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脑中动脉M1段的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对照观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韩晓红 李晓鹏 +3 位作者 李培 付升旗 范锡印 牛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为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选取头部标本20例,经双侧翼点入路解剖观测大脑中动脉M1段及其分支、穿支血管。(2)选取无病变的全脑血管造影像100例,观测大脑中动脉M1段的走行及其穿支的开口部位。结果大... 目的为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选取头部标本20例,经双侧翼点入路解剖观测大脑中动脉M1段及其分支、穿支血管。(2)选取无病变的全脑血管造影像100例,观测大脑中动脉M1段的走行及其穿支的开口部位。结果大脑中动脉M1段的长度和外径分别为(13.14±3.62)mm、(3.41±0.38)mm,血管造影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0.65±5.61)mm、(2.30±0.35)mm,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脑中动脉M1段中央支的内侧群动脉发自大脑中动脉M1段的上壁和内侧壁,较细小;外侧群动脉发自大脑中动脉M1段分叉处动脉干的上壁和内侧壁,较粗、长。男、女性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造影的长度、直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较女性的大脑中动脉M1段长,直径粗。结论大脑中动脉M1段的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对照观测对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避免血管支架阻塞中央支开口处,防止术后中央支供应区域缺血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显微解剖 血管造影 对照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的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对照观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培 毛光兰 +3 位作者 付升旗 范锡印 王华 王庆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为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选取头部标本20例,经斜坡入路解剖观测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穿支血管。(2)选取无病变的全脑血管造影像100例,观测基底动脉的走行、分支及其穿支的开口部位。(3)选取基底动脉... 目的为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选取头部标本20例,经斜坡入路解剖观测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穿支血管。(2)选取无病变的全脑血管造影像100例,观测基底动脉的走行、分支及其穿支的开口部位。(3)选取基底动脉狭窄患者20例,经股动脉穿刺施行支架成形术,观测基底动脉狭窄部位的血管直径和血管狭窄的变化。结果基底动脉的长度和外径分别为(28.52±3.45)mm、(4.52±0.24)mm,血管造影长度和直径分别为(25.47±3.65)mm、(3.46±0.46)mm,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底动脉的穿支细小、密集,从基底动脉后外侧壁发出后直行进入脑实质。基底动脉血管造影的横径与前后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底动脉内腔呈椭圆形。男、女性基底动脉血管造影的长度和直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较女性的基底动脉长,直径粗。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为100%,狭窄血管的直径有明显改善。结论基底动脉的显微解剖与血管造影对照观测对选择血管支架的类型和放置部位,防止术后穿支供应区域缺血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显微解剖 血管造影 对照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颅底的矢状和冠状断层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升旗 王华 +4 位作者 苗莹莹 范锡印 陶晶 岳学强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为侧颅底病变的影像诊断及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成人尸体头颈部40例,分别作矢、冠状断层解剖。在经颈动脉管垂直段、卵圆孔矢状层面上和经卵圆孔、茎突根部冠状层面上,观察侧颅底结构的解剖学关系,利用游标卡尺测量侧... 目的为侧颅底病变的影像诊断及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成人尸体头颈部40例,分别作矢、冠状断层解剖。在经颈动脉管垂直段、卵圆孔矢状层面上和经卵圆孔、茎突根部冠状层面上,观察侧颅底结构的解剖学关系,利用游标卡尺测量侧颅底内重要结构的径线及结构之间的距离。结果侧颅底的矢、冠状断层可清晰显示卵圆孔、颈静脉孔、颈动脉管垂直段、颈静脉窝、颞下颌关节、茎突等侧颅底结构及其毗邻关系和咽旁间隙内的结构,颈动脉管外口、卵圆孔和茎突根部至颈静脉孔的距离分别为(16.60±2.34)、(22.70±1.64)、(21.14±2.05)mm。茎突是侧颅底影像诊断及手术入路时观察各结构间的位置关系和寻找神经、血管的骨性标志。两侧侧颅底结构呈对称性分布,重要结构的径线及结构之间的距离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侧颅底的矢、冠状断层是分别显示内耳道内结构和颞下间隙的最佳断层影像方式,对侧颅底病变的影像诊断和设计手术入路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颅底 断层解剖 颞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次碱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免疫失衡和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海燕 周俐红 +2 位作者 张彩霞 周立 韩玉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7-681,共5页
