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咽旁间隙的临床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5
1
作者 付升旗 范锡印 +2 位作者 郭进学 刘恒兴 邓晓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7-459,463,共4页
目的 :为咽旁间隙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 3 9例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 ,分别经层次解剖和断层解剖后对照观察 ,并在咽隐窝层面横断标本上分别测量咽旁间隙及邻近结构的宽度和面积。结果 :咽旁间隙的面积为 :(4 4 7.6... 目的 :为咽旁间隙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 3 9例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 ,分别经层次解剖和断层解剖后对照观察 ,并在咽隐窝层面横断标本上分别测量咽旁间隙及邻近结构的宽度和面积。结果 :咽旁间隙的面积为 :(4 4 7.6± 2 .18)mm2 (左 )和 (4 4 6.4± 2 .10 )mm2 (右 )。咽旁间隙被茎突及茎突诸肌分为咽旁前、后间隙 ,咽旁前间隙内有腭帆提肌、腭帆张肌等 ;咽旁后间隙内有颈内动、静脉 ,后四对脑神经等。腭帆提肌的宽度和面积为 :(14 .2 4± 0 .66)mm (左 )、(13 .88± 0 .72 )mm (右 ) ,(76.0±1.5 6)mm2 (左 )、(75 .2± 1.60 )mm2 (右 ) ;腭帆张肌的宽度和面积为 :(2 3 .60± 0 .84)mm (左 )、(2 2 .16±0 .90 )mm (右 ) ,(4 5 .8± 1.3 6)mm2 (左 )、(4 5 .0± 1.42 )mm2 (右 )。两侧咽旁间隙及邻近结构呈对称性 ,断面宽度和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茎突是达咽旁间隙的重要解剖学标志 ,其外侧主要结构是腮腺及穿经腮腺的结构 ,间隙内容均位于茎突内侧。结论 :咽旁间隙的应用解剖对咽旁间隙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 颈筋膜 头颈肌 应用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和家猪冠状窦和Marshall静脉肌桥的解剖学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申 彪 夏武宪 +4 位作者 郭志坤 马建军 陈志国 付明森 陈现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5-637,共3页
目的:报道山羊和家猪心脏冠状窦和Marshall静脉肌桥的形态特征。方法:用大体解剖方法,观测山羊和家猪冠状窦和Marshall静脉肌桥的形态,起止点、走行及出现率。结果:两种动物冠状窦和Marshall静脉肌桥的出现率大于90%,其形态可分环形、... 目的:报道山羊和家猪心脏冠状窦和Marshall静脉肌桥的形态特征。方法:用大体解剖方法,观测山羊和家猪冠状窦和Marshall静脉肌桥的形态,起止点、走行及出现率。结果:两种动物冠状窦和Marshall静脉肌桥的出现率大于90%,其形态可分环形、纵形和斜形3种,它们均来源于右心房后壁,止于左心房。结论:山羊和家猪冠状窦和Marshall静脉表面覆盖有心肌纤维,是左右心房的异常通道之一。这两种动物具备制作局灶性心房颤动物模型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桥 冠状窦 Marshall静脉 心脏 山羊 家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旁间隙的三维断层解剖学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升旗 范锡印 +2 位作者 郭进学 刘恒兴 崔卫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0-563,共4页
目的 :为咽旁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 60例 ,分别作冠状、矢状、横断层解剖。在经咽隐窝的断面上 ,观察咽旁间隙及咽旁结构的解剖学关系 ,利用游标卡尺及关联方格分别测量其宽度和面积。结果 ... 目的 :为咽旁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 60例 ,分别作冠状、矢状、横断层解剖。在经咽隐窝的断面上 ,观察咽旁间隙及咽旁结构的解剖学关系 ,利用游标卡尺及关联方格分别测量其宽度和面积。结果 :咽旁间隙的冠状、矢状、横断面积分别为 :( 3 48.8± 1.88)mm2 (左 )、( 3 5 0 .0± 2 .0 4)mm2 (右 ) ,( 4 2 5 .0± 2 .3 2 )mm2 (左 )、( 4 2 4.6± 2 .2 8)mm2 (右 ) ,( 4 47.6± 2 .18)mm2 (左 )、( 4 46.4± 2 .10 )mm2 (右 )。两侧咽旁间隙及咽旁结构呈对称性 ,断面宽度和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冠状、矢状、横断层是分别显示咽旁前间隙、咽旁间隙、咽旁后间隙及其结构的最佳断层解剖。结论 :( 1)翼内肌、腭帆提肌、腭帆张肌、咽鼓管、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茎突是MRI等影像诊断的重要解剖学标志。 (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 断层解剖学 头颈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踇趾趾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指指腹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3
4
作者 郭进学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在36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趾趾腹皮溶的血管和神经。皮瓣的动脉为趾徘侧趾底固有动脉,在趾间关节平面外径为0.8±0.2mm,皮瓣的神经为趾腓侧趾底固有神经,皮瓣的静脉为趾腹胫、腓侧浅静脉,趾间关节平面神经横... 在36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趾趾腹皮溶的血管和神经。皮瓣的动脉为趾徘侧趾底固有动脉,在趾间关节平面外径为0.8±0.2mm,皮瓣的神经为趾腓侧趾底固有神经,皮瓣的静脉为趾腹胫、腓侧浅静脉,趾间关节平面神经横径为0.9±0.3mm,静脉外径为0.7±0.3mm。文中重点讨论了皮瓣的血管蒂和皮瓣静脉的解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MU趾 趾腹 皮瓣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间隙的横断层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范锡印 付升旗 +2 位作者 王庆志 郭进学 刘恒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1-654,共4页
