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校教学院(系)领导班子的团队管理
1
作者 娄季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72,共2页
文章指出了高校教学院(系)领导班子团队管理中的决策者、参与决策者及执行决策者角色的不同,同时也指出了其在民主决策中责任的不同,并提出了领导班子团队管理的核心是角色责任制。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教学院(系) 团队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流通业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来自工业机器人应用的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元晖 汤凯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9-172,共4页
本文通过构建流通业韧性评价指标和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2年31个省域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索了人工智能对流通业韧性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对流通业韧性水... 本文通过构建流通业韧性评价指标和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2年31个省域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索了人工智能对流通业韧性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对流通业韧性水平增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同时,人工智能对流通业韧性水平的促进作用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从作用机制分析来看,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和合理化)在人工智能对流通业韧性水平的影响中发挥正向中介效应。最后,本文从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推广、促进区域间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流通业韧性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根理论研究法与管理学研究 被引量:129
3
作者 张敬伟 马东俊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09年第2期115-117,共3页
近几年,扎根理论研究法在国内外管理学研究中逐步兴起,运用这一方法有助于开发出扎根于中国情境的管理学理论。文章在简介扎根理论研究法的渊源、发展的基础上,就其基本思路、思维逻辑和根本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特别对扎根理论研究法... 近几年,扎根理论研究法在国内外管理学研究中逐步兴起,运用这一方法有助于开发出扎根于中国情境的管理学理论。文章在简介扎根理论研究法的渊源、发展的基础上,就其基本思路、思维逻辑和根本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特别对扎根理论研究法与量化实证研究在思维逻辑及在管理研究中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推动这一质化研究方法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管理学 管理学研究 研究方法 质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色扮演法在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朱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8-160,共3页
角色扮演法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模式,在实务类课程中应用广泛。通过介绍角色扮演法在物业管理实务课程中的重要性和适用性,分析了基于角色扮演法的物业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开展,并以新乡学院物业管理专业2013级学生的实际教... 角色扮演法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模式,在实务类课程中应用广泛。通过介绍角色扮演法在物业管理实务课程中的重要性和适用性,分析了基于角色扮演法的物业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开展,并以新乡学院物业管理专业2013级学生的实际教学为例,指出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和注意事项,为实务类课程的情境化、职业化教学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法 物业管理 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两委”干部基本薪酬设计——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娄季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7,共9页
农村"两委"干部基本薪酬是其总报酬的一部分,是确定其绩效薪酬与福利的基础,是他们稳定收入的来源,在报酬激励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农村"两委"干部薪酬激励存在外部竞争性不足、内部公平性缺失、绩效薪酬激... 农村"两委"干部基本薪酬是其总报酬的一部分,是确定其绩效薪酬与福利的基础,是他们稳定收入的来源,在报酬激励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农村"两委"干部薪酬激励存在外部竞争性不足、内部公平性缺失、绩效薪酬激励性不强等问题。基于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亚当斯公平理论,运用河南省新乡市3个县市8个乡镇24个行政村实地调研数据,构建两级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并通过模型对基本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进行设计,提出农村"两委"干部的基本薪酬应该为其总薪酬的70%,基本薪酬按照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副职与村委员设置3个薪级,每个薪级设置3个薪档的基本薪酬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两委”干部 薪酬设计 按劳分配 公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之变化与关键节点衔接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夏萍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97,共3页
文章分析了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六大变化及关键节点的衔接问题。指出会计信息化必然催生会计档案的信息化,同时随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有关会计档案的定义、范围、获取、传递、保管等的相应改变,相关的法律、... 文章分析了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六大变化及关键节点的衔接问题。指出会计信息化必然催生会计档案的信息化,同时随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有关会计档案的定义、范围、获取、传递、保管等的相应改变,相关的法律、法规均需适当调整、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会计档案信息化 电子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信息源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王孟琪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52,共4页
近年来,数字金融逐渐渗透到我国家庭消费的方方面面。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减弱家庭消费过度敏感性;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发展通过降低收... 近年来,数字金融逐渐渗透到我国家庭消费的方方面面。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减弱家庭消费过度敏感性;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发展通过降低收入不确定性和减少流动性约束,从而减弱家庭消费过度敏感性;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减弱效果存在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家庭消费 过度敏感性 收入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机遇和挑战
8
作者 张帅 《村委主任》 2025年第2期166-168,共3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创业环境优化以及个人发展空间拓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宝贵机遇。然而,乡村基础设施滞后、传统观念束缚及职业发展适配难题等挑战也不容忽视。通过强化乡村基建与公...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创业环境优化以及个人发展空间拓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宝贵机遇。然而,乡村基础设施滞后、传统观念束缚及职业发展适配难题等挑战也不容忽视。通过强化乡村基建与公共服务、重塑就业观念并保障权益、推动职业适配与能力提升等,能够吸引更多大学生返乡就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返乡就业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1
9
