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分子生物学诊断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俊杰 陈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4858-4859,4862,共3页
综述寡核苷酸指纹图谱分析、RT-PCR、RFLP、核酸探针、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基因表达技术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分子生物学诊断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冠状病毒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Livin基因表达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何群力 苗立群 +3 位作者 赵国新 孙翔 王永玲 张明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共3页
目的:探讨调控Livin基因表达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生长速度、细胞凋亡以及放射线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取EC9706细胞,分7组,siRNA组、Livinα组、Livinβ组分别用脂质体包裹法转染沉默Livin表达的siRNA载体pSUPER-neo-Sli1、Livinα表达载体... 目的:探讨调控Livin基因表达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生长速度、细胞凋亡以及放射线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取EC9706细胞,分7组,siRNA组、Livinα组、Livinβ组分别用脂质体包裹法转染沉默Livin表达的siRNA载体pSUPER-neo-Sli1、Livinα表达载体pIRES2-AcGFP-Livinα及Livinβ表达载体pIRES2-AcGFP-Livinβ;Livinα/β组同时转染pIRES2-AcGFP-Livinα和pIRES2-AcGFP-Livinβ,空siRNA载体组转染pSUPER-neo,空表达载体组转染pIRES2-AcGFP,空白对照组不转染。取各组细胞,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Livin mRNA表达情况,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同时检测Caspase-3活性及放射线敏感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空表达载体组、空siRNA载体组细胞倍增时间、凋亡指数、Caspase-3活性和放射线敏感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ivinα组、Livinβ组和Livinα/β组细胞倍增时间、凋亡指数、Caspase-3活性和放射线敏感性均降低(P<0.05);siRNA组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活性和放射线敏感性增加(P<0.05),细胞倍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控EC9706细胞Livin基因的表达,可有效改变细胞的生物学行为;Livin基因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IN 真核表达 RNA干扰 凋亡 Caspase-3 放射线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及生物膜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帆 李淑梅 +1 位作者 魏纪东 李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4-766,共3页
为了解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KP)毒力基因分布和生物膜形成能力,本研究收集了67株不同动物源KP,采用PCR方法扩增8种毒力基因,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这些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显示ureA、fimH、wabG和uge 4种毒力基因普遍存在于KP中,... 为了解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KP)毒力基因分布和生物膜形成能力,本研究收集了67株不同动物源KP,采用PCR方法扩增8种毒力基因,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这些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显示ureA、fimH、wabG和uge 4种毒力基因普遍存在于KP中,检出率分别为97.01%、92.54%、86.57%和82.09%;mag A、rmpA和iroNB基因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17.91%、23.88%和26.87%。鸡源菌株和猪源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强于犬源菌株和兔源菌株,二者差异显著,但鸡源菌株与猪源菌株、兔源菌株与犬源菌株之间无明显差异。本研究表明KP生物膜形成能力与携带毒力基因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毒力基因 生物膜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光绿蝇抗菌物质针刺诱导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许兵红 曾莉萍 +3 位作者 艾予川 史明珠 杨献军 李进芬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6-528,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刺体壁对丝光绿蝇抗菌物质的诱导表达。并研究丝光绿蝇免疫血淋巴的性质。方法 丝光绿蝇3龄幼虫针刺体壁处理后,分别于第0、12、24、36、48、60、72、84h提取血淋巴,以金黄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滤纸片法作抑菌试验,用... 目的 探讨针刺体壁对丝光绿蝇抗菌物质的诱导表达。并研究丝光绿蝇免疫血淋巴的性质。方法 丝光绿蝇3龄幼虫针刺体壁处理后,分别于第0、12、24、36、48、60、72、84h提取血淋巴,以金黄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滤纸片法作抑菌试验,用于显示丝光绿蝇抗菌物质的诱导表达,以抑菌圈直径表示抑菌活力的大小。