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新乡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晖 宋亚迪 +2 位作者 庄静静 楚莉莉 夏舒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2期168-170,共3页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的根本举措和保证。该文以新乡学院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为例,探讨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途径,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达到课程的育人目的。
关键词 新农科 园林设计初步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新乡学院《园林规划设计》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晖 周君丽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8期196-198,共3页
以新乡学院园林专业核心课程《园林规划设计》为例,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3个方面探索教学改革,以期为地方应用型高等学校园林本科专业设计类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为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更强有力的设计类人才支撑。
关键词 新农科 园林规划设计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学院植物资源研究
3
作者 段艳红 冯明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2期38-40,共3页
对新乡学院植物资源进行了为期1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校园内园林植物有141种,隶属于57科74属,包括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其中乔木树种最多,草本植物次之,藤本植物最少。
关键词 新乡学院 植物资源 园林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与披碱草混合青贮对体外瘤胃发酵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羽晨 蔺芳 张妮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49,共6页
为探究不同比例的紫花苜蓿和披碱草的混合青贮效应对人工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以紫花苜蓿单独青贮为对照,采用体外瘤胃发酵法对紫花苜蓿和披碱草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混合青贮,分析6~24 h内青贮的体外产气量(GP)、甲烷产量(CH_(4))、氨态... 为探究不同比例的紫花苜蓿和披碱草的混合青贮效应对人工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以紫花苜蓿单独青贮为对照,采用体外瘤胃发酵法对紫花苜蓿和披碱草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混合青贮,分析6~24 h内青贮的体外产气量(GP)、甲烷产量(CH_(4))、氨态氮(NH_(3)-N)、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pH、挥发性脂肪酸(TVFA)等体外消化参数,并通过计算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对各试验组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GP、CH_(4)、NH_(3)-N、IVDMD均随发酵时间而升高,pH在6.24~6.77之间且差异不显著(P>0.05)。混贮组的GP、CH_(4)、IVDMD、乙酸(AA)、TVFA和乙酸/丙酸(AA/PA)值在各时间段内均呈现A_(2)组>A_(3)组>A_(4)组的趋势,且显著高于A_(1)组(P<0.05);NH_(3)-N浓度随发酵时间呈A_(4)组>A_(3)组>A_(2)组的趋势且显著高于A_(1)组(P<0.05)。紫花苜蓿单贮(A_(1)组)时AA/PA<3,瘤胃内发酵类型属于丙酸发酵,随着混贮中披碱草含量的增加,AA/PA值在各时间段内显著增加(P<0.05),其中A_(2)组在6 h~24 h内AA/PA>3,瘤胃中发酵类型由丙酸发酵转变为乙酸发酵。根据瘤胃发酵的各项指标和多项指标综合指数后A_(2)组最高,30%紫花苜蓿+70%披碱草混合青贮的体外消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披碱草 混合青贮 体外瘤胃发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阿卡斑病毒NSs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4
5
作者 蔡畅 陈赫威 +9 位作者 宋瑞鹏 覃绍敏 刘金凤 秦树英 孙倩 陈童锦悦 欧长波 刘兴友 马玲 吴健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5-2026,共12页
【目的】对新型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NS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而制备抗多克隆抗体,为新型AKAV检测及功能研究提供必要材料。【方法】使用蛋白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网站,对新型AKAV NSs蛋白进行系统... 【目的】对新型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NS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而制备抗多克隆抗体,为新型AKAV检测及功能研究提供必要材料。【方法】使用蛋白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网站,对新型AKAV NSs蛋白进行系统分析。克隆NSs全长基因,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NSs重组蛋白,优化蛋白诱导条件并分析重组蛋白的可溶性;收获破碎菌体,经8 mol/L尿素变性、Ni 2+-NTA亲和层析纯化、透析及浓缩后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ting鉴定;将纯化的重组NSs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应用间接ELISA、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测定多克隆抗体效价及特异反应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Ss蛋白由9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等电点为12.10,属于碱性蛋白,不稳定指数约为79.04,平均亲水性为指数为―0.059,为不稳定的亲水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属于非分泌蛋白。