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开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志亮 曹兰菊 +1 位作者 毛巧玲 李培菊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349-1350,共2页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手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郏建臣 段秀芳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将在该院接受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将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将在该院接受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将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切除情况、应激反应程度以及血清遗传学分子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术后流质饮食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使用钛夹止血例数、并发食管黏膜小穿孔的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和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GF-α、Cyclin E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有助于缩短操作时间、减小局部组织损伤、缓解应激反应,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超声内镜 食管癌前病变 应激反应 遗传学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立新 程桂林 +2 位作者 刘丽娇 贾平方 郭志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9期163-164,共2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100例老年(≥6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注射用尤瑞克林组(50例)。两组均给于活血化瘀... 目的研究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100例老年(≥6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注射用尤瑞克林组(50例)。两组均给于活血化瘀、脑细胞保护、据颅压脱水控制脑水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0.15PNA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28天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肝肾功能检测,神经功能缺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以治疗第14、28天NIHSS评分和临床疗效的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尤瑞克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黄杆菌支气管、肺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药敏分析
4
作者 陈永凤 陈雯霞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43-444,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黄杆菌支气管、肺感染的高危因素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对 16例黄杆菌支气管、肺感染患者的临床、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年龄 ( 71.5± 9.6)岁 ,全部为院内感染 ,住院时间平均为 41.... 目的 探讨老年人黄杆菌支气管、肺感染的高危因素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对 16例黄杆菌支气管、肺感染患者的临床、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年龄 ( 71.5± 9.6)岁 ,全部为院内感染 ,住院时间平均为 41.8天。均有 2种或 2种以上的基础疾病 ,有多种抗生素 ( 10 0 % )、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应用 ( 62 .5 % )、侵袭性治疗 ( 3 7.5 % )及雾化吸入 ( 43 .8% )史。 5 6.3 %病例为混合感染 ,病死率 3 7.5 %。药敏试验呈现多重耐药 ,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哌拉西林相对较敏感 (敏感率分别为 63 %、60 .9%、60 % ) ,哌拉西林 +舒巴坦 (特灭菌 )、羟氨苄青霉素 +棒酸 (安灭菌 )最敏感 (敏感率分别为 80 %、77.8% )。结论 高龄、基础疾病多、住院时间长、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抗生素、侵袭性治疗及雾化吸入为老年人黄杆菌支气管、肺感染的危险因素。该病临床症状重 ,耐药率高 ,预后差。特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黄杆菌属 抗生素类 微生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分阶段式转变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3期2483-2484,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式转变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式转变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行为分阶段式转变模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遵医情况、干预前后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结果观察组遵医率为97.62%(41/42),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基于行为分阶段式转变模型的健康教育,能提升其遵医行为,提高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分阶段式转变模型 健康教育 慢性心力衰竭 遵医行为 自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2期2237-2239,共3页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半夏白术天麻汤 血液流变学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化疗方案对肺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郭田田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研究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化疗方案对肺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10月—2022年11月收治的肺腺癌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 目的:研究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化疗方案对肺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10月—2022年11月收治的肺腺癌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卡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化疗方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周期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1(SPINK1)、信号素-3B(SEMA-3B)水平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6.60%、92.45%,高于对照组的35.85%、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CD3^(+)[(60.43±4.29)%]、CD4^(+)[(31.48±3.62)%]、CD4^(+)/CD8^(+)(1.04±0.12)水平高于对照组[(53.19±4.71)%、(24.36±3.24)%、(0.70±0.14)],CD8^(+)水平[(30.25±4.17)%]低于对照组[(34.98±3.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血清CYFRA21-1[(6.25±2.24)ng/mL]、NSE[(11.76±3.18)ng/mL]、CEA[(5.28±1.14)ng/mL]、CA125[(48.36±6.04)U/mL]低于对照组[(9.71±2.68)ng/mL、(17.62±3.49)ng/mL、(8.63±2.31)ng/mL、(62.19±5.73)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血清TNF-α[(3.96±1.14)ng/L]、IL-6[(31.49±5.28)ng/mL]、SPINK1[(25.81±4.39)μg/L]水平低于对照组[6.08±1.75)ng/L、(40.07±4.72)ng/mL、(31.69±5.22)μg/L],SEMA-3B水平[(229.14±19.38)ng/mL]高于对照组[(201.83±18.6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皮疹、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化疗方案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进展,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替雷利珠单抗 培美曲塞 卡铂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hs-CRP、TNF-α、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畅君毅 王素珍 闫吉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7期142-145,共4页
