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及其可溶性受体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师天元 郭新胜 +1 位作者 张红亚 李恒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在细胞因子水平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病理机制的异同。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各30例,分别单一接受利培酮(6mg/d)、帕罗西汀(20mg/d)治疗6周,治疗前后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并用汉密尔顿抑... 目的在细胞因子水平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病理机制的异同。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各30例,分别单一接受利培酮(6mg/d)、帕罗西汀(20mg/d)治疗6周,治疗前后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症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组和30名正常对照的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浓度。结果治疗前,2个患者组的血浆IL-2、sIL-2R、IL-6、sIL-6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浆sIL-2R高于抑郁症组(P<0.05),而IL-2、IL-6、sIL-6R低于抑郁症组(P<0.05)。②治疗后,精神分裂症组血浆IL-2、sIL-6R较治疗前下降(P<0.05),抑郁症组血浆IL-2、sIL-2R、IL-6、sIL-6R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浆sIL-2R高于抑郁症组(P<0.05),而IL-2、sIL-6R低于抑郁症组(P均小于0.05)。③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后血浆IL-2变化率与PANSS总分减分率正相关(r=0.64,P<0.001);抑郁症组治疗前后血浆IL-2和IL-6的变化率均与HAMD总分减分率正相关(r=0.42,P=0.02;r=0.54,P=0.002)。结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细胞因子均存在异常,提示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机制,但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可能与二者存在不同的生物学基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白细胞介素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和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师天元 张瑞岭 郭新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 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影响的差异。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利培酮和氯氮平两组各30例患者治疗6周前后的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 R)、白细胞介素-6(IL-6)... 目的 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影响的差异。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利培酮和氯氮平两组各30例患者治疗6周前后的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 R)、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浓度,两组间进行比较,每组治疗前后各自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间比较,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各自进行比较,每组血浆IL-2及sIL-6R水平显著下降(P<0.05),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sIL-2R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IL-2、IL-6及sIL-6R水平产生显著性影响,对sIL-2R水平影响不显著;利培酮和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白细胞介素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细胞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师天元 郭新胜 +1 位作者 张红亚 李恒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36-1137,共2页
关键词 血浆细胞因子 治疗前后 抑郁症 首发 免疫功能状态 免疫网络系统 盐酸帕罗西汀 可溶性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颈静脉血血小板活化能力和血管内皮素及镁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红亚 张红云 +1 位作者 师天元 王夏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86-887,共2页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能力、血管内皮素(ET-1)及镁(Mg2+)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测定40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间歇期颈静脉血血小板活化能力、ET-1及Mg2+含量,同时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能力、血管内皮素(ET-1)及镁(Mg2+)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测定40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间歇期颈静脉血血小板活化能力、ET-1及Mg2+含量,同时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偏头痛组发作期血小板自聚力、血小板内游离Ca2+及血浆ET-1含量均增高,血清Mg2+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间歇期相比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颈静脉血血小板活化能力、ET-1及mg2+在发作期、间歇期的水平明显不同,这种变化可能是偏头痛发作的一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血小板活化 血管内皮素-1 镁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血清脱氢表雄酮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红星 赵靖平 +3 位作者 张红亚 吕路线 李文强 师天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检测抑郁症患者血清脑神经甾体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水平及其治疗后的变化。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及健康对照各40名,患者予氟西汀、米氮平或文拉法辛治疗4周。测定对照组和患者组治疗前后DHEA浓度。采用汉密尔顿... 目的检测抑郁症患者血清脑神经甾体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水平及其治疗后的变化。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及健康对照各40名,患者予氟西汀、米氮平或文拉法辛治疗4周。测定对照组和患者组治疗前后DHEA浓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症状好转程度。结果患者组治疗前血清DHE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61,P=0.001),治疗后较疗前明显升高(t=6.76,P<0.001),且高于对照组(t=3.71,P=0.001);患者组治疗前后DHEA变化与HAMD减分率显著正相关(r=0.541,P<0.001)。不同性别组间和不同的药物组间治疗前后DHEA变化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DHEA水平低下可能与抑郁症有关,抗抑郁药物治疗后DHEA升高,且其变化与抑郁症状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神经甾体 脱氢表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唾液与血清锂盐含量测定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元法 郭新胜 +2 位作者 周珂 赵翠林 陈洪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4-685,共2页