目的:探究吴茱萸次碱(Rut)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免疫失衡和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对照(Control)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CI/R)组,Rut 5、10、20 mg/kg组,经过对应剂量的Rut灌胃处理后,除Control... 目的:探究吴茱萸次碱(Rut)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免疫失衡和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对照(Control)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CI/R)组,Rut 5、10、20 mg/kg组,经过对应剂量的Rut灌胃处理后,除Control组外其余各组建立大鼠CI/R模型,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记录大鼠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性改变,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RT-PCR检测Bax、Bcl-2基因表达,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IL-1β、IL-4、IL-10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浓度,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化酶1(HO-1)、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CI/R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时间增加,脑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性改变并且细胞凋亡增加,IL-6、IL-1β浓度升高,IL-4、IL-10浓度降低,SOD浓度降低,MDA、LDH、ROS浓度升高,Nrf2/HO-1/NQO1通路受到抑制;与CI/R组比较,Rut 5、10、20 mg/kg组神经功能损伤、病理性改变得到明显缓解,细胞凋亡减少,IL-6、IL-1β、MDA、LDH、ROS浓度降低,IL-4、IL-10、SOD浓度升高,Nrf2/HO-1/NQO1通路激活。结论:Rut对局灶性脑缺血具有脑组织保护作用,并缓解免疫失衡和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是通过Nrf2/HO-1/NQO1通路激活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吴茱萸次碱 脑中风 Nrf2/HO-1/NQ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与上颌后牙的位置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付升旗 范锡印 +3 位作者 刘恒兴 李敏 窦文广 马会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为上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上颌骨标本10例20侧、成人全牙上颌骨标本18例36侧和20名全牙志愿者,分别暴露出上颌窦粘膜、上颌窦与上颌后牙牙根和CT连续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察上颌窦的形态及其下... 目的为上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上颌骨标本10例20侧、成人全牙上颌骨标本18例36侧和20名全牙志愿者,分别暴露出上颌窦粘膜、上颌窦与上颌后牙牙根和CT连续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察上颌窦的形态及其下壁的骨性和粘膜结构,用游标卡尺和CT三维重建工作站分别测量上颌后牙牙根至上颌窦下壁的距离。结果上颌窦呈三边形或四边形的锥体形腔隙,其下壁常有凸起的骨隔和粘膜隔。上颌磨牙的近中颊根至上颌窦的距离均较舌根、远中颊根近,由近及远依次为近中颊根、舌根和远中颊根。在标本及影像上的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牙根至上颌窦下壁的距离分别为(9.30±2.64)mm和(9.50±2.72)mm、(4.50±1.98)mm和(4.60±1.95)mm、(2.02±0.91)mm和(2.18±0.96)mm、(2.06±1.04)mm和(2.26±1.20)mm、(3.74±1.73)mm和(3.82±1.84)mm。结论(1)上颌后牙至上颌窦的距离以第1磨牙最近,由近及远依次为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第2前磨牙和第1前磨牙。(2)对选择适宜长度的牙种植体,避免牙种植体误入上颌窦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上颌牙槽突 上颌后牙 牙种植术 CT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管的三维重建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付升旗 范锡印 +3 位作者 苗莹莹 许伟 陶晶 邓晓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5-377,381,共4页
目的为下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全牙志愿者20名,在螺旋CT机以眶耳线(OML)为基线连续扫描,采用ADW 4.2重建软件的曲面重组技术(CPR)重建下颌管,观察下颌管的位置、构造和测量下颌后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 目的为下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全牙志愿者20名,在螺旋CT机以眶耳线(OML)为基线连续扫描,采用ADW 4.2重建软件的曲面重组技术(CPR)重建下颌管,观察下颌管的位置、构造和测量下颌后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在Amira三维重建软件下重建下颌骨及下颌管的可视化模型,观察透明下颌骨内下颌管的走行及其与下颌后牙的关系。结果下颌管壁由一薄层骨密质构成,自磨牙牙根尖舌侧和前磨牙牙根尖颊侧的下方走行;透明下颌骨内的下颌管可清晰显示其位置、形态及走行,下颌管与下颌体下缘、牙槽嵴及内、外侧骨板的距离。下颌后牙牙根至下颌管的距离以第2磨牙最近,由近及远依次为第2磨牙、第1磨牙、第3磨牙、第2前磨牙和第1前磨牙;下颌磨牙的远中根至下颌管的距离均较近中根近。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最短距离分别为(8.38±1.04)mm(左)和(8.44±1.05)mm(右)、(7.51±0.85)mm、(3.40±0.65)mm、(2.93±0.61)mm、(3.92±0.63)mm(左)和(3.97±0.63)mm(右)。结论下颌管的三维重建对选择适宜长度的牙种植体,避免牙种植体损伤下牙槽神经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管 三维重建 可视化 牙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管与下颌后牙的位置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付升旗 范锡印 +4 位作者 刘恒兴 李敏 窦文广 马会强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1-653,共3页
目的:为下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下颌骨标本10例、成人全牙下颌骨标本18例和20名全牙志愿者,分别暴露出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下颌管与下颌后牙牙根和CT连续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察下牙槽神经、血管的... 目的:为下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下颌骨标本10例、成人全牙下颌骨标本18例和20名全牙志愿者,分别暴露出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下颌管与下颌后牙牙根和CT连续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察下牙槽神经、血管的排列关系,用游标卡尺和CT三维重建工作站分别测量下颌后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结果:下颌管自牙槽窝下方走行,其舌侧骨板较厚;下颌管内的下牙槽血管位于下牙槽神经上方。下颌磨牙的远中根至下颌管的距离均较近中根近。