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极低体重儿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唐莹莹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6期98-99,108,共3页
目的探析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极低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收的极低体重早产儿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 目的探析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极低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收的极低体重早产儿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头围、身长及体重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瘫、运动落后及精神发育迟缓发生率方面,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93.55%,与对照组的74.19%相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极低体重儿护理期间,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模式,不仅可以改善患儿体格发育状况及发育落后等症状,同时能够避免脑瘫疾病的发生,促进满意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模式 早产极低体重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血氧灌注指数与血乳酸浓度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冰 赵晓晓 +2 位作者 贺玉娟 张卫星 冯希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血氧灌注指数(PI)与血乳酸浓度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46例患有ROP的... 目的探讨脉搏血氧灌注指数(PI)与血乳酸浓度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46例患有ROP的患儿为ROP组,另外82例未患ROP者为非ROP组。入院后记录早产儿基本资料,采用Masimo Radical-7(USA)SpO_(2)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连续监测早产儿PI,采用ABL90FLEX血气分析仪监测早产儿血乳酸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PI及血乳酸浓度对ROP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分娩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早产儿出生后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15.393,P_(组间)<0.001);ROP组早产儿出生后1 h、12 h、24 h PI较非ROP组明显下降,出生后48 h至96 h轻度下降,两组早产儿PI于出生后96 h后趋于平稳;ROP组早产儿出生后96 h内各时间点PI均低于非ROP组早产儿(均为P<0.05);两组不同时间与组别间存在交互效应(F_(交互)=5.061,P_(交互)<0.001)。两组早产儿出生后血乳酸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91.158,P_(组间)<0.001);ROP组早产儿出生后1 h血乳酸浓度较非ROP组明显上升,出生后12 h、24 h血乳酸浓度较非ROP组轻度升高;ROP组早产儿出生后各时间点血乳酸浓度均高于非ROP组(均为P<0.05);两组不同时间与组别间不存在交互效应(F_(交互)=0.567,P_(交互)>0.05)。早产儿出生后1 h、12 h、24 h的PI及出生后1 h血乳酸浓度预测ROP的AUC分别为0.77、0.82、0.83、0.82,出生后1 h、12 h、24 h的PI及出生后1 h血乳酸浓度联合预测ROP的AUC为0.94,高于单一指标的预测价值。结论PI及血乳酸浓度对ROP有较好的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指数 血乳酸浓度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