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生ESBLs和AmpC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赵永新 李素敏 +1 位作者 张卫群 张铁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0-240,I0001-I0003,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产ESBLs和AmpC酶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产ESBLs菌和产生AmpC酶菌进行表型的筛选和确证,测定21种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268株菌中检出ESBLs菌136株,检出率50.75%,AmpC酶菌116株,检出率43.28%。单产AmpC酶菌,单产ESBLs菌及产AmpC... 目的了解我院产ESBLs和AmpC酶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产ESBLs菌和产生AmpC酶菌进行表型的筛选和确证,测定21种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268株菌中检出ESBLs菌136株,检出率50.75%,AmpC酶菌116株,检出率43.28%。单产AmpC酶菌,单产ESBLs菌及产AmpC和ESBLs的菌对青霉素、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的耐药率,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重耐药及泛耐药常见。结论 ESBLs与Amp酶已成为我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碳青霉烯类、第四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成为我院治疗院内感染的首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 ESBLS AMPC酶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P3依赖其GTP酶活性负向调控HTLV-1病毒复制
2
作者 刘燕子 赵鑫 +5 位作者 秦潇 黄雨璐 杨曦 范晴晴 杨波 王洁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GBP3对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HTLV-1)复制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TLV-1感染的HeLa细胞和THP1细胞中GBP3的表达量;在THP1和HeLa细胞中通过siRNA沉默GBP3,Western blot验证GBP3敲低效率;过表达GBP3或敲减GBP3... 目的:探讨GBP3对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HTLV-1)复制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TLV-1感染的HeLa细胞和THP1细胞中GBP3的表达量;在THP1和HeLa细胞中通过siRNA沉默GBP3,Western blot验证GBP3敲低效率;过表达GBP3或敲减GBP3后,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TLV-1感染细胞中前病毒转录本Tax、px、HBZ、Gag、ENV、5´UTR和病毒蛋白Tax和p19蛋白的表达量;构建失去GTP酶活性的GBP3的突变体GBP3K51A,检测GBP3对HTLV-1感染的调控是否依赖于GBP3的GTP酶活性。结果:HTLV-1感染的HeLa和THP1细胞中GBP3表达上升;GBP3过表达可导致HTLV-1的前病毒转录本和病毒蛋白表达量下降,siRNA敲减GBP3则具有相反的效果,GBP3K51A过表达可导致HTLV-1前病毒转录本和病毒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HTLV-1病毒感染可诱导GBP3表达;GBP3过表达抑制病毒复制,可能依赖GTP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P3 HTLV-1 抗病毒 GTP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K562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和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凡平 张婧婧 +5 位作者 房丽敏 张亚丽 陈露露 张月园 李俊鹏 王明永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25-1729,共5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_2O_3)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7kip1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增殖实验M TT检测As_2O_3对K562细胞的增殖的影响;选取合适的药物浓度作用于K562细胞,观察As_2O_3...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_2O_3)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7kip1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增殖实验M TT检测As_2O_3对K562细胞的增殖的影响;选取合适的药物浓度作用于K562细胞,观察As_2O_3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应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s_2O_3对K562细胞CyclinD1和p27kip1表达的作用。结果:As_2O_3可以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细胞抑制率均随药物浓度增大抑制率逐渐增高,在药物作用24 h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r=0.9675)。在As_2O_3作用后K562细胞凋亡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s_2O_3作用K562细胞48 h后CyclinD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27kip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增高。结论:As_2O_3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As_2O_3可能通过调控CyclinD1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K56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素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新乡地区在校大学生汉族群体掌纹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跃伟 赵林静 +4 位作者 黄艳梅 常海敏 康丽霞 孙璐 张光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5-146,共2页
在知情同意情况下,采用油墨拓印法采集了河南省新乡医学院汉族群体中1 265名在校大学生(包括634名男性和631名女性)的掌纹纹型,分析并测定其atd角和掌纹t距比.结果表明,河南汉族大学生群体atd角平均值为42度左右,atd角在男女不同性别之... 在知情同意情况下,采用油墨拓印法采集了河南省新乡医学院汉族群体中1 265名在校大学生(包括634名男性和631名女性)的掌纹纹型,分析并测定其atd角和掌纹t距比.结果表明,河南汉族大学生群体atd角平均值为42度左右,atd角在男女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左右手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距比(tPD)在男女不同性别和左右手之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河南省汉族群体皮纹纹型特征进行研究,为医学、遗传学和人类肤纹学等研究领域提供了基础皮纹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纹学 掌纹 大学生 河南 汉族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MLST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帆 魏纪东 +1 位作者 李敏 赵永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76-780,共5页
