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红伟 苏淑红 +3 位作者 王志方 邢永生 王培山 付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究锌指蛋白A20、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胱抑素C(Cys C)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进行PCI的老年AMI患者372例... 目的探究锌指蛋白A20、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胱抑素C(Cys C)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进行PCI的老年AMI患者37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99例和无MACE组273例。检测血清锌指蛋白A20、sLOX-1及Cys C水平。纳入患者随访(13.26±4.09)个月,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以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MACE组KillipⅢ~Ⅳ级比例、锌指蛋白A20、sLOX-1及Cys C水平均高于无MACE组(P<0.01);且Killip分级、锌指蛋白A20、sLOX-1及Cys C均为AMI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锌指蛋白A20、sLOX-1、Cys C预测患者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2、0.827、0.817,均具有一定准确性(P<0.01)。结论锌指蛋白A20、sLOX-1及Cys C水平升高为AMI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作为AMI患者MACE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_(2)DS_(2)-VASc评分与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风险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红伟 曹军 +4 位作者 王志方 李树斌 何文龙 张继伟 任俊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与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猝死风险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急救中心治疗的AMI患者500例,根据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随访结果分为猝死组34例和非猝死组466例。收集患... 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与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猝死风险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急救中心治疗的AMI患者500例,根据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随访结果分为猝死组34例和非猝死组466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人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等,构建AMI患者猝死预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的拟合度。结果猝死组年龄>70岁、体质量指数(BMI)≥20 kg/m^(2)、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CK-MB、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NT-proBNP、sLOX-1、CHA_(2)DS_(2)-VASc评分较非猝死组明显升高(P<0.05,P<0.01)。BMI、CK-MB、NT-proBNP、sLOX-1、CHA_(2)DS_(2)-VASc评分是AMI患者猝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模型拟合优度较好(χ^(2)=3.505,P=0.899),AMI患者猝死的预测模型准确性为93.6%。结论BMI、生物学标志物CK-MB、NT-proBNP、sLOX-1以及CHA_(2)DS_(2)-VASc评分构建的预测模式对AMI患者猝死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猝死 心脏 风险评估与减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