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加坡的“现代中国研究”之路
1
作者
黄朝翰
《中国报道》
2018年第4期86-89,共4页
西方中国问题研究本来主要是冷战的产物,因而从一开始就被强大的政治议程和意识形态偏见所左右。但在冷战时期,这种中国问题研究曾经是西方中国当代研究的主流。不过,在中美关系解冻之后,中国问题研究也开始适应时代的发展。此后,中国...
西方中国问题研究本来主要是冷战的产物,因而从一开始就被强大的政治议程和意识形态偏见所左右。但在冷战时期,这种中国问题研究曾经是西方中国当代研究的主流。不过,在中美关系解冻之后,中国问题研究也开始适应时代的发展。此后,中国问题研究又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发生变化。新加坡中国问题研究的发展历程与西方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由于它最初是在政府强大的羽翼下应运而生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考量的深刻影响。从那以后,新加坡的中国问题研究在不断变化的新加坡国内政治和新中关系的影响下,经历了一番崎岖坎坷的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研究
新加坡
中国问题研究
国内政治
冷战时期
意识形态
中国当代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社会工作促进民族地区城市群发展的作用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伟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38-43,75,共7页
民族地区城市群具有民族性、经济基础偏差且发展后劲不足、当前区域发展优势不明显但战略地位重要、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战略支撑等特点。民族社会工作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城市群民族关系和谐、社会稳定、公共服务、城镇化及经...
民族地区城市群具有民族性、经济基础偏差且发展后劲不足、当前区域发展优势不明显但战略地位重要、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战略支撑等特点。民族社会工作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城市群民族关系和谐、社会稳定、公共服务、城镇化及经济的发展。为促进民族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要坚持民族和谐为核心,加强民族社会工作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树立本土意识、发展意识、战略意识、国际意识,构建一套有效的民族社会工作实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会工作
民族地区城市群
北部湾城市群
城镇化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加坡模式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郑永年
《IT时代周刊》
2014年第22期12-12,共1页
对现在的中国来说,所有改革的关键就是确立改革的主体,就是谁来改革?谁也不会否认改革的重要性,各种改革设想也是存在着的。关键在于谁来改革?新加坡为什么能成功?最主要的就是思想和权威。李光耀能把他的想法变成制度。在上世纪八...
对现在的中国来说,所有改革的关键就是确立改革的主体,就是谁来改革?谁也不会否认改革的重要性,各种改革设想也是存在着的。关键在于谁来改革?新加坡为什么能成功?最主要的就是思想和权威。李光耀能把他的想法变成制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时期,当改革出现问题或者新政策不能实施下去的时候,领导层的权威问题就提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中国
借鉴
改革
邓小平
领导层
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要从新加坡模式学什么
4
作者
郑永年
《中国报道》
2010年第7期50-55,共6页
用西方的概念和理论来看中国、理解中国,往往会产生错觉。很多人喜欢用西方的话语体系来看中国,这就好比用苹果的理论看待橘子一样。用苹果的方法来改革橘子,一定行不通。新加坡华人占了绝对多数,基本上是个华人国家。这一点似乎表明新...
用西方的概念和理论来看中国、理解中国,往往会产生错觉。很多人喜欢用西方的话语体系来看中国,这就好比用苹果的理论看待橘子一样。用苹果的方法来改革橘子,一定行不通。新加坡华人占了绝对多数,基本上是个华人国家。这一点似乎表明新加坡经验较之其他国家,对中国更具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
中国
新加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EPA对粤港经济影响探讨
被引量:
8
5
作者
黄朝翰
李江帆
《现代城市研究》
2004年第7期28-33,共6页
分析了香港与中国内地签署CEPA协议后对香港经济、政治将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局限性、实施障碍,并探讨CEPA对广东服务业和粤港区域产业分工的影响。
关键词
CEPA
粤港地区
区域经济
服务业
投资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放、竞争、参与 实践逻辑中的中国政治模式
被引量:
1
6
作者
郑永年
《中国报道》
2011年第7期78-82,共5页
所谓中国政治模式并不会从天上突然掉下来。它一定已经隐含在中国政治现实的运作过程之中,也就是运作模式。开放、竞争与参与既是对中国文化环境中传统政治模式的反思性总结,更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实践的总结。历史的经验表明,中...