关键词 精神病 唾液 血清 锂盐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下肢缺血模型中双位点诱变体HIF-1α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娓 李文强 +4 位作者 付锐斌 胡英芳 王月刚 刘城 吴平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双位点诱变体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Ad-H564/803)在动物体内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急性大鼠下肢缺血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Ad-LacZ、Ad-H0、Ad-H564/803和生理盐水(NS)转染术侧下肢骨骼肌,于转染后1,3,5,7d,RT... 目的探讨双位点诱变体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Ad-H564/803)在动物体内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急性大鼠下肢缺血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Ad-LacZ、Ad-H0、Ad-H564/803和生理盐水(NS)转染术侧下肢骨骼肌,于转染后1,3,5,7d,RT-PCR测定骨骼肌中HIF-1αmRNA的表达量;基因转染后28d,选择下肢动脉造影及动脉铸型观察血管密度。结果RT-PCR结果显示:Ad-H564/803组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较Ad-H0组高(P=0.000);以转染后7d表达量最高(P=0.000);第3,5,7dAd-H564/803组的表达量均高于其它各组(P=0.000)。基因转染28d后造影显示:Ad-H564/803组的侧支血管密度大于Ad-H0组及其他各组;动脉铸型显示:Ad-H564/803组的绒毛样微血管最为密集。结论外源性双位点诱变体HIF-1α基因(Ad-H564/803)可增强急性下肢缺血模型大鼠骨骼肌内HIF-1αmRNA的表达,促进缺血骨骼肌中的血管新生,且生物学功能较野生型HIF-1α基因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 血管新生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吗啡处理大鼠伏隔核、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瑞岭 叶敏杰 +5 位作者 郭新胜 潘苗 杜保国 郝伟 李毅 徐锡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49-105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吗啡处理大鼠伏隔核及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将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吗啡组(腹腔注射吗啡,起始剂量5mg/kg,2次/d,逐d递增5mg,至第10d为50mg/kg)及对照组(用相同方式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末次注射后6d... 目的:探讨慢性吗啡处理大鼠伏隔核及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将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吗啡组(腹腔注射吗啡,起始剂量5mg/kg,2次/d,逐d递增5mg,至第10d为50mg/kg)及对照组(用相同方式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末次注射后6d取伏隔核及海马CA1区。制作电镜标本后在透射电镜下定性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吗啡组大鼠伏隔核神经元核膜欠清晰,部分线粒体结构模糊,部分内质网有轻度扩张,而对照组正常;吗啡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部分核膜结构节段性模糊不清,部分线粒体结构模糊,嵴消失,甚至空泡变,而对照组正常。结论:慢性吗啡处理大鼠伏隔核、海马CA1区神经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超微结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伏隔核 海马CA1区 超微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人诱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对大鼠后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娓 张红亚 +4 位作者 郭寿贵 王月刚 韦莉莉 刘城 吴平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6-578,581,共4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诱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简称Ad-H564)在大鼠急性后肢缺血模型中的表达及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①重组腺病毒在HEK293A细胞内大量扩增,氯化铯浓度梯度离心,透析纯化后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病毒滴度。②建立大鼠急...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诱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简称Ad-H564)在大鼠急性后肢缺血模型中的表达及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①重组腺病毒在HEK293A细胞内大量扩增,氯化铯浓度梯度离心,透析纯化后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病毒滴度。②建立大鼠急性后肢缺血动物模型,将7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Ad-LacZ组、Ad-HIF1α0组、Ad-HIF1α564组和对照组,其中在测定HIF-1αmRNA表达时取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组,在血管造影和铸型时取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以Ad-LacZ、Ad-H0和Ad-H564转染术侧后肢骨骼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做任何处理。③于转染后1、3、5、7d,以生理盐水组为对照,采用RT-PCR法测定肌肉中的HIF-1 mRNA表达;④基因转染后28d,以假手术组为对照,选择性后肢动脉造影及血管铸型观察血管密度。结果①经PCR及基因测序鉴定,扩增纯化后的腺病毒所携带的目的基因信息无丢失或变异,病毒滴度达1011OPU/ml。