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影像特征分析
1
作者 刘帅博 张宁 朱绍成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23年9月经病理证实的91例患者临床及CT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侵袭性组(n=23)、非侵袭性组(n=68)。分析两组性别,肿瘤位... 目的探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23年9月经病理证实的91例患者临床及CT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侵袭性组(n=23)、非侵袭性组(n=68)。分析两组性别,肿瘤位置,包膜,有无钙化及胰管扩张,囊实性指标及肿瘤长径、肿瘤及正常肝组织平扫、动静脉期密度等指标之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Logistic回归分析及Delong检验评价单独或联合应用肿瘤长径、肿瘤静脉相对增强、肿瘤肝脏静脉比指标对两组肿瘤鉴别的价值。结果侵袭性组与非侵袭性组肿瘤包膜、胰管扩张、囊实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长径、肿瘤静脉相对增强、肿瘤肝脏静脉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长径、肿瘤静脉相对增强、肿瘤肝静脉比单独或联合指标对两组肿瘤的鉴别效能较好(P<0.05),两两对比后,各项指标对两组肿瘤的鉴别效能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侵袭性SPTP相比,侵袭性SPTP多以实性成分为主,多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胰管扩张多见,病灶长径更小,静脉期相对强化程度更高,为指导临床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人群定量CT骨密度与血压和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杜亚玮 戚昕 +9 位作者 周阳 林新贝 孙永兵 邹智 李中林 武肖玲 吕雪 李昊 程晓光 李永丽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健康体检人群,其骨密度与血压、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020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进行体检的4372名体检患者,分别测量其身高、体重、BMI、骨密度、血压、血脂、空腹血糖,使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健康体检人群,其骨密度与血压、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020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进行体检的4372名体检患者,分别测量其身高、体重、BMI、骨密度、血压、血脂、空腹血糖,使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法分析其与骨密度的相关。结果:在男性体检患者中,骨密度与年龄、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与BMI、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呈正相关;女性患者骨密度与年龄、BMI、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没有相关性。进一步校正年龄、BMI后,男性患者骨密度与收缩压(β=-0.05,P=0.03)、甘油三酯(β=-0.07,P<0.01)、高密度脂蛋白(β=-0.10,P<0.01)呈负相关,与舒张压(β=0.06,P<0.01)、总胆固醇(β=0.14,P=0.03)呈正相关;女性患者骨密度与收缩压(β=-0.22,P<0.01)呈负相关,与舒张压呈正相关(β=0.08,P<0.01)。结论:对于不同性别的人群,维持生化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对于骨量减少具有重要的预警作用,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更应严格控制其血压、血脂水平,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体质量指数 骨密度 血压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水成像探究早期帕金森病多巴胺系统关键核团的改变
3
作者 郑谨翌 申雨 +3 位作者 丁凯玥 魏巍 白岩 王梅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通过自由水成像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脑部多巴胺系统的关键基底核团中自由水(FW)的变化,揭示其与早期PD的潜在联系。资料与方法2023年2—12月在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计划数据库中纳入早期PD患者62例及健康对照27例,同时自行招募河南... 目的通过自由水成像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脑部多巴胺系统的关键基底核团中自由水(FW)的变化,揭示其与早期PD的潜在联系。资料与方法2023年2—12月在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计划数据库中纳入早期PD患者62例及健康对照27例,同时自行招募河南省人民医院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5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临床量表评估及MRI数据采集。通过自由水成像计算多巴胺系统关键核团的FW,并分析PD组与健康对照组FW的差异及PD组FW与临床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D组的双侧黑质致密部(SNc)及腹侧被盖区(VTA)中FW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Z=2.458~3.914,P<0.05);PD组双侧SNc的FW与运动障碍学会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Ⅲ评分及特质焦虑量表评分(r^(2)=0.223,P<0.001;r^(2)=0.125,P=0.018;r^(2)=0.151,P=0.003;r^(2)=0.128,P=0.017)呈显著相关,左侧VTA的FW与运动障碍学会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Ⅲ评分(r^(2)=0.143,P=0.004)及右侧VTA的FW与特质焦虑量表评分(r^(2)=0.125,P=0.019)均呈显著相关。结论PD患者SNc及VTA的FW在早期显著升高,并与PD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相关。FW可能反映了大脑退行性病变,这种改变可能与患者运动功能和非运动功能减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弥散张量成像 自由水成像 黑质 腹侧被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RI评价失眠障碍患者相关脑区脑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珂珂 武肖玲 +8 位作者 李中林 邹智 谷宇昂 贾淑蕾 张雪怡 张淼 李昊 杨玲 李永丽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4-188,206,共6页
