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困境及其纾解
1
作者 臧艳美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23-27,共5页
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其共享机制构建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源利用率理论视角下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能加快推动教育资源数字化,统筹各类资源建设并实现资源全覆盖,促使新时代教育更为现代化、均等化... 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其共享机制构建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源利用率理论视角下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能加快推动教育资源数字化,统筹各类资源建设并实现资源全覆盖,促使新时代教育更为现代化、均等化、优质化。在既往教育资源数字化共享实践过程中,教育资源建设不充分、资源共享度有限、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从资源利用率角度出发,可根据当前存在的发展困境,通过数字化教育资源统筹建设、共建共治、创新推广等途径,持续提升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质量与服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资源共享 数字化教育资源 资源利用率 教育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教育对学生的职责:自我独立与公共关怀 被引量:1
2
作者 牛长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108,共6页
道德教育对学生的职责有两个方面,一是使个体能够具备独立精神,二是培养个体的公共情怀,实现对学生个体人性与社会的双重改造与提升。自我独立精神的发展是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价值定位与重要职责,而公共情怀的发展则是现代道德教育必要... 道德教育对学生的职责有两个方面,一是使个体能够具备独立精神,二是培养个体的公共情怀,实现对学生个体人性与社会的双重改造与提升。自我独立精神的发展是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价值定位与重要职责,而公共情怀的发展则是现代道德教育必要的价值升华,可以说,这两点的结合,才是完善的道德教育。但是,在现代教育场域里,道德教育的这两方面职责的实现却面临困境,自我独立与公共关怀处于严重压制与缺乏状态,这种情况必须加以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学生 独立精神 公共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敏敏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目前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即消除了绝对贫困,进入到乡村振兴的全面建设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新型农民的主力军,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认知观念陈旧、自身办学发展不足等现实困境问题。只... 目前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即消除了绝对贫困,进入到乡村振兴的全面建设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新型农民的主力军,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认知观念陈旧、自身办学发展不足等现实困境问题。只有进一步创建农村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建立教育信息化体系、提升新时代农村职业人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教育帮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战略下职普融通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创新机制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睢瑞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19-24,共6页
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纵深推进,职普融通迎来一系列良好机遇,主要体现为顶层设计持续完善、职教改革持续深化、职普融通模式创新。目前,职普融通发展资金不足、课程建设缺乏细则指引、职普融通机制尚不完善、职普分流加重社会偏见等诸多梗... 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纵深推进,职普融通迎来一系列良好机遇,主要体现为顶层设计持续完善、职教改革持续深化、职普融通模式创新。目前,职普融通发展资金不足、课程建设缺乏细则指引、职普融通机制尚不完善、职普分流加重社会偏见等诸多梗阻并存,成为阻碍职普融通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不利因素。鉴于此,教育强国战略下职普融通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应该优化职普融通资金投入模式,以职普协调驱动技能型社会建设;加速职普融通课程建设,以教学互通驱动技能型社会建设;完善职普融通教育机制,以贯通育人驱动技能型社会建设;促进职普融通内涵式发展,获取社会支持驱动技能型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普融通 技能型社会建设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课程建设 双向贯通机制 内涵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臧艳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26-28,共3页
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是学区制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但是这种新的教育形态的落地面临着行政管理冲突、学校参与动力不足和配套机制缺失等现实问题。推进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以上问题的逐个解决。基于问题解... 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是学区制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但是这种新的教育形态的落地面临着行政管理冲突、学校参与动力不足和配套机制缺失等现实问题。推进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以上问题的逐个解决。基于问题解决需要,学区内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可以从建立制度保障、创新评价考核、推广共享理念等方面进行全面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区内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制度保障 评价考核 共享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劳工组织核心技能框架的演进历程、实施动因与价值审思——基于对《21世纪生活与工作核心技能全球框架》的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文超 陶焱 王玥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62-72,共11页
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世界,国际劳工组织核心技能框架的制定先后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并于2021年提出《21世纪生活与工作核心技能全球框架》从而进入稳定期。促使框架形成的因素包括技术型、全球化、绿色型、成长型与危机型驱... 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世界,国际劳工组织核心技能框架的制定先后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并于2021年提出《21世纪生活与工作核心技能全球框架》从而进入稳定期。促使框架形成的因素包括技术型、全球化、绿色型、成长型与危机型驱动,其目的指向经济、教育与社会领域,内涵分类为社交和情感技能、认知和元认知技能、基本数字技能以及绿色工作的基本技能。对框架从人本之维、全纳之维、绿色之维、基准之维以及意识之维进行价值审思,呈现道技合一、多元融合、和谐共生、公平底蕴以及主体关怀等技能价值,帮助劳动者灵活适应工作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劳工组织 《21世纪生活与工作核心技能框架》 工作世界 核心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代评价理论下高职学生学习评价反思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彩菊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9-43,共5页
