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心界嵴的形态学特征及其意义
1
作者 赵文峰 王庆志 郭志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目的:为研究心的基础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提供胎心界嵴的形态和组织学资料。方法:取52例非正常分娩正常胎心,分别进行大体解剖学、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电镜观测。结果(:1)胎心界嵴,可分为4类:①全程隆起者占22.2%;②上、中段... 目的:为研究心的基础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提供胎心界嵴的形态和组织学资料。方法:取52例非正常分娩正常胎心,分别进行大体解剖学、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电镜观测。结果(:1)胎心界嵴,可分为4类:①全程隆起者占22.2%;②上、中段隆起,下段平坦者占37.8%;③上段隆起,中、下段平坦者占20%;④全程平坦者占20%。(2)界嵴的肌纤维分深、浅两层。深、浅层之间有纤维联系。(3)电镜下界嵴的细胞分3类:心肌细胞、P样细胞和T细胞。(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界嵴上、中、下段均有Cx43阳性表达。Cx43表达大多数在细胞的侧-侧连接上,端-端连接表达较少见。结论:胎心界嵴的形态具有多样性。界嵴内存在P样细胞,可能是心房异位起搏的形态学基础。界嵴细胞间的侧-侧连接多于端-端连接,增加了心肌细胞间的横向传导,可能是心电折返的形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样细胞 CX43 界嵴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烟嘧磺隆对大鼠的肝脏毒性初步研究
2
作者 李任峰 田香勤 +2 位作者 王三虎 陈金山 赵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9996-9997,共2页
[目的]探讨除草剂烟嘧磺隆对大鼠的肝脏毒性。[方法]选用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2个平行组(各15只),分别按600、120、50、0 mg/kg,设置高、中、低剂量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药物配成乳浊液灌胃。染毒期间每周测定各组小鼠的体... [目的]探讨除草剂烟嘧磺隆对大鼠的肝脏毒性。[方法]选用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2个平行组(各15只),分别按600、120、50、0 mg/kg,设置高、中、低剂量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药物配成乳浊液灌胃。染毒期间每周测定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情况。染毒结束后,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活力,并检测血清和肝组织MDA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体重、脏器系数、各项肝功指标均无显著差异,高剂量组肝脏有轻微病变。[结论]烟嘧磺隆对大鼠肝脏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对其他脏器的毒性及其慢性毒性作用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烟嘧磺隆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flic基因的原核表达与生物学活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任峰 田香勤 +4 位作者 何启盖 王三虎 郑玉姝 胡建和 赵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I型菌株基因组为模板,根据其鞭毛区与其它细菌高度同源性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扩增鞭毛蛋白基因flic片段,将其亚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进行PCR和酶切鉴定,再将其亚克隆与载体pGEX-kG分别双酶切和连接,构... 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I型菌株基因组为模板,根据其鞭毛区与其它细菌高度同源性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扩增鞭毛蛋白基因flic片段,将其亚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进行PCR和酶切鉴定,再将其亚克隆与载体pGEX-kG分别双酶切和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flic,并将其转化大肠杆菌工程菌BL21进行原核表达。结果表明,目的基因片段长度为528bp,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成功表达,且表达蛋白能与猪抗APP血清发生反应。为进一步研究细菌鞭毛的抗原性及其他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鞭毛蛋白 诊断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4
作者 张进忠 蔡新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分布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Masson和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方法,观测4例正常人和6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分...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分布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Masson和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方法,观测4例正常人和6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分布和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Masson染色显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的部分区域心肌细胞间隙增大,胶原松散、断裂或大量聚集。正常心房Ⅰ、Ⅲ型胶原广泛分布,均可分为粗、细不等的条状纤维。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房Ⅰ、Ⅲ型胶原表达大多区域正常,部分区域发生极度重排。数字图像分析显示:正常心房Ⅰ型胶原含量较Ⅲ型胶原多,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组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增多。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肌的间质松散,胶原增多。Ⅰ和Ⅲ型胶原纤维形态上出现重构,含量增加。这可能是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时心功能异常的形态学改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Ⅲ型胶原纤维 数字图像分析 心房纤颤 风湿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