对现代汉语这种耦合标记现象进行系统调查分析,确立它们在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重要地位,并初步探讨其历史成因。这种耦合语法标记方式是两个不同历史时期语法系统融合的结果,以宋元为分水岭,各种耦合标记第一个位置上的成分都是这之前就存在的语法标记,第二个位置的全部是这之后新产生的,从而确立了语言演化的另一重要方式。新产生的语法标记并不必然淘汰业已存在的在语法功能上相同的标记,它们可能结合成新的语法标记范式而长期保存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标记 历史层次 体标记 处置式 被动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置式在当代口语中的构式分化
3
作者 何倩 石毓智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7-348,共12页
文章根据当今汉语口语例证,探讨处置式的构式分化现象。我们调查发现,处置式从清代到现在已经分化成四种语义功能具有明确分工且形式标记有别的子构式:1)"把"字构式,仍可以表达处置式的各种语义类型,包括处理义、致使义、传... 文章根据当今汉语口语例证,探讨处置式的构式分化现象。我们调查发现,处置式从清代到现在已经分化成四种语义功能具有明确分工且形式标记有别的子构式:1)"把"字构式,仍可以表达处置式的各种语义类型,包括处理义、致使义、传递义、当作义、称为义等;2)"给"字构式,主要用以表达处理义和致使义;3)"拿"字构式,主要表达当作义;4)"管"字构式,全部表达称为义。其他三种都是从把字这个基式分化出来的,虽然它们分别与把字式在功能上有交叉,然而相互之间分工则是相当明确的。这项研究不仅填补了汉语语法史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而且对构式语法的理论建设也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置式 语义功能 “给”字构式 “拿”字构式 “管”字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环境-语法化项”关系刍议 被引量:54
4
作者 彭睿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278-290,共13页
语法化发生于特定环境。语法化环境具有不均质性,包括歧解性内涵和与语法化项的关系模式的不同。决定这种差异性的既有语法化项自身的因素,也有非语法化项的语义和形态句法特征因素。
关键词 临界环境 临界性 歧解性 关系模式 编码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词的产生对指代词系统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汤敬安 石毓智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共12页
语法系统是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变化往往会影响到其他相关的部分,从而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演化模式。量词的产生深刻地改变了汉语名词短语的结构,并且使得原来的指代词系统不再适合新的结构规则而遭到淘汰,从而诱发了最普遍的两个量词“... 语法系统是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变化往往会影响到其他相关的部分,从而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演化模式。量词的产生深刻地改变了汉语名词短语的结构,并且使得原来的指代词系统不再适合新的结构规则而遭到淘汰,从而诱发了最普遍的两个量词“只”和“个”语法化为指代词,从而形成了当今南北方言的近指代词的两大分野。文章的研究对语言类型学具有直接的贡献,目前国际语言学界普遍认为指示代词是语言的基本范畴,不可能是从其他词汇语法化而来的,然而来自汉语史的强有力证据说明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汉语的指示代词是在特定的句法环境中从量词语法化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 指示代词 语法化 语言类型学 语言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烽火的烙印——二战前后新加坡林氏家族的式微与潮社权力格局的变化
6
作者 李志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31,189,共8页
1942年,日军占领新加坡后对华侨展开大规模的"检证"和"肃清"行动,领导和参与抗日救国运动的侨领自然是首当其冲,其中有不少因此而家破人亡,生命财产蒙受惨重损失。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加坡最具声望的侨领之一林义顺... 1942年,日军占领新加坡后对华侨展开大规模的"检证"和"肃清"行动,领导和参与抗日救国运动的侨领自然是首当其冲,其中有不少因此而家破人亡,生命财产蒙受惨重损失。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加坡最具声望的侨领之一林义顺的家族便是其中一例,林氏家族在二战期间的遭遇加速了家道中落的步伐,使得其最终在战后淡出潮社的权力中心,从后林义顺时代林氏家族的遭遇可以窥探二战前后区域局势的变化和日本南侵对当地潮人精英的冲击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潮社权力格局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大萧条 第二次世界大战 新加坡 潮人帮权 林义顺 林忠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医在新加坡的体制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妍 雷环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中医在新加坡的体制化探索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可从与英殖民政府、新加坡中医界自身、与中国方面关系三个视角进行考察。