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素/前列环素与小儿肾病综合征白色微血栓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达胜 浮纪玲 +1 位作者 杨献云 盛凯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11期636-637,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栓素 /前列环素 (TXA2 /PGI2 )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外周微循环白色微血栓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WS - 9型体表微循环观察仪检测甲皱微循环 ,根据有无白色微血栓将 71例PNS患儿分为无白色微血栓组 (1组 ,5 0例 )和有白... 目的 :探讨血栓素 /前列环素 (TXA2 /PGI2 )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外周微循环白色微血栓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WS - 9型体表微循环观察仪检测甲皱微循环 ,根据有无白色微血栓将 71例PNS患儿分为无白色微血栓组 (1组 ,5 0例 )和有白色微血栓组 (2组 ,2 1例 )。用放免法测定两组患儿血和尿中血栓素A2 (TXA2 )和前列环素(PGI2 )代谢终产物血栓素B2 (TXB2 )及 6 -酮前列环素F1a(6 -K -PGF1a)。正常对照组 31例。结果 :2组血清TXB2 明显高于 1组和对照组 (P <0 .0 1)。 2组TXB2 /6 -K -PGF1a比值明显高于 1组 (P <0 .0 5 ) ;1组TXB2 /6 -K -PGF1a比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组尿TXB2 和TXB2 /6 -K -PGF1a比值明显高于 1组和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血栓素 /前列环素失衡在小儿肾病综合征白色微血栓形成和肾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血栓素 前列环素 白色微血栓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小儿神经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暖 姚金华 曹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8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冲击治疗 神经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韩玫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1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研究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11年7月~2012年12月病房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给予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 目的:探讨并分析研究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11年7月~2012年12月病房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给予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酮替芬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3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3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微呕吐、失眠,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小,不影响治疗,在临床中值得大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替芬 氯雷他定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曹银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7期85-86,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3岁以下的患儿,占62.5%,多于发病后1~5d内...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3岁以下的患儿,占62.5%,多于发病后1~5d内出现病情恶化;主要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易发生集体感染甚至流行。本组32例患儿合并颅内感染6例,并心肌炎4例。所有患儿均对症采取抗病毒、注射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无任何后遗症。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易引起严重并发症。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及早干预治疗。并加强认识及疫情报告,以控制疫情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 儿童 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手术方案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饶旺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8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开放手术、微创小切口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为手术方案选择积累更多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回顾性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共1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采用开放手... 目的探讨开放手术、微创小切口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为手术方案选择积累更多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回顾性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共1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设为A组,68例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设为B组,6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设为C组;比较3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复发率。结果B、C组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A组(P<0.05);C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A、B组(P<0.05);C组总治疗费用显著多于A、B组(P<0.05);C组患者术后阴囊水肿、切口疼痛及鞘膜积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B组(P<0.05);C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同时3组随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微创、操作用时短、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发生风险低等优势,对有腹腔镜操作条件医院应将其作为临床首选;而无条件医院应尽量选择微创小切口手术,而初学者则建议采用开放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手术 微创小切口手术 腹腔镜手术 小儿腹股沟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雌激素片抑制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阴茎勃起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卿 《北方药学》 2018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阴茎勃起采用结合雌激素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行尿道下裂术治疗的男性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消炎痛片)与观察组(结合雌激素片)两组,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阴茎勃起采用结合雌激素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行尿道下裂术治疗的男性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消炎痛片)与观察组(结合雌激素片)两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阴茎勃起次数少于对照组,平均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平均疼痛评分为(2.22±1.