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和寅放 薛玲 鲁成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5-677,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的疗效,并探讨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治疗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患者33例(33眼),设对照组30例(30眼);治疗组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照组用地塞米松注... 目的观察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的疗效,并探讨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治疗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患者33例(33眼),设对照组30例(30眼);治疗组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照组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并同时给维生素B、神经营养类药物、血管扩张剂及复方樟柳碱等综合治疗,疗程3个月以上,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33例中治愈14例(42.4%),显效及有效17例(51.5%),总有效率93.9%;对照组30例中治愈8例(26.7%),显效及有效13例(43.3%),总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部炎症复发治疗组2眼(6.1%),对照组9眼(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部并发症,治疗组4眼(12.1%),对照组5眼(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能加速视力的恢复,缩短病程,减少复发,优于地塞米松注射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急性球后视神经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插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国英 沈玉英 毛秀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7-59,共3页
逆行插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徐国英,沈玉英,毛秀梅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此病的治疗主要是手术.以往的手术多是采用另辟通道的方法,手术操作复杂.自1991年11月至1993年11月... 逆行插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徐国英,沈玉英,毛秀梅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此病的治疗主要是手术.以往的手术多是采用另辟通道的方法,手术操作复杂.自1991年11月至1993年11月,我们采用逆行插管术治疗因鼻泪管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炎 慢性 逆行插管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弧、屈光度和眼轴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国英 沈玉英 王越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3期178-178,共1页
关键词 近视弧 屈光度 眼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萎缩性裂孔与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希让 田清芬 +3 位作者 董应丽 张明申 李润婷 沈玉英 《眼科研究》 CSCD 1990年第3期174-176,共3页
对患萎缩性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577例(595眼)进行了临床观察。其特征为:(1)67.59%的病例发生在年青人,70.25%为近视或高度近视。(2)裂孔小,数目多,且绝大多数分布在颞侧视网膜。(3)74.62%以上与视网膜退行性变性有关,2/3以上的病人有... 对患萎缩性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577例(595眼)进行了临床观察。其特征为:(1)67.59%的病例发生在年青人,70.25%为近视或高度近视。(2)裂孔小,数目多,且绝大多数分布在颞侧视网膜。(3)74.62%以上与视网膜退行性变性有关,2/3以上的病人有玻璃体液化和色素游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萎缩性裂孔 视网膜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 被引量:3
5
作者 薛玲 和寅放 狄繁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372-372,共1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白内障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10例12眼,年龄45~79岁,平均67岁。全部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早期(5~10d)眼内葡萄膜炎反应基本... 目的探讨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白内障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10例12眼,年龄45~79岁,平均67岁。全部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早期(5~10d)眼内葡萄膜炎反应基本消失后,突然发生急性葡萄膜炎反应,发病时间为术后13~37d,平均18.75d。全部患者局部及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消炎痛及散瞳剂治疗。结果眼部炎症10d左右基本消失。除1眼视力下降外,其余视力均达反应前水平,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白内障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急性前葡萄膜炎症反应,用皮质类固醇及早治疗可预防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国英 李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8-1069,1072,共3页