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睡眠障碍,长期失眠会导致日间功能障碍及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也会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ID已成为影响公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 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睡眠障碍,长期失眠会导致日间功能障碍及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也会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ID已成为影响公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作为一种非侵入式检查手段,可以反映大脑的生理或病理功能状态,对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ID患者脑区功能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ID患者在杏仁核、海马、额叶等多个脑区存在功能异常,通过fMRI技术,研究者能够观察到这些脑区在ID患者中的神经元活动变化。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采用基于fMRI分析评估ID患者相关脑区脑功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探索ID的神经病理学机制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影像学研究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障碍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相关脑区 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失眠障碍患者杏仁核的结构及功能变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贾淑蕾 孙永兵 +6 位作者 周菁 武肖玲 李中林 李昊 邹智 尚菲菲 李永丽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139,共5页
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是一种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是全球第二大流行类精神疾病,与其他的精神障碍及躯体疾病互成因果并相互促进。杏仁核是关键情绪中枢,不仅调节行为认知及情绪,也是一个重要的睡眠调节器。随着神经影像学及MRI... 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是一种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是全球第二大流行类精神疾病,与其他的精神障碍及躯体疾病互成因果并相互促进。杏仁核是关键情绪中枢,不仅调节行为认知及情绪,也是一个重要的睡眠调节器。随着神经影像学及MRI技术的进展,通过ID患者杏仁核结构、功能、纤维束及血流量的变化进而阐明ID的神经病理学机制成为可能。本文通过MRI的多模态技术对杏仁核在ID患者中的变化进行总结,希望为ID的病理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为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障碍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 扩散张量成像 杏仁核 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fMRI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左侧海马全脑功能连接的异常表现
6
作者 张梦瑶 申雨 +3 位作者 岳希鹏 葛瑶 白岩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5,92,共7页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左侧海马的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材料与方法从国际孤独症脑成像交换数据库(Autism Brain Imaging Data Exchange,ABIDE)中获取了110名患有ASD儿童和18...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左侧海马的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材料与方法从国际孤独症脑成像交换数据库(Autism Brain Imaging Data Exchange,ABIDE)中获取了110名患有ASD儿童和182名正常发育(typically developing,TD)对照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数据。采用基于种子点的rs-fMRI FC算法,以左侧海马为种子点,分析其全脑FC表现。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ASD组和TD组之间的FC差异,P_(FDR)<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取ASD异常FC值与孤独症诊断观察表(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ADOS)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TD组相比,ASD组左侧海马与右侧额中回、眶部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等多个脑区之间FC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显示,左侧海马与右侧额中回、左侧眶部额下回、右侧眶部额下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左侧尾状核、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的FC值与ADOS总分(ADOS_G_TOTAL)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13、-0.395、-0.321、-0.303、-0.380、-0.366、-0.355,P<0.05)左侧海马与左侧眶部额下回、右侧顶上回的FC值与ADOS_G_COMM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9、-0.316,P<0.05)。结论儿童ASD患者的左侧海马全脑FC存在显著异常,这些异常与其临床表现具有显著相关性。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ASD患者左侧海马的全脑FC在ASD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助于为未来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开发,也为我们理解ASD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左侧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核5-HT神经环路在失眠障碍及抑郁症共病机制中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雪怡 贾淑蕾 +12 位作者 谷宇昂 张淼 陈珂珂 孙永兵 周菁 武肖玲 李中林 邹智 尚菲菲 李会强 杨志萍 尤阳 李永丽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5-170,共6页
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及抑郁症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ID与抑郁症存在双向关系,二者常共病出现,但具体共病机制不清。杏仁核是情绪环路的关键中枢,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通过调控杏仁核活性参... 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及抑郁症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ID与抑郁症存在双向关系,二者常共病出现,但具体共病机制不清。杏仁核是情绪环路的关键中枢,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通过调控杏仁核活性参与情绪调节,杏仁核5-HT神经环路参与ID及抑郁症。本文阐述了杏仁核及杏仁核5-HT神经环路结构及功能在ID及抑郁症患者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变化,旨在为探究杏仁核5-HT神经环路在ID及抑郁症共病中可能存在的机制提供客观的神经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障碍 抑郁症 杏仁核 五羟色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fMRI-NF技术调控杏仁核改善失眠障碍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淼 武肖玲 +9 位作者 李中林 邹智 周菁 申雨 祁菲 谷宇昂 贾淑蕾 窦社伟 闫峰山 李永丽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神经反馈(real-tim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eurofeedback,rtfMRI-NF)技术调控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患者杏仁核改善ID的作用。材料与方法招募ID患者33名,采用rtfMRI-NF技术干预... 