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中POLR2M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付若楠 魏岱 +4 位作者 吕思臻 赵柢 倪艺铭 朱会芳 千新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6-885,共10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中POLR2M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GEPIA2.0、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别分析预测POLR2M在CRC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以及采用Log-rank t...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中POLR2M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GEPIA2.0、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别分析预测POLR2M在CRC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以及采用Log-rank test法评估各组表达的预后差异。应用qRT-PCR法检测POLR2M在人CRC细胞系SW480、HCT-8、RKO、LOVO、DLD-1、HCT-116、SW620及人正常结直肠细胞系FHC中的表达。通过慢病毒稳定转染DLD-1和RKO细胞上调POLR2M,并分为对照组(LV-NC)和实验组(LV-POLR2M),利用干扰片段SiRNA瞬时转染SW620和SW480细胞下调POLR2M,并分为对照组(Si-NC)和实验组(Si-POLR2M),验证各组转染效率。运用CCK-8、平板克隆、Transwell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OLR2M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GEPIA2.0、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显示:POLR2M在CR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癌旁组织(P<0.05),且POLR2M表达与CRC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级和脉管侵犯均无关(P>0.05);POLR2M过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FHC细胞相比,SW480、HCT-8、RKO、LOVO、DLD-1、HCT-116、SW620细胞系中POLR2M的mRNA表达升高(F=97.7,P<0.05),并成功构建POLR2M稳定过表达和干扰细胞株。与LV-NC组相比,LV-POLR2M组DLD-1和RKO细胞的活力、集落数、穿过小室的细胞数和细胞迁移率均显著上升(P<0.05);与Si-NC组相比,Si-POLR2M组SW620和SW480细胞的活力、集落数、穿过小室的细胞数和细胞迁移率均显著下降(P<0.05)。下调POLR2M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促进细胞凋亡(P<0.05)。结论 POLR2M在CRC中可能发挥促癌基因的作用,其高表达可显著促进CRC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POLR2M 增殖 侵袭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PPAPDC1A的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郜培琼 千新来 +1 位作者 贺国洋 原志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7,共8页
目的探讨磷脂酸磷酸酶2域1A(PPAPDC1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PPAPDC1A的表达。采用基因转染技术成功构建PPAPDC1A稳定过表达和沉默... 目的探讨磷脂酸磷酸酶2域1A(PPAPDC1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PPAPDC1A的表达。采用基因转染技术成功构建PPAPDC1A稳定过表达和沉默细胞株,通过CCK-8、Transwell、裸鼠皮下成瘤和裸鼠尾静脉注射等实验观察PPAPDC1A基因对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PPAPDC1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PPAPDC1A的表达强度与细胞分化程度(P=0.011)呈负相关。成功构建PPAPDC1A稳定过表达和干扰细胞株。体内外实验结果显示,与Vector组相比,PPAPDC1A稳定过表达细胞株的生长速度(SW480-PPAPDC1A、RKO-PPAPDC1A组:0.38±0.03、0.25±0.01)、穿过小室的细胞数(SW480-PPAPDC1A、RKO-PPAPDC1A组:218.33±7.09、96.33±1.52)、克隆形成数量(SW480-PPAPDC1A、RKO-PPAPDC1A组:174.33±5.03、245.00±7.00)、体内肿瘤体积(4.16±0.91)、裸鼠肺转移灶数目(5.1±3.84)显著升高(P<0.05)。与NC组相比,PPAPDC1A沉默细胞株的生长速度(SW620-shPPAPDC1A、LOVO-shPPAPDC1A组:0.14±0.02、0.16±0.05)、穿过小室的细胞数(SW620-shPPAPDC1A、LOVO-shPPAPDC1A组:13.33±0.57、18.33±0.51)、克隆形成数量(SW620-shPPAPDC1A、LOVO-shPPAPDC1A组:28.33±1.52、8.67±0.57)、肿瘤体积(0.56±0.21)、裸鼠肺转移灶数目(1.2±1.03)显著降低(P<0.05)。结论下调PPAPDC1A表达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转移 PPAPDC1A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肿瘤最大长径与浸润深度(T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吕双 宋昕 +10 位作者 赵学科 陈培楠 范宗民 胡守佳 程让 杜丹凤 张向阳 鲁建亮 王苒 周福有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最大长径(MTL)与浸润深度(T分期)的关系,为准确判断临床T分期及临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1 712例食管鳞癌患者中男性13 009例,女性8 703例。通过对根治术后食管大标本形态测量和镜下观察,记录每例患者...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最大长径(MTL)与浸润深度(T分期)的关系,为准确判断临床T分期及临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1 712例食管鳞癌患者中男性13 009例,女性8 703例。通过对根治术后食管大标本形态测量和镜下观察,记录每例患者MTL和肿瘤浸润程度(T分期)。分析食管鳞癌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MTL与T分期的关系,运用SPPS软件的决策树模型决定截点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MTL和T分期的关系。结果:21 712例食管鳞癌患者MTL为0.2~16.5(4.1±1.7)cm。Spearman秩相关显示MTL与T分期呈正相关(rS=0.355,P<0.001)。取3.9 cm为MTL的截点值,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L>3.9 cm的患者,T2+T3期的发生风险比≤3.9 cm组明显上升7.146倍(95%CI=6.449~7.918,P<0.001)。男性患者MTL高于女性患者[(4.2±1.8)cm vs(3.9±1.6)cm,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患者MTL均与T分期呈正相关(男:rS=0.341,P<0.001;女:rS=0.36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L>3.9 cm时,男性和女性T2+T3期的风险均明显升高(男:7.251倍,95%CI=6.343~8.288,P<0.001;女:7.315倍,95%CI=6.234~8.584,P<0.001)。结论:食管鳞癌MTL与T分期呈正相关,MTL>3.9 cm是灵敏反映T分期严重程度的截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肿瘤最大长径 浸润深度 T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3a通过下调lumican基因抑制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2
4
