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pdtaA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副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张正艳 李长正 +2 位作者 李静 王艳 路承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DpdtaA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SH-SY5Y细胞用终浓度分别为0.156、0.312、0.625、1.250、2.500、5.000μmol/L DpdtaA处理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增殖抑制率。SH-SY5Y细胞... 目的:探讨DpdtaA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SH-SY5Y细胞用终浓度分别为0.156、0.312、0.625、1.250、2.500、5.000μmol/L DpdtaA处理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增殖抑制率。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给予二甲基亚砜)和DpdtaA组(0.5μmol/L DpdtaA),处理24 h后采用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采用荧光探针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另取细胞,分4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DpdtaA与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单独及联合作用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ALG-2相互作用蛋白X(Alix)的表达。结果:DpdtaA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H-SY5Y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为(0.54±0.13)μmol/L。与对照组比较,DpdtaA组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细胞凋亡增多(P<0.05);DpdtaA组细胞核周围有大量空泡,线粒体肿胀,ROS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发生副凋亡。DpdtaA处理后Alix蛋白表达水平下降;NAC预处理后,Alix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DpdtaA能够抑制SH-SY5Y细胞增殖,引起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和副凋亡,部分机制可能与上调ROS及抑制Alix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dtaA 神经母细胞瘤 SH-SY5Y细胞 增殖 副凋亡 氧化应激 凋亡相关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胆碱能抗炎通路与偏头痛的关系探讨
2
作者 李凤鹏 邢红霞 +2 位作者 靳玫 殷闯 周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18,124,共6页
偏头痛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原发性头痛,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期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肠-脑轴理论可能参与其发病。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anti-inflammatorypathway,CAP),是微生物群-肠-脑轴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CAP与... 偏头痛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原发性头痛,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期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肠-脑轴理论可能参与其发病。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anti-inflammatorypathway,CAP),是微生物群-肠-脑轴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CAP与偏头痛发作的头痛症状和消化道症状均有关联。本文就CAP与偏头痛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胆碱能抗炎通路 迷走神经刺激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娟 李娟 谭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腺苷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腺苷预处理组,每组12只。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腺苷预处理组大鼠于... 目的:探讨腺苷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腺苷预处理组,每组12只。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腺苷预处理组大鼠于术前连续3 d腹腔注射腺苷(1.5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再灌7 d后,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脑组织中Nestin和Wnt1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均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模型组和腺苷预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中Nestin阳性细胞百分率和海马区脑组织中Wnt1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F=127.010、577.971和4 831.900,P<0.001);腺苷预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大鼠脑组织中Nestin阳性细胞百分率、海马区脑组织中Wnt1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腺苷可能通过上调Wnt1蛋白的表达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从而有效改善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干细胞 NESTIN WNT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NO与NO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4