②RT-PCR结果显示:Ad-H564组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平均0.5447±0.1412),与生理盐水组,Ad-LacZ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与Ad-H0组(平均0.5330±0.0416)的差异不显著(P=0.368);各组均以基因转染后7d表达量最高,Ad-H564组与其他各组对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③基因转染28d后造影结果显示:Ad-H564组和Ad-H0组的侧支血管密度均大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动脉血管铸型结果显示:Ad-H564组的微小血管密度较其他各组明显增多。结论单一位点诱变型人HIF-1α基因能够增强局部肌肉内基因表达,促进缺血组织中血管新生,但与野生型基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科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贮存对血清氯氮平和N-去甲氯氮平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师天元 郭新胜 张红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33-633,共1页
关键词 氯氮平 N-去甲氯氮平 血药浓度 冷冻贮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卓西平对吗啡依赖大鼠部分脑区突触素ⅠmRNA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张瑞岭 叶敏杰 +3 位作者 郭新胜 潘苗 杜保国 郝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研究地卓西平对吗啡依赖大鼠部分脑区突触素Ⅰ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等分为2组。吗啡组大鼠腹腔注射盐酸吗啡,2次/d,起始剂量5mg/kg,逐d递增5mg/kg,至第10d达50mg/kg;干预组大鼠在每次注射吗啡(同吗啡组)前30mi... 目的:研究地卓西平对吗啡依赖大鼠部分脑区突触素Ⅰ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等分为2组。吗啡组大鼠腹腔注射盐酸吗啡,2次/d,起始剂量5mg/kg,逐d递增5mg/kg,至第10d达50mg/kg;干预组大鼠在每次注射吗啡(同吗啡组)前30min腹腔注射地卓西平0.075mg/kg。末次注射后3h及72h,2组各取6只大鼠取脑并冰冻切片,留取中脑腹侧被盖区(VTA)、伏隔核(NAc)、中脑导水管灰质(PAG)、杏仁核(AMG)、海马CA1区(HIPCA1)的脑片,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突触素ⅠmRNA的表达。结果:末次注射后3h,干预组大鼠AMG、HIPCA1突触素ⅠmRNA的表达高于吗啡组;72h时,干预组大鼠NAc、HIPCA1突触素ⅠmRNA的表达高于吗啡组(P均<0.05)。其他脑区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卓西平可促进吗啡依赖大鼠部分脑区突触素Ⅰ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吗啡依赖效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卓西平 吗啡依赖 突触素 基因表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IL-6、sIL-6R及IL-13与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的关系
12
作者 李晏 王长虹 +1 位作者 贾福军 郭新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 6、sIL 6R、IL 13水平及其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3 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 6、sIL 6R及IL 13水平 ,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 (PANSS...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 6、sIL 6R、IL 13水平及其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3 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 6、sIL 6R及IL 13水平 ,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 (PANSS)评定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 6及sIL 6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而血浆IL 1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患者血浆sIL 6R水平与阳性症状分 (P分 )呈正相关 (r=0 3 79,P =0 0 2 0 ) ;血浆IL 13水平与阴性症状分 (N分 )呈负相关 (r=-0 60 2 ,P =0 0 0 0 ) ,IL 13与PANSS总分呈负相关 (r=-0 3 3 4,P =0 0 3 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功能异常 ,sIL 6R可能作为反映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严重程度的免疫指标之一 ,IL 13可能作为反映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严重程度的免疫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IL-6 SIL-6R IL-13 精神分裂症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位点诱变体低氧诱导因子1α的动物在体表达比较
13
作者 陈娓 李文强 +3 位作者 刘城 韦莉莉 王月刚 吴平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位点诱变体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Ad-H564、Ad-H564/402和Ad-H564/803)转染大鼠急性下肢缺血模型后,骨骼肌中HIF-1α的核酸及蛋白表达。方法建立大鼠急性下肢缺血模型,随机分6组,在骨骼肌中分别注入对照基因Ad-lacZ、... 目的探讨不同位点诱变体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Ad-H564、Ad-H564/402和Ad-H564/803)转染大鼠急性下肢缺血模型后,骨骼肌中HIF-1α的核酸及蛋白表达。方法建立大鼠急性下肢缺血模型,随机分6组,在骨骼肌中分别注入对照基因Ad-lacZ、野生型HIF-1α基因(Ad-H0)、Ad-H564、Ad-H564/402、Ad-H564/803和生理盐水(NS),于第1,3,5,7d处死动物,RT-PCR检测骨骼肌中HIF-1α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7dHIF-1α蛋白表达和28d的毛细血管密度。结果3种突变体HIF-1α基因组的HIF-1αmRNA表达均高于Ad-H0组(F=99.380,P=0.000);以7d的表达量最高(F=24.942,P=0.000);各突变体HIF-1α基因组间相比,以Ad-H564/402组表达量最高,Ad-H564/803组为次,再次为Ad-H564组。各突变体HIF-1α基因组7d的骨骼肌组织间及间质组织中均可见明显的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细胞,28d均可见明显的CD3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以Ad-H564/803组最为密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外源性人突变体HIF-1α基因Ad-H564、Ad-H564/402、Ad-H564/803均可促进骨骼肌组织中的HIF-1α核酸及蛋白表达,并促进毛细血管新生,且较Ad-H0的作用更强。各突变体基因组间相比较,Ad-H564/402组HIF-1αmRNA的表达最强,Ad-H564/803组的蛋白表达及促毛细血管新生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 血管新生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