第四代评价理论的精髓是"多元价值观"通过"协商"达成"共同建构",其影响波及到教育的每个角落。以其精髓反思高职学生学习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构建行业、企业和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共同体并对其各自的地... 第四代评价理论的精髓是"多元价值观"通过"协商"达成"共同建构",其影响波及到教育的每个角落。以其精髓反思高职学生学习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构建行业、企业和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共同体并对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学生从被评者变为评价者,行业和企业从边缘者变为评价者并参与学习标准制定,这是校企合作微观深层次的表现,高职学习情境的复杂性决定了评价必须关注学习过程并采用多元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代评价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 学生学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导向下高校毕业生职业精神培养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婕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123,共2页
现代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强化了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其中职业精神培养更是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市场竞争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予以充分重视和践行。文章以就业需求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 现代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强化了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其中职业精神培养更是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市场竞争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予以充分重视和践行。文章以就业需求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精神现状以及职业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强化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具体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导向 高校毕业生 职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中学地理教科书编写 被引量:1
9
作者 赫兴无 《地理教学》 2016年第14期4-6,共3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倡导意义学习;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挖掘潜能、自我实现的过程;认为学习的目的和结果是促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认为学生要实现有意义学习,必须依靠一定的条件,需要教...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倡导意义学习;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挖掘潜能、自我实现的过程;认为学习的目的和结果是促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认为学生要实现有意义学习,必须依靠一定的条件,需要教师注重学生从做中学。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在中学地理教科书编写中应采取"意义学习"策略、自主性策略、学法指导策略和"现实问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 中学地理 教科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发展现状及整合路径 被引量:24
10
作者 臧艳美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78-81,共4页
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共享共建,是互联网环境下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再传播,是对教育资源深度广度高度的全面拓展和延伸。了解我国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现状,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整合建议和具体措施,不仅有利于数字化课程资源实现更大... 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共享共建,是互联网环境下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再传播,是对教育资源深度广度高度的全面拓展和延伸。了解我国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现状,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整合建议和具体措施,不仅有利于数字化课程资源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和利用,更是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为培养高素养人才创造最先进的资源环境与发展平台。针对现有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的发展现状,探究分析数字化课程资源更为合理的共享路径,既是为数字化课程资源战略持续性发展服务,也是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助力建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课程 课程资源共享 整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赫兴无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5-47,共3页
地理教材分析是地理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其中不同版本教材图像系统的比较分析是地理教材分析的基本内容之一。以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主要从图像数量、图像类型、图像组合、图文结合四方面对图像系... 地理教材分析是地理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其中不同版本教材图像系统的比较分析是地理教材分析的基本内容之一。以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主要从图像数量、图像类型、图像组合、图文结合四方面对图像系统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材 图像系统 图像数量 图像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审视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5
12
作者 臧艳美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9-62,共4页
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呈现出整体学历水平较低、教育理论及专业知识素养有待提升、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能力欠缺、自我发展内驱力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不重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准入门槛较低、资格认定制... 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呈现出整体学历水平较低、教育理论及专业知识素养有待提升、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能力欠缺、自我发展内驱力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不重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准入门槛较低、资格认定制度不健全、教师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反思能力较低、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需要引起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视,适当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不断健全资格认定制度、强化其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反思能力、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规模学校 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育观念 考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隐藏:教师知识分享过程中的意愿阻隔及纾解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婕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79,共8页
