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宋瑞芳 张伟娟 董运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1期4015-4018,共4页
目的探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7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8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接受慢性病轨迹模... 目的探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7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8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接受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汉密斯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斯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中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LiHF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病情稳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病轨迹模式 心理状态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宋瑞芳 张伟娟 董运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目的探讨基于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接受基于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和心肺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中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信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护能力量表(ESCA)中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最大摄氧量(VO_(2max))高于对照组(P<0.05),最快心率、每分钟最大通气量与运动最大通气量比值(VE_(max)/MVV)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开展基于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促进患者心肺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伐普坦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学谦 闫变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2期4091-4092,共2页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AMI合并H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AMI合并H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心输出量(CO)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O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小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LVEDD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托伐普坦辅助治疗AMI合并HF,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托伐普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9期3529-3530,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观... 目的探讨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和心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a CO2、呼吸频率、心率低于对照组,Pa O2、Pa O2/Fi O2以及p 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呼吸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乌司他丁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夏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8期3344-3345,共2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HAMA评分、NIHSS...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HAMA评分、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的治疗后,其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对比,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脑卒中 焦虑抑郁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闫变丽 刘学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2期4104-4105,共2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全科医学科收治的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全科医学科收治的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7.65%(23/34)、88.24%(30/34)。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有助于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 磷酸肌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