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早期精细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霞 常文广 赵保艳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早期精细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依据对应随机数字将患者分配至对照组(n=46)和观察...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早期精细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依据对应随机数字将患者分配至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精细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统计两组抑郁情况、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抑郁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抑郁情况无抑郁占比更高,肯定有抑郁、严重抑郁症占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各个维度及总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各个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早期精细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况、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自我效能 精细化护理 生活质量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伴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脂代谢及炎症影响 被引量:44
2
作者 李卫征 武国良 吴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伴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效果及对脂代谢和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伴颅内动脉狭窄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伴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效果及对脂代谢和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伴颅内动脉狭窄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采用血栓弹力图监测凝血启动-血块形成潜伏期(R值)、从R时间终点到幅度达20 mm需要时间(K值)、凝固至最大振幅时间(M值)、血块最大强度(Ma值)、从血块形成点至最大曲线弧度做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α角),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vs 68.9%,P<0.01)。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M值、Ma值、α角、白细胞介素(IL)-2、IL-6、IL-8、低切黏度、高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及椎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R值、K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均随访6~13(9.51±1.28)个月。观察组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vs 13.3%,P=0.035),2组无死亡病例。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伴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确切,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右莰醇 阿托伐他汀 脑梗死 颅内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弹力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苗成 柳毅 +1 位作者 杨慧 李磊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AS患者50例,根据是否出现血流动力学损害分为两组,分析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 目的探讨影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AS患者50例,根据是否出现血流动力学损害分为两组,分析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方面,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重度狭窄、颈动脉斑块回声伴钙化、球囊后扩张、扩张率≥70%以及采用开环支架等因素是患者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球囊后扩张、采用开环支架是患者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预后质量方面,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卒中以及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流动力学损害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多于非血流动力学损害组患者(P<0.05)。结论 CAS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危险因素是重度狭窄和球囊后扩张,这就需要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血流动力学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