提取诱导后48h的血淋巴,设置3μl、5μl、7μl不同的血淋巴加样量实验组,记录不同加样量对金黄葡萄球菌的的抑菌效果;设置不同稀释浓度,记录不同浓度的血淋巴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诱导后48h的血淋巴置于冰箱保存后,设置36℃和100℃不同解冻温度,观察不同温度解冻的血淋巴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诱导后48h的血淋巴,100℃水浴3min,观察其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提取诱导后48h的血淋巴,观察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枯草杆菌、溶壁微球菌等8种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丝光绿蝇幼虫针刺体壁处理后,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高峰出现在处理后48h。平板滤纸片法抑菌试验中,以加7μl血淋巴的抑菌效果最佳。诱导后48h的血淋巴置于冰箱保存后,36℃和100℃不同温度解冻,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效果,36℃解冻效果好于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光绿蝇 抗菌物质 针剌诱导 金黄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MLST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帆 魏纪东 +1 位作者 李敏 赵永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76-780,共5页
为了解本地区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收集分离于4种动物的肺炎克雷伯菌67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15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对所有菌株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 为了解本地区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收集分离于4种动物的肺炎克雷伯菌67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15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对所有菌株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同时利用e BURST软件对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进行分析。药敏结果显示,67株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对15株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2.99%-61.19%,多重耐药菌株占40.3%,不同来源的菌株耐药性存在明显差异。MLST分析表明,全部菌株共分成17个ST型,其中鸡源菌株有5个(ST235、ST37、ST2019、ST2021、ST726)、猪源菌株有6个(ST258、ST11、ST270、ST106、ST1863、ST263)、兔源菌株有4个(ST17、ST148、ST60、ST168)、犬源菌株有3个(ST11、ST65、ST74),其中ST11为猪源菌株和犬源菌株共有的类型。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动物中的流行表现一定的分子差异,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呈现多重耐药的趋势。本研究将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与MLST分子型结合进行调查研究,揭示二者间关系,为进一步开展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防控耐药菌株的暴发流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动物 耐药性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与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和分子特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帆 邓保国 +2 位作者 魏纪东 赵永新 李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88-892,902,共6页
目的了解不同宿主来源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和分子特点,探讨其在人与动物间传播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肺炎克雷伯菌98株(包含动物源67株、医源31株),通过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拉丝... 目的了解不同宿主来源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和分子特点,探讨其在人与动物间传播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肺炎克雷伯菌98株(包含动物源67株、医源31株),通过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拉丝试验测定产粘液表型;PCR扩增2个毒力基因和7个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MLST)分析分子型。结果医源菌株耐药率显著高于动物源菌株,在动物源菌株中,鸡源和猪源菌株耐药率高于兔源和犬源菌株;除犬源菌株外均表现多重耐药,医源菌株多重耐药率最高(74.19%)。98株肺炎克雷伯菌有18个ST型,鸡源菌株主要流行ST37、猪源菌株为ST258、兔源菌株为ST60、犬源菌株为ST11,医源菌株为ST11。ST11为医源、犬源、猪源菌株共有,ST235为医源和鸡源菌株共有,ST258为医源和猪源菌株共有。高粘液菌株主要为ST11、ST235、ST258,且在这些分子型中检测到rmpA、magA基因。医源菌株blaKPC的检出率最高(54.84%),犬源和兔源菌株未检出BlaKPC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在医源菌株中检出率高于动物源菌株,qnrA和qnrB基因在鸡源菌株中检出率高于医源菌株。ST11、ST258、ST235携带的多种耐药基因最高。