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2±1.68)分,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阴茎勃起的有效抑制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38%,术后继发出血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2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阴茎勃起采用结合雌激素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尿道下裂术 阴茎勃起 结合雌激素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个体化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天义 宋翠萍 +2 位作者 常斌 程红梅 庞曙君 《安徽医学》 2019年第4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个体化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292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单重疝囊高位缝扎组(n=165)、双... 目的探讨腹腔镜个体化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292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单重疝囊高位缝扎组(n=165)、双重疝囊高位缝扎组(n=72)、单重疝囊高位缝扎合并修补组(n=55)。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儿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3组患儿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双重疝囊高位缝扎组和单重疝囊高位缝扎合并修补组手术时间长于单重疝囊高位缝扎组(P <0. 05); 3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随访8个月~3年,3组复发率比较,单重疝囊高位缝扎组>双重疝囊高位缝扎组>单重疝囊高位缝扎合并修补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应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单重疝囊高位缝扎基础上灵活选择附加术式,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 小儿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治疗肠套叠中腹内复位与腹外复位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红霞 宋翠萍 +2 位作者 李豪 饶旺 张海洋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0-83,88,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治疗肠套叠中腹内复位与腹外复位的疗效。方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确诊的81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单孔腹腔镜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复位方法不同分为腹...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治疗肠套叠中腹内复位与腹外复位的疗效。方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确诊的81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单孔腹腔镜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复位方法不同分为腹内复位组和腹外复位组。收集患儿临床指标:血便、阵发性哭闹或腹痛、呕吐、腹部包块、肠套叠类型、病程;记录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记录术后感染、出血、肠黏连、肠梗阻、肠穿孔、复发情况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腹内复位组、腹外复位组临床特征、肠套叠类型、病程、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出血、肠黏连、肠梗阻、肠穿孔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复发肠套叠;与腹内复位组相比,腹外复位组手术时间降低、患儿家属满意度增加(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治疗肠套叠中腹外复位患儿手术时间短、患儿家属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肠套叠 腹内复位 腹外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儿童延续性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丽娜 冯红燕 +3 位作者 杨卫红 张海洋 张会敏 王承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1-33,共3页
延续性护理是指利用信息化工具,通过电子邮件、信函、电话、居家护理服务等方式将住院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或社区的一种开放式、延伸式护理服务形式。它通过一系列行动设计,以确保患者在同一健康照护场所(医院不同科室)及不同健康照护... 延续性护理是指利用信息化工具,通过电子邮件、信函、电话、居家护理服务等方式将住院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或社区的一种开放式、延伸式护理服务形式。它通过一系列行动设计,以确保患者在同一健康照护场所(医院不同科室)及不同健康照护场所(医院至家庭)受到不同水平协作性及连续性照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模式 延续性 慢性病 儿童 护理服务 电子邮件 信息化 开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令胶囊对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暖 陈新德 +2 位作者 杨达胜 赵德安 毕凌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4期227-228,共2页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模型组(30只)、预防组(30只)。以2%腺嘌呤淀粉混悬液150mg.kg-1.d-1灌胃,连续17周,制作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预防组加以1...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模型组(30只)、预防组(30只)。以2%腺嘌呤淀粉混悬液150mg.kg-1.d-1灌胃,连续17周,制作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预防组加以1.5g.kg-1.d-1百令胶囊溶于生理盐水灌胃以预防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对照组以等体积的2%淀粉溶液和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实验第7周、12周、17周时随机处死10只大鼠,进行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和尿NAG酶检测,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计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HGF、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1)功能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各时相点模型组、预防组大鼠尿蛋白、尿NAG酶、Scr及BUN均升高(P<0.01),但预防组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各指标均较前一时相点升高(P<0.01)。(2)病理学变化:7周时模型组、预防组即有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肾小管间质损害均较前一时相点加重(P<0.01),但7周、12周时预防组肾小管间质损害均较模型组为轻(P<0.01),17周时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免疫组化:模型组、预防组大鼠肾脏HGF表达7周、12周时高于对照组大鼠(P<0.01),17周时低于对照组(P<0.01),且各时相点预防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均较前一时相点降低(P<0.01),17周时表达量最低。各时相点模型组、预防组大鼠肾脏TGF-β1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预防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均较前一时相点升高(P<0.01),17周时表达量最高。(4)HGF表达量与TGF-β1表达量呈负相关(r=-0.999,P<0.01)。