为了解本地区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收集分离于4种动物的肺炎克雷伯菌67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15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对所有菌株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 为了解本地区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收集分离于4种动物的肺炎克雷伯菌67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15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对所有菌株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同时利用e BURST软件对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进行分析。药敏结果显示,67株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对15株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2.99%-61.19%,多重耐药菌株占40.3%,不同来源的菌株耐药性存在明显差异。MLST分析表明,全部菌株共分成17个ST型,其中鸡源菌株有5个(ST235、ST37、ST2019、ST2021、ST726)、猪源菌株有6个(ST258、ST11、ST270、ST106、ST1863、ST263)、兔源菌株有4个(ST17、ST148、ST60、ST168)、犬源菌株有3个(ST11、ST65、ST74),其中ST11为猪源菌株和犬源菌株共有的类型。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动物中的流行表现一定的分子差异,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呈现多重耐药的趋势。本研究将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与MLST分子型结合进行调查研究,揭示二者间关系,为进一步开展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防控耐药菌株的暴发流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动物 耐药性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与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和分子特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帆 邓保国 +2 位作者 魏纪东 赵永新 李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88-892,902,共6页
目的了解不同宿主来源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和分子特点,探讨其在人与动物间传播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肺炎克雷伯菌98株(包含动物源67株、医源31株),通过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拉丝... 目的了解不同宿主来源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和分子特点,探讨其在人与动物间传播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肺炎克雷伯菌98株(包含动物源67株、医源31株),通过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拉丝试验测定产粘液表型;PCR扩增2个毒力基因和7个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MLST)分析分子型。结果医源菌株耐药率显著高于动物源菌株,在动物源菌株中,鸡源和猪源菌株耐药率高于兔源和犬源菌株;除犬源菌株外均表现多重耐药,医源菌株多重耐药率最高(74.19%)。98株肺炎克雷伯菌有18个ST型,鸡源菌株主要流行ST37、猪源菌株为ST258、兔源菌株为ST60、犬源菌株为ST11,医源菌株为ST11。ST11为医源、犬源、猪源菌株共有,ST235为医源和鸡源菌株共有,ST258为医源和猪源菌株共有。高粘液菌株主要为ST11、ST235、ST258,且在这些分子型中检测到rmpA、magA基因。医源菌株blaKPC的检出率最高(54.84%),犬源和兔源菌株未检出BlaKPC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在医源菌株中检出率高于动物源菌株,qnrA和qnrB基因在鸡源菌株中检出率高于医源菌株。ST11、ST258、ST235携带的多种耐药基因最高。结论不同宿主来源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粘液表型及分子特性不同,但ST11、ST235、ST258为人源和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共有的分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MLST 医源 动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诱导DC成熟机制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凡平 王明永 +9 位作者 杨建斌 赵东方 王红坡 邵峰 孙瑞利 郭庆合 凌明智 赵永新 宋士军 郭继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59-1062,1077,共5页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o)来源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机制。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Mo,常规方法体外诱导未成熟DC(imDC),FACS分析DC成熟过程中MBL对CD分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分...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o)来源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机制。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Mo,常规方法体外诱导未成熟DC(imDC),FACS分析DC成熟过程中MBL对CD分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分析MBL与imDC的结合情况;RT-PCR分析DC表面模式识别分子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法(EMSA)和Western blot分析NF-κB的活性及细胞核移位。结果:FCM分析表明,MBL能够使DC表面CD83、CD86及MHC分子表达升高;MBL能够以Ca2+浓度依赖关系与imDC细胞结合;RT-PCR结果表明MBL能够减少DC表面TLR2和TLR4的表达。EMSA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MBL能够增强NF-κB活性及细胞核移位。结论:MBL可通过直接结合imDC表面分子来影响DC模式识别分子的表达并调节信号分子NF-κB活性,提示MBL能够通过配体结合调控DC分化成熟,揭示了MBL调节DC分化成熟有关信号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树突状细胞 TOLL样受体 NF-ΚB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晓姝 巩继平 +3 位作者 杨根庆 常永丽 高莉晶 田小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2-1159,共8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为BMSCs的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的研究基础。方法:使用贴壁法分离扩增大鼠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成脂...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为BMSCs的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的研究基础。