目的:为颞下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成人尸头颈部20例作连续横断面,观察颞下间隙及邻近结构的解剖学关系,利用游标卡尺及求积仪分别测量其长径、横径和面积。结果:颞下间隙的横断面呈不规则形,经颧弓、下颌头、冠突和... 目的:为颞下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成人尸头颈部20例作连续横断面,观察颞下间隙及邻近结构的解剖学关系,利用游标卡尺及求积仪分别测量其长径、横径和面积。结果:颞下间隙的横断面呈不规则形,经颧弓、下颌头、冠突和茎突末端层面的面积分别为:(197.5±1.63)mm2(左)、(204.6±1.77)mm(2右),(617.3±2.03)mm(2左)、(620.1±2.16)mm(2右),(1037.5±3.32)mm(2左)、(1031.5±3.22)mm(2右),(347.8±1.89)mm(2左)、(343.5±1.84)mm(2右),两侧颞下间隙及邻近结构呈对称性,断面长径、横径和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茎突至翼突内侧板后缘或翼突外侧板前缘的连线可区分颞下间隙与咽旁间隙,翼外肌、茎突、翼突内侧板和翼突外侧板是CT等影像诊断的重要解剖学标志。结论:颞下间隙的横断层解剖对颞下间隙肿瘤等疾病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间隙 侧颅底 横断面 断层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M1段的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对照观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韩晓红 李晓鹏 +3 位作者 李培 付升旗 范锡印 牛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为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选取头部标本20例,经双侧翼点入路解剖观测大脑中动脉M1段及其分支、穿支血管。(2)选取无病变的全脑血管造影像100例,观测大脑中动脉M1段的走行及其穿支的开口部位。结果大... 目的为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选取头部标本20例,经双侧翼点入路解剖观测大脑中动脉M1段及其分支、穿支血管。(2)选取无病变的全脑血管造影像100例,观测大脑中动脉M1段的走行及其穿支的开口部位。结果大脑中动脉M1段的长度和外径分别为(13.14±3.62)mm、(3.41±0.38)mm,血管造影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0.65±5.61)mm、(2.30±0.35)mm,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脑中动脉M1段中央支的内侧群动脉发自大脑中动脉M1段的上壁和内侧壁,较细小;外侧群动脉发自大脑中动脉M1段分叉处动脉干的上壁和内侧壁,较粗、长。男、女性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造影的长度、直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较女性的大脑中动脉M1段长,直径粗。结论大脑中动脉M1段的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对照观测对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避免血管支架阻塞中央支开口处,防止术后中央支供应区域缺血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显微解剖 血管造影 对照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的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对照观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培 毛光兰 +3 位作者 付升旗 范锡印 王华 王庆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为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选取头部标本20例,经斜坡入路解剖观测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穿支血管。(2)选取无病变的全脑血管造影像100例,观测基底动脉的走行、分支及其穿支的开口部位。(3)选取基底动脉... 目的为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选取头部标本20例,经斜坡入路解剖观测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穿支血管。(2)选取无病变的全脑血管造影像100例,观测基底动脉的走行、分支及其穿支的开口部位。(3)选取基底动脉狭窄患者20例,经股动脉穿刺施行支架成形术,观测基底动脉狭窄部位的血管直径和血管狭窄的变化。结果基底动脉的长度和外径分别为(28.52±3.45)mm、(4.52±0.24)mm,血管造影长度和直径分别为(25.47±3.65)mm、(3.46±0.46)mm,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底动脉的穿支细小、密集,从基底动脉后外侧壁发出后直行进入脑实质。基底动脉血管造影的横径与前后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底动脉内腔呈椭圆形。男、女性基底动脉血管造影的长度和直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较女性的基底动脉长,直径粗。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为100%,狭窄血管的直径有明显改善。结论基底动脉的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对照观测对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防止术后穿支供应区域缺血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显微解剖 血管造影 对照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尺侧腕屈肌转位重建屈肘功能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8
作者 郭进学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3-205,共3页