在标本及影像上的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分别为(8.36±2.34)mm和(8.42±2.42)mm、(7.36±2.21)mm和(7.52±2.18)mm、(3.22±1.40)mm和(3.36±1.85)mm、(2.96±1.54)mm和(2.84±1.55)mm、(3.64±1.72)mm和(3.88±1.76)mm。结论:(1)下颌后牙至下颌管的距离以第2磨牙最近,由近及远依次为第2磨牙、第1磨牙、第3磨牙、第2前磨牙和第1前磨牙。(2)对选择适宜长度的牙种植体,避免牙种植体损伤下牙槽神经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管 下牙槽神经 下颌后牙 牙种植术 CT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对缺氧缺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中自噬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宋海岩 连辉 +1 位作者 张毅敏 付升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在缺血缺氧模型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对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I,LC3II的影响及其对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缺血缺氧细胞模型,利用western blot检测HIF-1αsi RNA的干预效果;利用CCK-8实验检测HIF-1αsi RNA对心肌细胞... 目的探讨在缺血缺氧模型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对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I,LC3II的影响及其对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缺血缺氧细胞模型,利用western blot检测HIF-1αsi RNA的干预效果;利用CCK-8实验检测HIF-1αsi RNA对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利用RT-q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HIF-1αsi RNA对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I,LC3II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IF-1αsi RNA可有效敲低模型心肌细胞中HIF-1α的表达;CCK-8实验结果显示,HIF-1αsi RNA可降低缺血缺氧细胞模型中心肌细胞的活性;RT-q PCR与western blot结果均提示HIF-1αsi RNA可降低模型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I,LC3II的表达,降低LC3II/LC3I的比率。结论 HIF-1αsi RNA敲低缺血缺氧细胞模型中的HIF-1α表达后,导致心肌细胞的活性进一步降低,细胞中Beclin1表达降低,LC3II/LC3I的比率降低,HIF-1α正调控缺血缺氧诱导的自噬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缺氧 自噬 低氧诱导因子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邓晓慧 宋海岩 孙春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为卵巢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卵巢癌SKOV-3细胞后,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抑制率,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鉴定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为卵巢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卵巢癌SKOV-3细胞后,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抑制率,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鉴定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槲皮素能够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免疫荧光显示槲皮素对SKOV-3细胞具有诱导凋亡作用,流式细胞术显示SKOV-3细胞被阻滞在S期,G2/M期细胞比例降低,凋亡率上升。结论:槲皮素在体外能够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阻止细胞由S期向G2期移行,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卵巢肿瘤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manin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海岩 邓晓慧 苗莹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讨humanin(HN)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NMDA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目的:探讨humanin(HN)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NMDA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组及HN组,分别采用MTT法、一氧化氮(NO)浓度测定、Hoechst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活性、NO浓度、细胞凋亡状况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显示90%细胞为NSE阳性细胞,L-NAME组与HN组细胞活性均低于正常组而高于NMDA组,NO浓度、细胞凋亡数目及p-p38 MAPK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而低于NMDA组;L-NAME组与HN组相比,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数目及p-p38 MAPK的表达升高。结论:HN可部分通过抑制NO产生和p38 MAPK的激活而减少神经元的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HUMANIN N-甲基-D-天冬氨酸 兴奋性神经毒性 细胞凋亡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增强食管癌相关基因2蛋白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海岩 邓晓慧 孙春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相关基因2(esophageal cancer-related gene 2,ECRG2)蛋白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化疗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分别检测单用ECRG2蛋白和ECRG2蛋白联合顺铂对EC970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Hoe... 