知识分享所带来的敏感而复杂的人性隐忧、专业隐忧以及利益隐忧羁绊着教师的分享意愿和分享行为,知识隐藏行为不免发生。然而知识分享并非零和游戏,贡献知识所产生的个人化价值与社会化价值远远比知识隐藏下的自我利益的维系和捍卫更具... 知识分享所带来的敏感而复杂的人性隐忧、专业隐忧以及利益隐忧羁绊着教师的分享意愿和分享行为,知识隐藏行为不免发生。然而知识分享并非零和游戏,贡献知识所产生的个人化价值与社会化价值远远比知识隐藏下的自我利益的维系和捍卫更具价值和深义。因此,有必要对教师知识分享过程中的知识隐藏行为予以警惕和矫正:为教师个人知识分享提供稳定合理的收益预期,同时注重其专业承诺品质的培养;强化知识节点的分享要义,优化知识表达方式;促进教师间专业关系的积极建构,深度参与知识分享者的教学生活实践;努力营造互惠互利的组织分享氛围,共创共担共享的知识发展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隐藏 知识分享 意愿阻隔 知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思政课纵向一体化建设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常城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9期106-109,共4页
思政课纵向一体化建设是解决不同学段之间衔接问题的基本方案,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新时代思政课纵向一体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 思政课纵向一体化建设是解决不同学段之间衔接问题的基本方案,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新时代思政课纵向一体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程融入,坚持党对思想政治课建设的政治领导,坚持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具体实践路径方面,则须设立专门的思政课一体化联系机构,构建思政课纵向一体化的学科框架体系,补齐中小学学段思政课教育的发展短板,加强师资培训及各学段教师的合作交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新时代 课程一体化 教学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学技术理性批判的误区及其本真回归 被引量:3
15
作者 臧艳美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3-36,共4页
教学与技术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教学与技术在融合的基础上还存在一定的张力,教学技术在体现一定的功用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当前学术界对教学技术理性的批判存在诸多误区,即对立了教学领域价... 教学与技术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教学与技术在融合的基础上还存在一定的张力,教学技术在体现一定的功用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当前学术界对教学技术理性的批判存在诸多误区,即对立了教学领域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关系,否定了教学技术理性的价值,用前后不一致的逻辑思路理解教学技术理性。这就需要对现代教学技术理性的批判进行本真回归,统合"教学技术理性"和"教学价值理性",正确看待教学技术理性在教学实践运用中的作用,辩证地认识教学技术的双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技术 技术理性 价值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对中小学生生活的影响:闲暇活动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志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4-28,共5页
基于对河南省9地市四至九年级12636名中小学生生活状况的问卷调查发现,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的生活状况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父母陪伴情况影响最为显著;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可通过闲暇活动类型得到改善。改善中小... 基于对河南省9地市四至九年级12636名中小学生生活状况的问卷调查发现,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的生活状况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父母陪伴情况影响最为显著;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可通过闲暇活动类型得到改善。改善中小学生生活状况,可通过提高家庭教育投入、加强家校共育、增加社会投入等途径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家庭环境 闲暇活动 生活状况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技术背景下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华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VR技术将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给人以环境沉浸感,已成为各行各业迫切需求的技术。VR技术涉及众多学科,将其运用于我国基础教育中,能够颠覆传统“以教促学”的被动学习方式,加强主动学习教育方式的实践,促进知识由平面化转变为立体化形式,... VR技术将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给人以环境沉浸感,已成为各行各业迫切需求的技术。VR技术涉及众多学科,将其运用于我国基础教育中,能够颠覆传统“以教促学”的被动学习方式,加强主动学习教育方式的实践,促进知识由平面化转变为立体化形式,将模式化的教育形态转为高沉浸感形态,全方位推进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立足VR技术背景,分析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明确硬件、软件、课堂管理、教学策略、学习探究等方面的诸多问题,由此提出相对应的改革策略,从改善硬件条件入手,全面升级VR教育软件资源,提升教师相关能力,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推进我国中小学VR课堂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中小学课堂教学 教育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寄宿制学生闲暇生活研究——评《城市寄宿制中小学生活涵养课程研究》
18
作者 张婕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形势的急剧变化,很多城镇开办了寄宿制学校,渊源于中国留守儿童的增多,很多农村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谋生,无暇照顾子女读书。城镇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太忙,也无暇照顾学生学习与生活,从...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形势的急剧变化,很多城镇开办了寄宿制学校,渊源于中国留守儿童的增多,很多农村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谋生,无暇照顾子女读书。城镇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太忙,也无暇照顾学生学习与生活,从而导致中国寄宿制学校逐年增加。寄宿制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状况和存在的各种问题,开始受到世人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从寄宿制学校的校园环境、学生学习和课余生活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尤其致力于学校环境和师生关系、学习压力与身体锻炼、学生身心健康、校园文化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宿制学校 课余生活 校园文化 师生关系 寄宿制学生 身体锻炼 校园环境 闲暇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