作者 孙伟力 王冀康 +12 位作者 李时光 李文强 顾仁骏 张萍 张帆 王夏红 师天元 张红亚 赵建华 石金河 陈希妍 张建新 靳玫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sae,NOS)的水平及其动态变化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患者病情变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sae,NOS)的水平及其动态变化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患者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比色法(colorimetric method)动态测定31例DEACMP患者血清NO及NOS水平,并与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MP)后未发生迟发脑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DEACMP患者急性期血清NO及NOS水平[(62.67±14.39)μmol/L,(27.68±6.14)U/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0.18±9.95)μmol/L,(20.88±6.32)U/mL](均P<0.05),与ACMP组急性期[(62.00±16.46)μmol/L,(28.13±5.23)U/m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DEACMP患者恢复期血清NO及NOS水平[(54.66±11.73)μmol/L,(21.74±5.88)U/mL]明显低于急性期(均P<0.05),与ACMP组随访期[(52.79±11.22)μmol/L,(20.64±5.92)U/m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NO-NOS系统参与了DEACMP的发病机制,NO-NOS水平变化与病情变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脑病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肠黏膜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庆治 张帮杰 +2 位作者 王素娟 张丽萍 谭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8-881,共4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小肠黏膜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实验分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盐水对照组、奥扎格雷组和谷氨酰胺组,每组24只大鼠。建模成功后,盐...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小肠黏膜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实验分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盐水对照组、奥扎格雷组和谷氨酰胺组,每组24只大鼠。建模成功后,盐水对照组立即腹腔注射2mL生理盐水;奥扎格雷钠组按33.67mg/kg腹腔注射奥扎格雷钠;谷氨酰胺组按33.67mg/kg腹腔注射奥扎格雷钠和按0.4g/kg腹腔注射体积分数20%的L-丙氨酸-L-谷氨酰胺双肽注射液。再灌注6、12及24h,每组各处死大鼠8只,取脑和小肠,光镜下观察脑组织海马区病理改变,免疫组化SP法测定小肠黏膜Occludin蛋白表达。结果:盐水对照组、奥扎格雷钠组和谷氨酰胺组于再灌注6、12和24h海马锥体细胞结构紊乱、边界模糊,在12和24h各时间点,4组大鼠肠黏膜Occludin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175和20.234,P均<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3组Ocdudin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谷氨酰胺组相比,盐水对照组和奥扎格雷钠组表达下降(P<0.05)。结论:谷氨酰胺可以提高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肠组织中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减轻全脑缺血再灌注对小肠黏膜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 肠屏障 谷氨酰胺 OCCLUDIN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阻断Notch通路并纠正脑卒中后抑郁大鼠Th17/Treg失衡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静 尉娜 +2 位作者 刘亚美 苏静 宋景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3-399,共7页
目的:探究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Notch信号通路和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失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采用线栓法结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刺激及孤养建立PSD模型,随机分为PSD组(等量生理盐水)... 目的:探究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Notch信号通路和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失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采用线栓法结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刺激及孤养建立PSD模型,随机分为PSD组(等量生理盐水)和DAPT组(5 mg/kg DAPT),假手术(sham)组(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每组10只。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前(0 d)及术后7、14、21和28 d进行体重检测、敞箱实验(OFT)及蔗糖偏爱实验(SPT)。干预结束后,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脑组织海马Notch1和Hes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和T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IL-10水平。结果:术后7、14、21和28 d,与sham组比较,PSD组大鼠体重、水平运动评分、垂直运动评分和糖水消耗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7和14 d PSD组与DAPT组大鼠体重、水平运动评分、垂直运动评分和糖水消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SD组比较,21和28 d DAPT组大鼠体重、水平运动评分、垂直运动评分和糖水消耗比例显著增加(P<0.05)。干预结束后,与sham组比较,PSD组大鼠海马Notch1和Hes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BMC中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比值,以及血清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Treg细胞比例和血清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PSD组比较,DAPT组大鼠海马Notch1和Hes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BMC中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比值,以及血清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5),Treg细胞比例和血清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DAPT可阻断Notch信号通路并减轻PSD大鼠抑郁样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失衡及炎症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分泌酶抑制剂 NOTCH信号通路 脑卒中后抑郁 Th17/Treg失衡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检测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秋玲 张博爱 +3 位作者 朱红灿 刘艳茹 李文涛 张军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组织中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144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分2周、4周、8周、12周4个亚组。模型组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脑缺血...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组织中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144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分2周、4周、8周、12周4个亚组。