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T细胞亚群、NK细胞及IFN-γ、IL-4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培岭 石太新 +2 位作者 高俊 赵东菊 肖爱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80-18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T细胞亚群、NK细胞、IFN-γ、IL-4,探讨急性ITP患儿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急性ITP患儿及20例对照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T细胞亚群、NK细胞、IFN-γ、IL-4,探讨急性ITP患儿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急性ITP患儿及20例对照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方法检测两组儿童外周血IFN-γ、IL-4水平,并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ITP患儿CD3+、CD4+、CD4+/CD8+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01),CD8+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4+、CD8+细胞百分比的改变与血小板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IFN-γ与IL-4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01)。结论急性ITP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同时存在细胞因子紊乱,可能是Th1优势疾病,NK细胞与儿童急性ITP发病机制的关系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细胞亚群 NK细胞 IFN-Γ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莉 李晶 杨玉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脑性瘫痪的护理经验,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80例小儿脑瘫患儿根据其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78例患儿痊愈出院,有效139例,无效63例。结论: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生原因很多,但及时采取正确... 目的:总结小儿脑性瘫痪的护理经验,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80例小儿脑瘫患儿根据其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78例患儿痊愈出院,有效139例,无效63例。结论: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生原因很多,但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和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能提高患儿日常生活中的能力,使患儿最大程度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性瘫痪 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树军 石太新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代谢的影响以及钙剂和维生素D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6例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A)和未干预组(B),给予口服泼尼松1.5mg/(kg·d),4~6周后逐渐减量。疗程超过...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代谢的影响以及钙剂和维生素D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6例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A)和未干预组(B),给予口服泼尼松1.5mg/(kg·d),4~6周后逐渐减量。疗程超过6月。干预组同时给维生素D330万IU1次口服,口服牡蛎碳酸钙75mg,Bid(牡蛎碳酸钙:每片150mg,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股份有限公司)。每周3天,共6月。治疗前及应用激素4周后采集患儿静脉血,分别测定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尿脱氧吡啶啉(DPD)和DPD排泄率。结果两组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前血清中PICP的浓度、尿中DPD的排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中PICP的浓度、尿中DPD的排泄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干预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中PICP的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尿中DPD的排泄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骼代谢有潜在的影响,早期干预可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 脱氧吡啶啉 维生素D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树军 石太新 柴作珍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中的表达,以及化疗前后的变化。方法53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中的表达,以及化疗前后的变化。方法53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 ia,ALL)33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 ia,AML)20例,对照组21例为骨髓象正常的非恶性血液病患儿。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骨髓中VEGF/VEGFR(包括Flt-1和KDR两种)的表达。结果VEGR、Flt-1、KDR在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中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在AML组中的表达高于ALL组。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的40例患儿,其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未获得CR患儿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后无显著性(P>0.05)。同时VEGF、KDR在儿童ALL中化疗后有明显的降低,但Flt-1无明显改变;VEGF、Flt-1、KDR在儿童AML中化疗后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①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表达增高。提示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②VEGF、Flt-1、KDR在儿童AML中表达比ALL高。VEGF可以作为评价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反应的指标,同时说明ALL与AML可能具有不同的血管新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受体 白血病 急性 儿童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前后骨代谢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文林 石太新 +1 位作者 唐成和 贾汝贤 《中国小儿血液》 2004年第5期204-207,共4页
目的  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化疗前后骨代谢状况。方法  对 32例ALL患儿化疗前及化疗缓解后 3个月、1 2个月分别测定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 (PICP)、尿脱氧吡啶啉 (deoxypyridinoline ,DPD)排泄率并行骨骼X线检查 ,同期... 目的  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化疗前后骨代谢状况。方法  对 32例ALL患儿化疗前及化疗缓解后 3个月、1 2个月分别测定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 (PICP)、尿脱氧吡啶啉 (deoxypyridinoline ,DPD)排泄率并行骨骼X线检查 ,同期健康体检儿童 30例设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前PICP及尿DPD排泄率较对照组增高 ,治疗后 3个月、1 2个月PICP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 ,尿DPD排泄率较治疗前下降 ,但仍高于对照组 ,经t检验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ALL患儿治疗前存在骨质溶解 ,骨质吸收 ;化疗缓解后出现骨形成障碍 ,仍存在骨质吸收 ,可能与化疗药物应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疗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血小板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树军 朱风莲 《中国小儿血液》 2005年第3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血小板数目的影响。方法对48例确诊的癫痫患儿行丙戊酸钠单药治疗,在服用前、服用6个月、1年时分别采其中指外周血,对其血小板数目进行测定,并与33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治疗组服用丙戊酸钠6个月、1年时的血...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血小板数目的影响。方法对48例确诊的癫痫患儿行丙戊酸钠单药治疗,在服用前、服用6个月、1年时分别采其中指外周血,对其血小板数目进行测定,并与33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治疗组服用丙戊酸钠6个月、1年时的血小板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P<0·01),用药时间越长,降低越明显。结论丙戊酸钠可降低血小板数目,提示丙戊酸钠治疗期间血象检测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癫痫 血小板 皮肤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7
作者 石太新 李树军 张文林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FGF)及其受体(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VEOF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骨髓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化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FGF)及其受体(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VEOF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骨髓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化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骨髓中VEGF/VEGFR(包括Flt-1和KDR两种)的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细胞数,并判定其染色强度,计算二者之积,结果用任意单位(arbitraryunits,AU)值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用SPSS11.0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结果VEGF、FIt-1、KDR在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中表达水平(AU=5.35±3.51,2.25±1.05,4.53±2.14)高于对照组(AU=3.36±1.85,1.12±0.85,1.90±1.12)(P<0.01).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的40例患儿,其VEGF、Fi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为5.28±3.41,2.17±1.08和4.61±2.08,获CR后为3.02±1.78,1.18±0.96和2.50±1.15,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未获得CR患儿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后无显著性(P>0.05)。骨髓中VEGF、Flt-1,KDR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有无髓外浸润无差异(P>0.05)。结论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表达增高,提示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VEGF、Fi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均有明显的降低,提示VEGF可以作为评价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反应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受体 白血病 急性 儿童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的护理
8
作者 徐莉 李少平 李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4期59-60,共2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的护理经验,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154例黄疸新生儿根据其病情采取光照疗法及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150例患儿痊愈出院,4例患儿因家庭因素光疗不足6h,黄疸未完全消退即自动出院... 目的总结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的护理经验,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154例黄疸新生儿根据其病情采取光照疗法及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150例患儿痊愈出院,4例患儿因家庭因素光疗不足6h,黄疸未完全消退即自动出院。结论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很多,但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快而有效的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黄疸 光照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