结论不同宿主来源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粘液表型及分子特性不同,但ST11、ST235、ST258为人源和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共有的分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MLST 医源 动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氨基糖苷类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屈艳 张崇 +2 位作者 曹开源 苗霞 余广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01-506,共6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和甲酰化酶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临床分离的196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7种主要的AMEs基因和2种甲酰化酶基因。结果...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和甲酰化酶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临床分离的196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7种主要的AMEs基因和2种甲酰化酶基因。结果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AMEs基因携带率较高(93.37%),其修饰酶基因检出率分别为ant(3")-I(54.59%),aac(3)-II(44.89%),aac(6')-II(43.37%),aac(6')-I(36.73%),ant(2")-I(32.14%),aph(3')-IV(19.90%),aac(3)-I(0);同时携带2种或2种以上AMEs基因的菌株占70.92%;未检测到甲酰化酶基因阳性的菌株。结论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中AMEs基因携带率较高,已出现多型别流行趋势,同一菌株携带多个不同的AMEs基因现象较多;尚未发现有甲酰化酶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甲酰化酶 基因型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帆 李淑梅 +1 位作者 汤波 刘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226-3227,3249,共3页
[目的]为研究传染性支气管炎(IBV)的流行变异及其防治奠定基础。[方法]从辉县某大型养鸡场疑似IBV的发病鸡群中采集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病毒的M基因进行RT!PCR扩增。[结果]从鸡病料中分离到1株IBV,命名为IBV!HN05。经浓度1... [目的]为研究传染性支气管炎(IBV)的流行变异及其防治奠定基础。[方法]从辉县某大型养鸡场疑似IBV的发病鸡群中采集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病毒的M基因进行RT!PCR扩增。[结果]从鸡病料中分离到1株IBV,命名为IBV!HN05。经浓度1%胰酶、卵磷脂酶C和10%乙醚处理后,该病毒尿囊液可以凝集鸡、绵羊、人、小鼠和兔的红细胞,而未处理的病毒尿囊液则无此凝集活性。该分离株IBV-HN05和标准毒株IBVM41对NDVLaSota都有抑制作用。该病毒对9日龄鸡胚的致病变率达100%。通过鸡胚矮小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发现该分离株能引起鸡胚和病鸡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PCR扩增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分离株为IBV病毒。[结论]该研究为SARS病毒的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人B淋巴细胞系IM-9细胞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宋向凤 牛治国 +1 位作者 郭继强 黄青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4-275,279,共3页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在体外对人B淋巴细胞系IM-9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MTT法检测IM-9细胞的增殖 RT-PCR检测IM-9细胞IgG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 流式细胞术(FCM)检测IM-9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0-6~...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在体外对人B淋巴细胞系IM-9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MTT法检测IM-9细胞的增殖 RT-PCR检测IM-9细胞IgG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 流式细胞术(FCM)检测IM-9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0-6~10-4mol/L浓度的E2对IM-9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并抑制IM-9细胞免疫球蛋白IgG的分泌,FCM显示E2诱导IM-9细胞凋亡,Bcl-2表达降低而Bax表达增强。结论:不同浓度的E2可通过调节Bcl-2、Bax基因表达及Bcl-2/Bax表达比调节B淋巴细胞增殖及其免疫球蛋白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B淋巴细胞 IM-9细胞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8株狂犬病毒磷蛋白基质蛋白基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成龙 邵中军 +3 位作者 魏纪东 居丽雯 周联娣 姜庆五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59-863,867,共6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8株狂犬病毒磷蛋白P及基质蛋白M的基因序列,探讨狂犬病毒流行株毒力与致病性变异的可能原因。方法以免疫荧光法检测2006年采自河南省的121份犬脑,取阳性犬脑组织悬液接种鼠脑分离病毒,以RT-nest-edPCR法扩增病毒P与M基因... 目的分析河南省8株狂犬病毒磷蛋白P及基质蛋白M的基因序列,探讨狂犬病毒流行株毒力与致病性变异的可能原因。方法以免疫荧光法检测2006年采自河南省的121份犬脑,取阳性犬脑组织悬液接种鼠脑分离病毒,以RT-nest-edPCR法扩增病毒P与M基因,克隆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分离到8株狂犬病毒,序列分析表明8株病毒均为基因1型狂犬病毒,8株病毒彼此之间P基因与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8.9%~99.8%,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0%~99.3%和97.0%~99.5%。