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弥散张量成像观测 被引量:7
1
作者 毛光兰 李培 +2 位作者 杨荣丽 付升旗 王庆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0,36,共6页
目的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分度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选取膝关节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检查正常者100例和单侧前交叉韧带撕裂伤者100例,后者按照损伤程度分为Ⅰ~Ⅳ级,在工作站划分前交叉韧带损伤处及正常组相应部位感兴趣区,测量各向... 目的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分度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选取膝关节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检查正常者100例和单侧前交叉韧带撕裂伤者100例,后者按照损伤程度分为Ⅰ~Ⅳ级,在工作站划分前交叉韧带损伤处及正常组相应部位感兴趣区,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生成纤维示踪图像。结果前交叉韧带损伤处与正常组相应部位的FA和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损伤处的FA低于正常组,ADC高于正常组。前交叉韧带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损伤处的FA和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随损伤程度增高而逐渐降低,与损伤程度呈负相关;ADC则逐渐增高,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FA和ADC、纤维示踪成像及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分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高到低均依次为纤维示踪成像、FA和ADC、MRI。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处的FA和ADC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纤维示踪成像可以提高损伤程度分级的准确率,弥散张量成像可以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分级提供更准确的影像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示踪成像 膝关节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