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新乡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晖 宋亚迪 +2 位作者 庄静静 楚莉莉 夏舒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2期168-170,共3页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的根本举措和保证。该文以新乡学院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为例,探讨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途径,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达到课程的育人目的。
关键词 新农科 园林设计初步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多元研究——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研究》
2
作者 郝婉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I0008-I0008,共1页
马克思认为"意识足可以使整个时代覆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当代中国社会精神生活领域重点研究的问题,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马克思认为"意识足可以使整个时代覆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当代中国社会精神生活领域重点研究的问题,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工作 精神生活领域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长治久安 当代中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应用、研发要素流动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
3
作者 文文 顾成敏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19,共11页
基于2010—2023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应用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应用有利于增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应用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的... 基于2010—2023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应用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应用有利于增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应用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的提升效应在南方地区与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更为显著。传导路径检验证实,研发资本要素流动与研发人员要素流动在人工智能应用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应用可有效增强本省份与相邻省份的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剖析人工智能应用影响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的作用路径,以期为我国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赶超提供理论借鉴和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应用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 研发要素流动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如磊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0-230,F0003,共2页
绿色低碳经济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模式,着重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推广,促进经济的绿色增长。当今,全球资源环境约... 绿色低碳经济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模式,着重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推广,促进经济的绿色增长。当今,全球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时代潮流。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其本身就蕴含着绿色生产力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新发展理念 绿色低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下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构建研究
5
作者 张家菖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0-230,F0003,共2页
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理念的一种可持续消费模式。绿色消费强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处置商品及服务时,优先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小、资源利用率高的产品,同时减少浪费与污染,即各类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 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理念的一种可持续消费模式。绿色消费强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处置商品及服务时,优先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小、资源利用率高的产品,同时减少浪费与污染,即各类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中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消费行为。绿色消费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生要求。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消费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革。在技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双重驱动下,数字经济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绿色消费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广阔平台。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消费也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消费 可持续消费 激励机制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郭志伟 陈书伟 闪斐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2,共8页
基于2007—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绿色金融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测度,运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在较低水平时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在较高水平时对能源利用效率的... 基于2007—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绿色金融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测度,运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在较低水平时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在较高水平时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调节机制表明,绿色金融通过资本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等中介变量影响能源利用效率。鉴于此,要加快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绿色金融整体发展水平,科学规范行业管理,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能源利用效率 SBM-ML指数 面板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的基本路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保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0-231,共2页
生态产品是指生态系统为经济活动和其他人类活动提供且被使用的货物和服务贡献,可分为物质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产品。生态产品不仅具有生态功能,还蕴含着经济价值。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质上就是将绿水青山中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合... 生态产品是指生态系统为经济活动和其他人类活动提供且被使用的货物和服务贡献,可分为物质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产品。生态产品不仅具有生态功能,还蕴含着经济价值。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质上就是将绿水青山中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合理高效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是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关键前提,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是从制度上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 产业生态化 中国式现代化 转化路径 生态产业化 基本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 绿水青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艺与种业专业的课程思政创新与实践——以“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万庆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8-I0009,共2页
在当前全球农业面临的众多挑战如食品安全、生态保护以及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农艺与种业专业的课程思政创新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创新不仅关乎技术和知识的传授,更关涉到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农业需求融入教育体系,培养具... 在当前全球农业面临的众多挑战如食品安全、生态保护以及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农艺与种业专业的课程思政创新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创新不仅关乎技术和知识的传授,更关涉到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农业需求融入教育体系,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农业人才。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与国家战略对农业现代化的高度重视,农艺与种业教育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要求教育者们不仅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还需要在教学中深入实施思政教育,确保学生能在促进国家食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介绍教学改革创新的背景,接着阐述了课程思政融入农艺与种业专业的创新价值,最后提出了农艺与种业专业课程思政的创新路径,旨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创新与实践 思政教育 教学改革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新路径 国家食品安全 专业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探析
9
作者 杨云峰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8期179-181,共3页
