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β-葡萄糖苷酶的基因组挖掘与表达
1
作者
黎小军
杨丽英
+1 位作者
彭琛琛
郑建永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2,共6页
基因组挖掘是发现生物催化剂的高效工具,开发热稳定性β-葡萄糖苷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采用基因组挖掘策略,从嗜热真菌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的基因组中挖掘出7个注释为β-葡萄糖苷酶基因或β-葡萄糖苷酶预测蛋白基因,其中TLG-1、TLG-2...
基因组挖掘是发现生物催化剂的高效工具,开发热稳定性β-葡萄糖苷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采用基因组挖掘策略,从嗜热真菌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的基因组中挖掘出7个注释为β-葡萄糖苷酶基因或β-葡萄糖苷酶预测蛋白基因,其中TLG-1、TLG-2、TLG-4、TLG-5、TLG-6属于GH3家族,TLG-3和TLG-7分别属于GH1家族和GH17家族,且TLG-7与GenBank数据库已有序列的同源性很低,只有48.43%.选择同源性低的、同源序列被研究少的TLG-2、TLG-5、TLG-6和TLG-7进行基因克隆和毕赤酵母异源表达,重组毕赤酵母经甲醇诱导表达后,用发酵液上清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TLG-2、TLG-5、TLG-6和TLG-7均成功分泌表达.对发酵液进行β-葡萄糖苷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TLG-2的活力最高,达到166.6 U·mL^(-1);其次是TLG-5的活力,其值为79.8 U·mL^(-1),TLG-6和TLG-7的活力较低,分别为9.9 U·mL^(-1)和9.5 U·mL^(-1).研究结果为疏绵状嗜热丝孢菌β-葡萄糖苷酶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挖掘
Β-葡萄糖苷酶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
异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邦嗜热菌脂肪酶在黑曲霉中的异源表达
被引量:
2
2
作者
黎小军
蔡礼年
郑建永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3-507,共5页
该文将杜邦嗜热菌脂肪酶TDL2在黑曲霉系统中异源表达,并考察TDL2自带信号肽和pCAMBIA质粒信号肽对脂肪酶TDL2表达的影响.利用PCR和无缝克隆技术,将脂肪酶TDL2的编码序列与质粒pCAMBIA0380线性片段拼接,分别构建利用β-葡萄糖苷酶bgl2的...
该文将杜邦嗜热菌脂肪酶TDL2在黑曲霉系统中异源表达,并考察TDL2自带信号肽和pCAMBIA质粒信号肽对脂肪酶TDL2表达的影响.利用PCR和无缝克隆技术,将脂肪酶TDL2的编码序列与质粒pCAMBIA0380线性片段拼接,分别构建利用β-葡萄糖苷酶bgl2的信号肽的重组质粒pCAMBIA-TDL2-1和利用TDL2信号肽序列的重组质粒pCAMBIA-TDL2-2.用根瘤农杆菌介导转化宿主细胞A.niger CICC 2213构建组成型黑曲霉工程菌A.niger/pCAMBIA-TDL2-1和A.niger/pCAMBIA-TDL2-2,在发酵120 h后其发酵单位分别达到18.5 U·mL^(-1)和38.3 U·mL^(-1),实现了脂肪酶TDL2在黑曲霉中的异源表达.SDS-PAGE分析和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利用脂肪酶TDL2信号肽的工程菌A.niger/pCAMBIA-TDL2-2比利用bgl2信号肽的工程菌A.niger/pCAMBIA-TDL2-1的表达量更大、发酵单位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脂肪酶TDL2
杜邦嗜热菌
信号肽
异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还原酶的挖掘与设计及手性醇的制备
3
作者
王能强
吴思琪
+3 位作者
王新凤
黎小军
徐樱翠
高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5-723,共9页
为了解决生物催化制备手性化合物用催化剂需求的不足、还原酶催化过程存在酶活性低和底物浓度限制的问题。基于基因挖掘技术和还原酶保守序列分析,经筛选和设计获得了新型还原酶SDR05;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法,构建了表达还原酶SD...
