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致变色改性乳化沥青路用性能试验
1
作者 李强 张磊 +2 位作者 翁波 李国芬 付国志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59,共7页
乳化沥青在稀浆封层、微表处等道路面层养护工程中应用广泛。采用热致变色粉对乳化沥青改性可有效减少路表对热量的吸收和储存,并降低热致变色沥青路面的建设成本,但其对乳化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鲜见探明。选取不同颜色、掺量的热致变色... 乳化沥青在稀浆封层、微表处等道路面层养护工程中应用广泛。采用热致变色粉对乳化沥青改性可有效减少路表对热量的吸收和储存,并降低热致变色沥青路面的建设成本,但其对乳化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鲜见探明。选取不同颜色、掺量的热致变色粉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对改性乳化沥青及其蒸发残留物开展频率扫描、多应力重复蠕变和弯曲梁流变试验以评价其黏弹性能、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从而分析热致变色粉颜色和掺量等因素对改性乳化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改性乳化沥青微观形貌以揭示热致变色粉对乳化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热致变色粉颜色和掺量对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性能有显著影响;与普通乳化沥青相比,热致变色改性乳化沥青的高温稳定性随热致变色粉掺量增加而提升,相同掺量下红色热致变色粉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最佳,掺量4%及以上时可满足重交通道路性能要求;低温抗裂性随热致变色粉掺量增加而下降,但仍能满足路用性能要求;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微观形貌的均匀性随热致变色粉掺量提高而逐渐下降,其中红色热致变色粉较其他颜色展现出最佳分散性能,此时热致变色粉在沥青胶浆中充当填料,有效抑制了沥青分子的运动,阻碍其流动因而提升其高温性能。考虑路用性能需求及经济性原则,建议采用6%掺量的红色热致变色粉作为乳化沥青的改性方案。该研究为热致变色改性乳化沥青在道路面层养护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变色粉 乳化沥青 高温性能 低温性能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时随机子空间方法的非白噪声环境激励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7
2
作者 胡异丁 李丹 +1 位作者 任伟新 李子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76,共6页
为了消除非白噪声环境激励在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结果中产生的虚假模态,引入扩展状态模型,从状态空间方程的角度论证了虚假模态产生的原因;然后,针对一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自相关函数在纵坐标轴附近一定范围内有非零值的)非白噪声环境... 为了消除非白噪声环境激励在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结果中产生的虚假模态,引入扩展状态模型,从状态空间方程的角度论证了虚假模态产生的原因;然后,针对一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自相关函数在纵坐标轴附近一定范围内有非零值的)非白噪声环境激励信号,在传统随机子空间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延时指标,建立延时随机子空间方法。数值算例表明延时随机子空间方法能够有效地剔除非白噪声环境激励在模态参数识别结果中产生的虚假模态,放宽了传统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对环境输入的白噪声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非白噪声环境激励 随机子空间方法 延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窦雪萍 过秀成 赵康嘉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3,共6页
新加坡正持续致力于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提高公众满意度。论文在简要介绍了新加坡公共交通服务提升工作中陆路交通管理局、公共交通委员会和运营企业三方职责的基础上,对具体的服务考核机制与标准、服务改善策略与措施进行了梳理,并... 新加坡正持续致力于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提高公众满意度。论文在简要介绍了新加坡公共交通服务提升工作中陆路交通管理局、公共交通委员会和运营企业三方职责的基础上,对具体的服务考核机制与标准、服务改善策略与措施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在规范管理制度和提升服务质量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包括建立独立监管体系、稳步推行错时出行计划、持续推进公共交通扩容计划、系统提升公交运行可靠性以及健全法律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服务质量 改善策略 公交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开挖面泥水劈裂离心模型试验相似性分析及验证
4
作者 罗维平 李福豪 +1 位作者 袁大军 朱合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19-1927,共9页
土工离心试验能够在小比尺模型中还原真实的应力场,为探明盾构开挖面泥水劈裂现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盾构泥水劈裂涉及土体、泥水、隧道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尤其多种流体的存在使得模型试验中量纲分析、试验参数缩放和数据... 土工离心试验能够在小比尺模型中还原真实的应力场,为探明盾构开挖面泥水劈裂现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盾构泥水劈裂涉及土体、泥水、隧道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尤其多种流体的存在使得模型试验中量纲分析、试验参数缩放和数据解释更加复杂化,如何确定合理的相似比例是泥水劈裂离心模型试验成功的关键前提。在阐明盾构泥水劈裂基本物理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无量纲数的模型试验相似性分析方法,通过Butterfield量纲分析法建立了应用于土工离心机模拟盾构泥水劈裂的“隧道-土-泥水”系统相似性试验设计体系。该体系从尺寸、材料、无量纲数、时间等多方面保障了模型系统与原型系统的相似性,从而可以准确还原真实的盾构泥水劈裂物理过程。最后,通过开展盾构开挖面泥水劈裂离心模型试验,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的相似性准则。