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薄层CT对早期浸润性肺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能力
1
作者 狄贯龙 孙菲菲 +2 位作者 李阳 关文华 柳计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99-1503,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薄层CT对早期浸润性肺腺癌(IAC)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能力。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早期IA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分为发生组(24例)、未发生组(96例)。比较... 目的探讨胸部薄层CT对早期浸润性肺腺癌(IAC)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能力。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早期IA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分为发生组(24例)、未发生组(96例)。比较两组胸部薄层CT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胸部薄层CT对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并比较不同病理亚型患者胸部薄层CT结果。结果发生组空泡征、血管征、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占比及结节长径、实性成分占比、实性成分长径、结节CT值、CT值比、CT值/体积高于未发生组(P<0.05);胸部薄层CT结果中,CT值比预测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CT值/体积预测复发/转移的敏感度最大,胸膜凹陷征、毛刺征预测复发/转移的特异度最高,CT值/体积、胸膜凹陷征、毛刺征联合预测复发/转移的AUC为0.924;空泡征在贴壁为主型中出现的频率高于非贴壁为主型,胸膜凹陷征、分叶征在非贴壁为主型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贴壁为主型(P<0.05);有微乳头患者实性成分长径大于无微乳头患者(P<0.05)。结论胸部薄层CT部分影像学特征与早期IAC病理亚型及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其中CT值/体积、胸膜凹陷征、毛刺征联合应用对术后复发/转移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评估术后复发/转移及病理亚型的有效检查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CT 浸润性肺腺癌 复发 转移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炎性假瘤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袁亮 李军 杨春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 总结分析眼眶炎性假瘤CT表现 ,探讨CT扫描对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诊证实的眼眶炎性假瘤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泪腺炎型 13例 ,5例双侧泪腺增大 ,8例单侧增大 ,密度均匀 ... 目的 总结分析眼眶炎性假瘤CT表现 ,探讨CT扫描对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诊证实的眼眶炎性假瘤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泪腺炎型 13例 ,5例双侧泪腺增大 ,8例单侧增大 ,密度均匀 ,边界清楚 ;前部假瘤 4例 ,位于球后 ,与其紧贴 ,边缘不清 ,密度不均 ,临近眼环局限性增厚 ;后部假瘤 5例 ,位于眶尖部 ,密度不均 ,形态不规则 ;弥漫型 5例 ,充满眶内球后区 ,眶内结构分界不清 ;肌炎型 12例 ,单侧发病 ,累及一条或多条眼外肌 ,多为弥漫性增粗 ,眼外肌附着点增厚。结论 眼眶炎性假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 ,CT能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和对眼眶炎性假瘤的分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炎性假瘤 体层摄影术 放射性核素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螺旋CT征象与COX-2及Ki-67表达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海峰 康少红 杨春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0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部分螺旋CT征象与癌组织中COX-2及Ki-67的表达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螺旋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三期增强的膀胱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每个病灶的膀胱壁侵犯和临近器官侵犯情况... 目的:探讨膀胱癌部分螺旋CT征象与癌组织中COX-2及Ki-67的表达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螺旋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三期增强的膀胱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每个病灶的膀胱壁侵犯和临近器官侵犯情况。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中COX-2及Ki-67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螺旋CT征象的关系。结果:螺旋CT征象上肿瘤的膀胱壁侵犯和临近器官侵犯与COX-2及Ki-67蛋白表达有关(P<0.05)。结论:膀胱癌部分螺旋CT征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OX-2及Ki-67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OX-2 KI-67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卵巢囊实性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品品 侯新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8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卵巢囊实性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1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32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均行DWI扫描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比较两组囊性及实性部分的指数表观弥散系数...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卵巢囊实性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1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32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均行DWI扫描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比较两组囊性及实性部分的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 ADC)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两组囊e ADC、囊AD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e ADC(257.59±89.33)×10-3 mm^2/s高于对照组(194.39±64.30)×10-3 mm^2/s,实ADC(0.96±0.24)×10-3 mm^2/s低于对照组(1.49±0.50)×10-3 mm^2/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对卵巢实性恶性肿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卵巢囊实性肿瘤 良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相关性骨病7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裴文燕 杨春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A06期50-51,共2页
目的通过对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多部位骨骼X线检查特点以及对各种治疗方法的反应的分析,研究透析相关性骨病的特点及诊断要点并提出改善症状的有效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选择近三年来78例终末期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 进行多部位X线征象分... 目的通过对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多部位骨骼X线检查特点以及对各种治疗方法的反应的分析,研究透析相关性骨病的特点及诊断要点并提出改善症状的有效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选择近三年来78例终末期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 进行多部位X线征象分析,动态观察PTH、Ca2+、P3-、Al3+变化,并选择药物,改变血液净化方式或手术治疗等方法观察疗效、做出分析。结果78例透析病人有61例有不同程度骨骼及软组织改变;67例有骨痛、肌无力、顽固性皮肤瘙痒、失眠等临床表现。几乎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钙磷铝代谢异常及甲状旁腺机能的改变。通过预防及治疗,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透析相关性骨病在肾衰患者中发病率很高,治疗需要补钙、降磷、甲状旁腺切除、避免铝摄入过多,进行HDF等多种治疗方法互相结合,才能有效避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骨病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铝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侯新新 李品品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8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57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7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磁共振DTI检测,对比颞叶白质、额叶白质、胼胝体、内囊四个感兴趣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57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7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磁共振DTI检测,对比颞叶白质、额叶白质、胼胝体、内囊四个感兴趣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观察组各感兴趣区FA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5、4.530、5.732、4.886、2.302、3.664、4.330、3.886,P<0.05)。结论磁共振DTI可为轻型颅脑损伤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对微结构脑损伤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颅脑损伤 扩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分数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超声检查和螺旋CT检查对胆囊癌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5