试验成功构建了NSs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ET-32a-NSs,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显示,成功表达重组NSs蛋白,分子质量为29.3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一致;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16384000,Western blotting和IFA结果表明所制备抗体能够与NSs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试验成功获得纯化的新型AKAV NSs蛋白,该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制备获得效价高、特异性好的多克隆抗体,为后续新型AKAV疫苗开发、检测及NSs蛋白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阿卡斑病毒(AKAV) NSs蛋白 生物信息学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城市行道树种类组成及碳储量空间分布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振华 王可星 高畅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1期48-52,共5页
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探明城市行道树的种类组成及碳储量空间分布,可为园林绿化部门实现精准化、智慧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管理参考。本研究在河南省项城市实地调查了市区全部60条道路上行道树的种类、数量及胸径、树高等特征,基于生... 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探明城市行道树的种类组成及碳储量空间分布,可为园林绿化部门实现精准化、智慧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管理参考。本研究在河南省项城市实地调查了市区全部60条道路上行道树的种类、数量及胸径、树高等特征,基于生物量模型法计算了行道树生物量及碳储量,分析了其在不同区域、道路类型及绿带位置上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项城市市区行道树总量为7.55万棵,共29科50属57种,应用量最大的是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法桐(Platanus orientalis)、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等;行道树总碳储量达2686.14 t,其中贡献最大的是法桐、大叶女贞和垂柳(Salix babylonica);行道树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新城区(43.89%)>产业集聚区(29.34%)>老城区(26.77%),主干道(60.70%)>支路(20.03%)>次干道(19.27%),人行道绿带(75.35%)>两侧分车绿带(17.50%)>中间分车绿带(7.15%);整体上,项城市行道树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为城市西部高于东部,周边高于中心,主干道高于支路和次干道,并主要集中在人行道绿带上。项城市产业集聚区和老城区道路绿化树木数量少、胸径小,因而其碳储量低,通过增加胸径较大的树木或加强养护工作,以提高项城市城区绿化总体质量和均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城市 行道树 种类组成 碳储量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耐旱性玉米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1
7
作者 蒿宝珍 马静丽 +7 位作者 董嘉强 王春艳 敖彦文 王小洁 王书丽 孙莉萍 赵红艳 姜丽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36,I0002,共9页
以耐旱性具有显著差异的2个玉米品种郑单958(耐旱性强)和驻玉309(耐旱性弱)为材料开展旱池控水试验,研究了正常灌溉(W1)和干旱胁迫(W2)对14叶展、吐丝期和乳熟期叶片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W1处理下,叶片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 以耐旱性具有显著差异的2个玉米品种郑单958(耐旱性强)和驻玉309(耐旱性弱)为材料开展旱池控水试验,研究了正常灌溉(W1)和干旱胁迫(W2)对14叶展、吐丝期和乳熟期叶片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W1处理下,叶片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量子产量(ΦPSII)和叶绿素含量(SPAD)的品种间差异较小.W2处理下郑单958有较高的P_(n),G_(s)和SPAD,分别比驻玉309高约10%、14%和5%,F_(v)/F_(m)的品种间显著差异仅出现在吐丝期,表现为郑单958高于驻玉309,而各生育期ΦPSII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与W1相比,W2处理产量与叶片各生理性状的相关性更强,W1和W2处理下,产量与各指标平均值均呈正相关关系,且与ΦPSII的相关性最强.综上所述,与驻玉309相比,郑单958叶片光合生理性状在干旱胁迫下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这可能是郑单958耐旱性强的主要生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胁迫 耐旱性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饲料及其在生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鹏 苏为为 +6 位作者 王利平 肖研博 吕珂 王绍怡 岳锋 郭东光 刘兴友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19-122,共4页
