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的预测模型
1
作者 李艳茹 金卫东 +3 位作者 郭皓 韩明磊 刘振 侯永兰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637-2645,共9页
目的基于体表心电图指标及临床指标构建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患者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后复发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5例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按... 目的基于体表心电图指标及临床指标构建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患者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后复发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5例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13例)和验证集(9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RFCA治疗并完成至少1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收集两组体表心电图指标及临床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RFCA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评估。结果共收集3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复发84例(27.54%);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13例)和验证集(92例),其中训练集复发61例,未复发152例。训练集与验证集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复发组持续性房颤占比更大,且复发组CHA2DS2-VASc评分、左心房内径、PR间期、NLR、NT-proBNP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CHA2DS2-VASc评分、左心房内径大、PR间期延长、高NLR是RFCA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4因子预测模型Ln(P/1-P)=-12.87+0.84*CHA2DS2-VASc评分+0.11*左心房内径+0.03*PR间期+0.31*NLR,训练集和验证集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95%CI:0.80~0.91)、0.85(95%CI:0.76~0.94)提示该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对模型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认为拟合的概率值和实际的概率值基本一致(χ^(2)=2.43、5.30,P=0.965、0.725),进一步通过Bootstrap重复抽样1000次后绘制校准曲线,发现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偏倚校正曲线与实际曲线一致性良好,且均接近理想曲线;决策曲线显示训练集阈值概率在0.02~1.0、验证集阈值概率在0.04~1.0时,模型均能产生更好的临床效益。结论本研究基于体表心电图指标及临床指标构建的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RFCA治疗后复发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预测效能,有助于早期评估患者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指标 LOGISTIC模型 房颤 心力衰竭 射频消融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55和微小RNA-92a及微小RNA-126与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探讨
2
作者 刘建花 李世勋 +1 位作者 张伟强 杨树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5-889,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155、miR-92a、miR-126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新乡市...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155、miR-92a、miR-126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接受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是否发生ISR分为狭窄组45例和无狭窄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支架数目、支架直径、服用药物、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血清miR-155、miR-92a、miR-126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155、miR-92a、miR-126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ISR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55、miR-92a、miR-126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ISR的诊断价值。结果狭窄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支架数目≥3枚、支架直径<3 mm比例显著高于无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狭窄组miR-155、miR-126显著低于无狭窄组,miR-92a显著高于无狭窄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55、miR-126与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支架数目呈显著负相关,与支架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1),miR-92a与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支架数目呈显著正相关,与支架直径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支架数目、支架直径、miR-92a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后ISR的危险因素,miR-155、miR-126则为保护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55、miR-92a、miR-126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2、0.778、0.751、0.853,敏感性分别86.67%、71.11%、73.33%、93.33%,联合检测高于单项检测(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iR-155、miR-126表达下调及miR-92a表达上调可能参与ISR的发生,监测3项miRNA水平对辅助临床预测PCI术后ISR的发生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再狭窄 微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尼可地尔对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的疗效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树涵 陈红伟 +2 位作者 刘艳宾 王志方 邢永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观察经血栓抽吸导管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thrombolysis in ... 目的:观察经血栓抽吸导管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的疗效。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新乡市中心医院行急诊PCI的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常规进行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尼可地尔组和对照组,尼可地尔组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尼可地尔,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峰浓度、达峰时间、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血流帧数、TIMI心肌灌注分级、术后90 min ST段回落率(ST-segment revolution,STR)、症状性低血压和症状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出院后1个月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结果:尼可地尔组TIMI心肌灌注分级3级比例、STR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慢血流/无复流(TIMI≤2级)的发生率、校正TIMI血流帧数、CK-MB峰值浓度、达峰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尼可地尔组MACE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中症状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经血栓抽吸导管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能更好地改善组织水平灌注,降低术后MACEs发生率,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 慢血流/无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脂肪细胞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艳宾 杨树涵 +1 位作者 陈红伟 邢永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99-1804,共6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内脂素、Chemerin、网膜素-1、Vaspin及SFRP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本院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共187例CHD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积分将CHD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内脂素、Chemerin、网膜素-1、Vaspin及SFRP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本院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共187例CHD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积分将CHD患者分为轻、中度和重度病变组,评估CHD患者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BMI、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尿酸、血糖、血脂、hs-CRP、同型半胱氨酸及五种脂肪细胞因子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ensini积分的危险因素和Spearman相关分析脂肪细胞因子与hsCRP、同型半胱氨酸和LDL-c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探讨脂肪细胞因子预测重度冠脉病变的临床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LDL-c、TC、TG、hs-CRP、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内脂素、Chemerin、网膜素-1水平及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Vaspin和SFRP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OR=2.36)、同型半胱氨酸(OR=4.12)、LDL-c(OR=3.45)、内脂素(OR=6.36)、Chemerin(OR=4.69)水平升高是导致Gensini积分升高的危险因素(均P<0.05),而网膜素-1(OR=0.38)、Vaspin(OR=0.49)和SFRP5(OR=0.13)水平升高是导致Gensini积分升高的保护因素(均P <0.05)。CHD患者内脂素、Chemerin水平与hs-CRP、同型半胱氨酸和LDL-c均呈显著正相关性,网膜素-1、Vaspin和SFRP5水平与hs-CRP、同型半胱氨酸和LDL-c均呈显著负相关性。ROC曲线结果发现,内脂素、Chemerin、网膜素-1、Vaspin和SFRP5预测CHD患者冠脉重度病变的预测价值较好。结论 CHD患者脂肪细胞因子内脂素、Chemerin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正相关,而网膜素-1、Vaspin和SFRP5水平下降,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肪细胞因子 ROC曲线 冠状动脉病变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miRNA-34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艳宾 杨树涵 +1 位作者 陈红伟 邢永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82-348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中miRNA-34a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87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10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60例健康...