模型组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余同模型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组织中Survivin、VEGF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模型组Survivin、VEGF在双侧大脑皮质和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上均表达突出,2者在脑组织内的表达均在2周时为高峰,以后逐渐递减,8周时回升,但仍低于2周时,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VD 2周时升高,8周时达高峰,12周时下降,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和VEGF在大鼠脑缺血组织中表达上调和表达的时空模式的高度重叠,提示2者之间存在密切协同关系,而2者与MVD表达部位的一致性提示2者与血管新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SURVIVIN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凋亡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弥漫性脑创伤大鼠脑葡萄糖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新娟 李晓娟 +1 位作者 姜洪波 李东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25-1730,共6页
目的:检测弥漫性脑创伤(DBI)大鼠脑内葡萄糖转运体1(GLUT1)和葡萄糖转运体3(GLUT3)的表达以及牛磺酸对其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创伤组、低剂量牛磺酸组(200 mg/kg)和高剂量牛磺酸组(3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7 d... 目的:检测弥漫性脑创伤(DBI)大鼠脑内葡萄糖转运体1(GLUT1)和葡萄糖转运体3(GLUT3)的表达以及牛磺酸对其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创伤组、低剂量牛磺酸组(200 mg/kg)和高剂量牛磺酸组(3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7 d。建立大鼠DBI模型,脑创伤后24 h,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中GLUT1和GIUT3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大脑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各组脑组织中均可见有GLUT1表达的阳性细胞,其表现为在微血管内皮细胞胞浆或胞膜呈棕黄色。与假手术组相比,脑创伤组大鼠脑GLUT1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与脑创伤组相比,低、高剂量牛磺酸组脑GLUT1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1);且低剂量牛磺酸组脑GLUT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高剂量牛磺酸组(P<0.05)。各组仅在第三脑室周围可见GLUT3表达的阳性神经元,阳性细胞胞浆或胞膜呈棕黄色。与假手术组相比,脑创伤组大鼠脑GLUT3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1);与脑创伤组相比,低、高剂量牛磺酸组脑GLUT3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1);且高剂量牛磺酸组脑GLUT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剂量牛磺酸组(P<0.01)。低剂量牛磺酸组大脑皮层神经元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牛磺酸可对DBI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上调GLUT1和GLUT3蛋白表达,维持脑组织的能量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脑损伤 葡萄糖转运蛋白质1 葡萄糖转运蛋白质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性癫癎伴热性惊厥附加症2个家系致病基因GABRG2测序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魏建科 魏华 +11 位作者 黄希顺 尹景岗 卢宏 黄素娟 顾仁骏 贾福军 李冲 霍卫红 Lemuel Racacho 王家勤 郭学鹏 Dennis Bulman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对全身癫癎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2个家系候选基因GABRG2进行测序研究。方法设计GABRG2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处全部9对内含子引物,采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对GABRG2PCR测序。结果2个家系未发现GABRG2基因突变,GABRG2基因测序显示... 目的对全身癫癎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2个家系候选基因GABRG2进行测序研究。方法设计GABRG2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处全部9对内含子引物,采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对GABRG2PCR测序。结果2个家系未发现GABRG2基因突变,GABRG2基因测序显示外显子5的第13密码子有一C/T多态性。结论本研究结果所显示的单个碱基多态性对其他癫癎家系的连锁分析及其他癫癎综合征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 热性惊厥 连锁分析 GABRG2基因 单个碱基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2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娄涛 李文强 +12 位作者 顾家鹏 李时光 顾仁骏 张萍 王夏红 张红星 李巍 张红亚 赵建民 潘登 李静 靳玫 吴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06-2809,共4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2(TYK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10月豫北地区汉族DEACMP患者10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未发生迟发脑病患者115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2(TYK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10月豫北地区汉族DEACMP患者10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未发生迟发脑病患者115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TYK2的rs10876994和rs34536443位点,分析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性,评估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 rs34536443位点无多态性。DEACMP组和ACMP组rs10876994位点基因型分布为AA:20.2%和19.1%,AC:47.7%和40.9%,CC:32.1%和40.0%;等位基因频率为A:44.0%和39.6%,C:56.0%和6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876994位点不同基因型携带者在病情最严重时的IMCT〔AA:(3.09±1.19)分,AC:(2.42±1.04)分,CC:(1.91±0.85)分〕和ADL〔AA:(59.09±3.34)分,AC:(61.88±2.07)分,CC:(62.40±1.68)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尚未发现rs34536443和rs10876994基因多态性与DEACMP关联的证据,暂不支持TYK2基因作为DEACMP的遗传易患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迟发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在大鼠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靳玫 刘晓利 +3 位作者 唐超智 宿俊杰 崔俊伟 王文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TLR)在大鼠大脑分化和成熟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取妊娠16、18 d的胎鼠和新生鼠(n=10)的大脑皮层,用抗体荧光染色检测Ki-67和Neu N阳性细胞百分比,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LR的表达。