目的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白内障患儿62例(68眼),超声乳化后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2a以上,观察术后视... 目的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白内障患儿62例(68眼),超声乳化后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2a以上,观察术后视力及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情况。结果 68眼中有5眼在术后3个月至2a出现后发性白内障,占7.35%,平均出现时间为16个月。术后2~3个月复查矫正视力,0.2~0.4者17眼,0.5~0.7者28眼,≥0.8者20眼;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经年龄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未发生黄斑囊样水肿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发生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后发性白内障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前部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KCNQ1OT1对人LECs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靶向miR-199a-5p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鲁诚 张凤妍 +1 位作者 张宇航 张佳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4-523,共10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OT1)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白内障手术的23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组织,同时收集20例正常供...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OT1)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白内障手术的23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组织,同时收集20例正常供体眼晶状体前囊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并比较不同人群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中KCNQ1OT1和miR-199a-5p mRNA表达水平。体外培养人LECs(SRA01/04),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R-NC)组、siR-KCNQ1OT1组、miR-NC组、miR-199a-5p组、siR-KCNQ1OT1+anti-miR-NC组和siR-KCNQ1OT1+anti-miR-199a-5p组,其中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采用100μmol/L过氧化氢(H_(2)O_(2))培养细胞24 h制作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其余各组分别采用相应转染试剂按照脂质体法转染6 h后换用100%μmol/L H_(2)O_(2)处理细胞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晶状体前囊膜组织和各组LECs细胞中KCNQ1OT1和miR-199a-5p表达水平;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KCNQ1OT1和miR-199a-5p的关系。结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前囊膜内KCNQ1OT1相对表达量为2.41±0.42,明显高于正常人的0.97±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12,P<0.001);miR-199a-5p相对表达量为0.36±0.12,明显低于正常人的1.04±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07,P<0.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中KCNQ1OT1和bax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凋亡率、MDA含量明显增加,miR-199a-5p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活力值、SOD活性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siR-NC组比较,siR-KCNQ1OT1组细胞中KCNQ1OT1和bax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凋亡率、MDA含量降低,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生存率、SOD活性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miR-NC组比较,miR-199a-5p组KCNQ1OT1-WT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31,P<0.001);与miR-NC组相比,miR-199a-5p组miR-199a-5p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生存率、SOD活性值明显升高,bax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凋亡率、MDA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R-KCNQ1OT1+anti-miR-199a-5p组miR-199a-5p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生存率、SOD活性值明显低于siR-KCNQ1OT1+anti-miR-NC组,细胞凋亡率、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和MDA含量显著高于siR-KCNQ1OT1+anti-miR-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抑制KCNQ1OT1能够增强人LECs活力,抑制H_(2)O_(2)诱导的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miR-199a-5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NQ1重叠转录物1 微小RNA-199a-5p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连续交锁缝合在新鲜羊膜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琳琳 马克明 徐宝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8期619-620,629,共3页
目的 探讨环形连续交锁缝合法在新鲜羊膜移植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行新鲜羊膜移植术的患者45例(52眼),观察组23例(26眼)应用环形连续交锁缝合法,对照组22例(26眼)应用间断缝合法,随访3~6个月,比较2组羊膜植片及... 目的 探讨环形连续交锁缝合法在新鲜羊膜移植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行新鲜羊膜移植术的患者45例(52眼),观察组23例(26眼)应用环形连续交锁缝合法,对照组22例(26眼)应用间断缝合法,随访3~6个月,比较2组羊膜植片及创面修复情况.结果 3周内羊膜自行脱落者,观察组3例,对照组11例,2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羊膜完整保留3周以上者,观察组14例,对照组6例,2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创面未修复者,观察组5例,对照组3例,2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形连续交锁缝合法可使羊膜固定贴附于眼表创面,延长羊膜在眼表存留时间,刺激症状较轻,有利于眼表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连续交锁缝合 新鲜羊膜移植术 眼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视力儿童双眼视觉测定及评价538例 被引量:7
9
作者 高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9期691-692,共2页