研究结果对泥水劈裂物理模拟的相似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性分析 泥水劈裂 离心模型试验 无量纲数 盾构开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维大 李浩然 +3 位作者 冯雅丽 唐新华 杜竹玮 杜云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7-1076,共10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利用微生物作为催化剂,氧化分解生物质同时输出电能的一种新装置,因其可将生物质中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可获得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是未来缓解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近几年...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利用微生物作为催化剂,氧化分解生物质同时输出电能的一种新装置,因其可将生物质中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可获得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是未来缓解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近几年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综述了产电微生物种类、电池材料及其改性、反应器的放大以及微生物燃料电池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该领域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及面临的问题,指出筛选和诱导产电菌对不同有机底物的耐受性,开发高效价廉的电极材料以及构建易于放大的电池模式,是微生物燃料电池未来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应该着重于反应器放大,深入研究其在废水处理、产氢、微生物电化学合成以及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确定其实际应用的相关参数和模型,为微生物燃料电池早日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电极材料 放大 废水处理 产氢 微生物电化学合成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地震荷载等效循环周数计算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青生 熊浩 高广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45-3353,3359,共10页
地震波是一种多维的随机荷载,一般在参数测定中应将其转化为等效循环荷载。采用有限元模拟多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砂土动力响应,介绍了弹塑性边界面模型及其参数的含义,阐述了确定参数的方法,选取涵盖大震、中震、近场、远场及不同土质条... 地震波是一种多维的随机荷载,一般在参数测定中应将其转化为等效循环荷载。采用有限元模拟多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砂土动力响应,介绍了弹塑性边界面模型及其参数的含义,阐述了确定参数的方法,选取涵盖大震、中震、近场、远场及不同土质条件的155组多向地震输入时程进行单向、多向加载。利用混合效应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多向地震荷载作用下等效循环周数计算模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等效循环周数比的多维地震荷载作用下等效循环周数计算方法。研究表明:模型预测值能较好地反映等效循环周数实际值的变化趋势;震级和震中距对等效循环周数比影响不明显;砂土特性对等效循环周数比的影响具有主导作用,在不同震级范围内,等效循环周数比均随着相对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对应于相对密度为45%、60%、80%、100%的砂土,等效循环周数比分别近似为1.60、1.85、1.90和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地震 等效循环周数比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水型病害引起黄土地基沉降的离心模型试验及修正双曲线估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谌文武 徐彦荣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3-339,346,共8页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基底压力下,地基浸水病害对黄土地基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浸水时,黄土地基的最终沉降量随着基底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基础外的点的沉降量随着位置远离基础中心而逐渐减小.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和基底压力之间呈线...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基底压力下,地基浸水病害对黄土地基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浸水时,黄土地基的最终沉降量随着基底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基础外的点的沉降量随着位置远离基础中心而逐渐减小.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和基底压力之间呈线性关系.根据离心试验结果提出了基础中心和基础外点的修正双曲线估算参数.双曲线估算法的2个参数某级压力下的地基最终沉降量和该级压力下的经验参数都随着基底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基底压力增大引起的某级压力下的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该级压力下的经验参数的变化幅度.沉降的实测值和双曲线估算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0.99,表明双曲线估算法的可靠性和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基 离心模型 浸水 湿陷变形 修正双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振动传感的车辆轴载感知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边泽英 赵鸿铎 +2 位作者 彭科迪 曾孟源 郭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57-1167,共11页
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振动传感的车辆轴载感知方法。采用分布式光纤感知路面振动,建立光纤信号与路面振动位移映射关系及车辆轴载反演解析模型。利用足尺试验对所提车辆轴载反演解析模型进行拟合优度验证,并通过自然车辆称重试验验证所提车... 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振动传感的车辆轴载感知方法。采用分布式光纤感知路面振动,建立光纤信号与路面振动位移映射关系及车辆轴载反演解析模型。利用足尺试验对所提车辆轴载反演解析模型进行拟合优度验证,并通过自然车辆称重试验验证所提车辆轴载感知算法有效性。结果表明:车辆轴载感知系统对单轴最大估计误差为0.98%,对车辆总重预估精度达到0.34%,且系统精度受车辆速度影响小,符合国家对于单轴2%、总重5%的精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动态称重(WIM) 振动感知 分布式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