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1
作者 晋乐飞 吴卫东 +7 位作者 张巧 姚武 陈小玉 李春阳 徐玉宝 暴磊 郭向娇 冯斐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廉价、高效的呼吸道给药或染毒方法。方法:24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鼻腔滴注和吸入式气管滴注。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非暴露式气管滴注和吸入式气管滴注。小鼠每只滴注50μL生理盐... 目的:建立一种廉价、高效的呼吸道给药或染毒方法。方法:24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鼻腔滴注和吸入式气管滴注。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非暴露式气管滴注和吸入式气管滴注。小鼠每只滴注50μL生理盐水,大鼠每只滴注100μL生理盐水;每组中取1只动物按相应方法滴注用生理盐水配制的含体积分数50%的蓝墨水,解剖观察肺部形态,评价滴注效果;记录操作时间(从麻醉结束至滴注完成)和成功率。结果:小鼠鼻腔滴注的操作时间为(92.6±5.4)s,吸入式气管滴注操作时间为(25.2±4.0)s;大鼠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操作时间为(102.6±6.5)s,吸入式气管滴注操作时间为(39.9±3.3)s;吸入式气管滴注操作时间均明显较短(t=35.042、29.849,P<0.001)。吸入式气管滴注组小鼠和非暴露式气管滴注组大鼠的肺组织散在分布蓝色印迹,而鼻腔滴注组小鼠的肺部着色不明显;鼻腔滴注和吸入式气管滴注的成功率为100%,而非暴露式气管滴注的成功率为83.7%。结论:吸入式气管滴注兼具廉价、快捷、无创、高效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呼吸道给药或染毒实验以及疾病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滴注 插管 呼吸道 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接纳在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和抑郁之间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汤丽霞 王红 +7 位作者 张育红 徐旭峰 王红丽 李志春 高丽云 王守英 姚永成 陈四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心理接纳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抑郁倾向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某市7家市级医院的841名在编护理人员,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GS)、《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接纳与行动量表》(AAQ-Ⅱ)... 目的:探讨心理接纳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抑郁倾向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某市7家市级医院的841名在编护理人员,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GS)、《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接纳与行动量表》(AAQ-Ⅱ)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分析。结果: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抑郁倾向呈正相关(r=0.439,P<0.05),与心理接纳呈负相关(r=-0.417,P<0.05),心理接纳与抑郁倾向呈负相关(r=-0.512,P<0.05)。职业倦怠对抑郁倾向(β=0.224,P<0.01)有显著影响;在预测抑郁倾向时,心理接纳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β=-0.007,P<0.01)。结论:心理接纳能有效降低职业倦怠对护理人员抑郁倾向的损害,调节作用随着倦怠程度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心理接纳 抑郁倾向 调节作用 护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臭氧致小鼠肺部炎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晋乐飞 吴卫东 +3 位作者 段丽菊 段书音 胡鹏 冯斐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臭氧致小鼠肺部炎症中的作用。方法:4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暴露于空气或0.5、1.0、2.0 mg/m3臭氧中,每天暴露3 h,连续暴露7 d。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炎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评分;免...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臭氧致小鼠肺部炎症中的作用。方法:4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暴露于空气或0.5、1.0、2.0 mg/m3臭氧中,每天暴露3 h,连续暴露7 d。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炎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支气管上皮EGFR(Y1068)磷酸化水平;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趋化因子CXCL1的含量。结果:0.5、1.0、2.0 mg/m3臭氧组小鼠肺组织炎症评分均高于空气组(P均<0.05),小鼠支气管上皮EGFR(Y1068)磷酸化水平和BALF中趋化因子CXCL1的表达水平亦均高于空气组(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小鼠支气管上皮EGFR(Y1068)磷酸化水平与小鼠肺组织炎症病理学变化总分(r=0.652,P=0.030)、BALF中趋化因子CXCL1表达水平(r=0.925,P<0.001)均呈正相关。结论:EGFR磷酸化可能与臭氧诱导的小鼠肺部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臭氧 炎症 CXC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小鼠灌胃器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晋乐飞 段书音 +3 位作者 吴卫东 姚武 黄辉 冯斐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小鼠灌胃器,评价其灌胃效果。方法:24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小鼠灌胃针(常规组)和新建立的小鼠灌胃器(新型灌胃器组)灌胃,每只小鼠按照10μL/g灌注用生理盐水配制的含体积分数50%的蓝墨水,记录两...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小鼠灌胃器,评价其灌胃效果。方法:24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小鼠灌胃针(常规组)和新建立的小鼠灌胃器(新型灌胃器组)灌胃,每只小鼠按照10μL/g灌注用生理盐水配制的含体积分数50%的蓝墨水,记录两组灌胃操作时间(从固定好小鼠到灌胃结束)和成功率(解剖发现胃部有蓝色液体为灌胃成功标志),比较两组的灌胃效果。结果:常规组操作时间为(34.39±7.58)s,新型灌胃器组操作时间为(14.23±1.43)s,新型灌胃器组操作时间短于常规组(P<0.001)。新型灌胃器组无一只因操作不当引起小鼠食道损伤或误灌入气道死亡,药物顺利到达胃部,成功率达100.0%;常规组成功率为83.3%,有2只因灌胃针穿透食管使药物进入胸腔。结论:制作的新型小鼠灌胃器灌胃操作简单、无创,有助于提高动物福利和减少科学的变异性,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胃器 小鼠 机械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