作者 布雪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111,共3页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农村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加强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开发,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平稳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当前,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开发过程中,存在人才引进困难、人才管理...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农村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加强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开发,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平稳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当前,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开发过程中,存在人才引进困难、人才管理不科学及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文章从引入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展开分析,旨在为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管理 人才资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园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及经验借鉴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路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6,共4页
进入新世纪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受到关注,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能够凭借技术层面、资金层面、政策层面优势,对农业发展形成示范作用。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能够转变过往农业发展理念,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展现市场化运营效用... 进入新世纪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受到关注,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能够凭借技术层面、资金层面、政策层面优势,对农业发展形成示范作用。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能够转变过往农业发展理念,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展现市场化运营效用,使得城乡资源得到有效统筹,为乡村振兴打牢基础。本文对当前现代农业园区如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以分析,归纳现代农业园区在长时间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合其他地区成熟经验,形成具有可实施性改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园区 农村经济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型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11
作者 刘洋 陈玮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37-140,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高粱型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600只22日龄初重相近[(823.47±36.52)g]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根据《产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GB/T5916-2020》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分别用33.33%、66.67... 文章旨在研究高粱型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600只22日龄初重相近[(823.47±36.52)g]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根据《产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GB/T5916-2020》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分别用33.33%、66.67%、100.00%高粱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玉米,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为期21d。结果表明,(1)随着高粱替代水平的提高,肉鸡平均日增重先上升后下降,料重比先下降后上升。其中,33.33%高粱组肉鸡生长性能指标最佳,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00%高粱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9.31%(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8.79%(P<0.05)。(2)33.33%高粱组肉品质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66.67%高粱组、100.00%高粱组红度a^(*)、黄度b^(*)显著降低(P<0.05),滴水损失24h、失水率显著升高(P<0.05)。(3)从重复组维度进行计算,与对照组相比,33.33%高粱组毛利润提高了9.61元(P>0.05),66.67%高粱组、100.00%高粱组毛利润分别降低了53.27元(P>0.05)、110.89元(P<0.05)。由此可见,高粱对玉米的低替代水平(33.33%),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无负面影响,且提高了经济效益。高粱的中高替代水平(66.67%、100.00%)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经济效益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肉鸡饲料中高粱对玉米的适宜替代水平为3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型日粮 肉鸡 生长性能 肉品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可供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驱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孟琪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3-56,共4页
数字可供性是技术层面影响消费者直播购物决策的因素之一。本文基于SOR理论,研究数字可供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驱动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直播购物情境下,数字可供性(物理可供性、信息可供性和交互可供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存在显... 数字可供性是技术层面影响消费者直播购物决策的因素之一。本文基于SOR理论,研究数字可供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驱动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直播购物情境下,数字可供性(物理可供性、信息可供性和交互可供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沉浸体验在数字可供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权力感可有效增强数字可供性对沉浸体验的正向影响。据此,文章建议深度挖掘数字技术的商业赋能价值、充分关注消费者的权利感知、不断增强消费者的沉浸体验,以促进直播购物模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购物 数字可供性 消费者购买决策 驱动效应 SO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战略定位与非财务信息披露——基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自愿披露的经验证据
13
作者 崔九九 周笑朵 +1 位作者 漫彦兵 谢海洋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128,F0003,共7页
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公司战略定位对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自愿性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定位越激进,越有可能自愿披露CSR报告,并且披露的CSR报告质量也越高。机制分析表明,融资需求是公司战略定位影响CS... 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公司战略定位对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自愿性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定位越激进,越有可能自愿披露CSR报告,并且披露的CSR报告质量也越高。机制分析表明,融资需求是公司战略定位影响CSR信息披露的内在机制;横截面分析发现,当公司的媒体关注度越高以及所在地区市场化水平越高时,公司战略定位与CSR信息披露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显著。以上研究结论对改善我国企业的CSR表现、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战略 社会责任报告 融资需求 开拓市场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梦寒 黄雪晴 《村委主任》 2024年第5期173-175,共3页
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不仅关乎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不仅关乎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具体对策,以期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网络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中国277个地级市的空间计量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罗能生 田梦迪 +2 位作者 杨钧 李建明 王玉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0,共10页