结果:随...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TLR)在大鼠大脑分化和成熟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取妊娠16、18 d的胎鼠和新生鼠(n=10)的大脑皮层,用抗体荧光染色检测Ki-67和Neu N阳性细胞百分比,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LR的表达。结果:随发育的进展,大鼠大脑皮层中Neu N和Ki-67阳性细胞百分比逐渐降低(P<0.05),TLR1、TLR2、TLR3、TLR4、TLR7和TLR9的表达逐渐升高(P<0.05),而TLR5、TLR6和TLR8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TLR可能参与了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 大脑皮层 大鼠 大脑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自噬在脂氧素A4治疗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尉娜 常耀辉 路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59-1263,共5页
目的脂氧素A4(LXA4)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细胞自噬是否是其保护作用机制之一仍不明确。文章拟讨论细胞自噬在LXA4治疗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48只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XA4组、缺血... 目的脂氧素A4(LXA4)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细胞自噬是否是其保护作用机制之一仍不明确。文章拟讨论细胞自噬在LXA4治疗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48只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XA4组、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仅暴露腹主动脉,其他两组构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LXA4组:在关腹后30 min脊髓鞘内注射10μL LXA4(300 pmol);缺血再灌注组:在关腹后30 min脊髓鞘内注射等渗盐水(0.1 mL/kg);假手术组:不注射药物。3组大鼠分别于再灌注24 h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处死后取出腰段脊髓。LC3B荧光染色法对3组大鼠的脊髓组织进行染色并计数,Western blot检测LC3-Ⅱ/LC3-Ⅰ、γ-氨基丁酸受体A相关蛋白(GABARAP)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LC3B阳性细胞较少,缺血再灌注组(399.80±18.46)和LXA4组(240.80±12.76)的LC3B阳性细胞数较假手术组(73.40±19.42)明显升高(P<0.05),LXA4组较缺血再灌注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缺血再灌注组及LXA4组大鼠的LC3-Ⅱ/LC3-Ⅰ、GABARAP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LXA4组脊髓组织中LC3-Ⅱ/LC3-Ⅰ明显下降(P<0.05)。结论当SCII发生后,激活了细胞自噬,说明细胞自噬参与了SCII发生的过程;给予LXA4后,细胞自噬被抑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素A4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自噬 LC3 GABAR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天然产物Epoxysorbicillinol通过诱导Nrf2核转位对APP/PS1转基因AD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世江 靳玫 +1 位作者 沈长波 李素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71-2175,共5页
目的海洋化合物是治疗阿尔茨海默(Alzheimer disease,AD)的最新候选药物来源,化合物Epoxysorbicillinol是从Haliclona sp.海绵的共生真菌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长梗木霉)中提取的一种新的聚酮类化合物。本实验通过观察了Epoxysor... 目的海洋化合物是治疗阿尔茨海默(Alzheimer disease,AD)的最新候选药物来源,化合物Epoxysorbicillinol是从Haliclona sp.海绵的共生真菌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长梗木霉)中提取的一种新的聚酮类化合物。本实验通过观察了Epoxysorbicillinol对APP/PS1转基因AD模型小鼠大脑中氧化应激水平和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斑块沉积的影响,揭示Epoxysorbicillinol对AD的治疗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给予5月龄APP/PS1转基因AD小鼠不同剂量的Epoxysorbicillinol和阳性对照药石杉碱甲Epoxysorbicillinol 3个月。水迷宫法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小鼠脑内Aβ1-42和Aβ1-40含有量,并观察脑内MDA水平。为阐明Epoxysorbicillinol的抗氧化机制,检测Epoxysorbicillinol对Aβ1-42诱导损伤的SH-SY5Y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并检验其对Nrf2蛋白核转位的作用。结果实验数据显示Epoxysorbicillinol可以有效的降低AD转基因小鼠脑内的Aβ生成,降低脑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并能有效降低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的核转位而增强了细胞抗氧化酶的表达。结论 Epoxysorbicillinol可以抑制AD小鼠中枢过高的氧化应激水平,减少中枢Aβ的形成,其作为一种抗AD的候选化合物,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天然产物Epoxysorbicillinol APP/PS1转基因小鼠 Nrf2核转位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etrin-1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宗文 王文娟 +5 位作者 田薇薇 梁冰 杨家梅 刘萍 张钰浩 张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Netrin-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E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40例ESCC及4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etrin-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Netrin-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目的:探讨Netrin-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E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40例ESCC及4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etrin-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Netrin-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7.5%(19/40),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5.0%(2/40)(χ2=18.660,P<0.001)。