为了解决生物催化制备手性化合物用催化剂需求的不足、还原酶催化过程存在酶活性低和底物浓度限制的问题。基于基因挖掘技术和还原酶保守序列分析,经筛选和设计获得了新型还原酶SDR05;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法,构建了表达还原酶SDR05的重组菌不对称还原[3,5-二(三氟甲基)苯基]乙酮(BTAP)制备相应手性醇的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重组菌在以体积分数为69%异丙醇、3.9 mmol·L^(-1)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1 mmol·L^(-1)MgCl_(2)、300 g·L^(-1)重组菌、3000 mmol·L^(-1) BTAP和pH为7.4磷酸缓冲液组成的反应体系和32℃、150 r·min^(-1)条件下催化反应18 h,产物产率和对映体过量值分别为98.3%和99.9%。研究结果丰富了还原酶库,实现BTAP底物在高质量浓度下的转化,为工业化制备(R)-1-[3,5-二(三氟甲基)苯基]乙醇等手性化合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生物催化
还原酶
基因挖掘与设计
优化
(R)-1-[3
5-二(三氟甲基)苯基]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β-葡萄糖苷酶的基因组挖掘与表达
1
作者
黎小军
杨丽英
彭琛琛
郑建永
机构
新余学院基础医学教研室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
学院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60247)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课题(GJJ202305)资助项目。
文摘
基因组挖掘是发现生物催化剂的高效工具,开发热稳定性β-葡萄糖苷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采用基因组挖掘策略,从嗜热真菌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的基因组中挖掘出7个注释为β-葡萄糖苷酶基因或β-葡萄糖苷酶预测蛋白基因,其中TLG-1、TLG-2、TLG-4、TLG-5、TLG-6属于GH3家族,TLG-3和TLG-7分别属于GH1家族和GH17家族,且TLG-7与GenBank数据库已有序列的同源性很低,只有48.43%.选择同源性低的、同源序列被研究少的TLG-2、TLG-5、TLG-6和TLG-7进行基因克隆和毕赤酵母异源表达,重组毕赤酵母经甲醇诱导表达后,用发酵液上清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TLG-2、TLG-5、TLG-6和TLG-7均成功分泌表达.对发酵液进行β-葡萄糖苷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TLG-2的活力最高,达到166.6 U·mL^(-1);其次是TLG-5的活力,其值为79.8 U·mL^(-1),TLG-6和TLG-7的活力较低,分别为9.9 U·mL^(-1)和9.5 U·mL^(-1).研究结果为疏绵状嗜热丝孢菌β-葡萄糖苷酶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基因组挖掘
Β-葡萄糖苷酶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
异源表达
Keywords
genome mining
β-glucosidase
T.lanuginosus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分类号
Q786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邦嗜热菌脂肪酶在黑曲霉中的异源表达
被引量:
2
2
作者
黎小军
蔡礼年
郑建永
机构
新余学院基础医学教研室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
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
学院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3-50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60247,31600639)资助项目.
文摘
该文将杜邦嗜热菌脂肪酶TDL2在黑曲霉系统中异源表达,并考察TDL2自带信号肽和pCAMBIA质粒信号肽对脂肪酶TDL2表达的影响.利用PCR和无缝克隆技术,将脂肪酶TDL2的编码序列与质粒pCAMBIA0380线性片段拼接,分别构建利用β-葡萄糖苷酶bgl2的信号肽的重组质粒pCAMBIA-TDL2-1和利用TDL2信号肽序列的重组质粒pCAMBIA-TDL2-2.用根瘤农杆菌介导转化宿主细胞A.niger CICC 2213构建组成型黑曲霉工程菌A.niger/pCAMBIA-TDL2-1和A.niger/pCAMBIA-TDL2-2,在发酵120 h后其发酵单位分别达到18.5 U·mL^(-1)和38.3 U·mL^(-1),实现了脂肪酶TDL2在黑曲霉中的异源表达.SDS-PAGE分析和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利用脂肪酶TDL2信号肽的工程菌A.niger/pCAMBIA-TDL2-2比利用bgl2信号肽的工程菌A.niger/pCAMBIA-TDL2-1的表达量更大、发酵单位更高.
关键词
黑曲霉
脂肪酶TDL2
杜邦嗜热菌
信号肽
异源表达
Keywords
Aspergillus niger
lipase TDL2
Thermomyces dupontii
signal peptide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分类号
Q786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还原酶的挖掘与设计及手性醇的制备
3
作者
王能强
吴思琪
王新凤
黎小军
徐樱翠
高健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
学院
经济作物遗传改良与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新余学院基础医学教研室
出处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5-723,共9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J4291)
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S143598)。
文摘
为了解决生物催化制备手性化合物用催化剂需求的不足、还原酶催化过程存在酶活性低和底物浓度限制的问题。基于基因挖掘技术和还原酶保守序列分析,经筛选和设计获得了新型还原酶SDR05;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法,构建了表达还原酶SDR05的重组菌不对称还原[3,5-二(三氟甲基)苯基]乙酮(BTAP)制备相应手性醇的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重组菌在以体积分数为69%异丙醇、3.9 mmol·L^(-1)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1 mmol·L^(-1)MgCl_(2)、300 g·L^(-1)重组菌、3000 mmol·L^(-1) BTAP和pH为7.4磷酸缓冲液组成的反应体系和32℃、150 r·min^(-1)条件下催化反应18 h,产物产率和对映体过量值分别为98.3%和99.9%。研究结果丰富了还原酶库,实现BTAP底物在高质量浓度下的转化,为工业化制备(R)-1-[3,5-二(三氟甲基)苯基]乙醇等手性化合物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不对称生物催化
还原酶
基因挖掘与设计
优化
(R)-1-[3
5-二(三氟甲基)苯基]乙醇
Keywords
asymmetric biocatalysis
reductase
gene mining and design
optimization
(R)-1-[3,5-bis(trifluoromethyl)phenyl]ethanol
分类号
TQ9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β-葡萄糖苷酶的基因组挖掘与表达
黎小军
杨丽英
彭琛琛
郑建永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杜邦嗜热菌脂肪酶在黑曲霉中的异源表达
黎小军
蔡礼年
郑建永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还原酶的挖掘与设计及手性醇的制备
王能强
吴思琪
王新凤
黎小军
徐樱翠
高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