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举证责任倒置强化神经外科护理记录内容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喜英 杨美玉 薛艺红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6期56-57,共2页
护理记录成为处理医疗事故的法律依据后,对神经外科护理记录内容作了较大的改进,护理记录从时间上分3个阶段:即入院记录、住院期间记录和出院记录,根据各个阶段神经外科特点对记录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新的护理记录因记录了为患者所实... 护理记录成为处理医疗事故的法律依据后,对神经外科护理记录内容作了较大的改进,护理记录从时间上分3个阶段:即入院记录、住院期间记录和出院记录,根据各个阶段神经外科特点对记录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新的护理记录因记录了为患者所实施的一切护理行为,自应用以来无护理纠纷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责任倒置 护理记录 神经外科 医疗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雷丽君 李蕊 +2 位作者 张玲 孔卫玲 刘君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0期1810-1814,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4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适应量表(MAC)、社会支...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4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适应量表(MA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对其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家庭照顾者心理适应与社会支持、照顾者负担的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颅内动脉瘤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适应的相关因素。结果颅内动脉瘤家庭照顾者心理适应得分为(60.25±2.35)分;社会支持总得分为(27.13±3.36)分;照顾者负担得分为(39.14±2.01)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瘤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适应总分及其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与照顾者负担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有无照顾经验、家庭照顾者心理适应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有无照顾经验、照顾者负担、社会支持均是颅内动脉瘤家庭照顾者心理适应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适应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照顾者负担、社会支持均是影响颅内动脉瘤家庭照顾者心理适应的相关因素,医护人员应关注照顾者负担、社会支持水平,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帮助照顾者改善心理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家庭照顾者 心理适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痉挛性脑瘫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向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8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痉挛性脑瘫外科手术的治疗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痉挛性脑瘫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了相应地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40例痉挛... 目的探讨痉挛性脑瘫外科手术的治疗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痉挛性脑瘫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了相应地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40例痉挛性脑瘫患者痉挛缓解率为95.0%(38/40),术后病理征消失,腱反射亢进状态得到了明显缓解,踝阵挛和髌阵挛也均消失,肌张力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术后随访期间,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结论对于痉挛性脑瘫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严格按照各种术式的适应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恰当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脑瘫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脑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田向阳 张岭 +2 位作者 孙来广 郭武军 薛艺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4期23-24,共2页
目的分析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脑代谢的影响。方法 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43例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甲组, 45例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为乙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及脑代谢指标水... 目的分析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脑代谢的影响。方法 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43例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甲组, 45例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为乙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及脑代谢指标水平。结果术前1 d,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脑氧摄取率(CE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5 d两组患者IL-2显著下降, CEO_2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乙组血清IL-2(20.08±0.85)ng/ml显著低于甲组的(26.93±0.94)ng/ml, CEO_2(40.06±3.92)%显著高于甲组的(31.47±3.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更有助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脑代谢,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炎性因子 脑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对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颅脑损伤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田向阳 张岭 +2 位作者 孙来广 郭武军 薛艺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4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对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颅脑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患者78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内...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对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颅脑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患者78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采用哥斯拉哥预后评分(GOS)评估两组术后6个月疗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比较两组术前,手术结束时,术后12、24h全血CD3^+、CD4^+、CD8^+等细胞免疫指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良好率为92.31%,较对照组的58.97%显著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4h对照组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S-100β、MMP-9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24h观察组患者血清NSE、S-100β、MMP-9水平显著降低,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手术结束时比,术后12、24h两组全血CD3+、CD4+水平及术后24h观察组全血CD8+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两组及术后12h观察组CD4+/CD8+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h对照组全血CD8+水平及CD4+/CD8+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较对照组的30.77%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疗效显著,可降低颅脑损伤程度,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手术治疗,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 开颅手术 血管内栓塞 颅脑损伤因子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长期服用者脑出血手术疗效及术后再出血率、死亡率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杜宝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0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长期服用者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率、死亡率及手术疗效。方法以新乡市中心医院行开颅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是否术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分为研究组(服用)36例、对照组(未服用)3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再...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长期服用者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率、死亡率及手术疗效。方法以新乡市中心医院行开颅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是否术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分为研究组(服用)36例、对照组(未服用)3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再出血率、死亡率及手术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后再出血率、死亡率分别为38.89%、33.33%,均高于对照组的12.50%、9.38%;研究组术后Barteel指数低于对照组,SSS评分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其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增加,且死亡率增高,预后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脑出血 再出血率 死亡率 手术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田向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5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分析。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脑胶质瘤患者,给予显微手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30例脑胶质瘤患者,经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病灶后,12例显效,17例有效,1例无...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分析。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脑胶质瘤患者,给予显微手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30例脑胶质瘤患者,经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病灶后,12例显效,17例有效,1例无效,其总有效率为96.7%。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脑胶质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传友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43-44,共2页
