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奈酚激活mTOR通路对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7
1
作者 王成 郭长磊 +4 位作者 李霞 刘振 韩明磊 侯永兰 杨秀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1-785,共5页
目的:山奈酚(KPF)是一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山奈酚对人缺氧心肌细胞(H9C2)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二氯化钴(CoCl_2)处理心肌细胞,模拟心肌细胞缺氧模型,用三组浓度的山奈酚处理缺氧心肌细胞,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 目的:山奈酚(KPF)是一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山奈酚对人缺氧心肌细胞(H9C2)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二氯化钴(CoCl_2)处理心肌细胞,模拟心肌细胞缺氧模型,用三组浓度的山奈酚处理缺氧心肌细胞,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H9C2),模型组(Hypoxia),处理组(KPF 5μmol/L、KPF 10μmol/L、KPF 20μmol/L)进行后续实验; CCK-8检测各组H9C2细胞增殖倍数; Hoechst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H9C2)相比,CoCl_2明显抑制H9C2细胞增殖,促进H9C2细胞凋亡,增加MDA含量,降低SOD活性,促进H9C2细胞过度自噬,表现为:LC3-Ⅰ转化为LC3-Ⅱ增加和上调自噬相关标志物Beclin 1,下调P62。与模型组(Hypoxia)相比,山奈酚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对抗CoCl_2诱导的各种生物学效应。通过分析mTOR信号关键蛋白ULK1和mTOR,发现山奈酚可以抑制ULK1蛋白活性,从而激活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结论:本研究表明山奈酚通过激活mTOR通路促进CoCl_2诱导的缺氧心肌细胞增殖,抑制缺氧心肌细胞凋亡,降低ROS水平和抑制自噬,且山奈酚可体外保护CoCl_2诱导的缺氧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山奈酚 氧化应激 自噬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剂1基因多态性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谷高玲 赵国安 +4 位作者 孙海燕 李波 王显良 杨萌 武慧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6-438,450,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剂1(SOCS1)基因多态性与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56例为研究组,健康自愿者256例为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技术分析2组SOCS1基因多态性,并测...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剂1(SOCS1)基因多态性与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56例为研究组,健康自愿者256例为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技术分析2组SOCS1基因多态性,并测定细胞因子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2组SOCS1基因rs173516427和rs15677380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8.09,P=0.024、0.014),rs173516427 G等位基因和rs15677380 C等位基因为冠心病的高危因素(OR=1.56、1.71);rs15677380、rs173516427不同基因型LVEF和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12.3、9.89、11.5,P<0.05)。结论SOCS1基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并参与冠心病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剂1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国安 孙海燕 +5 位作者 王显良 何飞 武惠敏 刘迎春 杨秀丽 李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2-565,共4页
目的初步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后在心梗区存活并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情况,探讨MSCs经冠脉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3头巴马香猪随机分为MSCs移植组(n=7)和DMEM培养液对照组(n=6)。经髂后上棘抽... 目的初步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后在心梗区存活并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情况,探讨MSCs经冠脉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3头巴马香猪随机分为MSCs移植组(n=7)和DMEM培养液对照组(n=6)。经髂后上棘抽取骨髓,密度梯度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扩增MSCs。通过心导管介入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第2对角支以远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建立后即刻,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分别经梗死相关冠脉注入4,6-二咪基-4-联苯基吲哚(DAPI)标记过的MSCs和DMEM培养液。于心梗前、细胞移植后4周对猪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移植后4周处死动物,观察心脏大体结构,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显微结构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细胞的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的表达。结果移植后4周,MSCs移植组和对照组比较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减小(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发现对照组病变区心肌变性、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梗死区与非梗死区界限清楚,移植组梗死区与非梗死区界限不清,且在梗死区中可见部分排列相对整齐的肌纤维结构。Masson染色显示移植组梗死区和交界区内胶原纤维融合较少,排列较为有序,而对照组梗死区和交界区内胶原纤维斑块状融合明显,排列紊乱。MSCs移植组DAPI阳性细胞c-TnT、Cx-43表达阳性。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造模后即刻进行经冠状动脉MSCs自体移植,MSCs可以在梗死局部存活并向心肌细胞分化,从而抑制左室重构,显著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海燕 王显良 +5 位作者 何飞 武惠敏 刘迎春 杨秀丽 李波 赵国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经冠脉移植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3头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SCs移植组,经髂后上棘抽取骨髓,密度梯度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扩增MSCs...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经冠脉移植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3头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SCs移植组,经髂后上棘抽取骨髓,密度梯度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扩增MSCs。