目的探讨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神经反馈(real-tim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eurofeedback,rtfMRI-NF)技术调控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患者杏仁核改善ID的作用。材料与方法招募ID患者33名,采用rtfMRI-NF技术干预3周(1次/周),采集干预前后静息态脑功能数据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 scale,I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贝克抑郁症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以双侧杏仁核为种子点,计算其与全脑体素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提取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区的FC值,与临床量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tfMRI-NF技术干预后ID患者PSQI、ISI、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BDI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D患者干预后左侧杏仁核与左侧颞中回、左侧额内侧回、右侧楔前叶、右侧楔叶的FC值增大;左侧杏仁核与右侧顶上回、右侧颞上回、左侧额中回的FC值减小(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并且干预后左侧杏仁核-右侧楔前叶的FC值与PSQI评分呈负相关(r=-0.477,P<0.01),左侧杏仁核-右侧顶上回FC值与HAMA评分呈负相关(r=-0.586,P<0.01)。结论rtfMRI-NF技术可改善ID患者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其机制可能是左侧杏仁核和默认网络、情绪调节、认知相关脑区之间的FC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障碍 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神经反馈 杏仁核 功能连接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EOB-DTPA增强MRI评估肝细胞癌微血管转移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高苗慧 周怡然 朱绍成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0-165,共6页
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和血管包绕肿瘤团簇(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VETC)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内基于不同的微血管结构和不同分子机制形成的两种血源性转移模式,与患者的术后... 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和血管包绕肿瘤团簇(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VETC)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内基于不同的微血管结构和不同分子机制形成的两种血源性转移模式,与患者的术后复发及治疗方式密切相关。由于目前主要通过术后的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确诊,因此寻求一种无创的术前评估MVI和VETC的方法至关重要。目前已经提出较多基于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 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MRI的影像征象用于预测MVI和VETC,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影像组学及人工智能更是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人们尝试建立各种影像组学模型来预测HCC的微血管转移模式。本文将从Gd-EOB-DTPA增强MRI影像征象及相关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技术评价MVI和VETC的研究现状展开综述,并尝试探讨各项技术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限制及未来的改进研究方向,以期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血管包绕肿瘤团簇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磁敏感血管征阳性的影响因素
10
作者 姜涵 李自强 +3 位作者 高海燕 白岩 魏巍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45,52,共5页
目的 探索前循环闭塞性脑卒中急性期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 SVS)阳性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16日至2022年6月24日河南省人民医院161例大脑中动脉闭塞并进行MRI检查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资料,都包含... 目的 探索前循环闭塞性脑卒中急性期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 SVS)阳性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16日至2022年6月24日河南省人民医院161例大脑中动脉闭塞并进行MRI检查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资料,都包含可读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信息。根据是否存在SVS比较了患者的特征,进行了单变量统计分析,然后将单变量统计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到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 SVS阳性(SVS+)与患者年龄、卒中病因、合并房颤/房扑均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房颤/房扑是SVS+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 OR)=4.296;95%CI:1.248-14.791;P=0.021]。在症状出现-MRI时间方面,SVS+组和SVS阴性(SV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考虑症状出现-MRI时间的情况下,仍支持SVS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因诊断的临床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敏感性血管征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估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周怡然 朱绍成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6-159,共4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异质性发生在疾病进展的不同方面。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的发展,特征性影像征象及相关参数在评估HCC生物学行为...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异质性发生在疾病进展的不同方面。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的发展,特征性影像征象及相关参数在评估HCC生物学行为中扮演核心角色,不仅可以量化HCC组织结构、分型和细胞分子表达的异质性,全方位、深层次地了解肿瘤分子病理层面改变,而且为HCC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指导作用。本文就fMRI目前评估HCC生物学行为的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癌 生物学行为 病理分级 微血管浸润 分子病理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