随着饲料“禁抗”政策的实施,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菌发酵饲料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广泛应用于生猪养殖中。发酵饲料可提高饲料利用率,维持猪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本文综述了发酵饲料的类型及加工工艺,在生猪养殖上的明显优势和广... 随着饲料“禁抗”政策的实施,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菌发酵饲料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广泛应用于生猪养殖中。发酵饲料可提高饲料利用率,维持猪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本文综述了发酵饲料的类型及加工工艺,在生猪养殖上的明显优势和广泛应用,以及对养殖环境的影响,并对发酵饲料未来应用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生产 益生菌 发酵饲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郭东光 陈明艳 +7 位作者 李文明 王丰 郭赞莹 孙国鹏 李鹏 岳锋 朱艳平 王选年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缺乏开放阅读框架,且长度大于200 nt不编码蛋白质的转录本,其绝对数量大、种类多,在表达模式上具有明显的细胞特异性。lncRNA通过碱基配对与DNA或RNA,或通过RNA高级结构与蛋白质结合,发挥...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缺乏开放阅读框架,且长度大于200 nt不编码蛋白质的转录本,其绝对数量大、种类多,在表达模式上具有明显的细胞特异性。lncRNA通过碱基配对与DNA或RNA,或通过RNA高级结构与蛋白质结合,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分子调控网络。结合近年来对lncRNA的研究发现,在阐述lncRNA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lncRNA在动物生产性能及动物生长发育方面的相关研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lncRNA的生物学调节功能提供参考,为lncRNA在畜牧业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调节机制 RNA编辑 RNA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帕特罗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东光 陈明艳 +14 位作者 冯春花 王丰 卞爽丽 李文明 王凯露 吕薇薇 郑文珺 陈子怡 孙国鹏 李雪华 田金河 李鹏 朱艳平 岳锋 王选年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2,共7页
为制备齐帕特罗(ZIL)完全抗原,获得抗ZIL多克隆抗体(pAb),将ZIL与4-溴丁酸乙酯反应后,采用EDC/NHS方法使ZIL-丁酸盐中间体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进行偶联,分别用紫外全波长扫描(UV)、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 为制备齐帕特罗(ZIL)完全抗原,获得抗ZIL多克隆抗体(pAb),将ZIL与4-溴丁酸乙酯反应后,采用EDC/NHS方法使ZIL-丁酸盐中间体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进行偶联,分别用紫外全波长扫描(UV)、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后,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ZIL多抗血清,并对抗体效价、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特异性进行鉴定。HPLC-MS检测结果显示,改造后的主产物分子质量为348.21 u,约占整个反应体系产物的92.23%,与ZIL-丁酸盐分子质量完全相符;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BSA/OVA在电泳中的迁移速率明显大于偶联产物;UV结果显示,相比载体蛋白,偶联产物ZIL-BSA/OVA的特征吸收峰均发生了明显变化;ELISA效价检测结果表明,ZIL多抗血清效价在1∶6400以上,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测得IC_(50)分别为0.38 ng/mL和1.13 ng/mL,并且与沙丁胺醇(SAL)、特布他林(TBL)、溴布特罗(BRO)、西马特罗(CIM)、克仑特罗(CLB)、盐酸多巴胺(DH)、莱克多巴胺(RAC)、达氟沙星(DAN)、泰乐菌素(TYL)均不存在任何交叉反应。成功制备了ZIL完全抗原ZIL-BSA/OVA,获得了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抗ZIL pAb,为后续建立ZIL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帕特罗 新型瘦肉精 半抗原 完全抗原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小穗粒数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鑫 张德华 +2 位作者 赵吉顺 孙海丽 李小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98-1110,共13页
为发掘小麦小穗粒数相关基因位点,以384个重要小麦品种(系)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利用3个环境获得的表型和55K SNP芯片分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142个SNP和小穗粒数显著关联,解释的表型变异范围为3.27%~6.09%。有8个SNP... 为发掘小麦小穗粒数相关基因位点,以384个重要小麦品种(系)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利用3个环境获得的表型和55K SNP芯片分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142个SNP和小穗粒数显著关联,解释的表型变异范围为3.27%~6.09%。有8个SNP在2或3个环境下与小穗粒数显著关联,其中AX-109986855、AX-109875224和AX-109843323位于2D染色体523.12~526.25 Mb区段,AX-111054388和AX-110671159在2B染色体上物理距离仅0.62 Mb。这8个SNP位点中,每个SNP的2个等位变异在3个环境的小穗粒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例如,2D染色体上AX-109843323位点G/G等位变异在3个环境的平均小穗粒数分别比C/C等位变异增加0.32、0.37和0.39粒。8个SNP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在供试材料的分布比例为5.20%~76.80%,其中7个优异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低于45.00%。进一步分析小穗粒数优异等位变异对穗粒数的影响,发现8个SNP位点具有优异等位变异的材料穗粒数(48.45~53.61粒)明显高于具有非优异等位变异材料的穗粒数(45.04~47.37粒),而且材料聚合的优异等位变异数与其小穗粒数和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94,P<0.0002),表明这些小穗粒数相关位点可用于小麦穗粒数的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小穗粒数 穗粒数 SNP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生理特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晖 周慧 +1 位作者 庄静静 王晓冰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27,共8页
