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现代奇观到人民基建:红色经典电影里的都市风景
1
作者 李逸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195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红色经典电影《上甘岭》(沙蒙/林杉,1956)呈现了志愿军战士们合唱《我的祖国》的动人场面:“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此时,战壕里的战士们望向远方,精心设计的蒙太奇段落里,雄伟的水坝、高耸的... 195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红色经典电影《上甘岭》(沙蒙/林杉,1956)呈现了志愿军战士们合唱《我的祖国》的动人场面:“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此时,战壕里的战士们望向远方,精心设计的蒙太奇段落里,雄伟的水坝、高耸的楼房、密集的工厂等都市风光淡入淡出。这些风景影像并不是对战场环境的客观反映,而是在悠扬的歌声中被赋予主观的情感向度,以联想的方式唤起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和对“祖国”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祖国》 长春电影制片厂 蒙太奇段落 都市风光 红色经典电影 淡入淡出 情感向度 客观反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图学:学术升级新视界 被引量:9
2
作者 衣若芬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8-124,共7页
"文图学"分析"文本"和"图像","文本"可分为肢体、声音、图绘三种类型。"文图学"中的"前文本"和"元文本"既具有"互文性"又存在"互媒性"。我们既可通过生产机制、使用情形、社会网络、流通过程等现象研究文本周边,也可... "文图学"分析"文本"和"图像","文本"可分为肢体、声音、图绘三种类型。"文图学"中的"前文本"和"元文本"既具有"互文性"又存在"互媒性"。我们既可通过生产机制、使用情形、社会网络、流通过程等现象研究文本周边,也可通过视其外观、察其类型、解其形构、论其意涵探讨文本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图学 文本 图像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灵奇旅》:作为“活着”的时代审视与人类关怀 被引量:6
3
作者 谢征达 覃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25-128,共4页
“活着”是2020年全人类和时代的主题,也是电影《心灵奇旅》的主题。《心灵奇旅》既多重呈现了我们身处的这个由物质、技术及媒介所构成的时代在人类身上催生的无聊、迷失及无意义等问题,又重构了人类原来在这个时代中执着追求的梦想、... “活着”是2020年全人类和时代的主题,也是电影《心灵奇旅》的主题。《心灵奇旅》既多重呈现了我们身处的这个由物质、技术及媒介所构成的时代在人类身上催生的无聊、迷失及无意义等问题,又重构了人类原来在这个时代中执着追求的梦想、火花的意义,以告诉身处后疫情时代的人类:我们的生命、人生的本质意义应该是努力活着和认真活着。作为后疫情时代上映的电影,《心灵奇旅》表现着电影艺术独特的时代审视价值与人类关怀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奇旅》 后疫情时代 人类活着 动画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