在31侧成人上肢标本上,按带血管神经蒂转位重建屈肘功能要求,观测了尺侧腕屈肌及其血供和神经支配。尺侧腕屈肌的血管蒂主要是尺侧返血管和尺血管的分支,以尺侧返血管分支为首选。支配尺侧腕屈肌的尺神经肌支长度多数不影响肌转位... 在31侧成人上肢标本上,按带血管神经蒂转位重建屈肘功能要求,观测了尺侧腕屈肌及其血供和神经支配。尺侧腕屈肌的血管蒂主要是尺侧返血管和尺血管的分支,以尺侧返血管分支为首选。支配尺侧腕屈肌的尺神经肌支长度多数不影响肌转位。按照保留尺侧腕屈肌主要血管和神经支配,切断肌起止两端,经肌下和皮下隧道,转位到肱二头肌正常解剖位置的术式设计,分析了血管神经蒂的选择和保护,讨论了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术式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侧腕屈肌 血管神经蒂 屈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颅底的矢状和冠状断层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付升旗 王华 +4 位作者 苗莹莹 范锡印 陶晶 岳学强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为侧颅底病变的影像诊断及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成人尸体头颈部40例,分别作矢、冠状断层解剖。在经颈动脉管垂直段、卵圆孔矢状层面上和经卵圆孔、茎突根部冠状层面上,观察侧颅底结构的解剖学关系,利用游标卡尺测量侧... 目的为侧颅底病变的影像诊断及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成人尸体头颈部40例,分别作矢、冠状断层解剖。在经颈动脉管垂直段、卵圆孔矢状层面上和经卵圆孔、茎突根部冠状层面上,观察侧颅底结构的解剖学关系,利用游标卡尺测量侧颅底内重要结构的径线及结构之间的距离。结果侧颅底的矢、冠状断层可清晰显示卵圆孔、颈静脉孔、颈动脉管垂直段、颈静脉窝、颞下颌关节、茎突等侧颅底结构及其毗邻关系和咽旁间隙内的结构,颈动脉管外口、卵圆孔和茎突根部至颈静脉孔的距离分别为(16.60±2.34)、(22.70±1.64)、(21.14±2.05)mm。茎突是侧颅底影像诊断及手术入路时观察各结构间的位置关系和寻找神经、血管的骨性标志。两侧侧颅底结构呈对称性分布,重要结构的径线及结构之间的距离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侧颅底的矢、冠状断层是分别显示内耳道内结构和颞下间隙的最佳断层影像方式,对侧颅底病变的影像诊断和设计手术入路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颅底 断层解剖 颞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次碱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免疫失衡和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周海燕 周俐红 +2 位作者 张彩霞 周立 韩玉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7-681,共5页
目的:探究吴茱萸次碱(Rut)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免疫失衡和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对照(Control)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CI/R)组,Rut 5、10、20 mg/kg组,经过对应剂量的Rut灌胃处理后,除Control... 目的:探究吴茱萸次碱(Rut)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免疫失衡和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对照(Control)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CI/R)组,Rut 5、10、20 mg/kg组,经过对应剂量的Rut灌胃处理后,除Control组外其余各组建立大鼠CI/R模型,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记录大鼠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性改变,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RT-PCR检测Bax、Bcl-2基因表达,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IL-1β、IL-4、IL-10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浓度,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化酶1(HO-1)、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CI/R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增加,脑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性改变并且细胞凋亡增加,IL-6、IL-1β浓度升高,IL-4、IL-10浓度降低,SOD浓度降低,MDA、LDH、ROS浓度升高,Nrf2/HO-1/NQO1通路受到抑制;与CI/R组比较,Rut 5、10、20 mg/kg组神经功能损伤、病理性改变得到明显缓解,细胞凋亡减少,IL-6、IL-1β、MDA、LDH、ROS浓度降低,IL-4、IL-10、SOD浓度升高,Nrf2/HO-1/NQO1通路激活。结论:Rut对局灶性脑缺血具有脑组织保护作用,并缓解免疫失衡和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是通过Nrf2/HO-1/NQO1通路激活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吴茱萸次碱 脑中风 Nrf2/HO-1/NQ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与上颌后牙的位置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1
作者 付升旗 范锡印 +3 位作者 刘恒兴 李敏 窦文广 马会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为上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上颌骨标本10例20侧、成人全牙上颌骨标本18例36侧和20名全牙志愿者,分别暴露出上颌窦粘膜、上颌窦与上颌后牙牙根和CT连续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察上颌窦的形态及其下... 目的为上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上颌骨标本10例20侧、成人全牙上颌骨标本18例36侧和20名全牙志愿者,分别暴露出上颌窦粘膜、上颌窦与上颌后牙牙根和CT连续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察上颌窦的形态及其下壁的骨性和粘膜结构,用游标卡尺和CT三维重建工作站分别测量上颌后牙牙根至上颌窦下壁的距离。结果上颌窦呈三边形或四边形的锥体形腔隙,其下壁常有凸起的骨隔和粘膜隔。上颌磨牙的近中颊根至上颌窦的距离均较舌根、远中颊根近,由近及远依次为近中颊根、舌根和远中颊根。在标本及影像上的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牙根至上颌窦下壁的距离分别为(9.30±2.64)mm和(9.50±2.72)mm、(4.50±1.98)mm和(4.60±1.95)mm、(2.02±0.91)mm和(2.18±0.96)mm、(2.06±1.04)mm和(2.26±1.20)mm、(3.74±1.73)mm和(3.82±1.84)mm。结论(1)上颌后牙至上颌窦的距离以第1磨牙最近,由近及远依次为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第2前磨牙和第1前磨牙。(2)对选择适宜长度的牙种植体,避免牙种植体误入上颌窦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上颌牙槽突 上颌后牙 牙种植术 CT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弥散张量成像观测 被引量:7