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中miRNA-34a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87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10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检测并比较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miRNA-34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CHD患者分为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分析并比较3组患者miRNA-34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其与CHD患者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miRNA-34a相对表达量的危险因素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DL-c、超敏C反应蛋白、吸烟史和Gensini积分在SAP组、ACS组和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且miRNA-34a相对表达量在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641,P <0.05),其中ACS组血清miRNA-34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SAP组血清miRNA-34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量分别为6.120,8.768和5.449,均P <0.05)。1支病变组(n=73)、2支病变组(n=72)和3支病变组(n=50)患者血清miRNA-34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531,P <0.05)。CHD患者血清miRNA-34a相对表达量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756,P <0.001。LDL-c(OR=3.236)水平和血清miRNA-34a(OR=4.129)相对表达量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OR=5.341)是CHD患者血清miRNA-34a相对表达量上调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HD患者血清miRNA-34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主要与血清LDL-c水平相关。miRNA-34a可能参与了CHD的发病机制,且miRNA-34a可作为反映CH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miRNA-34a 急性冠脉综合征 稳定性心绞痛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振 韩明磊 +2 位作者 崔佳佳 侯永兰 徐光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7-1406,共10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阻断剂氯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损伤和心肌修复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45只大鼠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AMI模型,将建模成功的39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T1R阻断剂组和卡维地洛组,每组1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阻断剂氯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损伤和心肌修复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45只大鼠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AMI模型,将建模成功的39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T1R阻断剂组和卡维地洛组,每组13只,另取13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AT1R阻断剂组大鼠给予10 mg·kg^(-1)氯沙坦灌胃,卡维地洛组大鼠给予10 mg·kg^(-1)卡维地洛灌胃。采用小型动物超声诊断系统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和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情况,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UNEL阳性细胞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硫氧还蛋白1(Trx1)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R1)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rx1、TrxR1、烟酰腺嘌呤二核苷磷酸(NADPH)、裂解的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3)、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SD和LVEDD升高(P<0.05),LVEF降低(P<0.05),血清CK-MB、cTnI、LDH及Pro-BNP水平均升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且TUNEL阳性细胞率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Trx1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TrxR1、cleaved Caspase 3蛋白及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T1R阻断剂组和卡维地洛组大鼠LVESD和LVEDD降低(P<0.05),LVEF升高(P<0.05),血清CK-MB、cTnI、LDH和Pro-BN水平降低(P<0.05),心肌梗塞面积百分率降低(P<0.05),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得到明显改善,TUNEL阳性细胞率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Trx1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TrxR1、cleaved Caspase 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ATIR阻断剂氯沙坦能够对AMI大鼠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rx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 抗体硫氧还蛋白系统 心肌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伴糖代谢异常患者血脂与血糖水平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贺春晖 贺婷 +16 位作者 杨进刚 于梅 苏淑红 杨红梅 胡喜田 高峰 史旭波 吴超 陶水英 张峻 吴元 乔树宾 吴永健 王杨 高晓津 杨跃进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30-936,共7页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4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糖代谢异常患者血脂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依托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于2016年4月至2020年6月入组全国7个中心554例AMI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匹伐他汀组...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4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糖代谢异常患者血脂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依托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于2016年4月至2020年6月入组全国7个中心554例AMI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匹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最终两组各有209例与203例符合条件入选。主要对比两组随访6个月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的变化,并将患者分为糖尿病与糖尿病前期进行亚组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时与基线相比,匹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LDL-C([-0.6±0.8)mmol/L vs(.-0.9±1.0)mmol/L,P=0.082]和HbA_(1c)[(-0.6±1.5)%vs.(-0.3±1.1)%,P=0.090]的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合并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匹伐他汀亚组和阿托伐他汀亚组中,LDL-C的变化值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合并糖尿病前期患者中阿托伐他汀亚组与匹伐他汀亚组相比,HbA_(1c)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0.4)%vs.(0.0±0.7)%,P=0.042]。结论:在AMI伴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匹伐他汀(4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降低LDL-C水平相似,但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匹伐他汀对HbA_(1c)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糖代谢异常 匹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8
作者 亓俊杰 李世勋 +2 位作者 周凡 王岩 王志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河南地区汉族老年冠心病患者446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218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I...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河南地区汉族老年冠心病患者446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218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IL-6-174GC、IL-6-572GC和IL-6-597GA位点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L-6-572GC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及IL-6-572GC位点基因型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高血压、糖尿病及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L-6-174GC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GG、GC、CC,IL-6-572GC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GG、GC、CC,IL-6-597GA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GG、GA、AA。2组IL-6-174GC、IL-6-597GA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572GC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GG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18%vs46.8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572GC基因(OR=1.534,95%CI:1.180~1.995)、高血压(OR=1.442,95%CI:1.033~1.957)、糖尿病(OR=1.610,95%CI:1.083~2.391)、HDL-C(OR=0.467,95%CI:0.266~0.818)、LDL-C(OR=2.004,95%CI:1.104~3.636)均是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P<0.01)。IL-6-572GC位点GG基因型单支病变率高于GC、CC基因型,3支病变率低于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IL-6-572GC基因突变会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以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基因型 白细胞介素6-572GC基因突变 IL-6-572GC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