目的:探讨食管癌相关基因2(esophageal cancer-related gene 2,ECRG2)蛋白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化疗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分别检测单用ECRG2蛋白和ECRG2蛋白联合顺铂对EC970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二者对EC9706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ting检测二者对EC9706细胞中p5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ECRG2蛋白可抑制EC9706细胞增殖,ECRG2蛋白和DDP联用后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增强,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Hoechst33258染色显示,ECRG2蛋白和DDP联合作用24 h后EC9706细胞凋亡数目多于单用ECRG2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ECRG2蛋白和DDP联合用药较单用ECRG2蛋白明显上调p53蛋白的表达。结论:DDP可增强ECRG2蛋白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其增强诱导EC9706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上调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相关基因2 顺铂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EC970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25-5p通过调控靶基因HGF促进急性心肌梗死诱导心肌纤维化的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义威 陶晶 王志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目的探讨miR-425-5p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相关性,并分析两者的调控作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进程诱导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的发生。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iR-42... 目的探讨miR-425-5p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相关性,并分析两者的调控作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进程诱导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的发生。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iR-425-5p在AMI患者及AMI小鼠中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分析HGF及Western blot检测HGF与miR-425-5p的相关性;应用CCK8和流式细胞法分别检测miR-425-5p转染后对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AMI小鼠心肌注射miR-425-5p mimics慢病毒4周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采用qRT-PCR检测心肌注射miR-425-5p mimics慢病毒的AMI小鼠中Nppa mRNA的表达量;通过Masson’s trichrome染色法检测小鼠4周后左心室纤维化;应用CD31抗体对小鼠左室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 ELISA检测AMI小鼠心脏中miR-425-5p与HGF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miR-425-5p与AMI存在相关调控机制; miR-425-5p可下调HGF的mRNA和蛋白表达,而miR-425-5p inhibitor可抑制该下调; miR-425-5p可抑制细胞的增殖;与心肌注射miR-425-5p mimics慢病毒的AMI小鼠相比,AMI小鼠的左心室纤维化增加; miR-425-5p可促进心肌梗死的发展; miR-425-5p过表达的AMI小鼠心脏中CD31阳性毛细血管的数量明显低于AMI小鼠; miR-425-5p能通过抑制HGF的表达导致AMI小鼠心脏中血管的生成受到抑制,导致心功能降低。结论 miR-425-5p通过抑制HGF的表达,显著促进AMI诱导MF的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化 miR-425-5p H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质多巴胺参与调控大鼠腹膜后白色脂肪的合成与分解 被引量:3
13
作者 连辉 周立 +2 位作者 张毅敏 宋海岩 王志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9-293,共5页
目的:观察用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中腹膜后白色脂肪组织(rWAT)内脂肪酸合成酶(FAS)、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磷酸化激素敏感性脂肪酶(p-HSL)的变化。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PD模型组(双侧黑质内注射6-OHDA... 目的:观察用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中腹膜后白色脂肪组织(rWAT)内脂肪酸合成酶(FAS)、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磷酸化激素敏感性脂肪酶(p-HSL)的变化。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PD模型组(双侧黑质内注射6-OHDA)和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测量进食量,手术后6周进行转棒实验,并测量体重和rWAT重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中的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变化。HE染色观察rWAT中脂肪细胞的形态改变,并用ImageJ软件测量脂肪细胞的直径。Western blot检测黑质中TH及rWAT中FAS、HSL和p-HSL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模型大鼠黑质内阳性神经元显著减少,运动能力明显下降;每日进食量和体重均无明显变化,但rWAT重量/体重的比值明显降低(P<0.05)。rWAT中脂肪细胞直径明显减少。rWAT中FAS表达明显降低,p-HSL的水平明显升高,HSL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黑质多巴胺参与大鼠rWAT的合成与分解调控。黑质破坏引起的rWAT代谢改变可能与PD病人体重下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白色脂肪组织 脂肪酸合成酶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帕金森病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眶腔通道的CT三维重建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晓鹏 韩晓红 +3 位作者 甘新平 李培 付升旗 范锡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2-566,共5页
