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链脂肪酸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7A和NF-κB信号通路减轻γδ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槃 席德双 +4 位作者 黄瑞 滕益霖 刘睿 曾高峰 宗少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8-1094,共7页
目的 探究短链脂肪酸减轻γδT细胞介导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一定浓度的短链脂肪酸干预大鼠肠道来源的γδT细胞,CCK-8检测短链脂肪酸对γδT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7A(IL-17A)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 目的 探究短链脂肪酸减轻γδT细胞介导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一定浓度的短链脂肪酸干预大鼠肠道来源的γδT细胞,CCK-8检测短链脂肪酸对γδT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7A(IL-17A)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q PCR)检测IL-17A因子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IL-17+γδT细胞的比例,Western blot研究γδT细胞IL-17A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CCK-8结果提示乙酸钠的浓度≤0.5 mmol/L,丙酸钠、丁酸钠和混合短链脂肪酸的浓度≤0.25 mmol/L对γδT细胞的增殖无抑制作用(P> 0.05);ELISA和RT-q PCR结果显示,丙酸钠、丁酸钠及混合短链脂肪酸处理的γδT细胞IL-17A的含量较Control组均显著降低。流式细胞检测结果示IL-17+γδT细胞的比例在丙酸钠、丁酸钠、混合短链脂肪酸及TSA干预下均明显下降(P <0.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丙酸钠、丁酸钠和混合短链脂肪酸可抑制IL-17A、IKK的表达及NF-κB磷酸化水平(P <0.05)。结论 短链脂肪酸能抑制γδT细胞IL-17A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ΓΔT细胞 白细胞介素17A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膜切开术联合高渗盐水切口冲洗对大鼠挤压综合征的疗效
2
作者 温亚乾 王晓戈 +3 位作者 张杰 任文杰 田林强 刘良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772-2780,共9页
目的探索筋膜切开术联合高渗NaCl溶液切口冲洗对挤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周龄雄性SD[体质量(250±20)g]大鼠臀部及双后肢以7.5 kg重物压迫4 h制作挤压综合征大鼠模型,以出现血尿或无尿作为建模成功标准。将24只SD大鼠[体质量(250&... 目的探索筋膜切开术联合高渗NaCl溶液切口冲洗对挤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周龄雄性SD[体质量(250±20)g]大鼠臀部及双后肢以7.5 kg重物压迫4 h制作挤压综合征大鼠模型,以出现血尿或无尿作为建模成功标准。将24只SD大鼠[体质量(250±2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挤压综合征组(CS组)14只。在挤压综合征建模完成后的6 h分别收集受挤压组织渗出的组织液,检测各组渗出液中钾离子、钙离子、肌红蛋白和乳酸的含量。另将63只6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250±2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NC组)、挤压综合征组(CSS组)、挤压综合征筋膜切开术组(CSO组);挤压综合征筋膜切开术联合不同浓度NaCl溶液冲洗组(CSO+0.9%、3.0%、5.0%、7.0%NaCl组)。在挤压完成后的6 h,检测大鼠的肾脏血流情况;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钾离子、钙离子、肌红蛋白、乳酸、AST、ALT、Cr、Urea含量,采集各组大鼠受挤压组织和肾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测。结果组织液检测结果表明,与NC组比较,CS组大鼠组织液中钾离子、肌红蛋白和乳酸含量明显升高,钙离子含量明显降低(P<0.001)。血浆检测结果表明,单纯进行筋膜切开术无明显的治疗作用,筋膜切开术后联合NaCl溶液冲洗可以使挤压综合征大鼠血浆中钾离子,肌红蛋白,乳酸,AST、ALT,Urea、Cr度显著降低,钙离子升高(P<0.05)。在使用激光血流散斑检测中,单纯使用筋膜切开术不能提高肾组织血流,筋膜切开术后联合NaCl溶液冲洗可以使挤压综合征大鼠的肾组织血流量显著提高(P<0.05)。单纯使用筋膜切开术不能减轻肾脏的病理损害,筋膜切开术后联合NaCl溶液冲洗可以减轻挤压综合征对肾脏的病理性损伤(P<0.05)。结论在大鼠实验中,筋膜切开术联合高浓度(3%)氯化钠溶液切口冲洗后能够显著减轻挤压综合征对机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综合征 筋膜切开术 组织渗出液 高渗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对骨代谢的影响——从戈勒姆综合征的研究中理解淋巴管的新机能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文晟 杨丽娜 +3 位作者 孔冰洁 高义斌 张东芳 毕静雯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69,F0002,共7页
淋巴管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持组织液和血液平衡,免疫调节等重要机能.最近的研究表明淋巴管在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戈勒姆综合征(Gorham-Stout Syndrome,GSS)又被称为骨溶解症,是一种伴随着骨内淋巴管(或血管)和纤维组... 淋巴管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持组织液和血液平衡,免疫调节等重要机能.最近的研究表明淋巴管在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戈勒姆综合征(Gorham-Stout Syndrome,GSS)又被称为骨溶解症,是一种伴随着骨内淋巴管(或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受累骨渐进性被溶解,吸收,消失为特征的极为罕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戈勒姆综合征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组织切片检测显示早期多见骨质内淋巴管瘤样或血管瘤的非肿瘤组织增生,晚期主要表现为髓腔内纤维组织增生.近年来随着新的淋巴内皮细胞标记物的发现,戈勒姆综合征患者受累骨中被证实主要是淋巴管而不是血管.近年来对该病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淋巴管和骨代谢中功能的理解,为戈勒姆综合征治疗提供基础和靶点.本文对该病的病理和组织学特征、诊断治疗等进行了回顾,着重对最近关于淋巴管在戈勒姆综合征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勒姆综合征 溶骨 淋巴管 破骨细胞 淋巴内皮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纤维摄入情况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槃 黄瑞 +2 位作者 席德双 曾高峰 宗少晖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33-939,共7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膳食纤维摄入量对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2例初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通过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问卷和中国营养食物成分表第六版获取膳食纤维摄入量信...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膳食纤维摄入量对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2例初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通过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问卷和中国营养食物成分表第六版获取膳食纤维摄入量信息。根据膳食纤维中位摄入量分为:高膳食纤维组(≥11.92 g/d,n=36)及低膳食纤维组(<11.92 g/d,n=36)。使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运用R语言和Qiime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物种注释和菌群结构差异分析。结果两组样本Beta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LefSe分析结果显示,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是低膳食纤维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的菌群,Agathobacter和缠结真杆菌是高膳食纤维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的菌群。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膳食纤维摄入水平正相关的肠道菌群包括厚壁菌门、疣微菌门、梭杆菌门、疣微菌纲、疣微菌目、梭杆菌目、阿克曼氏菌科、乳酸乳球菌、Agathobacter、阿克曼氏菌属、脆弱类杆菌和梭杆菌属;与膳食纤维摄入水平负相关的属或种水平的肠道菌群包括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乳杆菌目、鞘氨醇杆菌目、气球菌科和大肠埃希氏菌。肠道菌群与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显示β-CTx与疣微菌门、疣微菌纲、疣微菌目、阿克曼氏菌科和阿克曼氏菌属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大肠杆菌呈显著正相关(P<0.05)。PINP与埃氏拟杆菌呈显著正相关(P=0.030)。结论较高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从而对骨质疏松症的疾病进程产生积极影响,适量补充膳食纤维可能是未来营养干预防治骨质疏松的潜在途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膳食纤维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52例治疗体会
5
作者 苏伟 王起印 +1 位作者 刘晓潭 高义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韧带 韧带损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