其一是利用法令管制的空白获得相对自由的环境,同时通过官方支持慈善中医事业使中医间接受益。其二是新加坡中医界... 中医在新加坡的体制化探索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可从与英殖民政府、新加坡中医界自身、与中国方面关系三个视角进行考察。其一是利用法令管制的空白获得相对自由的环境,同时通过官方支持慈善中医事业使中医间接受益。其二是新加坡中医界自身转型的实践,包括中医教学的继承与创新、医考与医刊的创设等。其三是与中国中医变革的联动,在中西医论争时加入中医阵营,并主动接轨民国政府的中医管理政策。评价新加坡中医的体制化探索历程,应梳理其体制化程度、特殊模式以及作为双重他者的特征,分析其正面意义和负面影响,从而构成新加坡中医作为海外中医发展的个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体制化 新加坡 中医师公会 本土化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唤醒沉睡的马中关系(1970-1974年):马中建交前马来西亚华人在社会与文化互动中的角色 被引量:3
8
作者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3年第3期41-52,共12页
本文借助多种资料与文献,分析了1970年到1974年间以李引桐和曾永森为代表的几位马来西亚华人以及一些马来西亚华人团体和个人的活动,试图探讨马来西亚华人怎样通过社会文化互动来促成马中建交。因此可见民间渠道或跨国社会文化互动与官... 本文借助多种资料与文献,分析了1970年到1974年间以李引桐和曾永森为代表的几位马来西亚华人以及一些马来西亚华人团体和个人的活动,试图探讨马来西亚华人怎样通过社会文化互动来促成马中建交。因此可见民间渠道或跨国社会文化互动与官方渠道是相辅相成的。社会和文化互动不仅唤醒了沉睡已久的马中关系,最后还迎来了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双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中建交 李引桐 曾永森 敦拉萨 周恩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方言的吞音现象 被引量:8
9
作者 黄良喜 严修鸿 路继伦 《语言科学》 2005年第4期66-75,共10页
华北官话区的京津一带,在比较随便的场合,本地人说话常出现含混不清的一种状态。这种现象我们沿用外语教学界的术语“吞音”来指称它。到目前为止,从语言学角度来描写、分析北方话中吞音现象的报告并不多。本文试图通过对天津方言吞音... 华北官话区的京津一带,在比较随便的场合,本地人说话常出现含混不清的一种状态。这种现象我们沿用外语教学界的术语“吞音”来指称它。到目前为止,从语言学角度来描写、分析北方话中吞音现象的报告并不多。本文试图通过对天津方言吞音现象的描写以及分析来加深对这个语言现象的认识。通过调查发现,吞音现象虽然含混,但仍可听辨与记录;看似混乱无章,然而内中不乏规律性。本次调查纪录了570多个的三字组与四字组的口语常用的词语。天津方言的吞音最常见的是三字组的吞音。在吞音状态下,最容易发生变化的是第二个音节,其次是第一个音节,最末音节最稳定。吞音是一种共时音变,是语流音变中出现的一种弱化形式。吞音现象在生成音系学上有特别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方言 吞音 共时音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双宾结构的构式语法视角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钟书能 石毓智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讨论中国语言学界长期争议的一个问题,即"打碎了他一个杯子""这顿饭吃了我八百块钱"这类用例到底属于什么结构。迄今为止,不少学者依据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根据成分的词性和表面语序概括结构类型,普遍把这类用... 本文讨论中国语言学界长期争议的一个问题,即"打碎了他一个杯子""这顿饭吃了我八百块钱"这类用例到底属于什么结构。迄今为止,不少学者依据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根据成分的词性和表面语序概括结构类型,普遍把这类用例看作双宾结构。本文则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根据动补结构赋予论元的功能,论证这类句子实际上属于动补结构之一种。由于受补语复杂性的制约,这类结构的宾语只能出现在动词和补语之间。本文也对学界针对这类现象所采用的语言学流派的分析方法进行评说,指出形式语言学派的"轻动词"概念在分析语言现象上的局限性。我们认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摆脱依据结构主义语言学等理论所形成的某些窠臼,促使我们诉诸新兴语言学理论方法来探寻语言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宾结构 动补结构 构式语法 形式语言学 轻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言中处置式和被动式拥有共同标记的原因 被引量:24
11
作者 石毓智 王统尚 《汉语学报》 2009年第2期43-53,共11页
本文尝试解释汉语方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很多方言使用同一个语法标记来标记它们的处置式和被动式,此外,同一个标记在有的方言中标记处置式,而在另外的方言中则标记被动式,然而处置式和被动式所标记的语法成分恰好相反,前者为受事,... 本文尝试解释汉语方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很多方言使用同一个语法标记来标记它们的处置式和被动式,此外,同一个标记在有的方言中标记处置式,而在另外的方言中则标记被动式,然而处置式和被动式所标记的语法成分恰好相反,前者为受事,后者为施事。这是汉语的一种独特语法现象,其他语言的受事标记和施事标记是来自相互对立的词汇形式。本文首先对汉语方言的这种现象作出全面的调查分析,然后从汉语语法的整体特性、动词的概念化特点以及处置式和被动式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做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置式 被动式 语法化 概念化 给予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式“给+VP”的语法功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靓 石毓智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4-372,共9页
