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筛查心房颤动的应用
1
作者 李俊鹏 吕精巧 +2 位作者 杨高乐 解娜 孙永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52-56,共5页
目的观察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筛查心房颤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28例,根据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分为心房颤动组、无心房颤动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用Logistic回归模型... 目的观察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筛查心房颤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28例,根据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分为心房颤动组、无心房颤动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结果228例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22.37%;心房颤动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容积(LA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A)比值高于无心房颤动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无心房颤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lc)、LAD、LVEF、E/A比值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LAD、LVEF、E/A比值联合诊断老年糖尿病患者心房颤动的灵敏度高于单独诊断,曲线下面积(AUC)也高于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65,P=0.002;Z=2.872,P=0.004;Z=3.385,P<0.001),特异度与单独诊断基本一致。结论年龄、HbAlc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LAD、LVEF、E/A比值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LAD、LVEF、E/A比值联合对心房颤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 心房颤动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辛青 程葆华 +2 位作者 王琳 陈京 白波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40-243,共4页
目的 探讨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脑缺血一再灌注不同时期的基因表达。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30 min再灌注6 h(IR6h)、12h(IR12h)、24 h(IR24h)、48 h... 目的 探讨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脑缺血一再灌注不同时期的基因表达。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30 min再灌注6 h(IR6h)、12h(IR12h)、24 h(IR24h)、48 h(IR48h)组。动物模型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中动脉栓塞法,用RT-PCR法检测脑缺血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IL-1β、TNF-α及ICAM-1的表达。结果 IL-1β、TNF-α及ICAM-1在假手术组脑组织内低水平表达。IL-1βmRNA的表达在脑缺血—再灌注6 h后即明显增高,12 b后表达开始减弱,24~48 h呈低水平增高。TNF-α在脑缺血—再灌注6 h表达开始上升,24 h达到高峰,48 h后开始下降。ICAM-1脑缺血—再灌注6 h表达开始升高,24 h达到高峰,48 h后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 炎症因子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且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炎症反应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