目的 采取丹参酮Ⅱ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测体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内在临床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8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 目的 采取丹参酮Ⅱ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测体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内在临床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8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钠、瑞替普酶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再给予丹参酮ⅡA,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变化,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出现情况。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程度,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使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急性期药物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3
9
作者 于本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采用药物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过的接受药物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将其随机进行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对对...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采用药物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过的接受药物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将其随机进行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普通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经过3个月的护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指数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间的指数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间的指数评价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疗效。结论对处于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期 药物治疗 护理干预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单纯放疗和新辅助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晓茹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1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单纯放疗和新辅助同期放化疗两种治疗方式在局部晚期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8例直肠癌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新辅助单纯放疗组30例,给予盆腔外照射,及观察组给予新辅助同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单纯放疗和新辅助同期放化疗两种治疗方式在局部晚期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8例直肠癌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新辅助单纯放疗组30例,给予盆腔外照射,及观察组给予新辅助同期放化疗28例,给予盆腔外照射,同期口服卡培他滨。比较两组的疗效、保肛情况、复发率、毒性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8.6%(22/28),43.3%(13/30)(P<0.01)。两组患者保肛率为46.4%(13/28),26.7%(8/30)(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为7.1%(2/28),16.7%(5/30)(P<0.05)。对照组I-Ⅱ级毒性反应总发生率为73.3%(22/30),Ⅲ-Ⅳ级为26.7%(8/30),观察组I-Ⅱ级毒性反应总发生率为64.3%(18/28),Ⅲ-Ⅳ级为35.7%(10/28)(P>0.05)。结论新辅助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具有更高的临床有效率,提高保肛率和长期生存率,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放化疗法 放射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海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7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索研究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传统药物基础上加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 目的探索研究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传统药物基础上加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系统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射血分数、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出现血压和心率降低射血分数提高,且观察组效果比较明显(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传统的治疗方式上加酒石酸美托洛尔能改善心肌的重建,改善心肌的功能,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酒石酸美托洛尔 临床效果 洋地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呼衰患者营养治疗与免疫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碧芬 彭传锋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3期105-106,共2页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对慢阻肺呼衰并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同时观察其对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将 2 5例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 (PN组 ) 13人 ,治疗组 12人。两组均配给普通膳食 ,PN组在普通膳食外 ,加用复方氨基酸和脂...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对慢阻肺呼衰并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同时观察其对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将 2 5例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 (PN组 ) 13人 ,治疗组 12人。两组均配给普通膳食 ,PN组在普通膳食外 ,加用复方氨基酸和脂肪乳静脉点滴 2周 ,治疗前后查体重、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PN组患者治疗后其体重、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Ig A、C3、CH5 0 较入院时明显上升 (P<0 .0 1,P<0 .0 5 ) ,Ig G、Ig M变化不大 (P>0 .0 5 ) ,对照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也上升 ,但 P>0 .0 5 ,治疗后 ,PN组 Pa CO2 下降 (2 1.1± 3.38) mm Hg(1mm Hg=0 .133k Pa) ,与对照组相比 ,P<0 .0 5 ,与治疗前相比 ,P<0 .0 1。结论 :营养支持疗法可提高慢阻肺呼衰并营养不良患者的免疫功能 ;高脂低糖营养支持疗法可减少 CO2 的生成 ,利于呼衰的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营养支持 免疫功能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8例大肠黑变病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段秀芳 徐伟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目的分析结肠黑变病(MC)的病因、预后与大肠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88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便秘患者58例(65.91%),其中长期服用泻药患者43例(48.86%),无明确服泻药史患者1... 目的分析结肠黑变病(MC)的病因、预后与大肠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88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便秘患者58例(65.91%),其中长期服用泻药患者43例(48.86%),无明确服泻药史患者15例(17.04%);合并结肠息肉25例,其中管状腺瘤性息肉12例,增生性息肉5例,炎性息肉8例;合并结肠癌1例。结论结肠黑变病可能与长期便秘及服用泻药有关,泻剂中多为蒽醌类。结肠黑变病与结肠肿瘤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黑变病 便秘 泻剂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晓茹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3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转移淋巴结活检病理、经皮肺穿刺活检、经支气管镜肺部活检均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60例,分为Ⅲb期和Ⅳ期。该组临床... 目的探究与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转移淋巴结活检病理、经皮肺穿刺活检、经支气管镜肺部活检均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60例,分为Ⅲb期和Ⅳ期。该组临床资料均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2周后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Ⅲb期患者的有效率为64.3%明显高于Ⅳ期患者的28.1%,高36.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中恶心为16例(26.67%),呕吐为7例(11.67%),发热为3例(5%),白细胞减少为28例(46.67%),肝功能异常为10例(16.67%)。6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出现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者。