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汉族人群中19项遗传性状特征的分布及法医学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祁英杰 杨彩玲 +5 位作者 黄艳梅 李征辉 马亚磊 倪天军 韩金红 高黎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调查河南汉族人群19项遗传性状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河南汉族人群1 010个无关个体,对前额发际、发旋、发式、达尔文结节、耳垂、耳垢、眼睑、鼻尖、卷舌、翻舌、三叶舌和尖舌12... 目的:调查河南汉族人群19项遗传性状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河南汉族人群1 010个无关个体,对前额发际、发旋、发式、达尔文结节、耳垂、耳垢、眼睑、鼻尖、卷舌、翻舌、三叶舌和尖舌12项头面部遗传性状,拇指关节、中指被毛、小指弯曲、利手、扣手、交叉臂和叠腿7项躯干部遗传性状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项遗传性状中,前额发际、达尔文结节、眼睑、尖舌、三叶舌和扣手6项在男女间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68、5.493、7.264、5.298、7.769和5.144,P均<0.05)。在1 010个河南汉族无关个体中,19项遗传性状构成的表型组合共有938种,其中仅出现1次的有885种(87.62%);匹配概率为0.001 2,个人识别率达0.998 8。结论:河南汉族人群中19项遗传性状的表型组合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在法医学个人识别等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汉族 遗传性状 个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病死因子α与β基因多态性与寻常性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武红艳 郭娟宁 +1 位作者 樊爱英 邢雪琨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58-660,共3页
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PV)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红斑鳞屑为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可分为4种临床类型:寻常性、关节病性、红皮病性和脓疱性,其中寻常性银屑病占99%以上。目前普遍认为,银屑病是在环境因素刺激下由遗传背景... 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PV)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红斑鳞屑为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可分为4种临床类型:寻常性、关节病性、红皮病性和脓疱性,其中寻常性银屑病占99%以上。目前普遍认为,银屑病是在环境因素刺激下由遗传背景控制的免疫失衡性疾病,遗传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研究均证实,银屑病是一种多因子遗传模式的复杂疾病,它涉及到多个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迄今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银屑病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汉族群体D7S3048等4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3
作者 杨柳 黄艳梅 +3 位作者 王洁 刘向阳 束双双 叶晨路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22-223,共2页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在人类基因组中数量多、分布广并具有高度多态性,在基因定位、遗传连锁分析以及亲子鉴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多态现象 遗传 短串联重复序列 汉族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胡灏 董献红 +4 位作者 黄艳梅 郭利伟 赵美乐 李聪 王晓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6-419,共4页
目的:研究河南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的-238、-308、-850、-857、-863及TNF-β基因的+252共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酚-氯仿方法提取河南汉族人... 目的:研究河南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的-238、-308、-850、-857、-863及TNF-β基因的+252共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酚-氯仿方法提取河南汉族人群无关个体血样本(217份)基因组DNA,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TNF基因上6个SNPs位点进行分型。结果:河南汉族人群中TNF基因6个SNPs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各等位基因的最小频率为0.058~0.399,其中TNF-α-857和TNF-β+252等位基因最小频率分别为0.399和0.313。6个SNPs位点的组合基因型在该群体中观察到57种,杂合度为0.807;估计的单体型有25种,多态信息含量为0.857,单体性多样性达0.894;6个TNF基因SNPs位点分型应用于3个家系,子代基因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结论:TNF基因6个SNPs位点及其单体型在河南汉族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可用于法医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河南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汉族人群指纹纹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齐守文 石如玲 +4 位作者 黄艳梅 赵美乐 董献红 韩金红 祁英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8-651,共4页
目的:研究河南汉族人群的指纹纹型特点,为人类学、遗传学和医学肤纹学等研究领域提供基础皮纹学参数。方法: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油墨法按捺河南汉族无关个体(男98例、女73例以及6家系成员43例)十指指纹。结果:河南汉族群体中,弓型纹(A)、... 目的:研究河南汉族人群的指纹纹型特点,为人类学、遗传学和医学肤纹学等研究领域提供基础皮纹学参数。方法: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油墨法按捺河南汉族无关个体(男98例、女73例以及6家系成员43例)十指指纹。结果:河南汉族群体中,弓型纹(A)、箕型纹(L)、斗型纹(W)观察到的比例分别为2.4%、49.0%、48.6%。女性以L多见(55.8%),男性以W多见(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2,P=0.025)。A多见于中指;尺箕多见于食指和环指,桡箕多见于中指;简斗和双箕斗多见于小指;但不同手指的指纹模式分布在左右手之间(χ2=0.132,P=0.716)以及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7,P=0.171)。左右对应手指指纹组合格局中总体表现为W/W(37.5%)>L/L(36.7%)>W/L(20.4%)>L/A(3.9%)>A/A(1.1%)>W/A(0.6%)。家系调查发现有两个家系成员分别表现为倾向W或L遗传,余4个家系成员呈随机性遗传。结论:河南汉族群体中指纹纹型有自身的特点,又有其他人群的一般特征。另外,进一步证明了指纹纹型受多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纹学 指纹 河南汉族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