目的对正常视力儿童的双眼视觉进行测定,并观察其对斜视、弱视的影响。方法对538例正常视力儿童进行双眼视觉分级测定。结果正常视力儿童随机占颜氏图查法达40″者占74.91%,达60″者占89.96%,达100″者占98.70%,达140″者占100%.性别与... 目的对正常视力儿童的双眼视觉进行测定,并观察其对斜视、弱视的影响。方法对538例正常视力儿童进行双眼视觉分级测定。结果正常视力儿童随机占颜氏图查法达40″者占74.91%,达60″者占89.96%,达100″者占98.70%,达140″者占100%.性别与年龄的立体视锐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眼视觉测定对斜视、弱视预后估计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对斜视手术时机的选择都有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视力 儿童 立体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联合前部视网膜冷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被引量:1
10
作者 和寅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77-1178,共2页
目的探讨睫状体联合前部视网膜冷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57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使用睫状体联合前部视网膜冷凝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术后眼压、疼痛感、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平均眼压为(50.90... 目的探讨睫状体联合前部视网膜冷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57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使用睫状体联合前部视网膜冷凝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术后眼压、疼痛感、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平均眼压为(50.90±11.30)mmHg(1kPa=7.5mmHg),术后随访最后1次平均眼压为(16.30±10.70)mmHg,经配对资料t检验,t=14.9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50眼(96.20%)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18眼(31.58%)出现角膜混浊、水肿,13眼(22.81%)出现前房渗出,8眼(14.04%)术后前房积血,2眼(3.51%)轻度眼球萎缩。结论应用睫状体联合前部视网膜冷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能显著降低眼压,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并发症少,可重复治疗,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青光眼 睫状体 前部视网膜 冷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
11
作者 薛玲 和寅放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1-221,共1页
关键词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 上睑下垂 治疗 疗效满意 眼畸形 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白内障后囊环形撕囊联合前玻璃体切割预防后发性白内障2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新茹 狄繁荣 马克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218-218,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后发性白内障 后囊环形撕囊 前玻璃体切割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对猕猴晶体蛋白的影响实验研究
13
作者 卢瑛 罗伟 +4 位作者 雷林东 王新茹 张丽 李卫国 赵晓进 《眼科新进展》 CAS 1997年第2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磁场 晶状体 蛋白质 猕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白内障后房性人工晶体植入术
14
作者 卢瑛 罗伟 杨玲 《眼科新进展》 CAS 1997年第3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15
作者 胡宏阁 陈辉 +2 位作者 金学民 李晓文 徐国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361-363,368,共4页
目的筛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患者的线粒体DNA碱基突变,研究LHON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分子生物学改变。方法对3个疑似LHON家系进行调查,知情同意后,抽取了30个母系成员的血样,对照组32个血样均来自... 目的筛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患者的线粒体DNA碱基突变,研究LHON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分子生物学改变。方法对3个疑似LHON家系进行调查,知情同意后,抽取了30个母系成员的血样,对照组32个血样均来自无视力障碍的正常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3个家系的30个母系成员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11个位点的突变筛查。结果3个家系的母系成员共41人(男23人,女19人),发病20例,发病率48·78%,男女比例3∶1,平均发病年龄28.73岁。3个家系患者发病年龄随传代数的增加而减小,呈现遗传早发现象。含11778、11696两个位点的片段1,实验组30例检测结果全部为异常,对照组32例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结果全部正常。含14459、14482、14484、14498位点的片段2实验组30例中仅有1例检测结果为异常,对照组32例SSCP检测结果全部正常。含3394、3460两个位点的片段3和含4136、4160、4216三个位点的片段4,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样本均未发现异常。结论LHON患者发病年龄随传代数的增加而提前,具有遗传早发现象;综合国内的文献资料和我们的研究结果,我国LHON患者以携带11778点突变占绝大多数;所检测3个家系母系成员有共同的突变位点,但只有部分发病,其中已发病者可确诊为LHON患者,未发病的母系成员为该病的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例儿童上斜肌麻痹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杨瑞 余涵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1-42,共2页
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狭窄和阻塞是泪道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对此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传统之手术方法多为泪囊摘除术及泪囊鼻腔吻合术等.笔者窃以为泪囊摘除术为一破坏性手术,在能不破坏泪道原有解剖结构而能达满意疗效者,此方法不宜采用... 慢性泪囊炎及鼻泪管狭窄和阻塞是泪道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对此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传统之手术方法多为泪囊摘除术及泪囊鼻腔吻合术等.笔者窃以为泪囊摘除术为一破坏性手术,在能不破坏泪道原有解剖结构而能达满意疗效者,此方法不宜采用;而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方法较繁杂且具有一定破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