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较轻,疗效好,易耐受,患者满意程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观察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翔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老年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联合缬沙坦治疗,疗程6mo。治疗...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老年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联合缬沙坦治疗,疗程6mo。治疗前及治疗6mo末采用超声心动图超声仪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等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6mo末两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经、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及等容舒张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及E/A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或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心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经、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及E/A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缬沙坦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逆转扩大的左心室;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可作为治疗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一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缬沙坦 苯磺酸左旋氯氯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中度脑梗死恢复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秦让芬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9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中度脑梗死恢复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120例处于恢复期的中度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利用掷骰子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使用...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中度脑梗死恢复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120例处于恢复期的中度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利用掷骰子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使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单独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实施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的对照组临床疗效,同时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都所有降低,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要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中,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只是使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因此可得出临床上在对处于恢复期的中度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使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治疗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在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要明显降低,从而提高有效率,促进身体康复,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脑梗死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恢复期 临床效果 治疗有效率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临床症状 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胃癌42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秀芳 韩鸿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0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青年胃癌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及其病理、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0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年龄≤40岁青年胃癌与年龄>40岁中老年胃癌患者的性别构成、发病情况、自觉症状到胃镜诊断病... 目的探讨青年胃癌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及其病理、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0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年龄≤40岁青年胃癌与年龄>40岁中老年胃癌患者的性别构成、发病情况、自觉症状到胃镜诊断病程、临床症状、肿瘤部位、临床分型、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手术治疗、生存期随访情况等方面上的差异。结果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比较女性占比例较高,上腹痛、腹块多见,确诊时间晚,胃窦癌发病率高,低-未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比例高,Ⅲ~Ⅳ期居多,根治性切除率低,生存期短;而上腹饱胀、消瘦、胃底贲门癌、高分化腺癌低于老年组。结论青年胃癌较老年恶性程度高、分化程度低、病程进展快、预后差,临床医生应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认识及警惕性,胃镜检查为首选,对于青年胃癌只要条件许可应以择期手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青年 中老年 临床特征 胃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翔 施磊 闫吉霞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55-455,共1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7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氯吡格雷组42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ACEI、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7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氯吡格雷组42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ACEI、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组在此基础上加氯吡格雷75mg·d-1,疗程14d。14d后比较两组心脏事件、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氯吡格雷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胃肠道反应、皮疹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可减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血糖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岳栋 高利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543-54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其血糖及微炎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口服二甲双胍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其血糖及微炎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利拉鲁肽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微炎状态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h血糖(Two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A1c,HbA1c)等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人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Acute-phase serum amyloid A,ASAA)等微炎状态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于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中应用,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血糖状况及微炎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20
作者 张学军 武伟琦 +2 位作者 闫吉霞 何平 王学惠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F002-F003,共2页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 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造影术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