所谓中国政治模式并不会从天上突然掉下来。它一定已经隐含在中国政治现实的运作过程之中,也就是运作模式。开放、竞争与参与既是对中国文化环境中传统政治模式的反思性总结,更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实践的总结。历史的经验表明,中国政治的兴衰和政治过程的开放度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
改革开放
政治模式
实践逻辑
竞争
运作过程
政治现实
文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来自经济转型的政治呼唤
被引量:
1
7
作者
郑永年
《中国报道》
2012年第2期26-29,共4页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的今天,人们期待着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再次寻找到改革灵魂,把中国的改革事业推进到下一阶段,以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
经济转型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国共产党
政治
立党为公
理想目标
执政为民
执政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发展视野中的中国经验
8
作者
郑永年
《中国报道》
2010年第6期53-57,共5页
时下,国外政界与学界都在探索一个大话题,那就是如何提炼、剖解30多年来中国"摸着石头"走过的改革道路。其核心关注点在于,中国经验是否是一种新的世界性发展模式?而另一方面,由于立场和角度不同,这种解读是形形色色的。一些...
时下,国外政界与学界都在探索一个大话题,那就是如何提炼、剖解30多年来中国"摸着石头"走过的改革道路。其核心关注点在于,中国经验是否是一种新的世界性发展模式?而另一方面,由于立场和角度不同,这种解读是形形色色的。一些西方政客和学者不否认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但同时强调自己在道义上有权就如何处理民主和人权问题指责中国人,尤其是进入敏感的6月份,更是加强对中国政治现状的指责,并宣扬"三权分立"的西方民主模式。郑永年教授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资深中国问题专家,现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他认为,30余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最深刻的意义在于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国的经济规模在巨变,中国的政治也在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制度方面、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和容纳民主因素,但不管怎样变化,中国没有也不会照搬西方那样的模式。日前,他出版了《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一书,系统地从中国的视角(历史)和国际的视角(比较)来对"中国模式"的由来、发展和未来进行—一探讨。现摘录部分内容发表,以飨读者,供大家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验
国际发展
“三权分立”
民主模式
改革道路
中国经济
人权问题
政治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国际知识链上的低附加值问题
9
作者
郑永年
《中国科技财富》
2009年第9期104-106,共3页
知识链:知识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知识为中心,形成围绕知识的投入-知识的转化-知识的创新的无限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人都被一条无形的链联系起来,这条无形的链就是知识链。
关键词
知识链
附加值
中国
知识型企业
经营活动
循环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郑永年:中国财富加速外流 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10
作者
郑永年
《创新科技》
2011年第7期7-7,共1页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6月26日声称,中国的财富正在加快向外流出,这将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
外流
财富
新加坡国立大学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掌握中美博弈的主动权
11
作者
郑永年
《中国军转民》
2018年第9期82-83,共2页
地缘政治的变迁可以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前些年大家都在讨论中美两国会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担心并非没有道理。自1500年以来,人类历史上经历了16次主要的权力转移,即从一个大国转移到另一个大国,但有12次发生了战争,...
地缘政治的变迁可以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前些年大家都在讨论中美两国会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担心并非没有道理。自1500年以来,人类历史上经历了16次主要的权力转移,即从一个大国转移到另一个大国,但有12次发生了战争,只有4次避免了战争。正因为这样,多年来,中国提出了和美国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政策导向,目标就是要有意识地去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但要避免这个陷阱,需要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
主动权
博弈
修昔底德
地缘政治
权力转移
人类历史
大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富不一定国强
12
作者
郑永年
《IT时代周刊》
2011年第15期16-16,共1页
一些经济学家形容中国的市场经济为"权贵资本主义",这并不很确切。实际上,中国同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资本主义,即市场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
经济学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科学家的“诺贝尔奖情结”
被引量:
5
13
作者
曹聪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2-57,共6页
由于海内外科学家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动,“冲击诺贝尔奖”成了中国科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提出“向诺贝尔奖进军”体现了中国科学界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态度。但是,也提出了一系列有趣而又严肃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科学家是否做出过...
