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EMI患者PCI并发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1
作者 李医博 赵利培 +2 位作者 刘志强 张芙成 苏淑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349-3353,共5页
目的调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5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302例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出... 目的调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5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302例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出现心力衰竭,将患者分为心衰组和非心衰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院时血压情况[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脏超声检查[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EDD)、右房内径(RAD)、右室舒张末径(RVEDD)]、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分析影响STEMI患者PCI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302例STEMI首次接受PCI治疗的患者中,有95例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发生率为31.46%;年龄、室性心律失常、MAP、LAD、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ANC)、C反应蛋白(CRP)、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和冠脉病变部位是影响STEMI患者行PCI后并发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室性心律失常、MAP、LAD、Hb、冠脉病变部位为STEMI患者行PCI后并发心力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既往室性心律失常、MAP、LAD、Hb、冠脉病变部位为STEMI患者接受PCI后并发心力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可采取针对性措施干预,降低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力衰竭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清脑钠肽的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丽华 刘振 +3 位作者 刘玲玲 王鹏飞 韩明磊 王奕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2期35-36,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常规药物治疗后脑钠肽(BNP)的表达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按照入选标准,将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直接PCI组.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常规药物治疗后脑钠肽(BNP)的表达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按照入选标准,将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直接PCI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结果 直接PCI组较常规药物组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 BNP的表达对于AMI患者预后及心室重构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物标志物联合超声心动图预测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怀敏 王志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生物标志物联合超声心动图预测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26例,将入院后1周合并射血分数保留... 目的分析血清生物标志物联合超声心动图预测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26例,将入院后1周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设为HFpEF组(64例)、未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设为对照组(1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清生物学标志物[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致瘤性的可溶性抑制2(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s)]和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HFpEF的危险因素,评估血清生物标志物联合超声心动图指标对HFpEF的预测价值。结果 HFpEF组年龄、BMI、心肌梗死病史、心绞痛病史、房颤病史、外周动脉疾病、慢性肾病和高胆固醇血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FpEF组NT-proBNP、sST2、Galectin-3和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103.2(85.7,136.8)ng/L比65.7(42.9,89.6)ng/L;42.1(29.4,54.1)ng/ml比25.6(18.4,39.5)ng/ml;13.2(9.7,15.0)ng/ml比9.4(6.2,12.1)ng/ml,P<0.05],MMP-2和MMP-3水平低于对照组[241.7(206.4,274.5)ng/ml比301.2(247.1,332.5)ng/ml;875.8(582.1,1295.2)ng/ml比854.1(552.3,1120.5)ng/ml,P<0.05]。HFpEF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高于对照组(P<0.05)。NTproBNP、sST2、Galectin-3、TIMP-1、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为影响HFpEF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学指标联合超声心动图指标联合预测HFpEF的临床价值高于血清学指标联合、血清学指标联合左心室舒张末期体积、血清学指标联合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和血清学指标联合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Z=8.521、6.325、6.142、5.362,P<0.001)。结论血清学指标联合超声心动图指标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血清学指标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位整体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8期1524-1525,共2页
目的研究人本位整体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AMI患者98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行PCI治疗,对对... 目的研究人本位整体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AMI患者98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行PCI治疗,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自我效能(GSES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SF-36、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给予行PCI治疗的AMI患者人本位整体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人本位整体护理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Pro-UK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治疗患者心肌灌注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
5
作者 郭豪 王健美 +1 位作者 周凡 王岩 《内科》 2021年第3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心肌灌注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心肌灌注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单纯进行PCI术治疗的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将进行rhPro-UK联合PCI术治疗的患者(34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肌灌注情况以及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肌有效灌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肌灌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Pro-UK联合PCI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灌注率,但不增加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重组人尿激酶原 心肌灌注 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开口及体部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6
作者 刘烝昊 金卫东 韩明磊 《内科》 2021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开口及体部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冠状动脉左主干开口及体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使用洗脱支架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雷帕霉素组... 目的探讨使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开口及体部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冠状动脉左主干开口及体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使用洗脱支架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雷帕霉素组和佐他莫斯组。雷帕霉素组患者100例,使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进行介入手术治疗;佐他莫斯组患者100例,使用佐他莫斯洗脱支架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术后持续跟踪患者18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18个月的存活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各有2例患者死亡,雷帕霉素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4.0%)与佐他莫斯组患者(2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雷帕霉素组患者的存活率(93.0%)与佐他莫斯组(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介入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开口及体部病变患者术后6个月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术后18个月的存活率与采用佐他莫斯洗脱支架治疗的患者相近,临床疗效相似,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左主干开口 体部病变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延续随访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孟锦露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167-170,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手段,能快速解除血管狭窄或阻塞,促进心肌供血,减轻心绞痛症状,进而改善心功能。然而,介入治疗后需长期家庭治疗,保持良好生活方式,避免支架内血栓或再狭窄,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手段,能快速解除血管狭窄或阻塞,促进心肌供血,减轻心绞痛症状,进而改善心功能。然而,介入治疗后需长期家庭治疗,保持良好生活方式,避免支架内血栓或再狭窄,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1]。有效自我管理能改善个体健康行为,保持健康状态,改善生活质量。目前,多数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低下、遵医行为差、自救能力不足,加之院外难以获取高效医疗资源和医护人员关注,造成远期疗效不足,加之院外难以获取高效医疗资源和医护人员关注,造成远期疗效不足,MACE风险增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延续随访护理干预 不稳定型心绞痛 生活质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8
作者 亓俊杰 李世勋 +2 位作者 周凡 王岩 王志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河南地区汉族老年冠心病患者446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218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I...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河南地区汉族老年冠心病患者446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218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IL-6-174GC、IL-6-572GC和IL-6-597GA位点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L-6-572GC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及IL-6-572GC位点基因型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高血压、糖尿病及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L-6-174GC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GG、GC、CC,IL-6-572GC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GG、GC、CC,IL-6-597GA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GG、GA、AA。2组IL-6-174GC、IL-6-597GA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572GC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GG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18%vs46.8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572GC基因(OR=1.534,95%CI:1.180~1.995)、高血压(OR=1.442,95%CI:1.033~1.957)、糖尿病(OR=1.610,95%CI:1.083~2.391)、HDL-C(OR=0.467,95%CI:0.266~0.818)、LDL-C(OR=2.004,95%CI:1.104~3.636)均是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P<0.01)。IL-6-572GC位点GG基因型单支病变率高于GC、CC基因型,3支病变率低于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IL-6-572GC基因突变会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以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基因型 白细胞介素6-572GC基因突变 IL-6-572GC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1”健康宣教对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GSES评分的影响
9
作者 秦莎莎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160-163,共4页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为我国较常见心脏病类型。资料显示,我国肺心病平均患病率在0.4%左右,41岁以上患者占91.2%[1]。肺心病常伴有心力衰竭发生,导致机体心肺功能严重受损,具有较高致死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疾病治疗效果不确定性...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为我国较常见心脏病类型。资料显示,我国肺心病平均患病率在0.4%左右,41岁以上患者占91.2%[1]。肺心病常伴有心力衰竭发生,导致机体心肺功能严重受损,具有较高致死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疾病治疗效果不确定性、疾病预后不可预测以及缺乏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相关知识,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其生活质量[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