12
作者 毛光兰 李培 +2 位作者 杨荣丽 付升旗 王庆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0,36,共6页
目的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分度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选取膝关节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检查正常者100例和单侧前交叉韧带撕裂伤者100例,后者按照损伤程度分为Ⅰ~Ⅳ级,在工作站划分前交叉韧带损伤处及正常组相应部位感兴趣区,测量各向... 目的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分度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选取膝关节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检查正常者100例和单侧前交叉韧带撕裂伤者100例,后者按照损伤程度分为Ⅰ~Ⅳ级,在工作站划分前交叉韧带损伤处及正常组相应部位感兴趣区,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生成纤维示踪图像。结果前交叉韧带损伤处与正常组相应部位的FA和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损伤处的FA低于正常组,ADC高于正常组。前交叉韧带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损伤处的FA和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随损伤程度增高而逐渐降低,与损伤程度呈负相关;ADC则逐渐增高,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FA和ADC、纤维示踪成像及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分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高到低均依次为纤维示踪成像、FA和ADC、MRI。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处的FA和ADC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纤维示踪成像可以提高损伤程度分级的准确率,弥散张量成像可以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分级提供更准确的影像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示踪成像 膝关节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管的三维重建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付升旗 范锡印 +3 位作者 苗莹莹 许伟 陶晶 邓晓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5-377,381,共4页
目的为下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全牙志愿者20名,在螺旋CT机以眶耳线(OML)为基线连续扫描,采用ADW 4.2重建软件的曲面重组技术(CPR)重建下颌管,观察下颌管的位置、构造和测量下颌后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 目的为下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全牙志愿者20名,在螺旋CT机以眶耳线(OML)为基线连续扫描,采用ADW 4.2重建软件的曲面重组技术(CPR)重建下颌管,观察下颌管的位置、构造和测量下颌后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在Amira三维重建软件下重建下颌骨及下颌管的可视化模型,观察透明下颌骨内下颌管的走行及其与下颌后牙的关系。结果下颌管壁由一薄层骨密质构成,自磨牙牙根尖舌侧和前磨牙牙根尖颊侧的下方走行;透明下颌骨内的下颌管可清晰显示其位置、形态及走行,下颌管与下颌体下缘、牙槽嵴及内、外侧骨板的距离。下颌后牙牙根至下颌管的距离以第2磨牙最近,由近及远依次为第2磨牙、第1磨牙、第3磨牙、第2前磨牙和第1前磨牙;下颌磨牙的远中根至下颌管的距离均较近中根近。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最短距离分别为(8.38±1.04)mm(左)和(8.44±1.05)mm(右)、(7.51±0.85)mm、(3.40±0.65)mm、(2.93±0.61)mm、(3.92±0.63)mm(左)和(3.97±0.63)mm(右)。结论下颌管的三维重建对选择适宜长度的牙种植体,避免牙种植体损伤下牙槽神经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管 三维重建 可视化 牙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邓晓慧 宋海岩 孙春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为卵巢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卵巢癌SKOV-3细胞后,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抑制率,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鉴定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为卵巢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卵巢癌SKOV-3细胞后,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抑制率,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鉴定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槲皮素能够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免疫荧光显示槲皮素对SKOV-3细胞具有诱导凋亡作用,流式细胞术显示SKOV-3细胞被阻滞在S期,G2/M期细胞比例降低,凋亡率上升。结论:槲皮素在体外能够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阻止细胞由S期向G2期移行,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卵巢肿瘤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管与下颌后牙的位置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付升旗 范锡印 +4 位作者 刘恒兴 李敏 窦文广 马会强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1-653,共3页