结论:百令胶囊对早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随着病程的进展将失去其作用;其早期防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作用和诱导HGF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肝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冬虫夏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难复型桡骨远端骺离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志强 陈金兰 张合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1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难复型桡骨远端骺离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儿童难复型桡骨远端骺离骨折患儿,采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克氏针固定,辅以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 目的探讨儿童难复型桡骨远端骺离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儿童难复型桡骨远端骺离骨折患儿,采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克氏针固定,辅以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采用改良Gartland andwelley(GW)评分系统对腕部进行功能评定:优38例,良7例,可3例,总优良率93.7%。结论采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难复型桡骨远端骺离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桡骨骨折 内固定 克氏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血清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与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礼周 石太新 +1 位作者 户风莉 王宏伟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48-550,共3页
目的测定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6例CMV肝炎患儿治疗前后及21例健康婴儿血清IL1-2、IL-18及TNF-α的水平。结果CMV... 目的测定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6例CMV肝炎患儿治疗前后及21例健康婴儿血清IL1-2、IL-18及TNF-α的水平。结果CMV肝炎患儿血清中IL-12、IL-18及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均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显著正相关(P<0.01);治疗有效者在治疗结束后血清IL-12、IL-18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而无效者IL-12、I-L18和TNF-α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清IL-12、IL-18及TNF-α的检测可作为婴儿CMV肝炎炎症活动性和肝损害程度的评判指标,并对预测药物抗病毒疗效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巨细胞病毒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8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遗尿症儿童情绪和行为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文娟 刘亚凯 +4 位作者 杨帅 胡绘杰 宋翠萍 文建国 杨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1734-1737,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遗尿症(PNE)儿童情绪和行为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遗尿门诊就诊的251名PNE儿童的相关信息,包括一般资料、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及儿童睡... 目的分析原发性遗尿症(PNE)儿童情绪和行为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遗尿门诊就诊的251名PNE儿童的相关信息,包括一般资料、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及儿童睡眠调查表。依SDQ得分分为得分异常组(ASG)(≥20分)和得分正常组(NSG)(<20分)。结果PNE患儿情绪和行为异常发生率为43.4%(109/251)。ASG女性和青春期(13~16岁)占比高于NSG(P<0.05)。两组患儿家庭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学习成绩及睡眠呼吸紊乱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G患儿大便异常、具有家族遗传史、严重遗尿症及膀胱功能障碍占比高于NSG(P<0.05)。ASG患儿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症状、同伴交往得分高于NSG(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学习成绩、大便异常、家族史、儿童睡眠量表总分为PNE患儿情绪和行为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PNE患儿情绪和行为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女性、青春期、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学习成绩和睡眠差、家族史和便秘等是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遗尿症 儿童 情绪和行为问题 影响因素 长处和困难问卷 睡眠调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饶旺 宋翠萍 姚祥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9期740-742,共3页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小儿化脓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化脓性阑尾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和传统组两组,每组各42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小儿化脓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化脓性阑尾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和传统组两组,每组各42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及手术后72 h患儿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的变化。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P<0.05),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sICAM-1、TNF-α、IL-8、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腹腔镜组血清sICAM-1、TNF-α、IL-8、CRP水平低于传统组(P<0.05)。术前,两组外周血WBC、N、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腹腔镜组外周血WBC、N、L水平低于传统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率4.76%,低于传统组的21.43%(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化脓性阑尾炎具有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炎症因子较快恢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儿童 化脓性阑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左主干闭塞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新翠 杨卫红 秦社灵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4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左主干闭塞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发病12h内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左主干及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近端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的心电图。护理方法包括减少心肌耗氧,增加心肌氧供... 目的探讨急性左主干闭塞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发病12h内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左主干及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近端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的心电图。