由于海内外科学家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动,“冲击诺贝尔奖”成了中国科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提出“向诺贝尔奖进军”体现了中国科学界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态度。但是,也提出了一系列有趣而又严肃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科学家是否做出过杰出的成就?为什么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无缘?为什么中国现在会出现诺贝尔奖热?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从而探讨中国科学发展的症结所在这一根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科学院
诺贝尔奖
科学研究
科技发展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14
作者
曹聪
《中国集成电路》
2003年第2期29-,28,共2页
中国科技决策者从国家安全等角度重新认识自主创新,正酝酿着战略性转变,不再走跟踪研究的老路。
关键词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明专利
战略性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加坡的“现代中国研究”之路
1
作者
黄朝翰
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出处
《中国报道》
2018年第4期86-89,共4页
文摘
西方中国问题研究本来主要是冷战的产物,因而从一开始就被强大的政治议程和意识形态偏见所左右。但在冷战时期,这种中国问题研究曾经是西方中国当代研究的主流。不过,在中美关系解冻之后,中国问题研究也开始适应时代的发展。此后,中国问题研究又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发生变化。新加坡中国问题研究的发展历程与西方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由于它最初是在政府强大的羽翼下应运而生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考量的深刻影响。从那以后,新加坡的中国问题研究在不断变化的新加坡国内政治和新中关系的影响下,经历了一番崎岖坎坷的旅程。
关键词
中国研究
新加坡
中国问题研究
国内政治
冷战时期
意识形态
中国当代
中美关系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社会工作促进民族地区城市群发展的作用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伟
机构
广西
大学
商学院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38-43,75,共7页
基金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资助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中国房价合理水平研究"(13BJL030)
+3 种基金
2013年广西高校"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专项重点课题"广西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DSBD13ZD002)
2013年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协同创新战略研究(SK13ZD001)
2015年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专业社工机构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问题研究--以广西专业社工机构实践为例"(2015-GM-078)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南边疆跨境民族地区公共事务治理研究"(15BZZ022)
文摘
民族地区城市群具有民族性、经济基础偏差且发展后劲不足、当前区域发展优势不明显但战略地位重要、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战略支撑等特点。民族社会工作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城市群民族关系和谐、社会稳定、公共服务、城镇化及经济的发展。为促进民族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要坚持民族和谐为核心,加强民族社会工作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树立本土意识、发展意识、战略意识、国际意识,构建一套有效的民族社会工作实务体系。
关键词
民族社会工作
民族地区城市群
北部湾城市群
城镇化
“一带一路”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F299.2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加坡模式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郑永年
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出处
《IT时代周刊》
2014年第22期12-12,共1页
文摘
对现在的中国来说,所有改革的关键就是确立改革的主体,就是谁来改革?谁也不会否认改革的重要性,各种改革设想也是存在着的。关键在于谁来改革?新加坡为什么能成功?最主要的就是思想和权威。李光耀能把他的想法变成制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时期,当改革出现问题或者新政策不能实施下去的时候,领导层的权威问题就提了出来。
关键词
新加坡
中国
借鉴
改革
邓小平
领导层
权威
分类号
TN91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要从新加坡模式学什么
4
作者
郑永年
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出处
《中国报道》
2010年第7期50-55,共6页
文摘
用西方的概念和理论来看中国、理解中国,往往会产生错觉。很多人喜欢用西方的话语体系来看中国,这就好比用苹果的理论看待橘子一样。用苹果的方法来改革橘子,一定行不通。新加坡华人占了绝对多数,基本上是个华人国家。这一点似乎表明新加坡经验较之其他国家,对中国更具相关性。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
中国
新加坡模式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EPA对粤港经济影响探讨
被引量:
8
5
作者
黄朝翰
李江帆
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中山
大学
管理学院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2004年第7期28-33,共6页
文摘
分析了香港与中国内地签署CEPA协议后对香港经济、政治将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局限性、实施障碍,并探讨CEPA对广东服务业和粤港区域产业分工的影响。
关键词
CEPA
粤港地区
区域经济
服务业
投资风险
Keywords
CEPA
impact, Hong Kong
Guangdong
ser-vice sector
分类号
F7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放、竞争、参与 实践逻辑中的中国政治模式
被引量:
1
6
作者
郑永年
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出处
《中国报道》
2011年第7期78-82,共5页
文摘
所谓中国政治模式并不会从天上突然掉下来。它一定已经隐含在中国政治现实的运作过程之中,也就是运作模式。开放、竞争与参与既是对中国文化环境中传统政治模式的反思性总结,更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实践的总结。历史的经验表明,中国政治的兴衰和政治过程的开放度紧密相关。
关键词
中国政治
改革开放
政治模式
实践逻辑
竞争
运作过程
政治现实
文化环境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来自经济转型的政治呼唤
被引量:
1
7
作者
郑永年
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出处
《中国报道》
2012年第2期26-29,共4页
文摘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的今天,人们期待着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再次寻找到改革灵魂,把中国的改革事业推进到下一阶段,以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
经济转型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国共产党
政治
立党为公
理想目标
执政为民
执政党
分类号
F12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发展视野中的中国经验
8
作者
郑永年
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出处
《中国报道》
2010年第6期53-57,共5页
文摘
