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现状与生存转型思考
被引量:
15
1
作者
周怡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72,共2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受众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逐渐发生变化。本文分析和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生存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深度报道生存转型的参考路径,为媒体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受众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逐渐发生变化。本文分析和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生存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深度报道生存转型的参考路径,为媒体有效提升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深度报道
现状
生存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汉语“把与”的来源去向及其句法语义探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曾海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9-103,共5页
近代汉语中的"把与"可以作动词、准动词、介词。它大约起源于北宋,是短语"把与"词汇化的结果。"把与"从元代开始逐渐让位于后起的"给",直至从共同语中消失。但是,"把与"可能在一些...
近代汉语中的"把与"可以作动词、准动词、介词。它大约起源于北宋,是短语"把与"词汇化的结果。"把与"从元代开始逐渐让位于后起的"给",直至从共同语中消失。但是,"把与"可能在一些汉语方言中还保留着几种相应形式,那就是"把得"、"把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与”
句法功能
词汇化
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电影《沉默的羔羊》中女性的自我救赎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颖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美国心理悬疑小说《沉默的羔羊》于1991年被改编为电影,并一举荣获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多项大奖。影片故事情节恐怖离奇,气氛营造阴森诡谲,人物的内心刻画深邃细腻,其中女主角史达琳这一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耐人寻味。片中史达...
美国心理悬疑小说《沉默的羔羊》于1991年被改编为电影,并一举荣获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多项大奖。影片故事情节恐怖离奇,气氛营造阴森诡谲,人物的内心刻画深邃细腻,其中女主角史达琳这一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耐人寻味。片中史达琳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怀有一颗悲悯之心与拯救他人的执著善念,人性中的善使她勇于正视自己脆弱的内心,凭借着自身的机智、勇敢、顽强等美好品质救助了他人,也完成了女性的自我救赎,体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自我救赎
“被看”
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生门》与《全民目击》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颖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4-66,共3页
同为凶杀悬疑类题材的电影,《罗生门》与《全民目击》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体现出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充分体现了艺术创造上的继承与革新现象。《罗生门》借不同人物的视点来叙述案发经过,通过人物间相互矛盾的语言碰撞,着重突出人物内心的...
同为凶杀悬疑类题材的电影,《罗生门》与《全民目击》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体现出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充分体现了艺术创造上的继承与革新现象。《罗生门》借不同人物的视点来叙述案发经过,通过人物间相互矛盾的语言碰撞,着重突出人物内心的丑恶,以此来探讨人性的善恶问题,侧重于道德价值的考问。《全民目击》则注重故事的讲述技巧,侧重于电影传达效果的关注。导演精心编织了一张曲折动人、柳暗花明的叙事大网,使观众牢牢地被控其中。影片过于追求技巧,从而导致了内容的贫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材内容
叙事策略
意象
悬念
主题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卧虎藏龙》叙事动力解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颖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叙事动力是指能引起、维持、控制、调节叙事主体(作者、叙述者、人物)进行叙事的各种力量。"青冥剑"是电影《卧虎藏龙》的主要叙事动力。影片中,导演以"青冥剑"作为叙事的切入点,情节始终围绕"献剑——盗剑—...
叙事动力是指能引起、维持、控制、调节叙事主体(作者、叙述者、人物)进行叙事的各种力量。"青冥剑"是电影《卧虎藏龙》的主要叙事动力。影片中,导演以"青冥剑"作为叙事的切入点,情节始终围绕"献剑——盗剑——寻剑"展开,人物的行为动机因"剑"而生,"剑"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演变。宝剑既控制着故事情节的干枝,又连缀起影片中的众多人物,并折射出复杂的江湖人心,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同时又彰显着深刻而多元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冥剑
叙事动力
情节
矛盾冲突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傻子”意象及其他
被引量:
1
6
作者
章淑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94-95,共2页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讲述的是主人公马小军从男孩到男人成长过程中的一段个人青春记忆,主要围绕爱情与集体来展开叙述。影片以"爱情"和"暴力"两个相互对称的形态来安排情节,使影片张弛有致,富于节...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讲述的是主人公马小军从男孩到男人成长过程中的一段个人青春记忆,主要围绕爱情与集体来展开叙述。影片以"爱情"和"暴力"两个相互对称的形态来安排情节,使影片张弛有致,富于节奏感。同时影片使用了"傻子"等意象和细节,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傻子是影片的叙述中心,是影片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只有理解了傻子在影片中的意义和作用,才算真正看懂了影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灿烂的日子》
傻子
意象
初恋
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电影《全民目击》叙事的悬念技巧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颖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4,共3页
《全民目击》是新秀导演非行执导的一部都市罪案悬疑片。该片构思精巧缜密,剧情跌宕起伏,悬念扣人心弦。导演通过编织一张错综复杂、险象环生的叙事大网,使观众深陷案情真相的迷雾之中,显示出导演强大的叙事设悬才能。悬念是电影叙事中...