目的:为下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下颌骨标本10例、成人全牙下颌骨标本18例和20名全牙志愿者,分别暴露出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下颌管与下颌后牙牙根和CT连续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察下牙槽神经、血管的... 目的:为下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下颌骨标本10例、成人全牙下颌骨标本18例和20名全牙志愿者,分别暴露出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下颌管与下颌后牙牙根和CT连续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察下牙槽神经、血管的排列关系,用游标卡尺和CT三维重建工作站分别测量下颌后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结果:下颌管自牙槽窝下方走行,其舌侧骨板较厚;下颌管内的下牙槽血管位于下牙槽神经上方。下颌磨牙的远中根至下颌管的距离均较近中根近。在标本及影像上的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分别为(8.36±2.34)mm和(8.42±2.42)mm、(7.36±2.21)mm和(7.52±2.18)mm、(3.22±1.40)mm和(3.36±1.85)mm、(2.96±1.54)mm和(2.84±1.55)mm、(3.64±1.72)mm和(3.88±1.76)mm。结论:(1)下颌后牙至下颌管的距离以第2磨牙最近,由近及远依次为第2磨牙、第1磨牙、第3磨牙、第2前磨牙和第1前磨牙。(2)对选择适宜长度的牙种植体,避免牙种植体损伤下牙槽神经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管 下牙槽神经 下颌后牙 牙种植术 CT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IL-16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志涛 宋海岩 朱茉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23-825,共3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白细胞介素16(IL-16)的重组腺病毒pad—IL-16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IL-16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组胺刺激后提取总RNA,RT-PCR扩增IL—16基因,将其克隆到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白细胞介素16(IL-16)的重组腺病毒pad—IL-16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IL-16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组胺刺激后提取总RNA,RT-PCR扩增IL—16基因,将其克隆到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后,再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化BJ5183细菌,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pAd—IL-16,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病毒。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绿色荧光,测定病毒效价,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分析细胞内IL-16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经双酶切及基因鉴定,重组穿梭质粒和重组腺病毒质粒均见约400bp插入片段,测序结果和GenBank中的基因序列一致;重组病毒效价为2.8×10^8pfu/mL;重组病毒感染后,HEK293T细胞中IL-16 mRNA和蛋白质均有表达。结论:成功构建IL-16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可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IL-16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6 重组腺病毒 构建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对缺氧缺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中自噬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宋海岩 连辉 +1 位作者 张毅敏 付升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在缺血缺氧模型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对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I,LC3II的影响及其对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缺血缺氧细胞模型,利用western blot检测HIF-1αsi RNA的干预效果;利用CCK-8实验检测HIF-1αsi RNA对心肌细胞... 目的探讨在缺血缺氧模型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对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I,LC3II的影响及其对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缺血缺氧细胞模型,利用western blot检测HIF-1αsi RNA的干预效果;利用CCK-8实验检测HIF-1αsi RNA对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利用RT-q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HIF-1αsi RNA对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I,LC3II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IF-1αsi RNA可有效敲低模型心肌细胞中HIF-1α的表达;CCK-8实验结果显示,HIF-1αsi RNA可降低缺血缺氧细胞模型中心肌细胞的活性;RT-q PCR与western blot结果均提示HIF-1αsi RNA可降低模型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I,LC3II的表达,降低LC3II/LC3I的比率。结论 HIF-1αsi RNA敲低缺血缺氧细胞模型中的HIF-1α表达后,导致心肌细胞的活性进一步降低,细胞中Beclin1表达降低,LC3II/LC3I的比率降低,HIF-1α正调控缺血缺氧诱导的自噬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缺氧 自噬 低氧诱导因子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的扩散张量成像观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培 侯新新 +1 位作者 徐新朝 付升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2-516,共5页