高铁开通产生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综合研究高铁对这两种效应即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2006—2016年中国277个地级市数据,将社会网络分析(SNA)和空间杜宾模型(SDM)相结合,检验我国高铁网络发... 高铁开通产生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综合研究高铁对这两种效应即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2006—2016年中国277个地级市数据,将社会网络分析(SNA)和空间杜宾模型(SDM)相结合,检验我国高铁网络发展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在全国范围内,高铁网络度数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和中间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的优化对城市生态效率产生显著正向效应,但是受城市异质性作用产生的影响效应具有明显差异性,具体表现为高铁网络中心度优化对中心区域产生正效应,对非中心区域产生负效应,即高铁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生态效率不平衡、不协调发展的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结果进行机制检验,发现城市服务业集聚在高铁网络提高城市生态效率中具有中介作用。与此同时,采用人口地理矩阵和投入导向规模报酬不变的超效率DEA模型重新测算的城市生态效率分别对上述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旧保持不变。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各级政府仍应大力发展高铁建设,推动高铁网络不断优化,带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的提升,但是在进行高铁线路规划时,要注意中心城市虹吸效应带来的区域不平衡以及对欠发达地区的负面影响,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补救和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城市生态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环境规制与制造业空间集聚 被引量:8
16
作者 仲伟周 吴穹 +1 位作者 张跃胜 崔敏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103,共6页
在"互联网+"深度融合和刚性环境规制约束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章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引入经典生产函数,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区位商指数模型,从理论分析和... 在"互联网+"深度融合和刚性环境规制约束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章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引入经典生产函数,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区位商指数模型,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研究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与信息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环境规制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且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基于此,提出通过不断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优化制造业聚集格局,并对制造业过度集聚的地区施行环境规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空间集聚 信息化 环境规制 区位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杨钧 罗能生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5-172,共8页
基于技术外溢、要素集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的理论机制模型,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农村第一、二产业占比的影响路径是倒U型的,而其对农村第三产业占比和... 基于技术外溢、要素集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的理论机制模型,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农村第一、二产业占比的影响路径是倒U型的,而其对农村第三产业占比和农村产业结构偏离的影响路径是U型的,且这些影响路径在不同经济区域呈现了一定的差异性。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路径呈现了阶段性,且经济发展城镇化、居民生活城镇化、公共服务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资源环境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产业结构 剩余劳动力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认知与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丹 王征兵 +1 位作者 娄季春 吴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97,共10页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利用青海省牧区455牧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牧户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认知对政策评价影响。研究表明:(1)政策内容认知显著正向影响政策评价。当政策内容认知提高1个单位,政策生计效果评价提高0.211个单位,政...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利用青海省牧区455牧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牧户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认知对政策评价影响。研究表明:(1)政策内容认知显著正向影响政策评价。当政策内容认知提高1个单位,政策生计效果评价提高0.211个单位,政策生态效果评价提高0.175个单位。(2)政策执行认知显著正向影响政策评价。当政策执行认知提升1个单位,政策生态效果评价提升0.283个单位,政策生计效果评价提升0.18个单位。因此,应加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宣传,规范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执行程序,提升政策执行中的公平性与透明性,以此调动牧户参与草原生态补偿项目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 政策认知 政策评价 SE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融合的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14
19
作者 周斌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农业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础,通过与其它产业以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及前后联动等横向融合和纵向融合方式,使得农业除了传统农业所具备的特征功能以外,还具有加工及服务等功能。农业融合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及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手段,对... 农业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础,通过与其它产业以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及前后联动等横向融合和纵向融合方式,使得农业除了传统农业所具备的特征功能以外,还具有加工及服务等功能。农业融合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及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手段,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虽然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城乡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宏观管理体制和政策实施障碍等问题的存在,我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较慢,需要从微观、中观及宏观角度逐一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发展 产业融合 城乡资源 农业融合 农村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对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莉 崔建勋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7-60,75,共5页
高速铁路的开通扩大了旅游客源市场,引发同城效应,进而改变了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格局。运用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旅游规划学等相关理论分析高速铁路开通对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影响,从旅游业空间流动视角审视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 高速铁路的开通扩大了旅游客源市场,引发同城效应,进而改变了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格局。运用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旅游规划学等相关理论分析高速铁路开通对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影响,从旅游业空间流动视角审视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河南省应在旅游交通、旅游景区、旅行社、住宿业、旅游餐饮等方面加强规划管理,提升旅游产业以适应高速铁路游客的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旅游交通 旅游景区 住宿业 旅游餐饮 旅行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