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新品种锦科杂1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孙长法 田土星 +1 位作者 陈荣江 陈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6-69,共4页
为研究棉花新品种锦科杂1号的产量潜力及其构成因素,确定其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利用锦科杂1号2006、2007年连续2a全国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春棉品种区试(C组)及2008年参加全国杂交春棉生产试验的资料,对其栽培密度、产量及产量因素性状进... 为研究棉花新品种锦科杂1号的产量潜力及其构成因素,确定其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利用锦科杂1号2006、2007年连续2a全国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春棉品种区试(C组)及2008年参加全国杂交春棉生产试验的资料,对其栽培密度、产量及产量因素性状进行了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4个产量构成因素对皮棉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密度(0.806 0)>单铃质量(0.640 7)>株铃(0.640 3)>衣分(0.310 4);基于产量构成因素的回归方程模拟,导出不同皮棉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的指标值,结果显示,皮棉产量从1 300kg/hm2增至2 000kg/hm2,每增产皮棉100kg/hm2,需增加密度429株/hm2、株铃0.25个、单铃质量0.16g、衣分0.45%。其高产栽培应在本试验平均密度(45 000株/hm2左右)的基础上,以力争株铃16~18个、稳定单铃质量(6.2~6.5g)、确保衣分(43%~45%)为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锦科杂1号 产量因素 高产主攻方向 产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价抗虫棉锦科杂1号的选育与研究
2
作者 孙长法 张宗敏 +4 位作者 田土星 杜占群 夏俊红 韩素萍 武继德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双价抗虫棉 科杂1号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选育 杂交组合 棉花研究所 品种权保护 杂交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高产优质育种数量性状选育模式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荣江 孙长法 +1 位作者 包东娥 朱明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4-81,共8页
以2008年黄河流域区试中熟常规棉A、B两组19个参试品种的16个数量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多项式回归等方法研究高产优质棉花数量性状的选育参数。结果表明,前6个主因子解释了所考察性状总变异信息的86.79%;探... 以2008年黄河流域区试中熟常规棉A、B两组19个参试品种的16个数量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多项式回归等方法研究高产优质棉花数量性状的选育参数。结果表明,前6个主因子解释了所考察性状总变异信息的86.79%;探明了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别对以皮棉产量、产量因素性状及纺纱指数为目标函数的回归方程进行模拟仿真频率分析,得出皮棉产量≥1 650 kg/hm且纺纱指数≥155的高产优质棉花数量性状选育参数为:株高99.02~106.12 cm,果枝始节5.89~6.57节,果枝台数13.81~15.60台,单株铃19.31~19.51个,铃质量5.77~5.82 g ,衣分39.55%~39.78%,纤维长度31.88~32.00 mm,麦克隆值5.16~5.27,比强度31.48~31.73 cN/tex。植株性状、产量因素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棉花高产优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高产优质 数量性状 因子分析 选育模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乡368棉花产量因素品质性状相关分析及高产结构指标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长法 陈荣江 田土星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3期9-11,共3页
利用通径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棉乡368品种在2006—2007年河南省短季棉区试及2009年生产试验中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院密度、株铃、铃重的最终效应均极显著,其中密度为负效应,而衣分、子指的效应不显著。实现高产,应在... 利用通径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棉乡368品种在2006—2007年河南省短季棉区试及2009年生产试验中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院密度、株铃、铃重的最终效应均极显著,其中密度为负效应,而衣分、子指的效应不显著。实现高产,应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力争株铃、确保铃重为主攻方向。各品质因素性状对纺纱指数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院最终效应(绝对值)依次为院比强度〉2.5%跨长〉整齐度〉伸长率(负)〉麦克隆值(负)。足见纤维品质的长、细、强度及整齐度对提高纺纱指数至关重要。模拟高产结构指标参数为院密度5.170万~5.304万株/hm2,株铃9.24~9.65个,铃重5.16~5.31 g,衣分39.27%~39.71%,期望产量1 437.33~1 461.3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乡368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高产结构指标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专用陆地棉锦科一号
5
作者 孙长法 田土星 +1 位作者 段来臣 陈瑞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优质专用陆地棉 锦科1号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陈荣江 朱明哲 孙长法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4-268,共5页