8株病毒与我国宁夏分离株CNX8511、CNX8601的同源性最高,P基因与M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9.1%~89.7%和91.1%~92.0%,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3%~94.3%和96.6%~98.0%。在核苷酸及氨基酸水平上,8株病毒与CTN疫苗株的P与M同源性均明显高于与其它疫苗株的相应同源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8株病毒与我国宁夏街毒株、CTN疫苗株、泰国及菲律宾等东南亚株进化关系最近,而与CTN以外的其它疫苗株、标准攻击毒CVS株,以及我国80年代初分离的DRV、MRV株进化关系较远。氨基酸对位分析表明,较之参比的其它基因1型毒株,河南省8株狂犬病毒的P与M出现多处变异。结论8株狂犬病毒仍属基因1型狂犬病毒,但其P基因及M基因在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水平上均出现了明显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毒 P基因 M基因 遗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户用沼气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魏素珍 黄青松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2-796,共5页
沼气发酵技术被认为是应对能源危机与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然而低温却极大地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文章对当前低温条件下户用沼气发酵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反应器、菌种、外源添加物以及发酵原料预处理几个方面展开... 沼气发酵技术被认为是应对能源危机与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然而低温却极大地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文章对当前低温条件下户用沼气发酵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反应器、菌种、外源添加物以及发酵原料预处理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指出当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现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筛选嗜冷产甲烷菌、分析菌群间的相互关系、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法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及突破低温沼气发酵瓶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用沼气 低温 厌氧消化 产甲烷菌 促进剂 研究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群力 赵国新 +3 位作者 苗立群 孙翔 王永玲 张明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新成员Livin及其2种异构体Livinα和Livinβ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逆转录PCR(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4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α mRNA和Livinβ mRN...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新成员Livin及其2种异构体Livinα和Livinβ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逆转录PCR(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4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α mRNA和Livinβ 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4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ivinα mRNA、Livinβ 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6%(38/46)、82.6%(38/46)和93.5%(43/46),而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α mRNA、Livinβ 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2/46)、6.5%(3/46)和6.5%(3/46),均低于癌组织中的表达(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ivin2种异构体同时表达,且Livinβ mRNA与Livinα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LivinmRNA及蛋白高表达现象,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抑制蛋白 LIVIN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Livin基因siRNA载体的构建和沉默效应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群力 赵国新 +3 位作者 苗立群 孙翔 王永玲 张明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7-620,共4页