ESCC组织中Netrin-1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52.5%(21/40),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5.0%(2/40)(χ2=22.029,P<0.001)。Netrin-1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ESCC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均有关(χ2mRNA=12.420、12.477、9.528、10.566,χ2蛋白=8.878、8.021、8.338、9.950,P均<0.05)。ESCC组织中Netrin-1蛋白与mRNA的表达有关联(rP=0.517,P<0.001)。结论:Netrin-1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ESCC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NETR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里醌对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中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孔令宇 王文娟 席錾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83-1487,共5页
本研究探讨百里醌对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RA)模型的抗氧化和抗炎机理。实验采用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百里醌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II型胶原(CIA)诱导大鼠RA... 本研究探讨百里醌对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RA)模型的抗氧化和抗炎机理。实验采用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百里醌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II型胶原(CIA)诱导大鼠RA模型。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8 mg/kg吲哚美辛,百里醌各剂量组分别给予低(10 mg/kg)、中(25 mg/kg)和高(50 mg/kg)三种剂量的百里醌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21日。足趾容积法测定大鼠关节继发性肿胀程度。测定机体关节组织中氧化损伤与抗氧化指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ELISA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发现25 mg/kg和50 mg/kg的百里醌有效缓解II型胶原引起的足趾肿胀,降低RA发病中MPO、MDA和NO的含量,升高组织中SOD的水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百里醌可以显著降低RA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促进IL-10表达(P<0.05)。综上,百里醌可以有效缓解RA的症状,其机制与维持机体氧化-抗氧化体系的平衡和对抗前炎症因子导致的组织破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醌 关节炎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里醌对胆管结扎大鼠氧化应激和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孔令宇 王文娟 席錾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百里醌对总胆管结扎大鼠氧化应激和肝损伤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百里醌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在胆管结扎术前3 d起灌胃给予百里醌,低剂量组为25 mg.kg-1,高剂量组... 目的研究百里醌对总胆管结扎大鼠氧化应激和肝损伤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百里醌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在胆管结扎术前3 d起灌胃给予百里醌,低剂量组为25 mg.kg-1,高剂量组为50 mg.kg-1,连续2周。处死大鼠,检测肝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P)含量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百里醌可显著降低胆总管结扎引起的肝脏组织内HP和MDA的含量,升高SOD和GPx含量(P<0.05)。百里醌治疗组肝脏坏死面积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炎性浸润程度明显降低。结论百里醌可以提高抗氧化损伤能力,减少肝脏氧化应激破坏,有望在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用于肝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醌 胆管结扎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程中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和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尉娜 路坦 谭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3期263-268,共6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程中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预测血管再通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56例行重组组织...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程中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预测血管再通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56例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根据治疗后经颅多普勒超声-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分为再通组233例和非再通组23例,比较两组溶栓前、溶栓后即刻、溶栓后2 h的UCH-L1和IMA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析UCH-L1、IMA与NIHSS评分相关性及血管再通的相关影响因素,评价各时间点UCH-L1、IMA预测血管再通的价值。结果再通组溶栓前、溶栓后即刻、溶栓后2 h的UCH-L1、IMA水平、NIHSS评分低于非再通组(均为P<0.05);溶栓前、溶栓后即刻、溶栓后2 h的UCH-L1、IMA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均为P<0.05);溶栓前、溶栓后即刻、溶栓后2 h的UCH-L1、IMA与ACI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相关(均为P<0.05);溶栓后2 h的UCH-L1联合IMA预测ACI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68,敏感度98.71%,特异度86.96%。结论血管再通ACI患者静脉溶栓疗程中UCH-L1和IMA水平均降低,动态联合监测上述指标变化可为预测血管再通、促进预后改善提供客观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静脉溶栓 血管再通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 缺血修饰蛋白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