《全民目击》是新秀导演非行执导的一部都市罪案悬疑片。该片构思精巧缜密,剧情跌宕起伏,悬念扣人心弦。导演通过编织一张错综复杂、险象环生的叙事大网,使观众深陷案情真相的迷雾之中,显示出导演强大的叙事设悬才能。悬念是电影叙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非行在影片中通过信息落差、时间控制、叙事误导及闪回等手段来设置悬念。对影片叙事悬念技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创作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悬念
叙事结构
叙事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改编:回归人性的纠葛
被引量:
4
8
作者
邓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6-57,共2页
受到电影《傲慢与偏见》改编的鼓舞,导演乔·怀特再次推出了2012年版电影《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经典文学著作借用舞台剧的表现形式,给观众呈现了一部与众不同的《安娜·卡列尼娜》。在这部改编电影中,紧紧围绕主人公安...
受到电影《傲慢与偏见》改编的鼓舞,导演乔·怀特再次推出了2012年版电影《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经典文学著作借用舞台剧的表现形式,给观众呈现了一部与众不同的《安娜·卡列尼娜》。在这部改编电影中,紧紧围绕主人公安娜的情感主线,没有过多描述大时代背景。同时,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不再忠实于原著中的人物,而是采用了现代观众审美观的视角把握人物性格。这些改编方法都将这部俄国百科全书式文学著作中的时代性淡化,回归于人性的纠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
电影改编
时代性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的个人化重构
9
作者
胡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65,共2页
中国影星姜文,不仅是位优秀的演员更是一位出色的导演,他导演的电影并不多,只有四部,但是这四部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四部电影的背景都是与我国历史时代紧密结合的,如1994年"文革"时代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2000年抗战时期电影《...
中国影星姜文,不仅是位优秀的演员更是一位出色的导演,他导演的电影并不多,只有四部,但是这四部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四部电影的背景都是与我国历史时代紧密结合的,如1994年"文革"时代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2000年抗战时期电影《鬼子来了》、2007年北洋时期电影《太阳照常升起》、2010年近现代历史电影《让子弹飞》。本文从历史叙事的角度出发,分析姜文的四部电影如何进行历史的个人化重构,丰富电影叙事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事
个人化
重构
姜文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现状与生存转型思考
被引量:
15
1
作者
周怡
机构
新余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72,共2页
文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受众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逐渐发生变化。本文分析和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生存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深度报道生存转型的参考路径,为媒体有效提升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媒体
深度报道
现状
生存转型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汉语“把与”的来源去向及其句法语义探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曾海清
机构
安徽大学中文系
新余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9-103,共5页
文摘
近代汉语中的"把与"可以作动词、准动词、介词。它大约起源于北宋,是短语"把与"词汇化的结果。"把与"从元代开始逐渐让位于后起的"给",直至从共同语中消失。但是,"把与"可能在一些汉语方言中还保留着几种相应形式,那就是"把得"、"把把"等。
关键词
“把与”
句法功能
词汇化
方言
分类号
H109.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电影《沉默的羔羊》中女性的自我救赎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颖怡
机构
新余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9-121,共3页
文摘
美国心理悬疑小说《沉默的羔羊》于1991年被改编为电影,并一举荣获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多项大奖。影片故事情节恐怖离奇,气氛营造阴森诡谲,人物的内心刻画深邃细腻,其中女主角史达琳这一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耐人寻味。片中史达琳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怀有一颗悲悯之心与拯救他人的执著善念,人性中的善使她勇于正视自己脆弱的内心,凭借着自身的机智、勇敢、顽强等美好品质救助了他人,也完成了女性的自我救赎,体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
关键词
女性主义
自我救赎
“被看”
蜕变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生门》与《全民目击》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颖怡
机构
新余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4-66,共3页
文摘