研究表明,13个棉花区试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产量性状以单株成铃的变异系数最大。纤维品质性状以纺纱均匀性指数最大。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直接通径系数大小排序,产量因素性状依次为单株成铃>单铃子棉重>子指>衣分;纤维品质性... 研究表明,13个棉花区试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产量性状以单株成铃的变异系数最大。纤维品质性状以纺纱均匀性指数最大。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直接通径系数大小排序,产量因素性状依次为单株成铃>单铃子棉重>子指>衣分;纤维品质性状依次为纺纱均匀性指数>麦克隆值>整齐度>伸长率>比强度>2.5%跨长。主成份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份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9.53%,已反映了所列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通过各品种的主成份得分对参试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排名,并把参试的13个品种聚为5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新品种 产量性状 纤维品质性状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环境对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荣江 朱明哲 孙长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15-1316,共2页
研究了不同生态环境对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下单株成铃的变异系数最大;关联度分析表明,铃重是制约株铃的主导因素,衣指是制约铃重、衣分及子指的主导因素,子指是制约衣指的主导因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了不同生态环境对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下单株成铃的变异系数最大;关联度分析表明,铃重是制约株铃的主导因素,衣指是制约铃重、衣分及子指的主导因素,子指是制约衣指的主导因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铃对籽棉产量的综合直接作用最大;偏相关分析表明,单株成铃、单铃籽棉重、衣分3个产量因素性状对产量的贡献率占总决定度的77.16%,基本上反映了产量因素的构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生态环境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在棉种SGK791高产栽培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陈荣江 朱永娥 孙长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8469-8471,共3页
为了定量研究棉花新品种SGK791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以明确其高产栽培的最佳途径和主攻目标。在2003-2004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2005年生产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SGK791产量构成因... 为了定量研究棉花新品种SGK791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以明确其高产栽培的最佳途径和主攻目标。在2003-2004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2005年生产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SGK791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各因素对产量的作用。4个产量因素与产量呈线性关系,建立了产量与产量因素间回归方程和最优回归模型。4个产量因素影响皮棉产量的综合作用为:每株铃数〉衣分〉单铃重〉密度。皮棉产量构成因素间存在制约与促进的数量关系。4个产量因素中,每株铃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其次是密度和衣分,铃重最小。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SGK791高产栽培应以力争株铃数、兼顾铃重、稳定衣分为主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高产栽培 偏相关分析 通径系数 产量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荣江 朱明哲 孙长法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558-560,共3页
根据多元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结果综合得出,棉花选择结铃强的材料,不仅可同步提高铃重、衣分、子指,还可间接增加2.5%跨长、比强度、纺纱均匀性指数,降低纤维黄度,但应注意防止导致麦克隆值的增大,使纤维品质加粗。
关键词 棉花 新品种 产量性状 纤维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27
10
作者 孙长法 赵晖 陈荣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1,共5页
对河南省2006及2007年15个春棉区试品种的植株、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共17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前4个主成分对所考察性状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90.10%,根据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15个参试品种从产量和主要品质的相似度... 对河南省2006及2007年15个春棉区试品种的植株、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共17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前4个主成分对所考察性状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90.10%,根据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15个参试品种从产量和主要品质的相似度聚为5大类,并对聚类结果进行判别分析验证,误判率为13.3%。根据对各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多元方差分析,进行了各类品种的综合评价与性状改良目标针对性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新品种 数量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多元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SGK958产量构成因素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长法 陈荣江 +1 位作者 朱明哲 田土星 《湖南农业科学》 2008年第4期59-61,共3页
SGK958为丰产、较稳产、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的棉花新品种。2004-2005年河南省春棉品种区试及2006年生产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以密度对产量的作用最大,株铃次之,铃重再次,衣分最小。其高产途径应以合理密植为... SGK958为丰产、较稳产、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的棉花新品种。2004-2005年河南省春棉品种区试及2006年生产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以密度对产量的作用最大,株铃次之,铃重再次,衣分最小。其高产途径应以合理密植为基础,力争株铃、稳定铃重,确保衣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SGK958 产量 构成因素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杂交F_1代主要铃部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长法 王巧玲 +1 位作者 田土星 李哲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1-3,7,共4页