方法:使用贴壁法分离扩增大鼠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成脂、成骨和成肌诱导分化检测细胞的分化潜能;分别使用CCK-8和Brdu掺入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处理对B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Millic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大鼠BMSCs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培养所得细胞具备BMSCs的表面标志物特点和多向分化潜能。50,100μmol/L罗哌卡因处理可显著降低BMSCs的增殖速度,降低BMSCs的Brdu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和迁移实验表明罗哌卡因处理可引起BMSCs迁移能力的明显降低(P<0.05)。上述效应均对罗哌卡因的给药剂量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可显著降低大鼠BMSCs的增殖能力和细胞迁移能力,提示外科应用BMSCs时需注意罗哌卡因等长效局部麻醉剂对BMSCs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罗哌卡因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及TLR4与Ⅱ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帅 王献春 +3 位作者 杨灿 刘国燕 丁宇 宋向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Toll样受体-4(TLR4)在Ⅱ型糖尿病(T2DM)和肥胖症(OB)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分析HMGB1及TLR4与T2DM和OB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8月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人员共80例为研... 目的: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Toll样受体-4(TLR4)在Ⅱ型糖尿病(T2DM)和肥胖症(OB)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分析HMGB1及TLR4与T2DM和OB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8月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人员共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T2DM诊断标准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判断标准以及OB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T2DM-OB组、T2DM-非肥胖(NOB)组、正常糖耐量(NGT)-OB组、NGT-NOB组,共4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HMGB1的浓度,同时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相关生化指标浓度,所有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T2DM-OB组HMGB1浓度高于T2DM-NOB组(P<0.05);NGT-OB组HMGB1浓度高于NGT-NOB组(P<0.05);T2DM-OB组HMGB1浓度明显高于NGT-OB组(P<0.001);T2DM-NOB组HMGB1浓度明显高于NGT-NOB组(P<0.001)。T2DM-OB组TLR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2DM-NOB组(P<0.001);NGT-OB组TLR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GT-NOB组(P<0.001);T2DM-OB组TLR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GT-OB组(P<0.001);T2DM-NOB组TLR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GT-NOB组(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MGB1和TLR4、TG、FPG、体重指数(BMI)均呈正相关(P值均<0.001);HMGB1和HDL呈负相关(P<0.05)。通过回归分析显示,FPG和TG两指标对HMGB1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T2DM及OB体内HMGB1、TLR4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并且HMGB1水平与糖脂代谢紊乱存在相关性,HMGB1与TLR4结合后通过相应的途径参与T2DM及OB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Ⅱ型糖尿病 TOLL样受体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耐高乙醇和低pH己酸产生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pBE_3-ep-SigB的构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薛正楷 杨根庆 +1 位作者 张宿义 倪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2-168,共7页
以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为出发菌,分别转染Sig A和Sig B突变基因,获得耐高乙醇和低p H胁迫的优良己酸产生菌。以p ET32a(+)-Sig A/Sig B为模板,采用均匀试验优化Sig A/Sig B易错聚合酶链式反应(ep PCR)扩增体系中的Mn^(2+)和Mg^(2+... 以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为出发菌,分别转染Sig A和Sig B突变基因,获得耐高乙醇和低p H胁迫的优良己酸产生菌。以p ET32a(+)-Sig A/Sig B为模板,采用均匀试验优化Sig A/Sig B易错聚合酶链式反应(ep PCR)扩增体系中的Mn^(2+)和Mg^(2+)浓度,通过ep PCR获得ep-Sig A/Sig B突变基因,与载体p BE_3-MCS连接后,构建L.fusiformis-p BE_3-ep-Sig A/Sig B突变菌体库,将两种菌体库在p H值2~5和乙醇含量2%~12%条件下进行筛选。结果表明,L.fusiformis-p BE_3-ep-Sig B重组菌株耐受最高乙醇含量为8%左右,最低耐受p H值为2.5左右;当乙醇含量为8%、p H值为3.5时,L.fusiformis-p BE_3-ep-Sig B重组菌株的己酸产量达到(254.35±39.74)mg/100 m L,显著高于工程菌株L.fusiformis-p BE_3-ep-Sig A的己酸产量(P<0.01),且为出发菌L.fusiformis己酸产量(93.62±10.33)mg/100 m L的271.68%,表明L.fusiformis-p BE_3-ep-Sig B重组菌株具有较强的抗高乙醇浓度和低p H值胁迫产己酸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A基因 SigB基因 易错PCR 高抗性 产己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对Jurkat细胞中CCR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东霞 王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干扰素(IFN-α)对Jurkat E6-1细胞内CCR5 mRNA表达及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探讨采用干扰素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方法:用不同浓度的IFN-α刺激处于对数生长期的CD4+T淋巴细胞系Jurkat E6-1细胞。培养48小时后,提取细胞的总RNA... 目的:通过研究干扰素(IFN-α)对Jurkat E6-1细胞内CCR5 mRNA表达及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探讨采用干扰素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方法:用不同浓度的IFN-α刺激处于对数生长期的CD4+T淋巴细胞系Jurkat E6-1细胞。