作者 寇卫政 杨晓煜 +2 位作者 杨留中 杨丹 姬颖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3-77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结肠癌中miR-33a和基膜聚糖(lumican)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研究miR-33a对于结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41例结肠癌患者,Western blotting和qPCR检...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结肠癌中miR-33a和基膜聚糖(lumican)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研究miR-33a对于结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41例结肠癌患者,Western blotting和qPCR检测不同级别结肠癌组织中miR-33a和lumican的表达情况。使用miR-33a mimic转染人结肠癌细胞SW480,q PCR检测miR-33a mimic转染后细胞miR-33a和lumican 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使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33a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侵袭能力的影响,使用划痕实验检测miR-33a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迁移能力的影响。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miR-33a对结肠癌移植瘤生长以及裸鼠生存的影响。结果:随着结肠癌肿瘤级别的增加,miR-33a表达明显降低,而lumican表达水平明显增加;随着结肠癌病理分期和分级的增加,miR-33a表达逐渐降低;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miR-33a的表达明显降低。转染miR-33a-mimic可以明显上调miR-33a的表达,上调miR-33a可以显著降低lumican蛋白表达水平、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miR-33a-mimic组荷瘤裸鼠肿瘤增长幅度明显减慢,而荷瘤裸鼠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miR-33a与结肠癌分期、分级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miR-33a可通过下调lumican抑制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3a 基膜聚糖 miR-33a模拟物 结肠癌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铁蛋白和RGD肽共修饰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肺癌组织细胞的靶向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姬颖华 杨晓煜 +2 位作者 王荦楠 赵欣 路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9-303,共5页
目的:构建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与整合素受体结合肽(RGD)共修饰脂质体(TF/RGD-LP),从体内外评价TF/RGD-LP的肺癌组织细胞靶向性。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整合素受体结合肽RGD修饰的脂质体(RGD-LP),采用后插入法制备TF与RGD共修饰脂质体... 目的:构建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与整合素受体结合肽(RGD)共修饰脂质体(TF/RGD-LP),从体内外评价TF/RGD-LP的肺癌组织细胞靶向性。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整合素受体结合肽RGD修饰的脂质体(RGD-LP),采用后插入法制备TF与RGD共修饰脂质体TF/RGD-LP,分析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将肺癌A549细胞分为TF/RGD-LP、TF-LP、RGD-LP和LP组,每组设5个复孔。细胞摄取实验和肿瘤细胞球穿透实验研究TF/RGD-LP与肺癌A549细胞的亲和力和肿瘤组织的穿透能力,通过荷瘤裸鼠活体成像实验检测TF/RGD-LP的肺癌组织细胞靶向性。结果:所制备TF/RGD-LP粒径为(122.8±11.5)nm,电位为(6.4±3.85)m V。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肺癌A549细胞对TF/RGD-LP的摄取效率分别是TFLP、RGD-LP和LP的2.8、2.2和3.9倍,TF-LP(P=0.006)、RGD-LP(P=0.007)和LP(P=0.001)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三者间有交互效应(P=0.006);肿瘤细胞球摄取实验以及裸鼠肿瘤组织活体成像实验表明,TF/RGD-LP具有良好的肺癌组织靶向性。结论:TF/RGD-LP具有良好的肺癌组织细胞靶向性,是一种潜在的肺癌组织细胞靶向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 整合素受体 脂质体 肿瘤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let-7d通过调控核受体PPARγ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3
6
作者 钟加滕 郭志刚 苏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9-704,共6页
目的:探讨miR-let-7d对肺癌细胞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调控及对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与PPARγ相关的microRNA,通过质粒报告基因验证miR-let-7d的作用靶点;利用Western blot法筛选出P... 目的:探讨miR-let-7d对肺癌细胞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调控及对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与PPARγ相关的microRNA,通过质粒报告基因验证miR-let-7d的作用靶点;利用Western blot法筛选出PPARγ表达水平低的肺癌细胞株;通过双萤光素酶标记和Western blot法验证miR-let-7d对肺癌细胞中PPARγ表达的调控作用;通过集落形成实验检测miR-let-7d对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调控作用;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let-7d对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作用。结果:生物信息学的分析结果证明miR-let-7d可以调控核受体PPARγ的蛋白表达;在核受体PPARγ的3’UTR包含2个功能性的miR-let-7d结合位点;PPARγ是miR-let-7d的直接靶点,miR-let-7d可在蛋白和mRNA水平直接调控PPARγ的表达;miR-let-7d inhibitor通过升高PPARγ的表达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论:miR-let-7d能够通过靶向增加具有抑癌作用的核受体PPARγ的表达水平,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微小RNA-let-7d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miR-100的表达
7
作者 张晖 陈思诺 +1 位作者 王仰坤 朱武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miR-100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锁核酸修饰的miR-100荧光探针检测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29例HCC组织中miR-100的表达,另以10例人肝脏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结... 目的探讨miR-100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锁核酸修饰的miR-100荧光探针检测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29例HCC组织中miR-100的表达,另以10例人肝脏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结果显示,正常组织中miR-100表达均为阳性,荧光信号位于肝细胞胞质,HCC组织中仅有11例为阳性,二者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100%vs 37.9%,P<0.01)。随着HCC分化程度的降低miR-100表达呈递减趋势,高、中分化组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组(P<0.05)。结论检测HCC组织中miR-100的表达有助于临床判断肿瘤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miR-100 分化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