7
作者 贾月霞 温琳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用超声检查和螺旋CT检查对胆囊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4例患者分别进行超声诊断和螺旋CT诊断。然后,比较这些患者用超声检查和用... 目的:探讨用超声检查和螺旋CT检查对胆囊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4例患者分别进行超声诊断和螺旋CT诊断。然后,比较这些患者用超声检查和用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的准确率。结果:这54例患者术后均被确诊患有胆囊癌。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75.9%,用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64.8%。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用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胆囊癌患者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为患者进行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螺旋CT检查 胆囊癌 诊断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联合腹部CT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检出率 被引量:3
8
作者 侯新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5期903-904,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腹部CT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患者均接受MRCP和腹部CT检查。以超声内镜(EUS)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腹部CT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患者均接受MRCP和腹部CT检查。以超声内镜(EUS)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MRCP、腹部CT单独与联合诊断阳性检出率及对直径>9 cm、≤9 cm结石的检出率。结果经EUS检查证实为肝外胆管结石者58例,胆囊癌者2例,胆道感染者4例。采用MRCP诊断出肝外胆管结石者47例,非肝外胆管结石者17例;采用腹部CT诊断出肝外胆管结石者41例,非肝外胆管结石者23例;采用MRCP联合腹部CT诊断出肝外胆管结石者60例,非肝外胆管结石者4例。MRCP联合腹部CT阳性检出率为98.28%,高于MRCP或腹部CT单独诊断的77.59%或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RCP联合腹部CT诊断直径>9 cm、直径≤9 cm结石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97.22%,高于MRCP、腹部CT单独诊断的72.73%、80.56%以及腹部CT单独诊断的86.36%和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MRCP联合腹部CT可提高较短直径结石检出率,避免漏诊,有利于患者早期确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结石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螺旋CT征象与Ki-67及iNOS表达间关系的研究
9
作者 郭海峰 杨春华 康少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8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螺旋CT征象与Ki-67抗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2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螺旋CT扫描,观察肿瘤大小、前列腺周边脂肪浸润情况及临近器官侵犯和(或)远处转移情况。应用S-P法对其病理标...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螺旋CT征象与Ki-67抗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2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螺旋CT扫描,观察肿瘤大小、前列腺周边脂肪浸润情况及临近器官侵犯和(或)远处转移情况。应用S-P法对其病理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其与螺旋CT征象之间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Ki-67及iNOS阳性表达率与螺旋CT征象有关(P<0.05)。结论:前列腺癌螺旋CT征象可间接反映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I-67 INOS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螺旋CT征象与COX-2、uPA表达间关系的研究
10
作者 郭海峰 杨春华 王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3期80-80,109,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螺旋CT征象与胃癌组织中COX-2及uPA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螺旋CT平扫、增强的胃癌患者,观察每个病灶的浆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OX-2及uP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 目的:探讨胃癌螺旋CT征象与胃癌组织中COX-2及uPA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螺旋CT平扫、增强的胃癌患者,观察每个病灶的浆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OX-2及uP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螺旋CT征象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螺旋CT征象上肿瘤的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与COX-2及uPA蛋白表达有关(P<0.05)。结论:胃癌螺旋CT征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OX-2及uP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OX-2 U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11
作者 温琳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5期83-83,共1页
目的研究探讨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在临床中的诊断效果,病分析其临床价值及意义,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40例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患者,分别分为两组,第一组40例(对照组),第二组组40例(实验... 目的研究探讨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在临床中的诊断效果,病分析其临床价值及意义,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40例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患者,分别分为两组,第一组40例(对照组),第二组组40例(实验组),分别先行与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测,再行层螺旋CT检测。最后对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做好详细的比较、分析、总结。结果对两组阳性检出率数字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诊断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方法中,层螺旋CT优于MRU,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明显提高泌尿系统梗阻类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因此,在临床中我们要鼓励层螺旋CT的使用与推广,以期发挥其更好的临床意义及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 梗阻性疾病 层螺旋CT 计算机X线断层 临床诊断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家才 温琳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1期44-45,共2页
目的分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73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6例(X线)、研究组37例(CT)。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检查结果 ,并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77.78%相比,研... 目的分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73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6例(X线)、研究组37例(CT)。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检查结果 ,并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77.78%相比,研究组诊断符合率94.59%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价值较大,符合率高,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梗阻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家才 温琳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价值。方法 64例中心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采用CT诊断,对照组采用手术病理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诊... 目的探讨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价值。方法 64例中心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采用CT诊断,对照组采用手术病理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诊断率高,对患者无创伤,是一种安全的诊断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诊断 中心型肺癌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