护理方法包括减少心肌耗氧,增加心肌氧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结果II、III、aVF导联ST段压低、aVR与aVL导联ST段抬高、aVR导联ST段抬高较V1导联明显等在左主干组均较其他各组更常见(P<0.05)。aVR导联ST段抬高的发生率在左主干组高于其余各组,与前降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II、aVF导联ST段压低预测左主干闭塞敏感性64%,aVR与aVL导联ST段同时抬高特异性98%。结论II、III、aVF导联ST段压低及aVR、aVL导联ST段同时抬高有助于临床早期识别左主干急性闭塞。有效的护理可以辅助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左主干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联合血浆交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晶 闫海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7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激素联合血浆交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方法对入院的2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采用分组对照观察,其中观察组应用甲基强地松龙冲击联合血浆交换治疗组12例,对照组应用血浆交换治疗。治疗20d后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格林巴利综合... 目的观察激素联合血浆交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方法对入院的2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采用分组对照观察,其中观察组应用甲基强地松龙冲击联合血浆交换治疗组12例,对照组应用血浆交换治疗。治疗20d后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0d后病情均有好转,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地松龙冲击联合血浆交换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血浆交换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血浆交换 激素冲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支镜支气管灌洗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肖爱菊 王团结 +3 位作者 吴湘涛 刘炜青 李树军 李晶 《罕少疾病杂志》 2020年第3期7-8,54,共3页
目的研究纤支镜支气管灌洗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6年8月~2018年10月诊治的12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纤支镜... 目的研究纤支镜支气管灌洗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6年8月~2018年10月诊治的12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7d天评价疗效和安全性,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IL-6、IL-4、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支镜支气管灌洗应用于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灌洗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症状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团结 肖爱菊 +3 位作者 徐玉萍 刘炜青 任瑞娟 李树军 《罕少疾病杂志》 2020年第4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治3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抗病毒感染治疗以及皮肤、口腔护理等,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治3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抗病毒感染治疗以及皮肤、口腔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心率恢复时间以及手、足、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临床疗效好,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健康恢复,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 重症手足口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女性患儿经肛门Soave根治术并发症 被引量:2
19
作者 邵秋平 宋翠萍 +4 位作者 饶旺 张海洋 刘晖 刘红霞 李豪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经肛门Soave根治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HD)女童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对86例经肛门Soave根治术治疗的HD女童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儿出现术后近期并发症25例,其中肛周糜烂20例、直... 目的分析经肛门Soave根治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HD)女童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对86例经肛门Soave根治术治疗的HD女童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儿出现术后近期并发症25例,其中肛周糜烂20例、直肠前庭瘘2例、吻合口瘢痕狭窄3例;术后远期并发症29例,其中污粪15例、术后腹泻5例、术后便秘9例。与手术年龄>6个月者比较,手术年龄<6个月的经肛门Soave根治术治疗后HD女童肛周糜烂、直肠前庭瘘及污粪发生率高(P均<0.05)。结论经肛门Soave根治术治疗后HD女童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为肛周糜烂,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为污粪。年龄>6个月的HD女性患儿经肛门Soave根治术治疗后肛周糜烂、直肠前庭瘘和污粪发生情况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并发症 肛周糜烂 污粪 SOAVE根治术 先天性巨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淑静 郭喜霞 +3 位作者 徐亚利 刘玲 展效文 付素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2期4034-4040,共7页
目的了解各儿科科室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率变化趋势,为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各儿科科室分离出的573株多重耐药菌数据。结果 2014年多重耐药... 目的了解各儿科科室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率变化趋势,为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各儿科科室分离出的573株多重耐药菌数据。结果 2014年多重耐药菌的发现率为2. 91%,2015年为1. 80%,2016年为1. 37%。573株多重耐药菌中排在前5位的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ECO)、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KPN)、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分别为206株(35. 95%)、101株(17. 62%)、98株(17. 11%)、91株(15. 88%)、55株(9. 60%)。多重耐药菌株的主要科室分布: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 201株(35. 08%)、新生儿科171株(29. 84%)、普儿科201株(35. 08%)。医院感染病例中多重耐药菌菌株共100株(8. 02%),以MDR-AB为主。MRSA对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均敏感,无耐药菌株。产ESBLs ECO和产ESBLs KPN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MDR-AB对所有抗菌药物均呈现高耐药。MDR-PA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均较高。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形势严峻,耐药率高,应积极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率 科室分布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