目的为眶腔及其周围区域病变相互蔓延的临床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头部无眶腔及眶腔通道病变者100例,在螺旋CT机上以眶耳线(CML)为基线连续扫描,将原始影像数据输入CT三维重建工作站,沿各眶腔通道长轴和垂直于各通道长轴分别进... 目的为眶腔及其周围区域病变相互蔓延的临床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头部无眶腔及眶腔通道病变者100例,在螺旋CT机上以眶耳线(CML)为基线连续扫描,将原始影像数据输入CT三维重建工作站,沿各眶腔通道长轴和垂直于各通道长轴分别进行CT图像重建。观察眶腔通道的位置、形态及毗邻结构,测量其径线。结果眶腔通道的骨性鼻泪管、眶下管、眶下裂、眶上裂和视神经管的长度(或长径)分别为(13.72±1.56)、(24.62±2.03)、(28.16±1.03)、(19.02±2.43)和(6.20±0.44)mm。男、女性骨性鼻泪管的长度和左右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骨性鼻泪管的长度大于女性,女性骨性鼻泪管的左右径均大于男性。视神经管眶口、中部和颅口的面积分别为(25.22±4.89)、(18.72±3.79)和(24.88±4.23)mm2,视神经管中部的面积最小,是视神经管狭窄的好发部位。结论 CT三维重建可直观地显示眶腔通道的微细结构,对眶腔及其周围区域恶性肿瘤、炎症等相互蔓延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腔通道 螺旋CT 三维重建 CT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大鼠左心室HCN2和HCN4重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庆志 周立 +1 位作者 王志勇 郭志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大鼠左心室肌HCN2和HCN4的表达时空变化。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n=20)和1型糖尿病组(T1DM组,n=40):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90 d后,取左心室肌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HCN2、HCN4的定位;W...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大鼠左心室肌HCN2和HCN4的表达时空变化。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n=20)和1型糖尿病组(T1DM组,n=40):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90 d后,取左心室肌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HCN2、HCN4的定位;Western-blot、RT-PCR技术检测HCN2、HCN4在蛋白质及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HCN2在心室肌细胞膜上呈点状或短线状不连续表达;HCN4未见表达。Western-blot、RT-PCR结果显示T1DM组大鼠HCN2、HCN4在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升高。结论 1型糖尿病大鼠左心室出现离子通道HCN2、HCN4表达升高,导致糖尿病心脏电重构,可能与糖尿病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N2 HCN4 左心室 1型糖尿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酰胺对糖尿病大鼠海马COX-2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软玲 董献红 +3 位作者 李娜娜 刘林 林军 李东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黄皮酰胺(Clausenamide,Clau)对糖尿病大鼠海马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8mg·kg-1)建立糖尿病模型,给予不同药物治疗3mon后,分别以RT-PCR法和... 目的探讨黄皮酰胺(Clausenamide,Clau)对糖尿病大鼠海马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8mg·kg-1)建立糖尿病模型,给予不同药物治疗3mon后,分别以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海马COX-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①RT-PCR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海马的COX-2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Clau(50、25mg·kg-1)治疗组大鼠海马的COX-2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海马COX-2的蛋白质表达明显升高(P<0.01),Clau(50、25mg·kg-1)治疗组大鼠海马的COX-2的蛋白质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皮酰胺可能通过抑制海马的COX-2mRNA及蛋白质表达起到糖尿病大鼠海马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酰胺 糖尿病 大鼠 链脲佐菌素 海马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因子在自闭症模型大鼠海马内的异常表达(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中平 崔卫刚 +2 位作者 熊小琴 张应花 李瑞锡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5-441,共7页
目的:研究两个关键表观遗传修饰因子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及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CP2)在VPA自闭症大鼠模型海马脑区的表达变化。方法:依孕期服用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会增加子代罹患自闭症易感性的机理,在大鼠孕12.5 d时,腹腔... 目的:研究两个关键表观遗传修饰因子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及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CP2)在VPA自闭症大鼠模型海马脑区的表达变化。方法:依孕期服用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会增加子代罹患自闭症易感性的机理,在大鼠孕12.5 d时,腹腔注射VPA以制作子代鼠自闭症模型。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子代鼠海马脑区DNMT3b及MeCP2的mRNA表达,并运用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DNMT3b及MeCP2蛋白的定位及定量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自闭症模型大鼠海马脑区DNMT3b基因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而MeCP2基因的mRNA表达未见显著变化(P>0.05)。DNMT3b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及DN-MT3b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01),而MeCP2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及DNMT3b蛋白水平未见异常变化。