本文通过对当代口语例证的大量调查,探讨新兴的谓语动词标记“给”的语法功能。目前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观点分歧很大,但大都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的分析表明,“给VP”的核心功能是标记动作行为矢量方向的改变,要求谓语动词所关涉的... 本文通过对当代口语例证的大量调查,探讨新兴的谓语动词标记“给”的语法功能。目前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观点分歧很大,但大都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的分析表明,“给VP”的核心功能是标记动作行为矢量方向的改变,要求谓语动词所关涉的受事名词必须出现在谓语动词之前,所涉及的句型包括被动句、处置式、受事主语、话题结构等,但是这个谓语标记“给”不是任何特定句型的语法标记,而是这些句型的共同语法标记。从历时的角度看,这种语法标记的产生与汉语受事名词大量前置的发展趋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VP构式 受事名词 处置式 被动式 话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创新表达看语法构式功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钟书能 石毓智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3-360,共8页
语言学研究成果表明,语法构式有其自身的语用及结构意义,是语言得以创新的基础,也是人们理解创新性语言表达的源泉。本文的研究表明,语法构式还可以在特殊语境下临时改变构式中某一词项的意义、词性或语法功能,产生绝无仅有的语言表达,... 语言学研究成果表明,语法构式有其自身的语用及结构意义,是语言得以创新的基础,也是人们理解创新性语言表达的源泉。本文的研究表明,语法构式还可以在特殊语境下临时改变构式中某一词项的意义、词性或语法功能,产生绝无仅有的语言表达,而且还能确保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如果说特殊语境下的语言创新成为可能,这充分表明语法构式在语言运用上的起着极其关键性的作用,甚至具有基因性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构式 创新表达 特殊语境 动补结构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法化对汉字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毓智 王统尚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67,共15页
本文主要探讨语法化导致汉字形体变异的规律。实词的语法化涉及语音的简化、词义的虚化和新语法功能的获得,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汉字形体的变化。一个实词演化成新语法标记后,为了区别于其原来的实词用法,汉语使用者采用以下两种办法来... 本文主要探讨语法化导致汉字形体变异的规律。实词的语法化涉及语音的简化、词义的虚化和新语法功能的获得,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汉字形体的变化。一个实词演化成新语法标记后,为了区别于其原来的实词用法,汉语使用者采用以下两种办法来记录该语法标记:一是寻找一个业已存在生僻字来标识,结果导致汉字假借现象;二是创造一个新的汉字,这是汉字形体增加的原动力之一。由于汉字这种书写系统有自身的独特性质,从而形成汉语语法化的语言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 汉字变异 语音简化 语义虚化 视觉区别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笑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7-73,共7页
试论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刘笑敢(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本文提出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的观念,认为老子《道德经》五千言所要表达的最基本的信息和主张就是人类社会的自然而然的存在和发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中心价值,“无为”则是... 试论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刘笑敢(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本文提出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的观念,认为老子《道德经》五千言所要表达的最基本的信息和主张就是人类社会的自然而然的存在和发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中心价值,“无为”则是实现这一价值的行为原则或方法。从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哲学 《老子》 中心价值 自然无为 崇尚自然 “自然” 自然的价值 道家思想 帛书本 陈鼓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语的进行体范畴 被引量:35
16