目的:构建针对人Livin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并观察该载体对食管癌细胞Livin基因表达的沉默效应。方法:依据siRNA设计原则,分析Livin 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2个Livin靶向的发夹状siRNA靶序列,退火后分别连接入pSUPER-neo载体,... 目的:构建针对人Livin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并观察该载体对食管癌细胞Livin基因表达的沉默效应。方法:依据siRNA设计原则,分析Livin 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2个Livin靶向的发夹状siRNA靶序列,退火后分别连接入pSUPER-neo载体,转化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用脂质体包裹法将重组质粒转染人食管癌细胞EC9706,采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Livin mRNA的表达。结果:经过酶切鉴定与测序,构建的靶向Livinα和Livinβ基因的siRNA载体,结果正确;RT-PCR检测显示,转染细胞Livin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成功构建沉默细胞Livin基因表达的siRNA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LIVIN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理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帆 孙翔 +1 位作者 邓保国 何群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9976-9976,10018,共2页
[目的]探讨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河南分离株IBV-HN05对各种理化因素的敏感性。[方法]IBV-HN05经过热、酸碱、胰蛋白酶、乙醚、氯仿、甲醛等理化因素处理后接种10日龄非免疫鸡胚,以EID50或鸡胚矮化为判断指标,确定各种理化因素对IBV-HN0... [目的]探讨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河南分离株IBV-HN05对各种理化因素的敏感性。[方法]IBV-HN05经过热、酸碱、胰蛋白酶、乙醚、氯仿、甲醛等理化因素处理后接种10日龄非免疫鸡胚,以EID50或鸡胚矮化为判断指标,确定各种理化因素对IBV-HN05的敏感性。[结果]IBV-HN05在56℃温度条件下45 min可被灭活,耐酸碱,pH值2.5和10.5的环境能存活3 h,对浓度1%胰蛋白酶有一定的耐受性,浓度20%乙醚作用24 h能部分被灭活,浓度5%氯仿和浓度1%甲醛作用30 min即可灭活该病毒。[结论]IBV的理化特性因毒株的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理化特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淑梅 杨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212-6212,6222,共2页
选用黄连、黄芩、栀子、石榴皮、大黄5味中草药,采用煎煮法提取其效成分,并对这5味中药提取物在体外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中药提取物在不同浓度时对大肠杆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根据单味药物的抑菌效果及... 选用黄连、黄芩、栀子、石榴皮、大黄5味中草药,采用煎煮法提取其效成分,并对这5味中药提取物在体外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中药提取物在不同浓度时对大肠杆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根据单味药物的抑菌效果及中药的特性进行组方,并测定各方剂的抑菌效果,筛选出最佳的配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抑菌试验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HMGB1过表达THP1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青松 牛志国 +2 位作者 袁理想 李焕焕 宋向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0-624,629,共6页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联合HMGB1的过表达对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细胞周期和NF-κB转录因子的影响。方法:血清饥饿法同步化细胞周期后,利用脂质体法将pFLAG-CMV-HMGB1转染THP1细胞;10-9mol/L17-β-雌二醇刺激同步化THP1细胞16、30小时后...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联合HMGB1的过表达对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细胞周期和NF-κB转录因子的影响。方法:血清饥饿法同步化细胞周期后,利用脂质体法将pFLAG-CMV-HMGB1转染THP1细胞;10-9mol/L17-β-雌二醇刺激同步化THP1细胞16、30小时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RT-qPCR检测Cyclin A、Cyclin D1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检测HMGB1蛋白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HMGB1过表达的THP1细胞中HMGB1蛋白的表达水平比正常THP1细胞要高3.7倍,血清饥饿法成功将THP1细胞周期同步化,同步化后G0/G1期细胞百分数由53%上升到78%;17-β-雌二醇刺激HMGB1过表达细胞30小时后出现Cyclin AmRNA表达上升为原来的7.9倍,而Cyclin D1 mRNA表达明显下降,G1期细胞百分比由53.11%下降为33.33%,S期细胞百分比由35.43%上升为53.91%,此改变在刺激后30小时达到最大值;NF-κB活性在17-β-雌二醇刺激HMGB1过表达细胞明显升高,且时间上提前于细胞周期动力学改变。结论:雌激素对THP1细胞周期调节依赖HMGB1,NF-κB可能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HMGB1蛋白 细胞周期 THP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杀菌剂对番茄早疫病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敏 邓保国 吴敏娜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3期3142-3145,3149,共5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异菌脲、氯溴异氰尿酸、丙森锌、苯醚甲环唑、醚菌酯、烷基腈氧基醌、腐霉利7种杀菌剂及其复配剂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单剂对番茄早疫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异菌脲、氯溴异氰尿酸...