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暖 姚金华 曹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8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冲击治疗 神经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韩玫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1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研究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11年7月~2012年12月病房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给予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 目的:探讨并分析研究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11年7月~2012年12月病房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给予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酮替芬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3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3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微呕吐、失眠,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小,不影响治疗,在临床中值得大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替芬 氯雷他定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令胶囊对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李暖 陈新德 +2 位作者 杨达胜 赵德安 毕凌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4期227-228,共2页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模型组(30只)、预防组(30只)。以2%腺嘌呤淀粉混悬液150mg.kg-1.d-1灌胃,连续17周,制作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预防组加以1...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模型组(30只)、预防组(30只)。以2%腺嘌呤淀粉混悬液150mg.kg-1.d-1灌胃,连续17周,制作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预防组加以1.5g.kg-1.d-1百令胶囊溶于生理盐水灌胃以预防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对照组以等体积的2%淀粉溶液和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实验第7周、12周、17周时随机处死10只大鼠,进行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和尿NAG酶检测,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计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HGF、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1)功能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各时相点模型组、预防组大鼠尿蛋白、尿NAG酶、Scr及BUN均升高(P<0.01),但预防组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各指标均较前一时相点升高(P<0.01)。(2)病理学变化:7周时模型组、预防组即有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肾小管间质损害均较前一时相点加重(P<0.01),但7周、12周时预防组肾小管间质损害均较模型组为轻(P<0.01),17周时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免疫组化:模型组、预防组大鼠肾脏HGF表达7周、12周时高于对照组大鼠(P<0.01),17周时低于对照组(P<0.01),且各时相点预防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均较前一时相点降低(P<0.01),17周时表达量最低。各时相点模型组、预防组大鼠肾脏TGF-β1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预防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均较前一时相点升高(P<0.01),17周时表达量最高。(4)HGF表达量与TGF-β1表达量呈负相关(r=-0.999,P<0.01)。结论:百令胶囊对早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随着病程的进展将失去其作用;其早期防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作用和诱导HGF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肝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冬虫夏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左主干闭塞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万新翠 杨卫红 秦社灵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4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左主干闭塞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发病12h内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左主干及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近端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的心电图。护理方法包括减少心肌耗氧,增加心肌氧供... 目的探讨急性左主干闭塞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发病12h内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左主干及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近端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的心电图。护理方法包括减少心肌耗氧,增加心肌氧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结果II、III、aVF导联ST段压低、aVR与aVL导联ST段抬高、aVR导联ST段抬高较V1导联明显等在左主干组均较其他各组更常见(P<0.05)。aVR导联ST段抬高的发生率在左主干组高于其余各组,与前降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II、aVF导联ST段压低预测左主干闭塞敏感性64%,aVR与aVL导联ST段同时抬高特异性98%。结论II、III、aVF导联ST段压低及aVR、aVL导联ST段同时抬高有助于临床早期识别左主干急性闭塞。有效的护理可以辅助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左主干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