作者 石毓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24,共11页
迄今为止的工具书和语法专著大都笼统地认为“正”、“在”和“着”具有相同的功能,都是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但是我们通过对大量的语言事实调查发现,这三个标记的功能虽有交叉,但却具有明确的分工,而且它们的使用条件也不同,在很多情... 迄今为止的工具书和语法专著大都笼统地认为“正”、“在”和“着”具有相同的功能,都是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但是我们通过对大量的语言事实调查发现,这三个标记的功能虽有交叉,但却具有明确的分工,而且它们的使用条件也不同,在很多情况下不能互换。三个标记从不同的侧面全面而细密地表达一个动作行为的完整进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标记 进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语成分、话题特征及相应语言类型 被引量:27
17
作者 徐杰 《语言科学》 2003年第1期3-22,共20页
语言类型归纳是语言理论分析的一个副产品。本文以普遍语法为理论背景,重新考察了不同语言之间跟主语和话题有关的语法对立,综合评论了文献中跟这两个概念相关的三派分析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本文的... 语言类型归纳是语言理论分析的一个副产品。本文以普遍语法为理论背景,重新考察了不同语言之间跟主语和话题有关的语法对立,综合评论了文献中跟这两个概念相关的三派分析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主语和话题是性质完全不同的语法范畴,前者是一种普通的句法成分,跟谓语、宾语等句法成分同类并列,而后者原本是一个语用概念,它进入形式语法的运算系统后即转化为一个语法特征[+TOP];作为一种语法特征,话题有其独特的语法地位,当它被指派给某些句法成分后,会在某些语言中诱发诸如"移位"、"加标"等语法操作,在此意义下,话题跟另外一个语法特征焦点[+FOCUS]性质相似。这一新的解决方案既能承袭前人研究成果中的合理内容,又能解决它们可能面对的种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对主语和话题的任何类型归纳都必须分开进行,跟主语和话题相关的语法对立可以建立三个语言类型,其中两个跟主语成分有关,一个跟话题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特征 主语成分 语言类型 汉语 外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以说”向弱断言成分发展的主观化历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黎黎 汪国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145,共5页
"可以说3"是一个固化了的弱断言成分,是"可以说1"主观化的结果。跟"可以说2"比较,"可以说3"一般不带"说"的施事,其前面的主语已经话题化。正是由于"可以说3"的句法特点,... "可以说3"是一个固化了的弱断言成分,是"可以说1"主观化的结果。跟"可以说2"比较,"可以说3"一般不带"说"的施事,其前面的主语已经话题化。正是由于"可以说3"的句法特点,使得它可以表示说话人对命题的不完全的肯定,成为一种出于礼貌原则、顾及听者面子而使用的一种缓和语气的方式。"可以说3"的弱断言性还同时带来了它在传信功能上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以说” 主观化 弱断言 句法特征 传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法的规律与例外 被引量:20
19
作者 石毓智 《语言科学》 2003年第3期13-22,共10页
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语法规律的性质。从表面上看,语法规律常常有例外,而实际上这些被看作“例外”的现象是属于不同类型的。对它们的正确认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法规律到底是什么,而且可以启发我们成功地找到语言现象背后的严格规... 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语法规律的性质。从表面上看,语法规律常常有例外,而实际上这些被看作“例外”的现象是属于不同类型的。对它们的正确认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法规律到底是什么,而且可以启发我们成功地找到语言现象背后的严格规律。本文讨论的范围包括语法规律的使用范围、语言的层次差异、统计性语法规律、语法规律的历史层次、结构赋义和词汇标记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时层次 频率规律 使用范围 语言层次 结构赋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今汉语动词概念化方式的变化及其对语法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石毓智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共8页
不同的语言或者同一语言的不同时期 ,概念化的方式可能存在着系统的差别。概念化的方式不同 ,会影响到有关词语的语法表现形式。在各个词类中 ,动词概念化的方式对句子结构的影响最大。本文以汉语动词概念化中的方向义为考察重点 ,说明... 不同的语言或者同一语言的不同时期 ,概念化的方式可能存在着系统的差别。概念化的方式不同 ,会影响到有关词语的语法表现形式。在各个词类中 ,动词概念化的方式对句子结构的影响最大。本文以汉语动词概念化中的方向义为考察重点 ,说明一种语言的概念化的历史变迁是如何影响其句子结构的变化的。同时 ,根据汉语动词概念化的特点 ,解释了汉语的一系列特殊的语法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化 结果 方向 地点 语法结构 古代汉语 动词 现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