试验对陆地棉F1代株内的变异与构成皮棉产量的4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对铃重、衣分的横向变异量和纵向变异量与直接构成皮棉产量的4个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通过典型变量的筛选,第一对典型变量达到极显著标准,其中铃重的横向变异... 试验对陆地棉F1代株内的变异与构成皮棉产量的4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对铃重、衣分的横向变异量和纵向变异量与直接构成皮棉产量的4个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通过典型变量的筛选,第一对典型变量达到极显著标准,其中铃重的横向变异与单株皮棉产量均具有较大的信息载荷量,但二者方向相反,说明铃重横向变异量大的类型不利于产量的提高。V值应尽可能为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F1代 铃部性状 产量构成 通径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性状的统计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宗敏 孙长法 +3 位作者 田土星 韩素萍 夏俊红 史淑新 《湖南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35-37,共3页
对参加河南省2006年杂交棉区试(3组)的12个品种的13个数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5个公因子对所考察性状变异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9.22%,反映了所考查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根据诸品种在各公因子上的得分值,将12个供试品种从皮棉... 对参加河南省2006年杂交棉区试(3组)的12个品种的13个数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5个公因子对所考察性状变异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9.22%,反映了所考查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根据诸品种在各公因子上的得分值,将12个供试品种从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差异聚为3大类,并指出每类品种进一步改良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新品种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抗病棉花品种sGK棉乡69
14
作者 孙长法 田土星 +3 位作者 武继德 韩素萍 王中文 夏俊红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22,共1页
sGK棉乡69是新乡市锦科棉花研究所用(锦科S98—124×sGK958)F1×sGK36的后代经病圃地系选而成。2001年组合杂交,后经南繁北育,2004年所内成系。2005年进行省内多点比较试验。2006-2007年参加河南省春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 sGK棉乡69是新乡市锦科棉花研究所用(锦科S98—124×sGK958)F1×sGK36的后代经病圃地系选而成。2001年组合杂交,后经南繁北育,2004年所内成系。2005年进行省内多点比较试验。2006-2007年参加河南省春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表现特别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种 SGK 抗病 品种区域试验 农艺性状表现 棉花研究所 南繁北育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新陆中30
15
作者 张宗敏 孙长法 +5 位作者 田土星 杨法伟 张金殿 夏俊红 韩素萍 武继德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棉花研究所 品种审定委员会 新品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品种权保护 品种区域试验 新疆自治区 生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K棉乡69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高产结构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长法 田土星 +1 位作者 陈荣江 朱明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7,共3页
运用偏相关与通径分析方法对2006-200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中sGK棉乡69品种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应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以力争单株多结铃、增总铃、稳铃重、保衣分为主攻方向。从产量结构模型模拟得出该品种皮棉... 运用偏相关与通径分析方法对2006-200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中sGK棉乡69品种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应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以力争单株多结铃、增总铃、稳铃重、保衣分为主攻方向。从产量结构模型模拟得出该品种皮棉产量在1050~1800kg/hm2间,产量构成因素为:密度34978~44049株/hm2,株铃数18.02~21.69个,铃重4.97~6.10g/个,衣分34.22%~4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sGK棉乡69 产量因素 偏相关 通径分析 产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双价抗虫常规棉sGK958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宗敏 孙长法 +4 位作者 田土星 杜学勇 韩素萍 夏俊红 武继德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常规棉 转基因 抗虫 品种区域试验 棉花研究所 定向筛选 南繁北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791
18
作者 孙长法 张宗敏 田土星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双价转基因抗虫棉 品种区域试验 棉花研究所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基因导入 系谱选育 生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