研究Cd胁迫[0(Cd0)、5(Cd5)、10(Cd10)、20(Cd20)mg/kg Cd]下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CK)、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i)、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m)、Ri和Fm 1∶1混合接种(RF)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AMF-小... 研究Cd胁迫[0(Cd0)、5(Cd5)、10(Cd10)、20(Cd20)mg/kg Cd]下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CK)、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i)、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m)、Ri和Fm 1∶1混合接种(RF)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AMF-小麦共生体系对Cd胁迫的响应,为农田Cd污染钝化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接种AMF,小麦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及根际土壤酶活性均随着土壤中Cd含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小麦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着土壤中Cd含量的增加而增加。Cd胁迫下3个接种AMF处理均可有效提高小麦光合生理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且在Cd含量较高时作用更明显。其中,RF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改善效果最好,但不同AMF处理对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改善效果差异不显著。Cd20条件下,接种AMF后小麦比叶重、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Pn分别比CK最高增加14.56%、13.79%、13.68%、16.92%,CAT、SOD、POD活性分别最高增加33.69%、24.54%、14.99%,土壤蔗糖酶(SC)、CAT、脲酶(UE)、脱氢酶(DHA)活性分别最高增加190.56%、185.66%、193.44%、190.00%,MDA含量降低14.22%~17.30%。综上,Cd胁迫下接种AMF可有效提高小麦光合生理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总体上以RF处理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小麦 镉胁迫 生理特性 根际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铬胁迫下百日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红霞 李赛楠 +2 位作者 苏文青 李小辉 张家洋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4-69,共6页
为探究铬(Cr)胁迫下添加外源褪黑素(MT)对百日草(Zinnia elegan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的缓解效应,采用不同浓度(0、50、100、200、400、600μmol/L)MT处理100μmol/L Cr胁迫下的百日草种子和幼苗,统计种子萌发状况,并测定幼苗相关生理生... 为探究铬(Cr)胁迫下添加外源褪黑素(MT)对百日草(Zinnia elegan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的缓解效应,采用不同浓度(0、50、100、200、400、600μmol/L)MT处理100μmol/L Cr胁迫下的百日草种子和幼苗,统计种子萌发状况,并测定幼苗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Cr浓度为100μmol/L时对百日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造成严重伤害;施加外源MT可以提高Cr胁迫下百日草种子的发芽指标,增加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当MT浓度为100μmol/L时,缓解Cr胁迫效果最佳,与单一Cr胁迫处理相比,百日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升高27.42%、37.35%、46.39%和82.63%,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49.53%、54.14%、62.91%、136.50%和79.71%,MDA含量降低49.49%,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43.89%、119.95%和65.49%。可见,Cr胁迫下增施外源MT可促进百日草种子萌发,缓解Cr胁迫对幼苗细胞膜系统的损伤,提高渗透调节能力,增强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提高百日草对Cr胁迫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草 褪黑素 铬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PCR-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利平 金前跃 +3 位作者 刘兴友 王选年 谭东鹤 李鹏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71,共8页
猪瘟(classicalswinefever,CSF)是危害猪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具有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等特性,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CR-ELISA检测方法是在PCR和ELISA基础上创新的一种新技术,其灵敏性和准确性都高于单纯的PCR检测和E... 猪瘟(classicalswinefever,CSF)是危害猪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具有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等特性,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CR-ELISA检测方法是在PCR和ELISA基础上创新的一种新技术,其灵敏性和准确性都高于单纯的PCR检测和ELISA检测。