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血清MCP-1、MCPIP1联合炎症因子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稳定性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
作者
李彦达
宋彦
+3 位作者
陈亚伦
李旭
王民珩
张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02-1109,共8页
目的基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inducible protein 1,MCPIP1)联合炎症因子构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不稳定的列线图预测模...
目的基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inducible protein 1,MCPIP1)联合炎症因子构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不稳定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23年1-12月新乡医学院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的200例患者为建模组,并根据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分为血管斑块稳定组和血管斑块不稳定组。收集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血管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稳定性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价值。另按照建模组与验证组7∶3的比例,选取2024年1-6月新乡医学院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6例为验证组,收集其临床资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建模组中血管斑块稳定组患者68例(34.00%),血管斑块不稳定组132例(66.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年龄[(65.31±6.74)岁vs(67.52±7.14)岁,t=2.113)]、合并糖尿病[35(48.53)vs 80(60.61),χ^(2)=7.182]、MCP-1[(570.67±104.23)pg/mL vs(693.94±128.45)pg/mL,t=6.836]、MCPIP1[(2.93±0.58)ng/mL vs.(4.08±0.75)ng/mL,t=11.05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10.56±2.38)μmol/L vs.(16.04±3.54)μmol/L,t=11.49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6.16±2.03)mg/L vs.(8.05±2.67)mg/L,t=5.122]及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1.31±0.29)ng/mL vs.(1.79±0.47)ng/mL,t=7.69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103,OR=1.109,95%CI=1.012~1.215)、合并糖尿病(β=2.135,OR=8.461,95%CI=1.866~38.353)、Hcy(β=0.706,OR=2.026,95%CI=1.550~2.650)、MCP-1(β=0.011,OR=1.011,95%CI=1.004~1.018)、MCPIP1(β=1.928,OR=6.875,95%CI=2.765~17.094)、CRP(β=0.327,OR=1.387,95%CI=1.022~1.883)及TNF-ɑ(β=1.491,OR=4.443,95%CI=1.389~14.212)均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模型公式为Logit(P)=0.103×(年龄)+2.135×(合并糖尿病)+0.706×(Hcy)+0.011×(MCP-1)+1.928×(MCPIP1)+0.327×(CRP)+1.491×(TNF-ɑ)-34.68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模组的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56(95%CI:0.931~0.981,P<0.001),敏感度为0.841,特异度为0.926。验证组的ROC的AUC为0.960(95%CI:0.925~0.996,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管斑块不稳定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较好,临床可据此识别高风险血管斑块不稳定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炎症因子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血清MCP-1、MCPIP1联合炎症因子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稳定性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
作者
李彦达
宋彦
陈亚伦
李旭
王民珩
张辉
机构
新乡医学院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02-1109,共8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LHGJ20230962)
南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3KJGG160)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LHGJ20191467)。
文摘
目的基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inducible protein 1,MCPIP1)联合炎症因子构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不稳定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23年1-12月新乡医学院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的200例患者为建模组,并根据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分为血管斑块稳定组和血管斑块不稳定组。收集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血管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稳定性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价值。另按照建模组与验证组7∶3的比例,选取2024年1-6月新乡医学院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6例为验证组,收集其临床资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建模组中血管斑块稳定组患者68例(34.00%),血管斑块不稳定组132例(66.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年龄[(65.31±6.74)岁vs(67.52±7.14)岁,t=2.113)]、合并糖尿病[35(48.53)vs 80(60.61),χ^(2)=7.182]、MCP-1[(570.67±104.23)pg/mL vs(693.94±128.45)pg/mL,t=6.836]、MCPIP1[(2.93±0.58)ng/mL vs.(4.08±0.75)ng/mL,t=11.05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10.56±2.38)μmol/L vs.(16.04±3.54)μmol/L,t=11.49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6.16±2.03)mg/L vs.(8.05±2.67)mg/L,t=5.122]及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1.31±0.29)ng/mL vs.(1.79±0.47)ng/mL,t=7.69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103,OR=1.109,95%CI=1.012~1.215)、合并糖尿病(β=2.135,OR=8.461,95%CI=1.866~38.353)、Hcy(β=0.706,OR=2.026,95%CI=1.550~2.650)、MCP-1(β=0.011,OR=1.011,95%CI=1.004~1.018)、MCPIP1(β=1.928,OR=6.875,95%CI=2.765~17.094)、CRP(β=0.327,OR=1.387,95%CI=1.022~1.883)及TNF-ɑ(β=1.491,OR=4.443,95%CI=1.389~14.212)均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模型公式为Logit(P)=0.103×(年龄)+2.135×(合并糖尿病)+0.706×(Hcy)+0.011×(MCP-1)+1.928×(MCPIP1)+0.327×(CRP)+1.491×(TNF-ɑ)-34.68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模组的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56(95%CI:0.931~0.981,P<0.001),敏感度为0.841,特异度为0.926。验证组的ROC的AUC为0.960(95%CI:0.925~0.996,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管斑块不稳定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较好,临床可据此识别高风险血管斑块不稳定的患者。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炎症因子
列线图
Key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atherosclerosis
plaque
inflammation factors
nomogram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46.1 [医药卫生—诊断学]
R543.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血清MCP-1、MCPIP1联合炎症因子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斑块稳定性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李彦达
宋彦
陈亚伦
李旭
王民珩
张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