目的为腰椎间盘退变导致的腰腿痛等病症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脊柱腰段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检查正常者200例和腰椎间盘退变者100例,在工作站划分腰椎间盘和腰椎间盘退变的感兴趣区,测量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 目的为腰椎间盘退变导致的腰腿痛等病症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脊柱腰段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检查正常者200例和腰椎间盘退变者100例,在工作站划分腰椎间盘和腰椎间盘退变的感兴趣区,测量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比较不同解剖部位、年龄组腰椎间盘和不同Pfirrmann分级腰椎间盘退变的FA、ADC值。结果不同解剖部位腰椎间盘的FA值和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1~2、L2~3、L3~4椎间盘的FA值逐渐降低,L4~5、L5~S1椎间盘的FA值则逐渐增高;L1~2、L2~3、L3~4椎间盘的ADC值逐渐增高,L3~4、L4~5、L5~S1椎间盘的ADC值则无明显变化。不同年龄组腰椎间盘的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年龄增长ADC值逐渐降低。不同Pfirrmann分级腰椎间盘退变的FA值和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Pfirrmann分级增高,FA值逐渐增高,ADC值逐渐降低。结论解剖部位、年龄均影响腰椎间盘的ADC值,DTI的FA值和ADC值可以定量评估腰椎间盘及其退变程度,为早期腰椎间盘退变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扩散张量成像 腰椎间盘退变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manin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海岩 邓晓慧 苗莹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讨humanin(HN)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NMDA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目的:探讨humanin(HN)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NMDA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组及HN组,分别采用MTT法、一氧化氮(NO)浓度测定、Hoechst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活性、NO浓度、细胞凋亡状况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显示90%细胞为NSE阳性细胞,L-NAME组与HN组细胞活性均低于正常组而高于NMDA组,NO浓度、细胞凋亡数目及p-p38 MAPK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而低于NMDA组;L-NAME组与HN组相比,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数目及p-p38 MAPK的表达升高。结论:HN可部分通过抑制NO产生和p38 MAPK的激活而减少神经元的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HUMANIN N-甲基-D-天冬氨酸 兴奋性神经毒性 细胞凋亡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25-5p通过调控靶基因HGF促进急性心肌梗死诱导心肌纤维化的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义威 陶晶 王志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目的探讨miR-425-5p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相关性,并分析两者的调控作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进程诱导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的发生。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iR-42... 目的探讨miR-425-5p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相关性,并分析两者的调控作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进程诱导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的发生。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iR-425-5p在AMI患者及AMI小鼠中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分析HGF及Western blot检测HGF与miR-425-5p的相关性;应用CCK8和流式细胞法分别检测miR-425-5p转染后对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AMI小鼠心肌注射miR-425-5p mimics慢病毒4周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采用qRT-PCR检测心肌注射miR-425-5p mimics慢病毒的AMI小鼠中Nppa mRNA的表达量;通过Masson’s trichrome染色法检测小鼠4周后左心室纤维化;应用CD31抗体对小鼠左室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 ELISA检测AMI小鼠心脏中miR-425-5p与HGF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miR-425-5p与AMI存在相关调控机制; miR-425-5p可下调HGF的mRNA和蛋白表达,而miR-425-5p inhibitor可抑制该下调; miR-425-5p可抑制细胞的增殖;与心肌注射miR-425-5p mimics慢病毒的AMI小鼠相比,AMI小鼠的左心室纤维化增加; miR-425-5p可促进心肌梗死的发展; miR-425-5p过表达的AMI小鼠心脏中CD31阳性毛细血管的数量明显低于AMI小鼠; miR-425-5p能通过抑制HGF的表达导致AMI小鼠心脏中血管的生成受到抑制,导致心功能降低。结论 miR-425-5p通过抑制HGF的表达,显著促进AMI诱导MF的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化 miR-425-5p H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