结论:大鼠孕期接触VPA引起子代鼠脑内某些表观遗传因子的异常表达,可能继而带来脑内基因表达谱异常,从而导致子代对自闭症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 DNMT3B MECP2 丙戊酸 自闭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33在NIH-3T3细胞纤维化和矽尘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义威 孙春莉 王树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58-1464,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微小RNA-433(miR-433)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TargetScan预测miR-433的潜在靶基因。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处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24h后miR-433表达的变化。检测miR-433 mimic对TGF-...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微小RNA-433(miR-433)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TargetScan预测miR-433的潜在靶基因。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处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24h后miR-433表达的变化。检测miR-433 mimic对TGF-β1处理的NIH-3T3细胞中p-SMAD2、纤维连接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miR-433 mimic对TGF-β1诱导的NIH-3T3细胞生长和S期阻滞的影响。构建矽尘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并使用agomiR-433进行干预,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miR-433对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肺组织中α-SMA的表达。结果:miR-433能特异性结合SMAD2的3’-UTR,并抑制其蛋白和mRNA的表达。TGF-β1能下调NIH-3T3细胞中miR-433的表达水平,上调p-SMAD2蛋白的水平,同时也增强FN、α-SMA和CTGF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增强细胞活力,诱导S期细胞数量增加;而miR-433 mimic能逆转TGF-β1对NIH-3T3细胞活力和S期阻滞的影响。在矽尘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中,agomiR-433能抑制肺纤维化进程,减少小鼠肺组织中α-SMA的表达。结论:miR-433可能通过靶向调控SMAD2干预TGF-β1/SMAD2信号通路,从而参与调节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微小RNA-433 NIH-3T3细胞 TGF-β1/SMAD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颅底的断层影像及其三维重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升旗 王华 +3 位作者 苗莹莹 荆利民 范锡印 文小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目的为侧颅底病变的影像诊断及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成人尸体头颈部20例和志愿者10名,沿眶耳线(OML)制成横断层标本和CT连续扫描图像,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进行侧颅底三维重建。在颈动脉管水平段和咽隐窝层面上,观察侧... 目的为侧颅底病变的影像诊断及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成人尸体头颈部20例和志愿者10名,沿眶耳线(OML)制成横断层标本和CT连续扫描图像,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进行侧颅底三维重建。在颈动脉管水平段和咽隐窝层面上,观察侧颅底结构的关系,测量侧颅底内重要结构的径线及结构之间的距离。结果侧颅底的横断层影像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管水平段、茎突等侧颅底结构及其毗邻关系和咽旁间隙内的结构,在标本及影像上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咽隐窝至茎突的距离分别为(9.56±1.37)mm和(9.80±1.54)mm、(4.05±0.85)mm和(4.24±0.90)mm、(31.48±2.45)mm和(32.02±2.66)mm。茎突是侧颅底影像诊断及手术入路时观察各结构间位置关系、咽旁间隙分区和寻找神经、血管等的骨性标志。两侧侧颅底结构呈对称性分布,重要结构的径线及结构之间的距离均无显著性差异。SSD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侧颅底结构的立体形态、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并可进行距离的测量。结论侧颅底的横断层影像是显示咽旁间隙的最佳方式和SSD三维重建,对侧颅底病变的影像诊断和设计手术入路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颅底 断层解剖 影像解剖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不同固定液固定小鼠视网膜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松涛 肖虹蕾 +1 位作者 王敏 周国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09-712,共4页
目的研究四种不同固定液固定小鼠视网膜石蜡切片的效果。方法将取自6只正常C57/BL6J小鼠的12只眼球,随机分成4组(n=3),置于四种不同的眼球固定液中固定过夜,A组为改良固定液,B组为40 g·L^(- 1)多聚甲醛固定液,C组为Kolmer固定液,D... 目的研究四种不同固定液固定小鼠视网膜石蜡切片的效果。方法将取自6只正常C57/BL6J小鼠的12只眼球,随机分成4组(n=3),置于四种不同的眼球固定液中固定过夜,A组为改良固定液,B组为40 g·L^(- 1)多聚甲醛固定液,C组为Kolmer固定液,D组为Boun固定液,然后按照常规石蜡切片步骤进行标本制作,行HE染色,比较固定和染色效果,同时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比较研究。结果大体观察A组、D组眼球形态饱满不变形,B组、C组眼球有皱缩变形现象。HE染色示,A组标本视网膜细胞排列紧密,各层结构清晰完整,色泽艳丽;B组、C组和D组标本视网膜均有变形、分离等现象。免疫荧光染色示,A组标本视网膜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显示效果良好,但是无法有效标记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而B组标本视网膜可以清晰标记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结论改良眼球固定液固定效果优于其他三种固定液,对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的相关研究较适用,而对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相关研究不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眼球固定液 石蜡切片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