采用心导管介入球囊封堵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建立后MSCs移植组和对照组分别经OTW球囊于梗死相关冠脉注入4,6-二咪基-4-联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标记过的MSCs和DMEM培养液。于制模前、细胞移植后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不同时间点留取血标本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浓度。移植后4周处死动物,TTC染色测量梗死面积,通过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组微血管密度的差异。结果移植后4周,与对照组相比,MSCs移植组LVEF显著提高[(40.96±0.78)%vs.(34.54±1.55)%,P<0.05],TTC染色梗死面积明显减小[(18.0±5.8)%vs.(23.0±7.2)%,P<0.05],毛细血管计数明显增多[(103.6±4.4)/mm2 vs.(50.5±3.8)/mm2,P<0.05];MSCs移植组从术后第5天起VEGF表达较对照组增加,术后第7~10天达高峰,术后4周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导管移植自体MSCs可以使血清VEGF含量增加,诱导血管新生,增加缺血区和梗死区血流灌注,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移植 心肌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形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冬氨酸钾镁对家兔肥厚性心肌细胞内钙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国安 张存泰 +4 位作者 马业新 李波 柯俊 刘俊 全小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口服门冬氨酸钾镁片对家兔肥厚性心肌细胞内钙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肥厚组和门冬氨酸钾镁组。假手术组开腹但不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心肌肥厚组和门冬氨酸钾镁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家兔心肌肥厚模型,... 目的观察口服门冬氨酸钾镁片对家兔肥厚性心肌细胞内钙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肥厚组和门冬氨酸钾镁组。假手术组开腹但不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心肌肥厚组和门冬氨酸钾镁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家兔心肌肥厚模型,喂养8周,制备兔左心室楔形心肌块,利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楔形心肌块跨壁心电图和内、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程序电刺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记录早期后除极(EAD)和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的发生率,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分离心肌细胞,应用荧光指示剂Fura-2/AM标记,SIMPLE-PCI荧光图像成像系统测量3组心肌细胞在激发波长为340 nm和380 nm时的荧光比值,并以此比值来间接反映细胞内钙含量的变化。结果①假手术组、心肌肥厚组和门冬氨酸钾镁组EAD的发生率分别为0/10、10/10和5/10,TdP的发生率分别为0/10、6/10和1/10。心肌肥厚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门冬氨酸钾镁组与心肌肥厚组相比EAD和TdP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②心肌肥厚组和门冬氨酸钾镁组较假手术组荧光比值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门冬氨酸钾镁组较心肌肥厚组的荧光比值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肥厚心肌钙离子内流增加,形成钙超载,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升高。门冬氨酸钾镁可以阻断慢钙通道,从而减轻钙超载,可明显降低EAD和Td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门冬氨酸钾镁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室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心动诊断
6
作者 赵国安 殷国田 +3 位作者 桂新 孙海燕 谷高玲 丁明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9期807-808,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心室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诊断。方法对1例发现心脏杂音、7例以进行性心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可见多发突入心室肌内的肌小梁和与心室腔交通深陷的小梁间隙,左心室腔扩大。结论... 目的探讨心室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诊断。方法对1例发现心脏杂音、7例以进行性心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可见多发突入心室肌内的肌小梁和与心室腔交通深陷的小梁间隙,左心室腔扩大。结论超声心动是诊断心室肌致密化不全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致密化不全 超声心动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右心室梗死9例误诊分析
7
作者 李晓燕 李洁 +1 位作者 韩晓红 吕洪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右心室梗塞 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六味地黄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波 王建发 +3 位作者 刘景委 解娜 胡春阳 赵璐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42-3847,共6页
目的考察加味六味地黄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6例),在常规治疗(降压)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加味六味地黄颗粒模拟药,观察组给予加味六味地黄颗粒,疗程4个月... 目的考察加味六味地黄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6例),在常规治疗(降压)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加味六味地黄颗粒模拟药,观察组给予加味六味地黄颗粒,疗程4个月。检测临床疗效、偶测血压达标率、认知功能指标(MoCA、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标(IADL、BADL评分)、动态血压(24 h SSD、24 h DSD、nSCV、nDCV)、肾阴不足证评分、血清蛋白标志物(Aβ1-42、tau总蛋白、P-tau)、血管炎性标志物(Lp-PLA2、PTX3、Hcy)、循环miR-126和miR-155、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偶测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认知功能指标、日常生活能力指标、miR-126升高(P<0.05),动态血压、肾阴不足证评分、血清蛋白标志物、血管炎性标志物、miR-155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未发现加味六味地黄颗粒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六味地黄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调节血清蛋白标志物和miR-126、miR-155水平,降低血管炎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六味地黄颗粒 常规治疗 老年高血压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