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33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家族史、脑卒中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脑出血部位、出血量... 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33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家族史、脑卒中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脑出血部位、出血量、入院时的意识状态、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并发症、入院24 h内的最高体温、血压等危险因素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年龄>70岁,有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及吸烟史、脑出血部位在丘脑,出血量>60 ml,入院时意识昏迷,入院初GCS≤7分,有并发症及入院24 h内最高体温>38.5℃、血压>180 mm Hg(1 mm Hg=0.133 k Pa)的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死亡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出血量>60 ml、入院时意识昏迷、入院初GCS≤7分、有并发症及入院24 h内最高体温>38.5℃是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早期干预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能降低死亡风险,应提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死亡 危险因素 多因素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微创钻孔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0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4期50-5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微创钻孔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经过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侧脑室引流术和微创钻孔颅内血...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微创钻孔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经过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侧脑室引流术和微创钻孔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6.7±1.34)分,观察组(17.3±0.92)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创钻孔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损伤小、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的治疗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钻孔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骨瓣开颅加天幕切开术治疗创伤性脑疝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向阳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10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加天幕切开术治疗创伤性脑疝的疗效观察。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创伤性脑疝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加天幕切开术,有效脑疝复位,对其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创伤性脑疝患者,术...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加天幕切开术治疗创伤性脑疝的疗效观察。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创伤性脑疝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加天幕切开术,有效脑疝复位,对其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创伤性脑疝患者,术后1-2天复查颅脑CT或者头颅MRI,22例环池及鞍上池区可以全部显示;4例术后环池及鞍上池区,仍然显示不清;3例再次进行开颅手术;1例术后环池及鞍上池显示良好,但最终死于多脏器器官功能衰竭。30例创伤性脑疝患者,经过大骨瓣开颅加天幕切开术治疗后,22例预后较好,2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其死亡率为20.0%。结论对于创伤性脑疝患者,大骨瓣开颅加天幕切开术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了病死率、致残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开颅 天幕切开 创伤性脑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入路颅颈交界区腹侧肿瘤切除的围术期护理
11
作者 薛艺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4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颅颈交界区腹侧 肿瘤切除 经口入路 围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中枢部位 肿瘤生长 手术危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12
作者 赵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9期261-262,共2页
目的:对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2年8月住院部门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参考组,给予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模式培训及实践,加强护士长护理管理能力,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观察... 目的:对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2年8月住院部门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参考组,给予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模式培训及实践,加强护士长护理管理能力,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5%,参考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7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提高护士长的整体素质有助于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改善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长 护理管理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捷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蕊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1期107-107,110,共2页
目的:分析快捷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捷护理路径,对比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及费用、住院时间及费用、并... 目的:分析快捷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捷护理路径,对比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及费用、住院时间及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快捷护理路径模式,可有效缩短抢救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捷护理路径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脑状态指数与颅脑外伤患者脑功能损害程度及意识状态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玲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9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监测脑状态指数(CSI)与颅脑外伤患者脑功能损害程度及意识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26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按照GCS评分的不同分为清醒到深昏迷意... 目的探讨监测脑状态指数(CSI)与颅脑外伤患者脑功能损害程度及意识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26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按照GCS评分的不同分为清醒到深昏迷意识状态,比较不同意识状态患者的GCS评分。另采用脑状态监测仪对所有患者的CSI值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意识状态患者的CSI值并作相关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SI诊断颅脑外伤患者意识状态的价值。结果意识状态为清醒到深昏迷患者的GCS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状态为清醒到深昏迷患者的CSI值呈逐渐降低趋势,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颅脑外伤患者CSI值与GCS、意识状态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经ROC曲线分析,CSI值诊断清醒到深昏迷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P<0.05)。结论 CSI指数与颅脑外伤患者脑功能损害程度及意识状态存在密切相关,通过对CSI指数进行监测有利于诊断脑功能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功能损害程度 意识状态 脑状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