城乡融合的核心在于通过政策引导、经济激励和社会支持形成城乡互动、相互支持的发展新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可以将其发展的动能和现代化成果向乡村地区扩散,帮助乡村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社会现代化。乡村地区的独特资源和环境优势可... 城乡融合的核心在于通过政策引导、经济激励和社会支持形成城乡互动、相互支持的发展新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可以将其发展的动能和现代化成果向乡村地区扩散,帮助乡村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社会现代化。乡村地区的独特资源和环境优势可以反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通过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人才振兴五个方面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期望能够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激励 全面振兴 产业升级 产业振兴 城乡互动 发展新模式 城乡融合 反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绩效助推乡村振兴进程的实证研究——基于2016-2018年全国抽样村庄的跟踪调查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郭金玲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7-44,共8页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本文从农村公路网、水利网和电力网三个侧面衡量2017-2018年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绩效。总体而言,农村公路网建设数量缓慢但持续增长,公路“户户通”建设有待加强。近六成村庄没有通...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本文从农村公路网、水利网和电力网三个侧面衡量2017-2018年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绩效。总体而言,农村公路网建设数量缓慢但持续增长,公路“户户通”建设有待加强。近六成村庄没有通公交,公交网建设水平亟待提高。村庄基本实现电网全覆盖,但拥有电站的村庄不足两成。八成村庄已通自来水,自来水为主要用水来源的农户近六成,拥有水库的村庄不足四成。调查结果还表明,近七成农民认可近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有近四成的农户对自来水质量评价不高。因此,要统筹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围绕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目标,对于农村既有基础设施加以维护,整合扶贫资金,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机制,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加速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乡村振兴 公路网 水利网 电力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瑜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6-138,共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维护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主体思想意识淡薄、配套制度不健全以及执法监督工作力度不够,导致农...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维护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主体思想意识淡薄、配套制度不健全以及执法监督工作力度不够,导致农村质量安全监督存在诸多困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通过宣传来提升农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生产制度、产地准出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监测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46-48,共3页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能强化课程育人效果,促进课程的科学发展,并推动高校思政课体系的完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综合素养的缺失、部分高校对课程的不重视、课程内容的不稳定及...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能强化课程育人效果,促进课程的科学发展,并推动高校思政课体系的完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综合素养的缺失、部分高校对课程的不重视、课程内容的不稳定及评价体系的不科学等影响了该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为此,高校教师应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引领规范化建设。同时,高校和教师还应正确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地位和作用,运用信息技术规范课程的内容和评价体系,为该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奠定基础、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信息技术 “形势与政策”课 规范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产品流通效率及其提升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俊敏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6-118,共3页
农产品"结构性卖难"问题凸出、零售终端"买难"现象严重,是农产品流通效率不高的重要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必须尽快完善流通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并不断提升流通主... 农产品"结构性卖难"问题凸出、零售终端"买难"现象严重,是农产品流通效率不高的重要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必须尽快完善流通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并不断提升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和流通体系信息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 流通效率 流通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瑜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9-41,共3页
社会结构的变革、不同主体利益的分化给农村社会带来诸多问题,给农村社会管理提供巨大挑战。作为现行农村社会管理模式,"乡政村治"模式弊端凸显,致使农村出现了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资源整合乏力、文化认同低下、群众参与不足... 社会结构的变革、不同主体利益的分化给农村社会带来诸多问题,给农村社会管理提供巨大挑战。作为现行农村社会管理模式,"乡政村治"模式弊端凸显,致使农村出现了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资源整合乏力、文化认同低下、群众参与不足等多种问题.为此,必须从管理主体、管理手段、管理制度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推动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管理 “乡政村治”模式 管理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宅基地复垦券制度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0-83,共4页
河南省为解决精准脱贫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利用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创新性地建立了宅基地复垦券制度,在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和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宅基地复垦券制度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科学的宅基地退出... 河南省为解决精准脱贫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利用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创新性地建立了宅基地复垦券制度,在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和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宅基地复垦券制度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科学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加强宅基地复垦项目的监管,合理宅基地复垦券的溢价分配,健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复垦券 退出 复耕 使用 交易 利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农村宅基地管理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政策建议 被引量:5
16
作者 常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8-80,共3页
随着改革深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呼之欲出。构建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必须深刻学习十九大精神,保证新制度符合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将保障农民权益作为新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农村宅基地管理... 随着改革深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呼之欲出。构建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必须深刻学习十九大精神,保证新制度符合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将保障农民权益作为新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亟待补齐配套法律法规严重缺失的制度短板,使之有法可依,进而有法必依。构建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需充分实现宅基地的财产属性,不可忽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构建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还要完善、健全对政府行为的监察和追,防止"清单"成为"空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权力清单制度 乡村振兴战略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先进村镇乡村治理“三治融合”的实践与借鉴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丽敏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32,共3页
河南省先进村镇乡村'三治融合'治理经验为实现乡村善治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意义。依法自治,把村民自治严格纳入法治框架。强化法治,突出乡村治理的法治思维和制度性供给。弘扬德治,与自治、法治形成刚柔并进的治理格局。从河南省... 河南省先进村镇乡村'三治融合'治理经验为实现乡村善治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意义。依法自治,把村民自治严格纳入法治框架。强化法治,突出乡村治理的法治思维和制度性供给。弘扬德治,与自治、法治形成刚柔并进的治理格局。从河南省先进村镇乡村'三治融合'经验可以得出,党建引领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政治保障,乡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物质保障,'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思想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三治融合” 有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家菖 魏杉汀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27,共4页
农业产业化开辟出一条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道路,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深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向集约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式的转变。本文通过总结农业产业经营中龙头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农业产业化开辟出一条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道路,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深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向集约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式的转变。本文通过总结农业产业经营中龙头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介绍分析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化经营和集群集聚,建立企业与农户间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等措施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农户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乡村治理“体系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敖翔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50,共3页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性跨越的新时期,乡村治理体系化的目标就是形成党建引领下的三治融合、协商民主、治理效能等的结构统一体,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强健的治...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性跨越的新时期,乡村治理体系化的目标就是形成党建引领下的三治融合、协商民主、治理效能等的结构统一体,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强健的治理体系化之“体”来引领多元的乡村社会生活之“系”的过程,就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化的过程。体系化成为新时期乡村治理的新方向新要求,既是新时期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也打通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乡村治理体系化 体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社会衍生数据确权的法理证成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大治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4-50,共7页
衍生数据是网络信息承载主体运用算法等技术手段对原始数据进行深度加工的数据产品形式。衍生数据的出现催生了数据资源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信息技术从数字赋能到数字赋权的基础。衍生数据权的确认以数据开放、数据安全以... 衍生数据是网络信息承载主体运用算法等技术手段对原始数据进行深度加工的数据产品形式。衍生数据的出现催生了数据资源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信息技术从数字赋能到数字赋权的基础。衍生数据权的确认以数据开放、数据安全以及数据增值为切入点,遵循了数字化信息资源输入、输出和反馈的流程,构成了衍生数据权利化认定的重要表征。衍生数据具有一定的财产属性,其权利客体的分类标准体现在主体、内容、价值、产生方式等方面。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衍生数据具有数字化治理的客观性和可用性,应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来明确其产生、使用与共享,以拓展衍生数据权利保护的制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数据 数据产品 财产价值 权利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