根据GenBank中猪瘟石门株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在5'端标记生物素和地高辛,经过PCR扩增后,加入到包被有链霉亲和素的ELISA反应板上,然后通过DIG-HRP抗体进行显色反应,建立PCR-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PCR-ELISA最低检测到1.81×10^(4)拷贝/μL,普通PCR最低检测到1.81×10^(6)拷贝/μL,因此PCR-ELISA灵敏性比普通PCR高约100倍;对27份未知样品进行检测,普通PCR检测出阳性样品15份,阳性率为55.5%,PCR-ELISA检出20份阳性样品,阴性7份,阳性率为74%,阳性检出率增加18.5%;用建立的Real-TimePCR进行验证,检测结果与PCR-ELISA一致,两者的符合度为100%;然后用PK15细胞对普通PCR未检测出的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及普通PCR检测,结果显示该5份样品均为阳性。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PCR-ELISA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准确、快速、安全等优势,可应用于CSFV的快速诊断,为CSFV的流行病学监测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PCR-ELISA 荧光定量PCR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IL对肺泡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万方 潘鹏涛 +2 位作者 何金娇 朱艳平 王选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目的研究lncRNA SIL与肺纤维化过程中肺泡上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NA fish研究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肺泡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的过程中lncRNA SIL的表达变化,构建lncRNA SIL真核表达载体,转染A549细胞后,通... 目的研究lncRNA SIL与肺纤维化过程中肺泡上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NA fish研究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肺泡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的过程中lncRNA SIL的表达变化,构建lncRNA SIL真核表达载体,转染A549细胞后,通过RT-PCR、MTT、Western blot、细胞损伤修复以及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过表达lncRNA SIL对细胞A549增殖和迁移的作用以及对相关标志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当使用TGF-β1诱导48 h后,细胞中lncRNA SIL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在A549细胞中过表达lncRNA SIL时,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以及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CNA和Ki67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对细胞标志蛋白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转染lncRNA SIL组,间质细胞标志蛋白α-SMA和Collagen-1表达降低,肺泡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表达升高。结论LncRNA SIL可以通过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达到抑制肺泡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SIL 特发性肺纤维化 迁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矮抗58’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位点解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鑫 张德华 +4 位作者 李小军 李君 侯千禧 吴俊奎 师玉菲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共5页
‘矮抗58’是目前我国黄淮麦区的大面积种植品种,也已成为育种的骨干亲本。本研究利用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1312个分子标记(包括EST-STS、PLUG、EST-SSR和SSR)对‘矮抗58’、其姊妹系‘百农4330’和‘丰收60’及其3个亲本进行检测,发现... ‘矮抗58’是目前我国黄淮麦区的大面积种植品种,也已成为育种的骨干亲本。本研究利用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1312个分子标记(包括EST-STS、PLUG、EST-SSR和SSR)对‘矮抗58’、其姊妹系‘百农4330’和‘丰收60’及其3个亲本进行检测,发现‘矮抗58’在46个位点具有不同于其他2个姊妹系的特异等位变异。进一步以矮抗58/碧蚂4号衍生的F2∶3群体为材料,通过单标记分析发现6个‘矮抗58’特异标记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其中,1D染色体上的CFD61在2个环境下与穗长、可育小穗数和有效穗数相关,7D染色体的GWM111在2个环境下与株高和穗粒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矮抗58 农艺性状 基因位点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紫花苜蓿与高丹草混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郭晖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9-155,共7页
为探究不同比例紫花苜蓿和高丹草混贮饲料的感官、营养和发酵品质的变化,以高丹草、紫花苜蓿单一青贮为对照组,设置3种混合青贮处理(60%高丹草+40%紫花苜蓿混合青贮、50%高丹草+50%紫花苜蓿混合青贮、40%高丹草+60%紫花苜蓿混合青贮),... 为探究不同比例紫花苜蓿和高丹草混贮饲料的感官、营养和发酵品质的变化,以高丹草、紫花苜蓿单一青贮为对照组,设置3种混合青贮处理(60%高丹草+40%紫花苜蓿混合青贮、50%高丹草+50%紫花苜蓿混合青贮、40%高丹草+60%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并对其感官、营养和发酵品质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在3种混贮处理组中,60%高丹草+40%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的感官品质最佳(二级良好);高丹草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后,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介于高丹草单一青贮和紫花苜蓿单一青贮;在3种混贮处理组中,60%高丹草+40%紫花苜蓿处理效果最佳,V-Score评分大于80(等级为良好),Kaiser评分为100(等级为1级)。由此可见,混合青贮不但可有效解决紫花苜蓿草不易青贮和高丹草青贮蛋白质含量低、酸度大的问题,而且营养更加全面、均衡。在混合青贮组中,60%高丹草+40%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高丹草 青贮 营养品质 发酵品质 混贮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披碱草与紫花苜蓿混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羽晨 蔺芳 冯奕开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9-53,共5页