时下,国外政界与学界都在探索一个大话题,那就是如何提炼、剖解30多年来中国"摸着石头"走过的改革道路。其核心关注点在于,中国经验是否是一种新的世界性发展模式?而另一方面,由于立场和角度不同,这种解读是形形色色的。一些西方政客和学者不否认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但同时强调自己在道义上有权就如何处理民主和人权问题指责中国人,尤其是进入敏感的6月份,更是加强对中国政治现状的指责,并宣扬"三权分立"的西方民主模式。郑永年教授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资深中国问题专家,现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他认为,30余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最深刻的意义在于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国的经济规模在巨变,中国的政治也在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制度方面、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和容纳民主因素,但不管怎样变化,中国没有也不会照搬西方那样的模式。日前,他出版了《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一书,系统地从中国的视角(历史)和国际的视角(比较)来对"中国模式"的由来、发展和未来进行—一探讨。现摘录部分内容发表,以飨读者,供大家思考。
关键词
中国经验
国际发展
“三权分立”
民主模式
改革道路
中国经济
人权问题
政治现状
分类号
F812.45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国际知识链上的低附加值问题
9
作者
郑永年
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技财富》
2009年第9期104-106,共3页
文摘
知识链:知识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知识为中心,形成围绕知识的投入-知识的转化-知识的创新的无限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人都被一条无形的链联系起来,这条无形的链就是知识链。
关键词
知识链
附加值
中国
知识型企业
经营活动
循环过程
分类号
TP30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郑永年:中国财富加速外流 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10
作者
郑永年
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出处
《创新科技》
2011年第7期7-7,共1页
文摘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6月26日声称,中国的财富正在加快向外流出,这将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
外流
财富
新加坡国立大学
研究所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掌握中美博弈的主动权
11
作者
郑永年
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华南理工
大学
公共政策
研究
院学术委员会
出处
《中国军转民》
2018年第9期82-83,共2页
文摘
地缘政治的变迁可以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前些年大家都在讨论中美两国会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担心并非没有道理。自1500年以来,人类历史上经历了16次主要的权力转移,即从一个大国转移到另一个大国,但有12次发生了战争,只有4次避免了战争。正因为这样,多年来,中国提出了和美国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政策导向,目标就是要有意识地去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但要避免这个陷阱,需要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中美
主动权
博弈
修昔底德
地缘政治
权力转移
人类历史
大国关系
分类号
F224.3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富不一定国强
12
作者
郑永年
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国际中国
研究
杂志>
出处
《IT时代周刊》
2011年第15期16-16,共1页
文摘
一些经济学家形容中国的市场经济为"权贵资本主义",这并不很确切。实际上,中国同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资本主义,即市场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
经济学家
中国
分类号
F0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科学家的“诺贝尔奖情结”
被引量:
5
13
作者
曹聪
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出处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2-57,共6页
文摘
由于海内外科学家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动,“冲击诺贝尔奖”成了中国科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提出“向诺贝尔奖进军”体现了中国科学界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态度。但是,也提出了一系列有趣而又严肃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科学家是否做出过杰出的成就?为什么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无缘?为什么中国现在会出现诺贝尔奖热?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从而探讨中国科学发展的症结所在这一根本问题。
关键词
中国
科学院
诺贝尔奖
科学研究
科技发展
价值观
分类号
G32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14
作者
曹聪
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出处
《中国集成电路》
2003年第2期29-,28,共2页
文摘
中国科技决策者从国家安全等角度重新认识自主创新,正酝酿着战略性转变,不再走跟踪研究的老路。
关键词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明专利
战略性转变
分类号
F426.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加坡的“现代中国研究”之路
黄朝翰
《中国报道》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族社会工作促进民族地区城市群发展的作用及对策研究
刘伟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加坡模式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郑永年
《IT时代周刊》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要从新加坡模式学什么
郑永年
《中国报道》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CEPA对粤港经济影响探讨
黄朝翰
李江帆
《现代城市研究》
200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开放、竞争、参与 实践逻辑中的中国政治模式
郑永年
《中国报道》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来自经济转型的政治呼唤
郑永年
《中国报道》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国际发展视野中的中国经验
郑永年
《中国报道》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国际知识链上的低附加值问题
郑永年
《中国科技财富》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郑永年:中国财富加速外流 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郑永年
《创新科技》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如何掌握中美博弈的主动权
郑永年
《中国军转民》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国富不一定国强
郑永年
《IT时代周刊》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国科学家的“诺贝尔奖情结”
曹聪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北大核心
200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曹聪
《中国集成电路》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