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异菌脲、氯溴异氰尿酸、丙森锌、苯醚甲环唑、醚菌酯、烷基腈氧基醌、腐霉利7种杀菌剂及其复配剂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单剂对番茄早疫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异菌脲、氯溴异氰尿酸、丙森锌、苯醚甲环唑、醚菌酯、烷基腈氧基醌、腐霉利单剂浓度为0.01~5.00mg/L时.对茄链格孢属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6.15%~100%、8.76%~17.97%、2.01%~70.92%、71.82%~100%、51.35%-71.59%、42.46%~93.87%、32.16%-91.76%;EC50分别为0.03352、77.88650、2.26814、0.72380、0.04956、0.018972、0.018175mg/L。当复配剂异菌脲和腐霉利按质量比2:l,腐霉利和苯醚甲环唑按质量比1:2、2:1.腐霉利和醚菌酯按质量比1:1、l:2.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按质量比1:l、1:2、2:1,异菌脲和苯醚甲环唑按质量比1:2时,均有明显增效;当异菌脲和苯醚甲环唑按质量比2:1时,略有增效;当异菌脲和腐霉利按质量比1:1.腐霉利和苯醚甲环唑按质量比1:1.异菌脲和苯醚甲环唑按质量比1:1时.均有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复配剂 番茄早疫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动物源MRSA和MSSA的防耐药变异浓度比较
18
作者 杨帆 李淑梅 +2 位作者 王沛珍 赵林静 何群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7,81,共5页
目的比较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动物源性MRSA和MSSA的耐药突变体的选择能力。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环丙沙星、左氧沙星、加替沙星和吉米沙星对MRSA和MSSA的MIC值和MPC值,并计算MIC90和MPC90。结果 4种氟喹诺酮药物对85株动物源... 目的比较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动物源性MRSA和MSSA的耐药突变体的选择能力。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环丙沙星、左氧沙星、加替沙星和吉米沙星对MRSA和MSSA的MIC值和MPC值,并计算MIC90和MPC90。结果 4种氟喹诺酮药物对85株动物源性MSSA的MPC90值分别为4mg/L、2mg/L、0.5mg/L、0.5mg/L,加替沙星的MPC90/MIC90比值最小;对21株动物源性MRSA的MPC90值分别为128mg/L、64mg/L、16mg/L、8mg/L,吉米沙星的MPC90/MIC90比值最小。结论对动物源性MSSA,加替沙星防耐药突变能力优于其它,加替沙星和吉米沙星单药能有效限制耐药突变株的选择,而左氧沙星和环丙沙星则易选择耐药菌株。对动物源性MRSA,4种药物单药给药均不能有效限制耐药突变株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耐药变异浓度 氟喹诺酮 MRSA MSSA 动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糖在介导二相性白念珠菌粘附中的重要作用
19
作者 苑天红 王明永 +1 位作者 吴升伟 吴承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66-967,937,共3页
目的研究甘露糖介导的二相性白念珠菌对人口腔颊粘膜细胞的粘附作用。方法分别将孢子相、菌丝相白念珠菌与人口腔颊粘膜细胞进行粘附试验,并用刀豆蛋白A(ConA)作为甘露糖的特异性结合剂,预处理二相性白念珠菌后再进行粘附试验,比较二相... 目的研究甘露糖介导的二相性白念珠菌对人口腔颊粘膜细胞的粘附作用。方法分别将孢子相、菌丝相白念珠菌与人口腔颊粘膜细胞进行粘附试验,并用刀豆蛋白A(ConA)作为甘露糖的特异性结合剂,预处理二相性白念珠菌后再进行粘附试验,比较二相性白念珠菌的粘附率;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二相性白念珠菌细胞壁的甘露糖含量,比较二相性白念珠菌细胞壁的甘露糖含量。结果菌丝相白念珠菌对口腔颊粘膜细胞的粘附率显著高于孢子相;用ConA分别预处理菌丝相及孢子相白念珠菌后,再重复进行粘附试验,分别与前述未经ConA处理的粘附率比较,粘附率显著降低。气相色谱法测定孢子相、菌丝相白念珠菌(106cells)细胞壁甘露糖的含量分别为33±2.11μg、151±9.96μg。结论白念珠菌细胞壁上的甘露糖是介导二相性白念珠菌与人口腔颊粘膜细胞粘附的重要物质,且菌丝相白念珠菌细胞壁上的甘露糖含量明显高于孢子相,菌丝相白念珠菌对人口腔颊粘膜细胞的粘附作用强于孢子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二相性 甘露糖 粘附试验 口腔颊粘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抑制蛋白Livi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20
作者 何群力 苗立群 +3 位作者 赵国新 孙翔 王永玲 张明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共4页
目的:构建凋亡抑制蛋白Livin真核表达载体pIRES2-AcGFP-Livin。方法:设计合成扩增Livinα和Livinβ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特异性PCR引物,以食管鳞状细胞癌EC9706细胞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将获得的cDNA序列克隆入T载体,再用BglⅡ和EcoR... 目的:构建凋亡抑制蛋白Livin真核表达载体pIRES2-AcGFP-Livin。方法:设计合成扩增Livinα和Livinβ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特异性PCR引物,以食管鳞状细胞癌EC9706细胞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将获得的cDNA序列克隆入T载体,再用BglⅡ和EcoRⅠ双酶切,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AcGFP,将重组质粒用脂质体包裹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Western-blot检测转染细胞Livinα和Livin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AcGFP-Livinα和pIRES2-AcGFP-Livinβ,测序分析证实插入序列正确;转染的NIH3T3细胞,可稳定表达Livinα或Livinβ蛋白。结论:成功构建Livinα和Livinβ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IN 真核表达载体 凋亡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