为探讨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发酵质量与混贮料营养价值的差异,对披碱草与紫花苜蓿质量比分别为10∶0(A 10 B 0),6∶4(A 6B 4),5∶5(A 5B 5),4∶6(A 4B 6)和0∶10(A 0B 10)5个处理,青贮4... 为探讨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发酵质量与混贮料营养价值的差异,对披碱草与紫花苜蓿质量比分别为10∶0(A 10 B 0),6∶4(A 6B 4),5∶5(A 5B 5),4∶6(A 4B 6)和0∶10(A 0B 10)5个处理,青贮40 d后进行发酵质量和营养价值分析。结果表明:披碱草单贮pH为4.01,乳酸(LA)、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氨态氮/总氮(AN/TN)和粗蛋白(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无丁酸(BA)产生,V-Score评分为92.38,具有优质的发酵品质;随着紫花苜蓿比例的增加,pH、乙酸(AA)、AN/TN、CP、粗灰分(Ash)含量逐渐升高,LA、WSC、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含量逐渐下降。由此得出,披碱草单贮能得到发酵品质优良的青贮饲料,但营养价值不如混贮。紫花苜蓿与披碱草混合青贮后能有效弥补紫花苜蓿单贮不易成功的难题和披碱草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值低的缺点。综上所述,披碱草与紫花苜蓿以6∶4比例混合青贮综合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 紫花苜蓿 混合青贮 发酵品质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海藻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利平 孙国鹏 +4 位作者 谭东鹤 张艳芳 刘鑫 李昱霖 李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13-116,共4页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海藻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将840只平均体重为(58.01±0.67)g的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2只鸡。对照组和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0、1.5%、2.5%和3.5%海...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海藻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将840只平均体重为(58.01±0.67)g的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2只鸡。对照组和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0、1.5%、2.5%和3.5%海藻,试验共开展42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5%海藻组42 d肉鸡体重显著提高1.39%(P<0.05),但22~42 d采食量及1~42 d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5.19%和4.80%(P<0.05)。3.5%海藻组22~42 d肉鸡料重比较对照组和1.5%海藻组分别显著降低7.2%和5.69%(P<0.05)。对照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高于3.5%海藻组(P<0.05),同时,对照组和1.5%海藻组血清总脂浓度较3.5%海藻组分别显著提高11.86%和7.73%(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10.78%、12.49%和11.89%(P<0.05)。与对照组相比,1.5%~3.5%海藻组42 d肉鸡抗绵羊红细胞抗体滴度分别显著提高20.63%、15.61%和18.52%(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抗体滴度,1~42 d肉鸡日粮中海藻适宜的添加水平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肉鸡 生长性能 抗氧化 免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对外周血单核细胞中PD-1,PD-L1和IL-21转录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艳平 何勇 +7 位作者 刘佳 朗梦圆 岳锋 郭东光 李鹏 孙丽莎 马广飞 王选年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20,共7页
用猪圆环病毒2型(PCV2)体外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CV2的病毒载量;同时,在PCV2感染后12 h、24 h、36 h、48 h、60 h、72h收集细胞,抽提RNA进行反转录,检测PD-1、PD-L1和IL-21的转录水平变化,分析评价PCV2感染对PD-... 用猪圆环病毒2型(PCV2)体外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CV2的病毒载量;同时,在PCV2感染后12 h、24 h、36 h、48 h、60 h、72h收集细胞,抽提RNA进行反转录,检测PD-1、PD-L1和IL-21的转录水平变化,分析评价PCV2感染对PD-1、PD-L1和IL-21的转录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PD-1在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后72 h显著升高,达到峰值;PD-L1在感染后转录水平都显著升高,48 h达到峰值;IL-21在感染后48 h转录水平最低。结果表明,PCV2不仅能够在体外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而且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导致PD-1、PD-L1和IL-21的转录水平显著升高。以上结果表明,PCV2感染导致PD-1、PD-L1和IL-21的转录水平升高,通过激活PD-1/PD-L1通路,从而抑制IL-21的转录水平;相反,IL-21刺激PD-1、PD-L1的转录水平升高。研究结果为探索PCV2的致病机制和控制PCV2的感染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猪外周血单核细胞 PD-1 PD-L1 白细胞介素21 转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