同为凶杀悬疑类题材的电影,《罗生门》与《全民目击》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体现出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充分体现了艺术创造上的继承与革新现象。《罗生门》借不同人物的视点来叙述案发经过,通过人物间相互矛盾的语言碰撞,着重突出人物内心的丑恶,以此来探讨人性的善恶问题,侧重于道德价值的考问。《全民目击》则注重故事的讲述技巧,侧重于电影传达效果的关注。导演精心编织了一张曲折动人、柳暗花明的叙事大网,使观众牢牢地被控其中。影片过于追求技巧,从而导致了内容的贫弱。
关键词
题材内容
叙事策略
意象
悬念
主题内涵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卧虎藏龙》叙事动力解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颖怡
机构
新余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7-119,共3页
文摘
叙事动力是指能引起、维持、控制、调节叙事主体(作者、叙述者、人物)进行叙事的各种力量。"青冥剑"是电影《卧虎藏龙》的主要叙事动力。影片中,导演以"青冥剑"作为叙事的切入点,情节始终围绕"献剑——盗剑——寻剑"展开,人物的行为动机因"剑"而生,"剑"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演变。宝剑既控制着故事情节的干枝,又连缀起影片中的众多人物,并折射出复杂的江湖人心,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同时又彰显着深刻而多元的主题。
关键词
青冥剑
叙事动力
情节
矛盾冲突
主题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傻子”意象及其他
被引量:
1
6
作者
章淑华
机构
新余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94-95,共2页
文摘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讲述的是主人公马小军从男孩到男人成长过程中的一段个人青春记忆,主要围绕爱情与集体来展开叙述。影片以"爱情"和"暴力"两个相互对称的形态来安排情节,使影片张弛有致,富于节奏感。同时影片使用了"傻子"等意象和细节,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傻子是影片的叙述中心,是影片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只有理解了傻子在影片中的意义和作用,才算真正看懂了影片。
关键词
《阳光灿烂的日子》
傻子
意象
初恋
集体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电影《全民目击》叙事的悬念技巧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颖怡
机构
新余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4,共3页
文摘
《全民目击》是新秀导演非行执导的一部都市罪案悬疑片。该片构思精巧缜密,剧情跌宕起伏,悬念扣人心弦。导演通过编织一张错综复杂、险象环生的叙事大网,使观众深陷案情真相的迷雾之中,显示出导演强大的叙事设悬才能。悬念是电影叙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非行在影片中通过信息落差、时间控制、叙事误导及闪回等手段来设置悬念。对影片叙事悬念技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创作电影。
关键词
叙事
悬念
叙事结构
叙事视角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改编:回归人性的纠葛
被引量:
4
8
作者
邓磊
机构
新余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6-57,共2页
文摘
受到电影《傲慢与偏见》改编的鼓舞,导演乔·怀特再次推出了2012年版电影《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经典文学著作借用舞台剧的表现形式,给观众呈现了一部与众不同的《安娜·卡列尼娜》。在这部改编电影中,紧紧围绕主人公安娜的情感主线,没有过多描述大时代背景。同时,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不再忠实于原著中的人物,而是采用了现代观众审美观的视角把握人物性格。这些改编方法都将这部俄国百科全书式文学著作中的时代性淡化,回归于人性的纠葛。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
电影改编
时代性
人性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的个人化重构
9
作者
胡洁
机构
新余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65,共2页
文摘
中国影星姜文,不仅是位优秀的演员更是一位出色的导演,他导演的电影并不多,只有四部,但是这四部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四部电影的背景都是与我国历史时代紧密结合的,如1994年"文革"时代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2000年抗战时期电影《鬼子来了》、2007年北洋时期电影《太阳照常升起》、2010年近现代历史电影《让子弹飞》。本文从历史叙事的角度出发,分析姜文的四部电影如何进行历史的个人化重构,丰富电影叙事理论。
关键词
历史叙事
个人化
重构
姜文电影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现状与生存转型思考
周怡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近代汉语“把与”的来源去向及其句法语义探析
曾海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电影《沉默的羔羊》中女性的自我救赎
王颖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罗生门》与《全民目击》比较研究
王颖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卧虎藏龙》叙事动力解析
王颖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傻子”意象及其他
章淑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电影《全民目击》叙事的悬念技巧
王颖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改编:回归人性的纠葛
邓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历史的个人化重构
胡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