培养48小时后,提取细胞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进行RT-PCR和Real time-PCR扩增目的基因CCR5;利用脂质体转染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Jurkat E6-1细胞内CCR5活性变化情况。结果:(1)IFN-α在浓度为100 U/ml时对CCR5 mRNA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 000 U/ml时对CCR5 mRNA的表达表现为增强作用;在浓度为10 000 U/ml时对CCR5 mRNA的表达增强作用有所减弱。(2)当IFN-α的浓度为100 U/ml时荧光素酶的活性最低;当IFN-α的浓度为1 000 U/ml时荧光素酶的活性最高;当IFN-α的浓度为10 000 U/ml时荧光素酶的活性又有所减低。结论:IFN-α作为一类很好的免疫调节、抗病毒生物制剂,不同剂量在一定范围内会对细胞CCR5的表达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JURKAT E6-1细胞 趋化因子受体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己酸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 Sig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正楷 薛原 +2 位作者 杨根庆 张宿义 倪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0-124,共5页
通过克隆产己酸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 SigA全长基因,并对其进行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igA基因开放阅读框(ORF)有1 128个碱基,编码327个氨基酸,其分子质量为45.275 kDa;生物信息学预测表明,L.fusiformis与Lysinibacill... 通过克隆产己酸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 SigA全长基因,并对其进行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igA基因开放阅读框(ORF)有1 128个碱基,编码327个氨基酸,其分子质量为45.275 kDa;生物信息学预测表明,L.fusiformis与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二者序列相似度达97%;该蛋白为亲水性可溶性蛋白,与Bacillus sp.B14905相似度达100%,其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loop环状构成,α-螺旋和loop环状分别占其二级结构的60.15%和37.79%;预测并优化的三级结构由14个α-螺旋和15个loop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己酸菌 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 SigA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骗受体3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壮伟 王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72-776,共5页
诱骗受体3(DcR3)是新近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新成员,是一种可溶性受体,在一些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中过表达,与死亡受体3(DR3)相反,DcR3缺乏死亡结构域。过去对于DCR3的研究集中肿瘤,即DcR3可阻断细胞的凋亡进而造成免疫逃逸和化... 诱骗受体3(DcR3)是新近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新成员,是一种可溶性受体,在一些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中过表达,与死亡受体3(DR3)相反,DcR3缺乏死亡结构域。过去对于DCR3的研究集中肿瘤,即DcR3可阻断细胞的凋亡进而造成免疫逃逸和化疗耐受,近来对于DcR3的研究多集中于炎症,以及DcR3及其类似物在特定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本文综述了DcR3在肿瘤、炎症及其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骗受体3 细胞凋亡 肿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抗原Mannan-TTC的制备及免疫原性分析
14
作者 王凡平 王明永 +9 位作者 赵东方 马淑君 余文发 杜继英 丁肖华 朱琳琳 谭静 赵永新 毛光兰 申家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制备高免疫原性的模式抗原Mannan-TTC,分析其免疫原性。方法:将甘露聚糖(Mannan)与破伤风毒素C片段(TTC)蛋白进行化学交联,SDS-PAGE分析交联产物。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负载Mannan-TT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WST-1和ELIS... 目的:制备高免疫原性的模式抗原Mannan-TTC,分析其免疫原性。方法:将甘露聚糖(Mannan)与破伤风毒素C片段(TTC)蛋白进行化学交联,SDS-PAGE分析交联产物。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负载Mannan-TT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WST-1和ELISA检测TTC特异性CD4+T细胞的增殖和分泌IFN-γ的能力;小鼠免疫后,用ELISA检测TTC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成功交联Mannan与TTC,获得模式抗原Mannan-TTC。该交联产物能通过活化树突状细胞(DC),不仅增强了对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而且显著增强TTC抗原特异性的CD4+T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IFN-γ。动物免疫实验则显示,该交联产物能刺激小鼠免疫细胞产生TTC抗原特异性的抗体,但与单纯TTC抗原刺激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所获Mannan-TTC抗原免疫原性好,能显著增强细胞免疫应答,为研究体内外抗原提呈、免疫应答提供了良好的模式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 免疫原性 模式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铜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中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文越 杜静 +2 位作者 张卫群 李全民 陈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7-130,164,共5页
通过在凡纳滨对虾的饵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铜,研究其对血细胞中酶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饵料中添加铜的含量对凡纳滨对虾酚氧化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都有一定影响,当基础饵料中添加30~45mg·kg-1铜时,二者的活力最高.当饵料铜过量时... 通过在凡纳滨对虾的饵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铜,研究其对血细胞中酶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饵料中添加铜的含量对凡纳滨对虾酚氧化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都有一定影响,当基础饵料中添加30~45mg·kg-1铜时,二者的活力最高.当饵料铜过量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比对酚氧化酶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血细胞 酚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